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按照现在进展,长征九号重型火箭是否能够在2030首飞?

一个泥水佬的故事


距离长征九号重型火箭在2030年关键节点首飞还有10年时间,根据航天一院郝照平院长的说法:“如果在大推力发动机、大直径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取得突破,长征九号运载火箭有望在2030年前后实现首飞”。长征九号最新的研发进度显示,这款500吨级火箭的液氧煤油发动机燃气发生器-涡轮泵联动试验取得成功。这也标志着长征九号在关键技术攻关方面按照预期目标演进。

长征九号是我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发的巨型登月火箭,它肩负着中国载人登月、火星科考取样返回、太阳系外圈行星探测等大运载高难度任务。资料显示,长征五号的芯级箭体直径高达9.5米,其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达到50吨至140吨。奔火星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在12吨至44吨之间,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140吨,而且月球的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到50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直接对标美国的土星五号运载火箭。

美国土星五号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阿波罗计划和太空实验室的太空计划中研发的运载火箭。属于载人多级可抛式液态燃料火箭。土星五号高达110.6米,也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高、最终、推力最强的运载火箭。1967年11月9日,土星五号首飞成功。它有三级火箭组成,第一节为五枚F-1火箭发动机,推力达33997千牛,比冲为263秒。第二节为五枚J-2火箭发动机,推力达4445千牛,比冲为421秒。第三节为1枚J-2火箭发动机,推力达1000千牛,比冲为421秒。

相关总设计师曾表示,长征九号火箭长度达110米,起飞推力达到3千吨级,能将120吨航空器送入太空,或将3~5名航天员送到月球。如果没有意外,2030年我们就能见证长征九号首飞了!


航空之家


长征九号重型火箭是我国研制之中的巨型火箭,将是未来我国登月计划和登陆火星计划的关键。

长征九号于2016年完成深度验证并正式立项,预计将具有近地轨道运载能力50吨至140吨,奔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15吨至50吨,奔火转移轨道运载能力12吨至44吨的能力。未来要执行登月任务和登陆火星的任务必须要依赖这款火箭。

长征九号对标的产品是美国的土星五号运载火箭和尚在研制的SLS火箭,长征九号的大小如下图所示。即便是现在中国最大的火箭——长征五号火箭,跟长征九号比起来都像是个小孩子。

从发动机研发进度上看,这款火箭的研发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而火箭设计中的关键——发动机的设计,可以说是好消息频频,比如说在2016年8月的时候,传出了我国500吨级火箭液氧煤油发动机实验成功的消息,而这款500吨级的火箭发动机不用说,就是长征九号的动力。

在2019年两会的时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院长刘志让也在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提到了这款发动机【如下图所示】。他表示,这款发动机的工程样机会在2019年问世,随后会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设计、可靠性提升等一系列的任务,将会需要8-10年的时间来工程化。

而这里说的工程应用,当然指的就是长征九号发射了。刘志让提到的8-10年,也就是说这款发动机首次应用到火箭上差不多是在2028年2030年之间,这个时间点跟长征九号的预计首发时间是差不多的。可以说从目前的进度上看,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并没有延后的现象。

所以说,长征九号重型火箭到目前位置,一切都在计划之中,2030年之前首发的压力不大。

当然了,现在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科技发展不一定总是一帆风顺的,未来这款火箭也有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是中国的航天梦是不会停息的,也相信这款火箭可以顺利研制!


航小北的日常科普


先开看下胖五的数据:助推器——液氧煤油——推力120吨,8台。芯级——液氧液氢——50吨,2台

运载能力:低轨25,高轨14,月轨8

那么长九呢?助推器和一级——液氧煤油——480吨,12台。二级——液氧液氢——220吨,2台

运载能力:低轨140,高轨66,月轨50

也就是在长五的基础上,发动机推力增加4倍,运载能力增加5~6倍。

再回顾下胖五,88年开始论证,90年引进苏联rd120进行拆解逆向,00年发动机立项,12年验收,06年火箭立项,16年首飞,然后一发二发众所周知的那啥,19年末第三发,2020年开始算是正式投入使用了吧。

从论证算起32年,从立项算起14年。

长五还不是载人火箭,长九是必定要载人的。一牵扯载人就要复杂的多,譬如龙飞船14年就开始往返空间站已经20余次,延宕到20年才能开始载人。

长九现在还处于预研立项阶段,没有正式立项。(有的人说立项了,请找权威媒体消息,哪怕是航天论坛的聊天内容都比自媒体路边社的所谓新闻强)

另外,在航天领域推迟是常态,比如原定于2018的空间站、2017的嫦娥5、包括“最迟2013的探火“,到现在全都在推迟,国外航天也差不多情况,能按时完成的少。

那么10年时间,够不够呢?(媒体报道是2028年,剩8年),我看最乐观的估计,10年应该是不够的。



老祖宗还没起床


当然可以。

我们来看看长征五号,1988年开始论证,1990年引进苏联rd120进行预研,两型发动机yf100和yf77分别于2000年获得工程立项,2005年试样研制,2012年及2014年验收,火箭型号于2006年立项,2016年首飞,到现在30年了仍不能投入使用。

据公开报道,长征九号和YF-480疑似于2018底年获得预研立项(先预研立项,后工程立项),yf480将于2019年进行试样研制,yf220于2013年开始预研。未获得正式立项。也就是可能连长5在2000年的进度都谈不上

而长征九号的运载能力是长征五号的6倍。


用户1059568079615230


长征九号运载火箭发射转移和货物舱段,将采用近地轨道交会,完成登月和返回,使4~6人较长时间停留月面并安全返回,为满足未来建立月球基地和载人登火星的需求等一系列的太空探索打下坚实基础,必将按部就班,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刚刚GV好人



答案的肯定的,从这个问题出发,进而可以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用一句某专家的话:这些年中国吹过的牛,哪个没有实现。

我国正在进行关键技术深化论证的重型运载火箭长征九号研制的一系列指标为:芯级箭体直径9.5米级、近地轨道运载能力50吨至140吨、奔月(月球)转移轨道运载能力15吨至50吨、奔火(火星)转移轨道运载能力12吨至44吨……”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现阶段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任务规划预计将于2030年前后实现首飞。

3月10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射次数正式刷新为“300”,且长征系列火箭实现这第三个“100次发射”,用时仅4年多。

现阶段,任务要求和方案已经确定的长征9号,就可以组织全国专家进行技术公关,这就是中国制度的优越性。长征九号2030年发射必须能够实现。


用户6568679005


9.8米高100米。燃料500吨这个燃料仓要承受巨大的压力。不增加重量是不行的。增加重量运载力降低。火箭要发展不能以大为突破。火箭终有退役的时间,主要问题不应当追求运载推力。要的是运载量。完成运载数量怎样都可以。要用适合中国发展的火箭。不能追求不实用的,实用就是简单有效。实用就是费用低,实用就是可以生产……。


飘过河



薯烤条


应该会晚点


青青木木沐


答案很简单,两个字:不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