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历史上游牧民族一直吊打农耕民族,但是这两大民族却颠倒了过来

在历史上,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基本上都是游牧民族一直在将农耕民族吊打,但是汉朝和匈奴与唐朝和突厥算是例外。

历史上游牧民族一直吊打农耕民族,但是这两大民族却颠倒了过来

游牧民族欺压、侵略、打击农耕民族,是人类历史上常见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并非就是农耕民族打不过游牧民族,而是由于农耕民族都有固定的耕地需要守住,但是游牧民族却可以来偷袭,由于地点固定,基本上每次偷袭都是一打一个准,但是农耕民族要打游牧民族却不是这样。

历史上游牧民族一直吊打农耕民族,但是这两大民族却颠倒了过来

游牧民族又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几乎都是以马为生,生产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马,马是重要的生产工具,运输工具,经济来源,更是重要的侵略工具,他们骑着马到处游荡,来无影,去无踪,既可以去固定地点抢掠东西,也可以跑到哪里就抢哪里,农耕民族要反击的话,一是马匹的数量和质量往往不如游牧民族,再就是即便想去反击游牧民族,然而当农耕民族来到茫茫大草原上,却又很难找到敌人的影子,因此农耕民族想要反击游牧民族不是一般的困难。

历史上游牧民族一直吊打农耕民族,但是这两大民族却颠倒了过来

从战国时期开始,匈奴就一直不断的侵略打击中原地区的农耕民族,所以才有了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才出现了我国最早的战国长城,秦朝时期,秦始皇曾经派蒙恬北征匈奴,汉朝初期,汉高祖北征匈奴的时候曾经被匈奴围于白登山下,之后汉朝廷对匈奴采用和亲政策,但是边境上的争斗也没有停止过,汉朝和匈奴这两大民族之间的数百年争斗拉开了序幕。

当时的匈奴已经进入了最为强盛的时期,汉初统治者认识到匈奴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只好以和亲之策应对,经过文景之治的养精蓄锐,到了汉武帝的时期,汉朝的国力强大到足以碾压北方的匈奴,于是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等人率领汉军主力北击匈奴,常常是多路大军从西北到东北地区的两千多里齐头并进,大军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寻找匈奴人的作战力量进行交战,由于多年来匈奴欺负汉朝已经成了习惯,所以匈奴人开始时也不躲避,然而经过漠南、漠北、河西等战役的较量,汉军取得大胜,匈奴主要军事力量几乎被歼灭殆尽,就此走向了下坡路。

历史上游牧民族一直吊打农耕民族,但是这两大民族却颠倒了过来

后来汉武帝还对匈奴有过几次的征伐,不过收效不大,到了汉宣帝刘询时期,在他和霍光的策划组织下,西汉王朝进行了最大规模的一次对匈奴作战,这时候的匈奴早就被打怕了,纷纷远遁到大漠以北,此后大漠以南的匈奴日逐王投降汉朝,剩下的匈奴人也走向了分裂,出现了五个匈奴单于并立的局面,相互之间不断攻击,而且都不敢招惹汉朝,基本上都对汉朝称藩。

历史上游牧民族一直吊打农耕民族,但是这两大民族却颠倒了过来

公元前51年,南匈奴呼韩耶单于率部族投降汉朝,汉朝的授降仪式堪比大阅兵,北匈奴也遣子入侍,《汉书》称赞这一时期说:“至孝宣之世,承武帝奋击之威,直匈奴百年之运,因其坏乱几亡之厄,权时施宜,覆以威德,然后单于稽首臣服,遣子入侍,三世称藩,宾于汉庭。是时,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

历史上游牧民族一直吊打农耕民族,但是这两大民族却颠倒了过来

汉宣帝之后,有些匈奴部落反复无常,汉朝就会出兵打击,汉元帝时期,将军陈汤发出“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时代强音,这是大汉民族最为骄傲的时刻,陈汤将军言出必行,他和甘延寿等人率军跃马万里打击北匈奴,越过帕米尔高原深入中亚腹地,将北匈奴的郅支单于王庭全歼,至此,匈奴人再也没有大规模的军事力量来反对汉朝。

历史上游牧民族一直吊打农耕民族,但是这两大民族却颠倒了过来

之后的匈奴虽然还有侵扰活动,但侵略性已经很小了,作为一个民族,匈奴人在我国北方地区渐渐消失,到了东汉末年以及三国两晋时期,匈奴人渐渐被鲜卑、丁零、高车、乌桓等取代,匈奴人中的一大部分融入了汉族之中,其余的则融入了上面这些少数民族之中。毫不夸张的说,汉朝对匈奴的数百年战争,创造了农耕民族消灭游牧民族的历史奇迹,完全将农耕民族被游牧民族吊打的局面颠倒了过来。

历史上游牧民族一直吊打农耕民族,但是这两大民族却颠倒了过来

不过匈奴人虽然在我国北方地区消失了,但是他们的后裔也曾经给欧洲造成了很大影响,东汉时期北匈奴中的一支向西迁移进入到伏尔加河流域,并且在这里发展壮大,200多年之后,匈奴人部分进入欧洲,开始对罗马帝国发动攻击,罗马人不得不与匈奴人割地求和,在匈奴阿提拉时期最为强盛,阿提拉死后这支匈奴人也走向了没落,但他们的后代一直繁衍到今天,分布在今天的奥地利、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等国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