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汽車經常出現的故障有哪些?

汽車最酷評


汽車維修技師,專業人員,解讀專業問題!

這個問題,面太廣了,車上的問題,都有可能是常見的故障,每個車的故障點是不相同的,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汽車的常見故障:

先來說一下什麼是汽車故障:

汽車故障是指汽車部分或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現象,其實質是汽車零件本身或零件之間的配合狀態發生了異常變化。

知道了什麼是汽車故障,那麼,常見的汽車故障就很簡單了,具體表現如下:

發動機的常見故障:

這個故障是最容易出現的,主要變現為本身的質量問題、車主的保養問題,這兩大類。最容易出現的,就是車主保養的不細心,才會導致發動機出現問題的概率變大。具體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

1.發動機異響的故障:

發動機各系統和機構中的某些故障,均可導致異響的出現。如發動機過熱、氣門間隙過大、曲軸或連桿軸承松曠、點火時間過早、機油嚴重不足、氣缸墊燒穿等,均可引起不同聲響。

2.發動機兩大機構異響

發動機兩大機構的異響通常與發動機的轉速、負荷、溫度、工作循環等因素有關。發動機異響的具體振動區域如圖所示。振動區域大致可分為四部分:

1、氣缸體與油底殼之間:曲軸軸承響,曲軸裂紋,連桿軸承響等;

2、氣缸體與氣缸蓋之間:氣門座圈響,氣缸上部凸肩;

3、氣缸蓋與氣缸蓋罩蓋:凸輪軸軸承響,液壓挺杆響,氣門腳響等;

4、發動機前端的附件部分:發電機等附件及傳動帶的異響。

3.曲柄連桿機構異響

曲柄連桿機構主要由活塞連桿組和曲軸飛輪組組成。曲柄連桿機構主要有曲軸軸承響、連桿軸承響、活塞敲缸響、活塞銷響和活塞環響等常見故障。

4.配氣機構的異響

配氣機構是發動機的組成部分,其作用是按照發動機的工作順序適時地向氣缸供給空氣,並及時地將燃燒後的廢氣排出,使發動機正常運轉,併產生足夠的動力。它由傳動組和氣門組等組成, 如果配氣機構的機構件磨損、變形、調整不當或損壞,常會引起氣門響、氣門挺杆響、正時齒輪響、氣門碰活塞響等,還會影響發動機的動力。

以上是發動機的一些常見的故障,如果出現了上述問題,將不是小問題,建議儘快處理維修,以免後續帶來大麻煩。

下面是與發動機有關的附屬系統的問題,也是非常容易出現的,並且還容易導致發動機出現問題,引起連鎖反應,具體表現如下:

1.發動機不來油故障(燃油系統有問題

1、故障現象:

⑴ 點火系工作正常,但發動機不能起動。 ⑵ 勉強能起動,但發動機不能正常運行。

2、故障原因:

⑴ 燃油箱內存油不足。 ⑵ 油管堵塞、破裂或接頭鬆動漏油。

⑶ 汽油濾清器堵塞。 ⑷ 燃油泵、燃油泵繼電器不工作,燃油泵熔斷絲燒斷或線路斷路、短路。

⑸ 燃油壓力調節器損壞,造成系統燃油壓力過低,導致噴油器噴油量嚴重不足。

2.發動機混合氣過濃(進氣少,噴油多

主要表現 為:

⑴ 發動機怠速不穩。 ⑵ 排氣管冒黑煙門.伴有“突、突、突”的放炮聲。

⑶ 發動機功率下降,油耗增加。 ⑷ 拆下火花塞,在電極表面有潮溼的汽油和大量的積炭。

3.混合氣過稀(進氣多,噴油少

主要表現為:

