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我体检查出来我有肾囊肿,9*8,11*13mm我这种属于多囊肿吗?严重?

乐必妥


题主彩超示左肾两个囊肿,均较小,直径1cm左右,且透声可,回声均匀。单纯性肾囊肿可能性较大,多囊肾及囊性肾癌可能性均非常小。



肾囊肿绝大多数是良性疾病,即单纯性肾囊肿。50岁以上有1/4的人可查出肾囊肿,一般无症状,少数可有血尿、蛋白尿、疼痛。体积小者对肾脏影响很小,不需特殊处理。定期复查彩超即可。如果复查肾囊肿有以下改变,比如囊壁有钙化,回声不均,囊内有分隔、出血等,应行CT检查,排除恶性可能。下面图片是基于CT的肾囊性肿物分类。其中Ⅲ类肾癌可能性大,Ⅳ类基本上就是肾癌了。



肾囊肿直径>4cm者,压迫正常肾组织,可行外科干预治疗。直径<8cm可首选穿刺硬化剂治疗,怀疑恶变者或囊肿直径>8cm者,首选腹腔镜手术。



有一种肾脏囊性疾病,叫多囊肾,是一种家族遗传性疾病,父母一方有多囊肾,子女有50%几率遗传有多囊肾(可使用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阻断遗传基因)。双肾囊肿较多,可同时伴有多囊肝、颅内动脉瘤等。

多囊肾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包括低盐饮食,多饮水(使尿量2500ml~3000ml),控制血压,血脂,尿酸。肾脏体积增大较快者(每年增大>3%),可使用托伐普坦延缓进展。多囊肾患者易出现肾功能不全,后期可致尿毒症。需透析或肾移植。



题主估计想问自己是否多囊肾。多囊肾多数有家族史,少数没有家族史为基因突变所致。如果题主长辈有多囊肾患者,则自己多囊肾可能增大,如果没有,则很小。下图是彩超诊断及排除多囊肾标准。



从图中可看出,题主三十多岁,囊肿既未大于等于3个,又不是0个,既不能诊断是多囊肾,也不能排除没有多囊肾。目前仍诊断单纯性肾囊肿,不严重,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要以后再复查看变化。


王成大夫


B超第一次发现肾囊肿,要看情况,决定如何处理。

如果B超是个很单纯的囊,而囊肿又很小,比如2-75px以内。可以选择B超随访观察即可。

否则,第一次检查到的肾囊肿,最好做个增强CT或MRI来进行分析,明确其恶性的可能性。

为何这样呢?

肾脏囊肿发病率很高,可以是良性,也可以是恶性,而且很多人并无症状,多是体检或因别的原因做检查时发现。那CT和MRI上到底怎么判断其良恶性?其实影像要进行准确评价也是是比较有难度的,多根据实性成分的多少,有无强化等进行判断。为了更好地让泌尿科大夫以及普通大众了解自己肾囊肿的危害度如何。很多的影像专家创造了一些分类的方法(这种分类的方法在其他器官也经常用),每种类型对应的恶性可能性是不同的,比较被大多数人接受的是Bosniak分类,具体分类方法如下(如果不想立志成为放射科大夫,或者自己非处女座,可忽略此段):

I类—单纯囊肿,边缘清晰,无分隔,无钙化,无实性成分,无强化。

II类—可有纤细的分隔、钙化,可有强化,但不能准确测量。高密度囊肿(密度均匀无强化)直径小于75px。IIF (”F” for follow up)—不能归为II或III的,分隔或囊壁略增厚,包括直径大于75px的高密度囊肿。

III类—囊肿密度不均匀,有可测量的强化,分隔厚(大于等于2mm),可见结节,不规则钙化(位于中心,大于等于2mm)。IV类—囊性肾癌。

根据经验,I类和II类囊肿是恶性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除非因为太大而引起相应症状,不需要处理。而III类的恶性可能性为75%,IV类的可能性几乎百分之百。IIF则为难以归类,暂时不用手术,需要随访复查的。

因此拿到CT、MRI报告后先看看报告上的囊肿属于哪一类吧。


放射科杨大夫


肾囊肿不痛又不痒,虽然很少癌变,虽然看似小毛病,无须治。肾囊肿实质是预示患者白天静息的心率每分钟不到75次,预示患者心脏长期乏力,对肾脏供血供氧足所倒至。用手术割除囊肿于此病无用,术后肾囊肿会复发长的更大。

要控制消除肾囊肿,须从心脏着手,须加强心脏博动力,加快心率,才能凑效。


东方雾晓


你好!到医院检查一下,以免恶化!祝你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