03.05 东湖高新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老黄牛”带出战“疫”铁军!

他们抽丝剥茧,遍寻确诊病患的密接关系网;他们直面病毒,奋战在全区采样的第一线;他们负重逆行,背起数十斤的消杀工具……


东湖高新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公卫中心”)成立不过14年,是武汉最“年轻”的区域公卫中心。在此次与新冠肺炎的战斗中,该中心主任吴晓东带领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新光谷人,不畏惧被感染的风险,用行动书写着使命和担当。

东湖高新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老黄牛”带出战“疫”铁军!

胆再大点!老同志将年轻人挡在了后面
“遗体终末消毒时,主任推开我们,都是他和书记亲自上。”公卫中心的年轻人们说。


普通人遗体处置不需要疾控部门参与,而按照甲类传染病标准,新冠肺炎疑似或确诊患者,需要对其遗体进行终末消毒。接到电话,光谷公卫人义不容辞上门,对死者居所进行终末消毒。


刚开始时,公卫中心消杀组的年轻同志看见尸体会有些畏惧,吴晓东出言化解他们的尴尬:“我和书记都是‘老鬼’了,裹尸体的事情让我们来!”

东湖高新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老黄牛”带出战“疫”铁军!


吴晓东介绍,疾控人员主要面临接触尸体或体液的风险,即使做了二级防护后,长期接触消毒剂的消杀人员,不少手部起了皮疹,一边上药,一边继续参加高浓度消毒工作。不少年轻人刚分到中心,一来就赶上这次疫情,吴晓东说,他很心疼这些“小兵”。


公卫中心消杀组成员双超凡是一名90后,因为疫情取消了回家的计划。“在主任、书记的干劲鼓舞下,我们也开始对确诊病例居住场所、转运车辆消毒。”双超凡说,“去确诊病患家中消毒,一开始都忘记了怕,第一反应是要按操作规程来,一步步完成后,在脑中’回放’时才会有一丝后怕,担心有步骤完成得不到位。”


他们随时待命,常常是半夜、凌晨开展消毒工作。除了消杀,他们还做应急物资和医疗废物的转运。


心再细点!每一个密接者的寻找,就是一部侦探小说
“确诊病患的家人、同事、朋友,共同就餐、同乘一个交通工具等,都是我们搜寻的对象。尽快摸清确诊人员活动的轨迹,就能尽快找到密切接触者并隔离,早一秒阻隔病毒的传播。”90后的密接调查员刘佩佩说。 一个疑似病患转为确诊病患,意味着艰难的搜寻开始,而搜寻工作,就落到了公卫中心流调人员肩上。


东湖高新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老黄牛”带出战“疫”铁军!

流调与密接管理人员核对信息


他们与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联防联控,逐一核实每条密接信息,第一时间找到与病人有过近距离接触的所有人员。 因为人员紧张,每个密接管理人员每天要拨打几十个电话,持续四、五个小时。虽然如大海捞针般艰难,但一个也不能漏掉。


密切接触者管理组的组员孙媛、刘佩佩是“90后”妈妈,徐桂萍是“80后”二胎孕妈,为保障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她们经常加班加点核对数据,不得不把年幼的孩子托付给了丈夫和公婆。因丈夫是高新区派驻基层社区抗击疫情的驻点干部,同样是“80后”的密切接触管理组组长刘丽,干脆把即将中考的孩子送到了年迈的外公家,夫妻俩全身心扑在工作上。

东湖高新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老黄牛”带出战“疫”铁军!

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专班

疫情初期,区公卫中心就成立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专班,在主任吴晓东、书记余建华、队长姜丹带领下,成神洲、马园、吴紫红、焦兰星、任凤云、李国栋、朱海林等年轻队员夜以继日,奔赴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和省人民医院东院的相关科室,对确诊和疑似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搜索密切接触者。他们身穿密闭的防护装备,在完成繁重的流调任务后,往往衣衫湿透,护目镜也模糊不清。 跑断腿、磨破嘴……调查完后,等待他们的还有网络直报、信息订正等工作。


走得再快点!为患者抢时间,凌晨送样!
“真想抱抱孩子!等春暖花开,脱下厚重的防护服,洗净手上消毒水的味儿,我一定要好好抱抱孩子。”


样本转运组的王震是3岁孩子的爸爸,疫情发生后,他立刻把孩子送回安徽老家,自己住进隔离酒店,常忙得没时间和家人联系。


样本转运存在一定感染可能,各个环节都需要万分小心。现场采样后,样本需转运到各个实验室,转运人员第一时间对样本核对清查,再对转运箱开展消毒,按规范程序移交样本,回到单位做好运送人员和车辆的消毒。他们既要保证样本运送及时性,还要确保负重工作时的个人防护安全。

东湖高新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老黄牛”带出战“疫”铁军!

样本转运


由于疫情蔓延,转运频次不断增多,他们的工作量遽增,不分昼夜地工作成了家常便饭。因为反复消毒,王震和同事李葵的双手被消毒水腐蚀、脱皮,耳后的皮肤被口罩带子刮破,裤子也被消毒药水腐蚀褪色。


在科长潘勇带领下,人少活重的采样队伍已完成自采超万例。王震介绍,来自社区医院、隔离点,以及后来“方舱医院”的样本,量大且转运次数多,工作经常到半夜。有时太困了,吃着不算晚饭的“晚饭”,就会直接睡着,但只要一听到电话响,睡多沉都能醒。

东湖高新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老黄牛”带出战“疫”铁军!

对接部署采样工作


熬夜的不止他一人.


“中心洗手间洗手池旁总摆着一副牙刷”,每天清晨,早到的同事总能看见吴晓东洗漱的身影。疫情发生以来,区公卫中心负责人吴晓东一直奔波于市卫健委(市疾控中心)、区指挥部以及全区各隔离点,调度推进各项工作,常常忙至深夜。


疫情发生以来,在这个“夜猫子”的影响下,外地职工占了80%的公卫中心,没有一个人请假回家,没有周末和轮休,也没有下班的概念。


“疫情当前,我们党员更要发挥模范作用,冲锋在前。”公卫中心支部书记余建华吹响“集结号”的声音。30多位冲锋队员,践行着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光谷疾控精神。在他的鼓励下,还有8位同志写了入党申请书。

东湖高新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老黄牛”带出战“疫”铁军!

对接部署采样工作


无论是流调队员、密接管理人员,还是样本转运人员、消毒人员、防控卫生监督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光谷公卫人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场上,用青春与热血坚守。


采写:丁鹏、李佳

审校:龙大虎

线索来源:东湖高新区社发局、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