⑴ 發動機不易起動。⑵ 發動機功率下降,溫度過高。⑶ 發動機轉速不易提高,加速時有回火現象。⑷ 怠速不穩,容易熄火。

4.怠速不良(怠速不穩,忽高忽低

怠速不良是電噴式發動機最常見的故障之一。怠速不良包括怠速不穩、怠速熄火、冷車

怠速不良、熱車怠速不良等。造成怠速不良的原因很多,常常是由幾種原因綜合引起的。在故障診斷與排除過程中,要根據故障的具體表現來分析故障原因。

5.加速不良(加速反應慢

汽油電噴式發動機的特點之一是具有極好的加速性能,其加速十分靈敏、迅速。如果出現加速反應遲滯的現象,即說明燃油噴射系統有故障。

6.動力不足

發動機無負荷運轉時基本正常,但帶負荷運轉時加速緩慢,上坡無力,加速踏板踩到底時仍感到動力不足,轉速提不高,達不到最高車速。

7.減速不良

怠速運轉正常,但在行駛中突然鬆開加速踏減速時發動機經常熄火。

再來看一下發動機電子控制系統

電噴式發動機由燃油供給系統、空氣供給系統和電子控制系統組成。而電子控制系統的工況對發動機的運轉性能有很大的影響,是該系統的電控單元、控制線路還是其他任何一個傳感器、執行器出現故障,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發動機的起動性、運轉穩定性、動力性、經濟性、排放性等。因此,當電噴式發動機出現故障或性能下降時,首先應檢查該發動機的電子控制系統有無故障。由於電子控制系統的構造和工作原理都十分複雜,不同車型的電子控制系統又往往有很大的差異,其故障形式既可能是電子方面的,又可能是機械方面的,所以小編就簡單列舉幾個我認為是電子系統的故障,供大家分析:

發動機電腦ECU、各傳感器、執行器、線路、繼電器保險,等等,都是電子控制系統常遇到的問題。這個沒法具體列舉,比較複雜,在我發表的文章裡,都有,關注我,可以慢慢看。

接下來是發動機潤滑系統的常見故障

發動機潤滑系技術狀況不良,會加劇機件的磨損,直接影響發動機使用壽命。正常情況下,汽油發動機機油壓力為196-392kPa。壓力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發動機正常使用。

潤滑系統主要由機油集濾器、機油泵、機油濾清器、油底殼以及機油冷卻器組成。

潤滑系統的常見故障為機油壓力過低、機油壓力過高和機油消耗量過多。此外,機油變質也是潤滑系統比較常見的故障。

再來看一下冷卻系統的常見故障:

冷卻系統根據冷卻介質的不同可分為冷卻液冷卻系統和風冷系統兩種。由於冷卻液冷卻系統工作可靠,冷卻效果好,所以大多數汽車度採用強制循環式冷卻液冷卻系統。冷卻液冷卻系統一般有散熱器、風扇、冷卻液泵、節溫器、膨脹罐、冷卻液套機連接管等組成。

發動機冷卻系的技術狀況,對其動力性、經濟性及可靠性的影響都很大。實驗資料表明:當冷卻水溫度從90℃降到40℃時,燃料消耗量約增加 30%,功率約降低 10%左右;當冷卻水溫度從90℃升到 120℃時,耗油量增加,功率卻降低約5%左右;當冷卻水溫度從8O℃降到30℃時,材料磨損將增加5倍左右。因此,發動機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使冷卻系保持在80-100℃的最適宜溫度,才能使發動機工作正常,從而使壽命延長。

發動機冷卻系統主要有冷卻液溫度過高(發動機過熱)、冷卻液溫度過低或升溫緩慢及冷卻液消耗過多等常見故障。

汽車底盤的常見故障:

離合器常見的故障:

離合器位於發動機與變速器之間,在汽車起步和變速器換檔時,暫時切斷髮動機與變速器的連接,以切斷動力傳遞,變檔後逐漸結合,傳遞發動機動力,從而保證汽車平穩起步以及平順換檔,並且能防止傳動系過載。目前以膜片彈簧離合器的應用最為廣泛。

如圖所示為膜片彈簧離合器的組成,其主要由主動部分(飛輪、壓盤、離合器蓋)、從動部分(從動盤、從動軸)、壓緊機構(膜片彈簧)、分離機構(分離軸承與套筒、分離叉等)、操縱部分等組成。

汽車在路況複雜的道路上行駛時,由於不斷的變速和換檔,不可避免地需要經常踏下和鬆開離合器踏板,使離合器分離和接合。因此離合器的技術狀況會逐漸變壞,導致出現各種故障。

離合器常見的故障有離合器打滑、離合器分離不徹底、離合器發抖和離合器異響等。

手動變速器常見的故障:

變速器是汽車傳動系中的主要變速機構,它擴大發動機傳至驅動輪的扭矩、轉速的變化範圍,以適應不同使用條件的要求;在發動機旋轉方向不變的前提下,實現汽車倒向行駛;利用空檔,切斷動力傳遞,便於發動機起動、怠速或換檔。

