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孩子这4种“破坏性”行为,是大脑发育快的表现,家长别随意制止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从一个安静乖巧的小宝宝变得越来越活泼可爱,可孩子大多时候都非常的调皮,家里面的抽屉、包包、任何物品到了孩子手里都变得乱七八糟。给孩子买的玩具也没玩几下就坏了,家里面经常被孩子弄的天翻地覆。

孩子这样能搞破坏,必然少不了一顿训斥或是“棍棒教育”。但其实孩子这些“破坏性行为”正是他们大脑发育的表现,家长们可别随意制止、打孩子。


孩子这4种“破坏性”行为,是大脑发育快的表现,家长别随意制止


拆家

细心的家长不能发现,喜欢拆家的孩子,一般都对零件、结构比较复杂的东西感兴趣。经常会将这些物品的零件拆得七零八落,拆完了之后还非常的开心,在家长眼里,孩子可能就是故意搞破坏。

其实喜欢拆家的孩子一般在2岁左右,这时孩子对世界已经有了基础的认知,想要进一步了解这个世界是怎样的。在不清楚物品是怎么使用的情况下,孩子就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这个物品的使用方式与构成。


孩子这4种“破坏性”行为,是大脑发育快的表现,家长别随意制止


孩子还会通过拆各种东西,通过触摸感知不同材料的质地来获取更多的体验,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孩子在拆东西的过程中,可以增加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加强对手指精细能力的锻炼。这时家长可以给孩子买一些能锻炼精细动作的游戏书或贴纸等等,让孩子的精力有处发泄。


孩子这4种“破坏性”行为,是大脑发育快的表现,家长别随意制止


撕纸

宝宝撕纸的行为一般比较早,从7个月左右开始就特别喜欢撕纸,而且是越撕越来劲。尤其是对家里的卫生纸、白纸等这类纸张非常的感兴趣。而且宝宝还非常喜欢听撕纸的声音,不同的纸声音不同,给孩子带来的感受也有所不同。

宝宝在撕纸这个过程中,会刺激他的听觉、触觉以及手眼协调能力,增加大脑细胞的灵活性。撕纸对于宝宝来说,也是一种特别的认知方式和大脑发育的过程。

孩子这4种“破坏性”行为,是大脑发育快的表现,家长别随意制止


翻抽屉

家里的抽屉,包包,盒子箱子等小空间的物品是宝宝的第二玩具。

家里的抽屉从来没有逃过宝宝的魔掌,不管抽屉里面装了什么东西,宝宝都非常喜欢把抽屉拉出来,将里面所有的东西都翻个遍。如果抽屉的高度过高,宝宝够不着,宝宝还会拿凳子来达到自己能够到的高度。

喜欢翻抽屉的宝宝一般处于空间敏感期,他们对空间的大小形状以及会产生哪些变化,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宝宝在翻东西的过程中,会增加对空间的认知能力,同时锻炼逻辑思维。

孩子这4种“破坏性”行为,是大脑发育快的表现,家长别随意制止


喜欢涂鸦

喜欢到处乱画的宝宝可以说是宝妈们最讨厌的了,家里面好好的白墙、干净的床单都会被孩子画得一塌糊涂。只要有空白的画面,孩子就不会放过他发挥的余地。

涂鸦是孩子大脑发育,在乱涂乱画的过程中,大脑处于有意识的思考状态,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在进行发挥。涂鸦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艺术天赋,也有助于右脑的锻炼,对提升智力也有好处。

孩子这4种“破坏性”行为,是大脑发育快的表现,家长别随意制止


家长在面对孩子这些破坏性行为时,千万不要随意制止,反而要让孩子这些行为有可发挥的空间。这个阶段的孩子一般都对绘本故事、贴纸、游戏等非常感兴趣,家长们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能促进智力发育的绘本,促进大脑发育。楠哥推荐《小房子系列》早教故事与《专注力贴纸——左右脑开发》。


孩子这4种“破坏性”行为,是大脑发育快的表现,家长别随意制止


《专注力贴纸——左右脑开发》分为6册,包括678张贴纸,分为6个主题,不仅能锻炼孩子的大脑,促进大脑发育,还能锻炼孩子的手指精细动作,让孩子的手指更灵活,培养专注力等等。《小房子系列》早教故事在大师的笔下,给孩子一个不一样的童话世界,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孩子这4种“破坏性”行为,是大脑发育快的表现,家长别随意制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