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二战日军士兵是如何准确击中几百米之外的人的?

闪击伯爵2


无它,唯手熟尔。日军精准的枪法是长年累月练出来的,并不是他们真的有多神奇。

日本资源稀少,全民勒紧裤腰带发展军备,极为崇尚节俭精神。再加上当年日军以英法为师,吸收了大量欧洲列强的堑壕战斗经验,不管是正确的还是失败的,统统将之奉为圭臬,这使日军极为崇尚步枪的精准射击能力,甚至将之上升到“武士道”的操行高度。

在“一枪毙敌胜过百枪毙敌”的僵硬指导思想下,日军从上到下都顽固的排斥火力优势概念,连士兵的进阶都与枪法技术关联在一起,“下士补”们拼命的习练枪法,以获得晋身的机会。

实际上,日军大正年(1912-1926)到昭和初年的那批军人,恐怕是日本史上最精锐、最高素质的一批部队了,他们经历了国家的兴旺与扩张,有战斗有骄傲,正是激情燃烧的一代人。这些人作战意志顽强,在火热的国家大发展中长大,又受到军国主义的教育,从小即参加高强度的军训,每个人穿上军装就是合格的军人。

这样的军人,如果再搭配上军队里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又不停的受到来自战友射击成绩的挑战,枪法能差才怪。还不光是枪法,就那钉了铁掌的昭五式军靴,当年日军能练到穿着他们翻山越岭健步如飞。眼馋鬼子大头皮鞋的八路军,缴获昭五军靴后一穿就大呼上当,这东西中国人穿着跑都跑不快。

日军为了提高士兵的射击能力,在物质上亦是相当大方,他们深谙好兵是子弹喂出来的道理,制定了专门的士兵实弹训练用弹标准,新兵们每月步枪实弹训练不得低于150发,机枪不低于300发,一年1人用弹不低于1800发。

当战争开始临近后,许多日军老兵被变着方法留在部队里,他们走完退伍流程后,马上又被征召二次入伍,然后成为“兵长”或上等兵,这些人被日军新兵看做“天上之人”,拥有极大的权威和地位。当然,战技也是一等一的彪悍。

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士兵们精准的射击能力,几乎成为他们克敌制胜的法宝。与电视剧上表现的见人就猪突“板载”的傻缺不同,当年的日军拥有相应的规定,不允许他们随意放弃己方优势,跑去与中国军队近距离交战,反倒应该拉开距离,发扬炮火威力和日军“精准射击”的特长,远距离的消灭对手。

当时的中国军队,重武器几乎没有,轻武器良莠不齐,士兵素质乱七八糟,遇到日军的远程射击,几乎毫无应对之法。而过足了枪瘾的日军,也愈发的迷信起自己这一套精准射击大法。实际上,除了日本兵枪法确实棒以外,他们无非是欺负中国人无力还击而已,与今天那什么加拿大、美国狙击手伊拉克战场上的几千米狙击差不多。

当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很快就陷入了窘境,美国兵压根不与他们拼枪法,拼的是谁火力猛,谁子弹泼的快。这种打法迅速让追求“一枪毙敌”的日军陷入了苦境,于是他们又开始组织“特射手”和“挺身队”来对付美军。说白了,就是面对面的火力对抗打不过,所以干脆藏一拨人打狙击,然后再藏一拨人埋伏打近战,以化解自己的颓势。

打近战的那帮人不在话题内,就不说了。打狙击的日军确实在当年闯出了不少名气,美军一度非常恐惧这些敌人,他们把自己固定在树上,然后透过密林对美军发动零星的攻击,稍不注意就会中招,而且三八式步枪微弱的枪口焰,让这些树上狙击手很难被发现。