手動變速器常見故障是跳檔、亂檔、異響、換檔困難和漏油。

自動變速器的常見故障:

自動變速器常見故障:汽車不能行駛;無前進擋;無倒擋;換擋衝擊;自動變速器打滑;無發動機制動;變速器無鎖止等故障。

萬向傳動裝置的常見故障:

萬向傳動裝置的作用是在軸間夾角及相互位置經常變化的變速器與驅動橋之間傳遞動力。對於發動機前置後輪驅動的轎車,由於變速器、離合器、發動機等支承在車架上,而驅動橋則通過懸架系統與車架相連,因此,從變速器至驅動橋的動力傳遞要經過萬向傳動裝置來完成。

萬向傳動裝置的常見故障有傳動軸振動和噪聲、起動撞擊及滑行異響等。

驅動橋常見的故障:

驅動橋主要由主減速器、差速器、半軸及驅動橋殼組成。驅動橋的功用是將萬向傳功裝置傳來的扭矩改變方向後傳給驅動車輪,並起到降速增扭的作用,同時,允許左右驅動輪以不同轉速旋轉。

驅動橋的常見故障有異響、發熱和漏油等。

轉向系統常見的故障:

轉向系用來改變或恢復汽車的行駛方向,它有機械轉向系和動力轉向系兩大類。轎車機械轉向系主要由轉向操縱機構、齒輪齒條式轉向器和轉向傳動機構組成;動力轉向系則是在機械轉向系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套由轉向油泵、轉向控制閥和轉向動力缸組成的轉向助力裝置。

其常見故障有:轉向盤自由轉動量過大、轉向沉重、自動跑偏、前輪擺振等。

行駛系統的常見故障:

1.汽車方向盤震手、前輪搖擺或顛動

2.行駛跑偏

3.輪胎磨損不均

4.異響:球頭、軸承、拉桿等

5.四輪定位數據不準確

制動系統故障:

汽車制動系一般包括行車制動系和駐車制動系。行車制動系在汽車行駛過程中使用,使行駛中的汽車減速或停車;駐車制動系在汽車停車後使用,防止汽車溜車。行車制動系按傳力介質不同,分為液壓制動系和氣壓制動系。液壓制動系主要由制動主缸、制動輪缸、真空助力器、制動器及液壓管路等組成;

氣壓制動系主要由空氣壓縮機、制動控制閥、制動氣室、制動器及氣壓管路等組成。

常見故障有:

1.制動失效 2.制動不良 3.制動拖滯 4.制動跑偏5.制動異響 6.駐車制動不良。

ABS常見故障:

汽車電子控制制動防抱死系統(ABS)是在汽車制動過程中,通過控制車輪的滑移率,防止車輪制動時抱死形成滑移而造成事故。電子控制防抱死系統主要用來提高汽車的制動效能及制動時的方向穩定性。

現代轎車的ABS系統主要由液壓控制單元、電動液壓泵、車輪轉速傳感器、電子控制單元和ABS故障警告燈、制動裝置警告燈等組成,電動液壓泵和儲液罐與液壓控制單元常常組裝在一起。

常見故障現象為:ABS泵有問題、傳感器問題、線路問題

汽車電氣系統的常見問題:

電源系常見故障:

蓄電池虧電、遙控器虧電、因加裝導致的汽車放電、發電機不發電或發電弱、

起動系統常見故障:

汽車發動機需要外力拖動曲軸轉動,才能確保發動機的起動。也就是起動機利用蓄電池放電產生轉矩,發動機起動時,起動電流很大,起動機在大負荷下工作易產生故障。

起動機常見的故障主要有:起動機不轉、起動機運轉無力、起動機空轉、起動機空轉等。

點火系統常見故障:

火花塞問題、火花弱、點火線圈問題、ECU控制問題、線路問題!

汽車燈系統常見故障:

汽車燈系包括汽車照明燈、汽車信號燈及安全指示燈等。汽車燈系的故障率較高,

故障原因主要是導線連接鬆動。接觸不良、短路、搭鐵、斷路和充電系電壓調整過高,燈泡損壞,開關問題等。汽車燈系故障在診斷時常採用試燈法和電源短接法等。

中央門鎖及防盜系統常見故障:

防盜系統一般由點火開關、外側門拉手開關、車門開關(開門和鎖門)、發動機罩開關、行李箱蓋開關、防盜ECU、防盜指示燈、報警喇叭、報警燈以及啟動繼電器等組成。

常見故障看下錶:

儀表的常見故障:

汽車空調的常見故障:

高低壓力過低、高低壓力過高、低壓壓力有時為負壓、漏氟、不製冷、壓縮機不工作、沒有涼風,但壓縮機工作、暖風系統不工作等等!

