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一文讀懂“奪門之變”的前因後果,于謙為何全程“隱身”,不反抗

序言

正統年間,朱祁鎮受到王振的慫恿,冒然親征瓦剌,最終兵敗被俘,成為也先手下的一枚人質。作為政治核心的皇帝被俘,大明王朝的前路茫茫,更是有可能再現“徽欽二帝”之景。

幸好,明朝還有一個于謙!此後,在於謙領導之下,明朝打響了“北京保衛戰”,對於瓦剌的進攻,堅決不投降,誓死與城共存。這一場戰役,最終以明朝獲勝告終!

可是,也正因為這一場戰役,衍生出了一系列的矛盾,而這些矛盾也最終導致了“奪門之變”的發生,景泰朝第一重臣于謙冤死。

那麼,歷史上的“奪門之變”是如何發生?過程又是如何?是皇權相爭,還是群臣個人利益之爭?作為景泰朝第一重臣的于謙,手握天下兵權,還在兵部值班,為何不反抗,全程“隱身”?下面,一文讀懂其中內幕。

一文讀懂“奪門之變”的前因後果,于謙為何全程“隱身”,不反抗

“奪門之變”示意圖

“京師保衛戰”衍生出來的矛盾

在土木堡之變中,明英宗朱祁鎮被俘,成為了瓦剌的人質,過著階下囚的生活。而這對於明朝來說,作為政治核心的皇帝被俘,無疑是個致命的打擊,這比五十萬大軍盡損更為恐怖,朝政無法運行。

就在大明王朝深處危難之際,大臣毫無主見之時,于謙站了出來,力挽狂瀾,一頓操作挽救了大明朝。

于謙先是在討論“戰與和”時,怒懟主張“南遷”的徐珵,全力支持“主戰派”,集天下之兵共同保衛京師。而這一主張,也得到了明代宗的認可,于謙成為當朝的第一重臣,一把手,掌管軍中大權。

九月,景帝立,謙入對,慷慨泣奏曰:“寇得志,要留大駕,勢必輕中國,長驅而南。請飭諸邊守臣協力防遏。京營兵械且盡,宜亟分道募民兵,令工部繕器甲。遣都督孫鏜、衛穎、張軏、張儀、雷通分兵守九門要地,列營郭外。都御史楊善、給事中王竑參之。徙附郭居民入城。通州積糧,令官軍自詣關支,以贏米為之直,毋棄以資敵。文臣如軒輗者,宜用為巡撫。武臣如石亨、楊洪、柳溥者,宜用為將帥。至軍旅之事,臣身當之,不效則治臣罪。”帝深納之。

于謙也不負眾望,運籌帷幄,召集全國各地的兵馬來保衛京師,最終打贏了這一場保衛戰,護住了明朝的江山。

一文讀懂“奪門之變”的前因後果,于謙為何全程“隱身”,不反抗

“北京保衛戰”示意圖

在戰爭平息之後,朝中有些眼紅的大臣對於這一場戰役評價說:“北京保衛戰”並沒有那麼重要,只不過召集幾千兵馬,而且是瓦剌自行退兵罷了,于謙等人的功勞並不大,勿要誇大其詞。

為什麼要會出現這樣的言論?那是因為作為“北京保衛戰”首功的于謙,一直都不肯接受封賞。

當時,于謙打贏了這場保衛戰,明代宗開始給於謙封賞,送金銀財寶,送房子,送權力,能送的東西都送,可是于謙就是不肯接受。

一開始,明代宗覺得於謙只是推辭一下罷了,於是就又幾次下旨封賞于謙,可於謙還是不接受。整整一個月,于謙就是不肯接受任何物質性的封賞,明代宗只好授予于謙為“大司馬太子少保”。

也正因為于謙的不接受封賞,有人開始質疑保衛戰,趁機說“保衛戰”的功勞其實並不大,不該誇大其作用,也不該進行封賞;而作為功臣得不到封賞,也記恨于謙不肯接受封賞,還惹來非議,這是一點矛盾。

