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6 这位野史上北宋昏君,其实是个媲美汉文帝和汉景帝的贤君

这位野史上北宋昏君,其实是个媲美汉文帝和汉景帝的贤君

在想象力无比丰富的民间野史里,宋真宗赵恒是个出名熟脸的人物,当然,经常不是好脸。比如20世纪末一部宋朝题材电视剧里,某男星塑造的宋真宗“吃喝玩乐”歪形象,更一度红遍大江南北。照好些热心观众的评论说,真恨不得上去踹这糊涂虫一脚。

但是,就是这么个野史里的“昏君”,在后世诸多正史学者笔下,却也有一个震撼评价:守成之贤,致治之盛,周成康、汉文景可以比德矣。野史上昏君模样的宋真宗,竟是个媲美汉文帝汉景帝的“贤君”?

至少,宋真宗的一个爱好,足以证明他的“贤君”素质:爱科学。甚至正是他这独家爱好,直接掀起了北宋开国后一场重要科技革命——大宋农业革命。

一、科技兴农的引领者

宋朝在后世一大亮丽标牌,就是发达的工商业。但自宋真宗登基后,一件比北方辽国还叫他殚精竭虑的大事,正是农业。

以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的说法,宋真宗对农业的重视,主要受其乳母刘氏的耳濡目染。

伴他长大的刘氏,常对他讲民间农家的耕作辛酸。接足地气的宋真宗,自登基起就把“重农”作为国策。一次冬天里瞧见大雪,他竟高兴得像孩子似的,第二天还对宰相王旦抒发喜悦:“昨天晚上雪停了,朕担心下的太少,半夜时派人到院子察看,才知道雪又下起来了,还下的不小,今天一看,果然下了一尺多厚,这样明年庄稼有希望了。”

这位野史上北宋昏君,其实是个媲美汉文帝和汉景帝的贤君

除了这热情态度外,宋真宗狠抓农业的实在事,也是桩桩不含糊:全国地方官员官衔内一律加入“劝农使”或“劝农”等字,以此显示每个官员都要参与农业建设,三次下发诏书,要求全体官员节约粮食,从胡吃海喝到浪费粮食,抓住就往狠了治。

值得一提的是,野史里坑惨了杨家将的大奸臣王钦若,正是宋真宗抓农业生产的最得力助手。正是他重新整合宋朝的农业赋税制度,参与制定了多项农业规划,减免了大批不合理税收,从此给北宋农业生产“解绑”。后来他获罪落马,能得到从轻处罚,关键就因这桩难得好事。

连大奸臣都被宋真宗拽去抓农业,也可见宋真宗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如此程度,说是“受乳母影响”显然是肤浅,更重要的原因是:宋真宗登基伊始,正是北宋农业生产形势,最为严峻的时候。

拜宋真宗老爹宋太宗晚年瞎指挥所赐,不但对辽战争虚耗钱粮,西南后院更悲惨起火,忍够宋太宗盘剥的蜀地百姓揭竿而起,三年战乱把蜀地几乎打成烂摊。对辽战事更是越演越烈,大笔钱粮年年往里扔,毗邻辽境的北方边地全成战场,当地生产全瘫痪。号称“富庶”的大宋,财政也濒于崩溃。以大臣杨亿的抱怨说:当时宋朝官员的俸禄,只有唐代的一半。就这少得可怜的薪水,还经常不能发足额,拖欠都是常事。

这穷到火烧眉毛的局面,才是宋真宗急抓农业的最重要原因。除了上面几个常规办法外,他更不走寻常路:既然当务之急是种粮食,那就引进外国高科技,快速提高农业生产。

首先一个重大变革,就是占城稻的引进。当时宋真宗听说占城国(今越南境内)的水稻耐旱而高产、西天竺(今印度境内)绿豆子多颗粒大,就不惜下血本,砸锅卖铁似的搜寻国内珍宝去进行交换,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得到占城稻种20石、绿豆种2石,从而全面进入科学兴农的全新领域。

这位野史上北宋昏君,其实是个媲美汉文帝和汉景帝的贤君

一个秋天的夜晚,宋真宗带着儿子、宗室、近臣在大殿里举行一场特殊活动——观稻,这些来之不易的成果,他要让儿子们都要有所了解,进一步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据宋代文献描述:“占城稻”比中国水稻“穗长而无芒,粒差小,不择地而生”,“耐水旱,而成实早”苏东坡对此曾有诗云:“占城早稻欲移时”,一次可知,通过科学培养,占城稻在北宋落地生根。

在实践完成后,宋真宗下旨“分给江淮、两浙三路转运使,令择民田之高仰者分给种之”。由此在皇帝带领大家种田的热情下,北宋上下一时春意盎然,生机一片。如其所说:“努力农耕才是自古以来的正道”。如此努力,使得宋真宗在位时期,人口增长快速,比宋太宗在位时增长五成多,农田开垦高达五点四亿亩,农业税较唐朝繁荣时增长三倍之多。

二、平民的盛世的开拓者

宋真宗不仅通过科技农业改革,使得北宋国富民强,其在诸多领域也卓有成效,尤其在内政处理上均有不凡建树,正是在一切问题上的引领,帝国的春风渐渐吹响了普通平民,一时之间,北宋臣民如沐春风。

真宗个人风度非常谦和,与臣下合作默契包容。有一次宋真宗派人拿着他亲手写的诏书来找宰相李沆,诏书的内容是封刘氏为贵妃。李沆认为则个命令违背“祖宗之法”,竟然当着使者的面,把皇帝的手书给烧掉了,并且让使者传话:“但道臣沆以为不可。”此事遂罢。

这位野史上北宋昏君,其实是个媲美汉文帝和汉景帝的贤君

虽然重视农业、民生,但是难免在局部会出现各种问题,有一个地方受灾,官员田锡对真宗当面提出批评:“陛下为民父母,使百姓饿死,乃是陛下辜负百姓也。”宋真宗不以这是冒犯,虚心听取意见,并着手推动救灾力度。

真宗的这种宽厚风度,甚至影响了他的臣下。有一年大旱,宰相王旦在下班的路上,遇到一个叫王行的读书人,指着宰相大喊:“老百姓都过不下去了,你还领这么高的工资,你心安吗?”说完竟然拿着书本朝王旦砸了过去,正好打到头上。宰相的左右上前抓住王行,想要送官,王旦却说,他说的有道理,把他放了。

这些细节无不说明当时官员作风好,政治风气好,平民百姓获得了更为宽松的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宋真宗在政治建设方面卓有建树,是北宋第一个推动政治改革逐渐走向制度化的一人。

给官员建立档案制度,凡犯贪污罪者都记录在案。还规定,这些犯罪者,每次晋级或调动职务时,都要向吏部主动申报自己曾犯过贪污罪,并规定,此类官员不得随意更改姓名。这样的规定,动员了上上下下各方面的监督力量,杜绝了贪污腐败者上升的空间,将他们置于严密的监管体系中,避免其再次腐败,防止了“带病提拔”。

这位野史上北宋昏君,其实是个媲美汉文帝和汉景帝的贤君

通过强化官员素质、作风,着手建立健全各项改革机制,是宋真宗任内最大亮点。在对外关系上通过“檀渊之盟”稳定了国内政治环境,换取了和平发展的广阔空间,这些也表明了为何北宋逐渐出现平民化的盛世,归根原因都是由于宋真宗措施得力,大力推进改革,广开言路。谙熟民情;贴近实际最终才取得北宋的长期繁荣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