不过呢,我们应该跳出一个长期被许多自媒体渲染的误区,即“太平洋战争中日军狙击手很强”。没错,他们确实一度拥有不少战果,也令美军着实慌乱了那么一阵子,但这些狙击手其实并没有真正令美军伤筋动骨,美军很快摸清了他们的套路,然后这些被吊在树上动弹不得的日军狙击手便只能等死了。

在很多情况下,美军压根不去思考日军狙击手在哪里,只要他们遭到攻击,那么附近所有浓密且看得到的树冠就成为攻击对象,被各种轻武器打得蜂巢一般。要不他们干脆呼叫飞机轰炸,呼叫炮火扫除。再多几次,美军会在航空和火力准备前,直接先轰炸那些碍眼的密林,反正攻岛时航母、战舰就在附近。

有时候许多人可能误会了日军树顶狙击手的狙击距离,他们中间的确有一些较远的战果,但大部分距离在500米以内,甚至有许多十几米内的射击,以至于美军拿霰弹枪就把他们喷死了。密林不仅仅是狙击手的掩护,也是他们的阻碍。

日军的树上狙击手最后多以巨大的伤亡收场,但日军仍然死不悔改的进行着这一项活动,虽然到后面这种行为连一换一都做不到,可日军不这么想,能5换1都算好战果了,地面上对上美军可打不出这么好的交换比。

正因为日军将狙击行为扩展成常用战术,所以后世的记载中常常出现关于他们的描写,然而这些行为只能算“冷枪杀敌”,不能算“狙击”,它们并不符合狙击的定义,连现代狙击的门都没入。正如德军当年那些靠看苏军军教片入门的狙击手一样,日军也是个差不多的门外汉,尽管人员上拥有优秀的综合素质和枪法,却只知道思考如何杀敌,而不去设计如何脱身和换地方开第二枪。

总而言之,普通的日军并不需要光瞄,这玩意儿挺贵,没必要给必死的炮灰使用,而且他们本身的军事素质已经足以支持通过机瞄狙敌。日军缺乏的是真正的现代狙击理论,所以我们看到,日军那么多枪法好的,却连一个传奇狙击手都拿不出来。


王司徒军武百科


二战时期日军士兵之所以射术如此精准,其实只用两个字就能够回答,那就是练习。军营里有一个不变的法则,一名优秀的射手是用子弹喂出来的,一名士兵要想提升自身的射术水平,除了每天拼命地练习别无它法。

当然这并不是说士兵刚一拿到枪就可以装子弹开始射了,一开始需要先用木质步枪练习射击姿势。由于二战时期的步枪普遍都是木质的栓动长枪,想要驾驭一米多长的步枪,就必须把身体的每一块肌肉都锻炼成能够驾驭38式步枪的身体。像是站姿、跪姿、卧姿都得熟练掌握,只有这样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驾驭38式步枪那将近1.6米的长度。

等到训练好姿势之后就开始训练力量跟稳定性,这一关跟现在军队也差不多,无非就是枪口吊砖或是放平衡物不让其落地之类的。

等到全都掌握之后就要开始装子弹放枪了,其实一提到射击就总会说精准这个词,其实并不是这样。放枪最需要掌握的是控制,射术越好的士兵就越能控制步枪本身,例如扣动扳机的力道、击发时后坐力的控制、枪口上扬的压制、利用身体将击发威力扩散掉,只要能掌握这些子弹就肯定会命中目标。

可是想要掌握这些技能就必须有大量的射击经验,也就是之前曾说的一名优秀的射手是用子弹喂出来的。其实二战时期的栓动步枪射程普遍达到一千米以上,所以只要掌握的好在几百米命中目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另外瞄准镜的确是个稀缺品,由于数量较少所以只能配发给射术非常好的精准射手,至于那些普通士兵就只能依靠38式步枪本身携带的机械瞄准具,射术好的凭经验,射术烂的凭运气,仅此而已。