再有,于謙與京師保衛戰之中的重要大臣矛盾加劇。當時,石亨想報答于謙的提拔之恩,也是想拍于謙的馬屁,於是就越級提拔了于謙的兒子于冕。

可是,于謙知道後,大火,當滿朝的文武大臣的面批評石亨此舉不合理,讓石亨下不了臺。自此,石亨與于謙決裂。

德勝之捷,亨功不加謙而得世侯,內愧,乃疏薦謙子冕。詔赴京師,辭,不允。謙言:“國家多事,臣子義不得顧私恩。且亨位大將,不聞舉一幽隱,拔一行伍微賤,以裨軍國,而獨薦臣子,於公議得乎?臣于軍功,力杜僥倖,決不敢以子濫功。”亨復大恚。都督張軏以徵苗失律,為謙所劾,與內侍曹吉祥等皆素憾謙。


一文讀懂“奪門之變”的前因後果,于謙為何全程“隱身”,不反抗

于謙畫像

除了石亨,于謙因為過於剛直,還得罪了宦官集團的曹吉祥(王振的心腹,于謙曾建議取消監軍一職),都督張軏(石亨手下大將)等人。而且,在權力方面,于謙也是各個方面掌管大權,雖然他一心為社稷,但被壓制的人可不這樣想,于謙的一些改革無疑也觸動了這些人的利益,於是這些人總想著扳倒于謙。

從這裡可以看到,京城保衛戰雖然勝了,但也衍生出了不少的矛盾,個人利益、仇恨、皇權之爭等等,最終造成了一場宮廷政變——奪門之變(南宮復辟)。

“奪門之變”的前因後果,一場皇權相爭背後的陰謀

“奪門之變”看似是一場皇權相爭,是明英宗朱祁鎮與明代宗朱祁鈺兩兄弟的皇位之爭,其實不然,背後更多的是個人仇恨所造成的。

在這一場宮廷政變中,帶頭髮動政變的四個人都是與于謙有仇,都希望可以扳倒于謙,後人稱這幾個人為“陰謀小團伙”,除了石亨、曹吉祥、張軏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人物,就是徐有貞。

在十四日的夜裡,明代宗因為無法“郊宿齋官”,特地召見了石亨來到病榻之前,命他代為行禮。

石亨見到明代宗病得如此厲害,好像很快就會死掉一樣,而且明代宗一向支持于謙,只要于謙在,他石亨就永遠是個“老二”,為何不趁此機會扳倒于謙?

因此,心生惡念,告辭之後,石亨便找了張軏與曹吉祥商量,三人一拍即合,決定迎立太上皇朱祁鎮復位。

一文讀懂“奪門之變”的前因後果,于謙為何全程“隱身”,不反抗

石亨畫像

可是,這三人兩個武將,一個宦官,文化水平都不高,商量半天都沒有出來一個辦法,只好去找了太常卿許彬。許彬說:“我老了,徐有貞的主意多,你們找他談談。”徐有貞原名徐珵,就是在北京保衛戰裡那個主張南遷的人。

當時,英宗被俘,徐珵說其夜觀天象,國將有大難,應當南遷。可是,當朝就被于謙一堆怒懟,眾人更是把他趕出朝外,這對於文化人來說,很失尊嚴的一件事。

此後,徐珵也一直仕途不順,而他把一切都歸根在於謙的身上,是于謙攪亂了他的人生。最終,徐珵改變徐有貞,才換取了一官半職。

當石、張、曹三人找到徐有貞時,徐有貞面無表情,其實內心高興壞了,因為徐有貞與于謙也有大仇,這更是扳倒于謙的一個好機會。於是,徐有貞不斷堅定三人政變的決心,慫恿他們就該這樣做。