安全氣囊的常見故障:

乘客坐姿不正確、氣囊已展開、指示燈故障、SRS內部故障等等!

回答這個問題真的不容易,把汽車上所有的問題,能想到的,都寫出來了,我相信,不止這些問題,連十分之一都沒有,畢竟,汽車的構造太複雜了,只要是汽車上的配件,就會有可能出問題,就會形成故障。

我是汽車維修技師,總結了好幾天,才總結完的,肯定還有沒總結的,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感覺不錯的,點贊轉發關注!

汽車維修技師,專業人員,解讀專業問題!


汽車維修技師


汽車常見的故障有哪些?

汽車作為便捷的交通工具,使用久了難免會出現一些小故障。很多車主總是分不清各種故障的真真假假。下面就普及一下汽車的基本常見故障原因和排除方法。

一,儀表燈的顯示故障

儀表上這幾個紅色故障燈一旦點亮,打死也不要再繼續開。

1,機油壓力故障,機油故障燈(阿拉丁神燈)一旦點亮。說明發動機嚴重缺乏機油潤滑,如果繼續開,節能會導致發動機報廢。一般是機油泵磨損大供油力不足,機油泵濾網和機濾堵塞,機油液麵低缺少機油,或者機油壓力傳感器(機油感應塞)有故障。

2,發動機溫度過高,水溫故障燈亮起。說明發動機機溫度過高,如果繼續開,很可能會導致發動機嚴重故障,修復成本非常高。這種情況通常是冷卻系統的問題,冷卻水管破裂、冷卻液嚴重缺失,水泵損壞,水箱電子扇不轉,氣缸墊被沖壞,或者溫度傳感器出現故障。

3,轉向系統警告燈,也就是紅色的方向盤燈一旦亮起,代表電子方向助力系統出現故障,很可能會造成行駛中方向失控。導致事故發生。

汽車儀表故障燈,紅燈亮起必須要立刻停止行駛,並對車輛進行檢修。其他像綠燈和藍燈,通常顯示車門沒關或沒玻璃水等,問題不大。黃燈亮起,通常是系統故障,可短距離行駛,到店要維修。原則是藍燈多注意,黃燈去維修,紅燈馬上停。

二,汽車的抖動故障

1,車輛在高速行駛時的抖動,如果車輛正常行駛到90碼,出現全車抖動現象,降低車速抖動現象又消失,這可能是汽車底盤存在故障。主要原因有:輪胎動平衡和前輪定位軸距失準,前後懸掛,轉向球頭,半軸等磨損鬆動、膠套間隙過大造成的。如果踩剎車方向盤抖動,說明剎車盤磨損嚴重不平,需要更換前剎車盤和剎車片。低速急加油,車身抖,需要更換傳動軸。

2,原地怠速抖動,檢查清洗節氣門、進氣道、噴油嘴的積碳。怠速急加油,車身抖動,檢查火花塞和點火線圈。原地啟動空擋車身抖,發動機機爪膠有故障。掛P檔急加油,發動機抖動,原因是皮帶張緊器損壞了。手動擋的車,在松離合器的時候,車身抖的厲害,需要檢查離合器三件套。

三,排氣管排氣故障

1,排氣管冒黑煙,這表明混合氣體過濃、燃燒不完全。檢查空氣濾清器是否堵塞,檢查火花塞,氧傳感器和空氣流量計是否有故障。

2,排氣管冒藍煙,這是由於大量機油竄入燃燒室,導致燒機油現象。有可能發動機活塞與氣缸間隙過大、氣門油封、氣門導管磨損過大。其次是機油添加過多。還有就是檢查廢氣閥有沒有故障。

3,排氣管冒白煙,如果剛啟動時,車輛冒白煙是正常現象。如果開了一段時間還是冒白煙,很可能是氣缸墊故障,需要更換氣缸墊。如果發現排氣管滴水,說明發動機燃燒充分,發動機運轉良好,也是正常現象

四,轉向系統故障

打轉向時,打方向盤沉重費力,可能是轉向助力泵和方向機出現故障,檢查是否缺少轉向助力油。方向機、助力泵和油管是否漏油。如果左右打方向有曠量,那麼可能轉向球頭鬆動磨損,轉向十字節及轉向支承襯套有問題。拐彎時,方向左右打死會有異響,通常是外球籠漏油磨損了。