九品侍卫


我是鹏正!我来回答!我是喜欢军事和历史的小学弟鹏正。

小编认为当时二战时候的日本军队为什么有很少的狙击手?在我眼里我认为每个日军都是狙击手,如果被日本专门培养成狙击手的话,那他就太有射击天赋了,日军为什么射击那么准呢?就是源于他的制度和练习,首先刚入伍的新兵必须要经受11个月的新兵训练营,体力、教育、刺杀、搏斗、射击等军事科目必不可少并且考核十分严格,根本就走不了后门,必须用实力证明。这其中就包括大量的射击训练,日本理念就一直崇尚一枪消灭一个敌人,所以日本军方在日军射击方面没少下功夫。
据当时记载,每一个日军新兵一个月必须消耗150发子弹,这一个日军新兵在11个月就要至少打1650发子弹,并且考核成绩也十分严格,必须在离标靶400米处射击并必须达到10发80环的变态成绩才算及格,要不然会受到军中很严重的处罚,这就导致了每一个日军士兵都很认真积极训练不敢耽误偷懒。



同时也源于日军枪械的先进,也就咱们注明常说的“三八大盖”三八式步枪,三八式步枪射程远、稳定性高,可惜威力较弱,但是对于日军作战理念已经无足轻重。再加上当时日本本身就是亚洲第一强国,在各方面也超越亚洲各国,日军有着足够的时间来练习、调整和发展。由于当时日本人身材矮小,日本军工部门,特意设置了和自己本国人民相符合的枪械和使用符合,也就是咱们俗话说使得顺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日军对枪械的依赖。
况且日军在作战中有着很严苛的作战条例,并不像是在抗日神剧中那么蠢的日军,真正历史上日军是相当强大,在中国战场上基本是一枪一人,据老兵回忆说:“日军作战能力十分高超,也就是咱们向日军打黑枪的时候,日军士兵就能快速反应,本能向所处开抢,并展开战斗状态,在中国人开下一枪的时候,日本人已经发现你并将你击倒。”可见当时日军是多么可怕。千万不要被影视剧中的日军所迷惑,如果真的要向影视那样的话,中日战争就不会进行14年,中国就不会有那么多先烈流血牺牲。


鹏正


这个就是一个字,练。没有别的办法,就算是现在光学瞄准镜比较容易弄到,想要有好的枪法,也是要进行大量的练习。
日军进行射击训练


的照片。

日军在抗战的前期中期,参战的日军士兵普遍先要进行为期1年的军事训练,其中新兵每月用于射击训练的子弹是150发以上,机枪是300发以上,而以后每年用于射击训练的子弹是1800发,神枪手都是用子弹喂出来的。
这个好像是日军在缅甸用活人进行射击训练,也是新兵训练的一部分。

经过严格训练,日军的步兵设计水平普遍很好,不过在400米以外,老式步枪没有光学瞄准镜,一般的人员大小的目标用肉眼看起来已经是很小,对付这种目标,日军一个就是象前边说的,就是普遍射击水平比较高,所谓艺高人胆大,还有就是集中火力,比如距离太远的目标或者是比较重要的目标,会集中几支步枪同时象一个目标射击来增加命中的机会。

如果是一支步枪打太远的目标,比如500米以外的目标,一个是日军的士兵射击技术不错,还有就是要看人品了。不过这些受过严格训练的士兵随着在战争中的不断消耗,后期的补充兵的水平就没有这么高了。
日军重视精确射击的传统一直持续到了今天,日军的89式自动步枪为了提高射击精度特意还设计了两脚架以提高射击精度。


红色手电筒


训练严格,标准高啊。日本金属材料缺乏,人那个扣劲儿又大,子弹看的老金贵。口径的做成6.5就想着省点料,更不会叫士兵乱放枪。所以要拼命的练射击技术。还老琢磨着拼刺刀,省子弹。不巧碰上美国人,那拿子弹当粪土,不泼撒完不得劲儿。老抠门遇上了富二代。那也是真的搞不赢啊。


华来士196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