一文讀懂“奪門之變”的前因後果,于謙為何全程“隱身”,不反抗

徐有貞畫像

於是,仇恨讓石、張、曹、徐四人組成了“陰謀小團伙”,在正月十六日的夜裡,發動了“奪門之變”。

所奪門,就是奪宮城裡面的“長安門”。當時,徐有貞等人帶了一千兵馬來到長安門,守門的衛士見到他們都是文武大臣,倉猝之間,未敢有任何的阻擋。

四人順利進入了長安門,一隊人馬把門下鎖,防免外面軍隊支援,一隊人馬衝到了明英朱祁鎮宗所住的南宮,用“輦”把英宗抬了起出來,向奉天殿走去。

一路上,明英宗問徐有貞等人的姓名,往後要大大封賞,而徐有貞等人也一一報了姓名、官職。可是,走到奉先殿大門時,明英宗被一群侍衛攔住,進不去奉天殿的門,也就意味著無法復位成功。

眾人慌忙之下,穿著“睡衣”的朱祁鎮大喝一聲,“吾乃太上皇也”,侍衛看到有人敢穿睡衣在宮中出門,肯定是皇帝,還有敢有誰。於是,就放行徐有貞等人。

朱祁鎮來到奉天殿,坐在龍椅上,摸著久別多年的龍椅。這時,天已快亮,外面的鐘鼓聲響起,文武百官准備進殿上朝,可在突然發現面前坐著是明英宗,而不是明代宗,眾臣驚恐。徐有貞大聲說到,“上皇復辟矣”。

文武百官見到太上皇已經復位,只要保住自己的位置就可以,管他是誰來當皇帝。於是,眾臣皆朝拜。

一文讀懂“奪門之變”的前因後果,于謙為何全程“隱身”,不反抗

明英宗劇照

這時,還臥病在床的明代宗,聽到外面的鐘鼓聲響,大驚,問左右“于謙耶”?當左右回答說是太上皇,這才安定下來,連聲說,“好,好”。

英宗復辟以後,第二天便下旨將於謙逮捕下獄,其次還有大學士陳循、王文,戶部尚書兼太子少師、值閣蕭鎡,兵部左侍郎兼右春坊大學士、值閣商輅,刑部尚書俞士悅,太子少師兼工部尚書江淵,都督同知範慶,太監王誠、舒良、王勤、張永等人。

從此可見,景泰一朝的大臣都被捕下獄,朝政大洗牌。在眾人之中,而首當其衝的就是于謙,不僅僅是因為于謙權力大,還是因為徐有貞等人對於于謙的忌憚的憎恨。

亨與吉祥、有貞等既迎上皇復位,宣諭朝臣畢,即執謙與大學士王文下獄。誣謙等與黃竑構邪議,更立東宮;又與太監王誠、舒良、張永、王勤等謀迎立襄王子。

與此同時,明英宗讓徐有貞以副都御史兼翰林學士,“直內閣,掌機務”,許彬與大理寺卿薛瑄二人也升為禮部侍郎兼翰林學士,和徐有貞同時入閣。其次,大封復辟的功臣:石亨,忠國公;張軏,太平侯;楊善,興濟伯;孫鏜,懷寧伯;徐有貞,武功伯;曹吉祥的養子曹欽,被任命為都督同知。

凡是與復辟有關,有功勞的,地位都得到飛昇。

不久,明英宗廢明代宗為郕王,而明代宗也於不久“病故”。至於是明英宗讓明代宗病故,還是僅僅因為病情惡化所致,後人也爭論不斷。

一文讀懂“奪門之變”的前因後果,于謙為何全程“隱身”,不反抗

明代宗畫像

朝代更替,作為前朝大臣的人自然是逃不過死路一條。當時,明英宗就與徐有貞研究,該如何處置於謙。

明代宗還算有點良知,說:“于謙實有功”。而徐有貞此時殺心已起,說:“不殺于謙,則今日之事無名。”

徐有貞本來是想以“迎立外藩”處置於謙,可是三法司不管怎麼調查,就是得不到證據,這該怎麼辦?終究還是文化人,徐有貞在這個罪名前面加上了“意欲”二次,心裡想就可以,無需證據。“意欲迎立外藩”,最終徐有貞以莫須有的罪名把于謙處死。

丁亥,殺燒包兵部尚書于謙於市。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奪門之變真的是出奇的順利,沒有過半點的阻攔,景泰朝第一重臣的于謙,手握大權,卻全程“隱身”,毫不反抗,這是為何?