五,汽車啟動故障

當汽車啟動的時候,感覺起動機轉不動,這是提醒蓄電池的電壓不夠了,電瓶虧電或者需要更換電瓶。還有可能是起動機、汽油泵的問題,其次是汽車積碳嚴重、混合氣過濃或者過稀導致點火困難,再有就是排氣管和汽濾堵塞、發動機正時不對,燃油管路低壓不足導致發動機二次點火油壓偏低。火花塞的點火能量弱都是發動機啟動困難的原因。

六,汽車常見的一些假故障,不需要修,避免花冤枉錢

1,停車後排氣管啪啪響,這屬於正常現象,當汽車排氣管受熱後,金屬會膨脹,當車熄火後,排氣管裡的消聲瓦就會產生熱脹冷縮的現象,從而聽見車下面會有啪啪的響聲,不要花錢修,過會聲音就沒了。

2,車輛放置幾天沒開,你會發現剎車盤生鏽了,這也沒有太大的問題,因為剎車盤通常的材質錳鋼的,鐵的當然會生鏽,你只要開車跑一跑,踩幾腳剎車,剎車片就會把鏽磨沒了。

3,汽車啟動時會有濃濃的汽油味,其實這也是正常的,因為車輛在冷啟動時,發動機會有一個十幾秒的高怠速,噴油量會瞬間加大,燃燒室裡的混合氣燃燒不完全,會有一定的汽油隨著排氣管排出來的。所以你會聞到汽油味。

4,方向盤鎖死,點火鑰匙擰不動,以為是點火開關壞了。其實方向盤左右動一下就可以了。有時我們兒童鎖打開了,後車門從裡面打不開,以為是車門鎖和內扣手壞了,其實從外面就可以打開車門。

好了,今天就簡單分享這些常見的汽車故障及原因。汽車就和人一樣,有事沒事的就會出點小毛病,作為愛惜車的車友們,遇到車出了問題就容易慌了神,其實大可不必。平時注意按時保養就行。最後希望大家能從本文介紹的這些汽車常見故障中得到幫助。


洪吉聊汽配


1.汽車駕駛性能出現故障表現,發動機動力不足、加速性差、汽車燃油消耗高、機油消耗、防凍液消耗、制動跑偏、轉向發擺等!

2.汽車駕駛有異響現象 ,發動機抖動、換擋困難打齒、雨刮器有響、冷機啟動後發動機聲音大、行駛中車輪有響等等,如果發現有異響問題一定找安全路況停車檢查。

3.電器故障,電器出現短路、斷路等故障這是看不到摸不到的,所以只能靠望聞問切方式,聞到刺鼻味道一地要認真查看,是否為自己車發出味道。

4.汽車排氣煙 政策車輛運行中不會排氣很大很濃的煙,如果出現排黑煙、藍煙很大現象許儘快找修理廠查看處理。

總之,與汽車相處就像處對象一樣,剛開始你不瞭解他,不太會駕駛汽車。當你們磨合一段時間後你更加熟悉操作也更加了解車輛性能,就要細心查看它有沒有異常現象。


  


中文微評論


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出行總是要用到汽車,但實際上來講的話,經常駕駛汽車的人會知道,汽車有很多的故障。對於汽車來講,哪些是經常發生故障的呢?我遇到的幾種情況給大家說說。

燃油消耗過高:

濾清器堵塞進氣不暢,冷卻溫度過高或過低,點火正時、配氣相位或怠速調整不正確,發動機及主要零件磨損失效,氣缸壓力過低,油、氣路管道及接頭破漏,電控系統各傳感器、接頭及線路故障或ECU及連接器故障。

車輛有噪聲:

無論是進口車、國產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噪聲問題。車內噪聲主要來自發動機噪聲、風噪、車身共振、懸架噪聲及胎聲等五個方面。車輛行駛中,發動機高速運轉,其噪聲通過防火牆、底牆等傳入車內;懸架方式不同、輪胎的品牌不同、輪胎花紋不同、輪胎氣壓不同產生的噪聲也有所區別;車身外形不同及行駛速度不同,其產生的風噪大小也不同。

發動機溫度突然過高:

如果汽車在運行過程中,冷卻液溫度表指示很快到達100℃的位置,或在冷車發動時,發動機冷卻液溫度迅速升高至沸騰,在補足冷卻液後轉為正常,但發動機功率明顯下降,說明發動機機械系統出現故障。導致這類故障的原因大多是:冷卻系嚴重漏水,風扇傳動帶鬆脫或斷裂等原因。

發動機運轉不平穩,常伴有“突、突”聲:

有可能是化油器和白金故障或點火時刻過晚。如果點火時刻過晚,發動機活塞距上止點很近時,火花塞才開始點火,混合氣燃燒滯後,燃燒不完全,當活塞下行後甚至到排氣門打開時混合氣仍在燃燒,燃燒室容積的擴大和氣體的滯後膨脹,導致氣缸壓力不高,發動機動力下降。

汽車異味:

有異味首先要判斷是汽車異味還是周圍環境異味。汽車異味主要有制動器和離合器上的非金屬摩擦材料發出的焦臭味,蓄電池電解液的特殊臭味,汽車電氣系統和導線燒燬的焦糊味。

排氣管冒黑煙:

是汽車發動機超負荷,氣缸壓力不足,發動機溫度過低,化油器調整不當,空氣濾芯堵塞,個別氣缸不工作及點火過遲等。應及時檢查阻風門是否完全打開,必要時進行檢修。

總結:

汽車保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因為它事關車輛的使用壽命及司乘人員的人身安全,不可小瞧。隔一段時間就打開發動機蓋查看一下各種液體的高度,這是延長汽車壽命要經常做的一件事。無論是潤滑油還是剎車液或者冷卻液,太多或者太少都不是太好。有問題及時處理,以免釀成大錯,影響行車安全。








阿雷談車


1、爆缸-爆缸是由於發動機溫度過高,活塞膨脹而卡在了氣缸中,造成了發動機報廢。嚴重時由於壓力過大而活塞又無法活動,則會噴出濃濃火焰。

2、爆震-爆震是不正常燃燒所導致的燃燒室內壓力失常。

3、打齒-打齒其實就是兩個金屬質地的齒輪之間的硬碰硬,最終的結果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造成齒輪加快磨損。時間長了,齒輪咬合不徹底,稍微震動很容易就出現掉擋的現象,這時候就需要大修變速箱了。

4、開鍋- “開鍋”是指發動機水箱中的冷卻水達到沸點,併產生大量水蒸氣,正如家中開水沸騰一樣。此時為水溫高,車輛不允許在行駛,導致開鍋有兩種可能,1漏水2不散熱。5、拉缸 -“拉缸”是指氣缸內壁被拉成很深的溝紋,造成氣缸漏氣,導致氣缸壓縮壓力降低,動力性喪失,嚴重的話會引起曲軸箱爆炸,發動機噪聲異常,不能正常工作甚至熄火。

6、磨合期-磨合期是指新車或大修後的初駛階段,一般為1000~1500公里,這是保證機件充分接觸、摩擦、適應、定型的基本里程。在這期間可以調整提升汽車各部件適應環境的能力,並磨掉零件上的凸起物。汽車磨合的優劣,對車的壽命、安全性、經濟性將會產生重要的影響。

7、拉高速-拉高速指新車過了磨合期後要上高速去拉一下車。這樣做的目的是讓發動機內的新活塞和凸輪軸嘗試第一次快速工作,讓它們之間有著更好的親密接觸。

8、吃胎-吃胎是指輪胎的一側(包括內側面和外側)或中間發生過度磨損,但磨損處很均勻,也就是相鄰橡膠塊之間過度圓滑平整,磨損部分還是一個完整的圓形。這 個應該是傾角的問題,得去做四輪定位。

9、啃胎-啃胎是指輪胎出現鋸齒形磨損,內側或外側都可能發生。啃胎後輪胎圈面形成凹凸不平的坑窪,相鄰橡膠塊高低不平,就像一個多邊形的圓。這個是懸掛問題或者是設計本身問題。一是換避震,換硬一點的, 二是定期對角調換輪胎,至少一萬公里一次,讓輪胎兩側均勻磨損。





汽車無名氏


車輛在日常使用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常見故障,包括以下幾種:

1、電瓶虧電:電瓶是屬於易損件,電瓶的壽命一般在2-4年左右,而且帶有啟停功能的車型電瓶價格往往都偏高,在1千塊錢以上,我們在日常使用時,儘量避免車子在未發動情況下使用耗電量過大的用電器,車子長時間未使用每隔五天也要進行發動20分鐘左右,否則會造成電瓶虧電容易損壞。