作為景泰朝第一重臣的于謙的為何全程“隱身”,也不反抗?

奪門之變中,對於于謙的記載並不多,只知道于謙第二天早上,與往常一樣,理了理官帽朝服,從容地上朝去了。當天朝上,于謙就被捕下獄,五日後被處死。

難道于謙並沒有收到任何風聲嗎?不知道太上皇復辟?不知道自己的性命不保?為何不反抗,保護明代宗?

其實不然,就在政變發生的當晚,于謙的兒子于冕知道明英宗復辟後,連夜趕到于謙身邊,叫于謙多加小心,而於謙卻說:“小子何知國家大事,自有天命,如第去”(《明英宗實錄•卷二十四》),就這樣一句話趕走了于冕。

其次,于謙雖然沒出手,但侍衛都督範廣出手。《國朝獻徵錄》載,“是月壬午四更,亨與軏、吉祥等……請上皇升輿,從東華門入奉天殿即位,侍衛都督範廣御戰”。明人許浩《復齋日記》也有相似記載。

範廣是于謙的心腹愛將,是于謙一手提拔的,他敢冒死抵抗,應該有保全于謙的意思,但最終失敗了。

一文讀懂“奪門之變”的前因後果,于謙為何全程“隱身”,不反抗

于謙《石灰吟》

連身居低職的于冕都知道明英宗復辟,範廣更是一手保護于謙,貴為兵部尚書,景泰朝第一重臣的于謙,怎麼可能不知道?而且,就在政變的當晚,于謙在兵部值守,兵符、將令一個不少,想要反抗更是易如反掌。于謙雖然沒出手,但侍衛都督範廣出手。

種種跡象表明,于謙是知道明英宗復辟的,之所以按兵不動,任由政治死敵徐有貞發動政變,讓自身生命受到威脅,完全是出於公心。

當時,明代宗病重,長期不能臨朝,而又不肯立太子,以至於朝野上下不安;于謙本來就想與群臣共同上奏,請求明代宗立朱見深為太子,穩定大局,但還沒有來得及上奏,就發生了“奪門之變”。

正如於謙對於冕所說的那句話,“自有天命”。如今,年富力強的明英宗復辟,于謙知道,儘管這樣會對自己不利,但對社稷、臣民是有利的。

又如明代文學家屠長卿記述的,“奪門之役,徐石密謀,左右悉知,而以報謙。時重兵在握,滅徐石如摧枯拉朽耳。……方徐石夜入南城,公悉知之,屹不為動,聽英宗復辟。……公蓋可以無死,而顧一死保全社稷也”,

一心為公的于謙,早已不顧自身的安危。

寫在最後的話

當晚的“奪門之變”,于謙是知道,可是為了大明江山的未來,于謙早已不顧個人生死,只為了保全社稷。所以,在當晚才沒有反抗,更是全程的“隱身”,在第二天從容上朝,最終只能任由徐有貞等人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

可是,“奪門之變”並沒有得到于謙想要的結果,社稷雖然保住了,但是也助長了一群貪婪之徒。功利心極強的大臣,只管自身的功名利祿,全然沒有把心思在恢復經濟和軍事問題上,于謙一些改革更是停止甚至取消,這對於剛剛經歷了“土木堡之變”的明朝,無疑是雪上加霜。

後來,“曹石之變”,黨派相爭、宦官造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小皮】

《明英宗實錄》

《明史•紀事本末》

《國朝獻徵錄》

《復齋日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