2、輪胎吃胎:吃胎就是有一個或者幾個輪胎內側或者外側不正常的加速磨損,比起另外幾個輪胎,某一個胎的某個部分磨損的特別快造成輪胎吃胎。吃胎的主要原因是底盤數據偏移,如果有出現吃胎的情況要進行四輪定位,檢測底盤各個部門有沒有損壞。

3、發動機抖動:造成抖動的原因有缺缸缺火、電路故障、發動機支架老化、積碳過多、油路堵塞等。日常使用汽油要加註本車型的推薦油品,最好不要加註私人油站的汽車,可能有油品不達標的情況,一般油箱蓋上面會有標註。每隔3萬公里左右要進行油路清洗,更換汽油濾芯和火花塞。

4、雨刮片:雨刮片是易損件,測試時可以進行噴水刮幾下,如果刮不乾淨或者有滋滋或者嘎嘎異響就需要進行更換了。最好加註正規的雨刮水可以適當延長雨刮片的老化速度,不能加註帶有腐蝕性的雨刮水,沒有雨刮水的時候可以加註清水應急(不適用零下溫度的天氣)。






木沐車服


一輛車的常規故障其實是與品牌和車齡相關的,各類品牌都有自己的通病這個就不一一舉例了,那麼下面就說說與車齡相關容易引起故障的汽車零部件的更換週期。

一.車齡2年以內的車

一般來說,在前兩年內,只要進行常規保養,基本不會有什麼問題。主要的保養的物品包括:機油、三濾(機濾、空濾、空調濾)、汽油濾、雨刮片、剎車片等。

1.機油

全合成機油是10000公里或1年一換;

半合成機油是7500公里或6個月一換;

礦物自機油是5000公里或3個月一換。

(具體型號和種類根據汽車保養手冊或者4S店推薦就行)

機濾與機油一同更換。

2.空濾和空調濾

一般換兩次機油的時候換一次空濾和空調濾公。如果行駛的環境空氣質量很差可以每次機油保養一起更換。

(故障:如果長久不管的話,車內會有異味)

3.汽油濾

汽油濾分外置和內置,外置的一般是3萬公里左右更換;內置的一般是10萬公里左右更換。

(故障:長久不換的話那麼過濾性會降低,汽油中的雜質將會進入到供油系統和發動機中,會損壞氣缸或者造成噴油嘴堵塞)

4.雨刮片

雨刮片一般來說沒有強制要求,一般覺得刮不乾淨了更換即可。

5.剎車片

建議每次機油保養的時候都檢查一下剎車片磨損情況,一般來說4萬公里或者兩年左右就要更換。

(故障:剎車時發生異響,剎車時間長,對剎車盤造成損傷)

二.車齡3至4年的車

到了3、4年左右的時候,我們便要注意減振、火花塞、制動液、防凍液、電瓶等。

1.減振

減振建議在5萬公里或者3到4年內檢查。

(故障:在速度較快的時候就會抖動得很厲害,下雨天特別危險)

2.火花塞

鎳合金(普通銅芯):3萬公里

鉑金火花塞(白金):6萬公里

銥金火花塞:8萬公里

(故障:打火困難,易熄火,動力不足,油耗增加等)

3.制動液

一般在6-7萬公里或者3-4年時間內更換。

(故障:制動液長期不更換,容易發生質變影響油液壓力,從而影響制動效果)

4.汽車電瓶

一般在2年或者6萬公里時檢查更換,具體時間和平時保養有很大關係。

(故障:一般電瓶虧電時,儀表盤上的各種圖標都會亮或者報警,並且點火啟動很難)

三.車齡4-7年的車

一般超過4年的車輛要格外關注以下部件的保養維修:正時系統、各類橡膠管、各類底盤件、輪胎等

1.正時系統

正時系統是發動機內部的核心部件,包含了正時皮帶(或者鏈條)、正時張緊器、各類齒輪等。一般車輛在行駛了7萬到10萬公里的時候(鏈條機可以適當延長)就該檢查或更換正時系統了。

(故障:如果車子行駛時正時皮帶突然斷裂或者系統內其他部件磨損脫勾,那麼對發動機將會造成嚴重的損壞)

2.橡膠管

在車齡有了4年之後漏油、漏水等問題時常出現。這便是由於橡膠管的自老化引起的。

3.各類底盤件

車身底盤件中容易損壞的包括下襬臂、方向機外球頭,前平衡杆球頭等,一來這些底盤件平時承載著較大的重力;二來這些底盤件的緩衝部位也是由橡膠組成,車齡久了就容易變形或者老化。

(故障:底盤發生異響,起伏路時明顯感到底盤的鬆散,一旦出現問題會很危險)

4.輪胎

同樣的輪胎也是橡膠製品,並且是磨損最多的部件,一般來說5萬至8萬公里就要更換了,如果車胎出現裂紋,即使沒有達到公里數也要更換。

(故障:易爆胎,爆胎是很危險的)

四.車齡7年以上的車

車子超過7年以後,也算得上是老車了,大部分的車子在這個階段就是以檢查更換維修為主了,像水箱,自動變速箱,電子節氣門,三元催化,離合器三件套(離合器壓盤、離合器從動盤、分離軸承)等等都是容易出現故障的。

一般來說車輛故障都是由以上零部件出現問題引起的,當然瞭如果車輛真的有故障了,還是最好找專業人士修理的。

其實雖然上述東西較多,但是如果平時保養到位,個人駕駛習慣良好,一般除了易損件的更換,其他部位的零部件一般也沒那麼容易出故障。


神的小宇宙


汽車常見的指示燈:

汽車儀表警示燈:

汽車故障燈:

發動機故障燈:

汽車變速器故障燈:

非常見故障現象:

電動汽車常見故障:


定一個小目標


汽車一些大故障需要到維修店去解決,常出現的小問題也會新手司機不知道該怎麼辦就開到維修店檢查,花了冤枉錢還花時間。

整理一些汽車小故障的解決方法:

1、鑰匙擰不動

鑰匙擰不動可能是方向盤鎖死了,只要把鑰匙插進鑰匙孔,左手轉動方向盤,右手擰鑰匙。直到鑰匙可以擰動。

2、電瓶總是沒電

應該是下車的時候沒有注意,忘了關車外打燈,或者熄火在車內聽歌。

3、後門打不開

誤碰車門的兒童鎖

4、尾燈只亮一邊

一些車型有隱藏功能,當車停穩熄火,把轉向燈打到需要亮燈的一側,然後下車鎖車即可觸發。

5、提醒聲響不停

可能是車門,手剎在報警。關好車門,鬆手剎時根據儀表盤提示,看手剎是否完全鬆開。

6、踩離合發出“吱吱”響

踏板支撐軸磨損,只要在支撐軸位置塗抹潤滑劑就可以了。


珠海交警


第一個:燒機油。燒機油的現象有:1、用手摸排氣管,發現有黑色發溼的油泥積聚,並且聞一下有機油味。2、汽車排氣管冒藍煙。3、在沒有漏機油的情況下,機油嚴重缺少。

汽車燒機油,大體分為兩種原因。一個是車型的通病,這種情況很難解決。

一個是隨著車齡的增加,發動機內部部件的過度磨損和老化導致。這種情況只需要更換過度磨損和老化的部件即可解決問題。

第二個:車輛抖動。車輛抖動,涉及的原因非常多。有可能是底盤出現問題,例如前後懸架、轉向、傳動等結構存在鬆動。

有可能是輪胎的問題,例如四個輪胎胎壓相差過大;輪胎動平衡有問題等。

另外,點火系統,進氣系統,燃油系統中任何一個部位出現問題,都有可能導致汽車抖動的現象。

解決辦法:首先確定是汽車的哪裡出現問題,再對症修復。

第三個:儀表盤的故障燈亮起。例如發動機故障燈、胎壓報警燈、機油警示燈等等。這個根據車型的不同,相差會比較大。建議查看車輛使用說明書,上面都會有明確的講解。

解決辦法:停車檢查,如果情況比較嚴重,就不要繼續行駛了,儘快聯繫4S店或是專業的汽修店,請求專業人士幫助。

第四個:電瓶問題。例如電瓶虧電、電瓶壽命到達極限等等。電瓶有問題,汽車打不著火,一打火就有“吱吱吱”的聲響,汽車儀表盤亮起故障燈。

一個電瓶的壽命,一般在四年左右,也就是說四年左右就要考慮更換電瓶了。另外就是,晚上鎖車時,一定要關閉車內的用電設施,特別是大燈,如果忘記關閉,第二天電瓶很容易虧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