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上合組織助推“一帶一路”建設結出豐碩成果

目前,“一帶一路”倡議實施更多依靠中國與沿線國家的雙邊合作,這不僅增加了交易成本,而且各國之間的相互競爭也造成資源的浪費。此外,面對全球經濟低迷態勢,上合組織成員國分別提出各自的發展規劃與戰略,如俄羅斯建立歐亞經濟聯盟和提出“大歐亞夥伴關係”計劃;哈薩克斯坦正在部署《2025年前戰略》和“光明之路”計劃等。這些國家的發展規劃與戰略與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有契合之處。上合組織可使各方在推進戰略對接的過程中實現互利共贏,協同發展。

第二,加強中國與傳統聯繫較少的國家間的經濟合作,推動區域基礎設施建設。“一帶一路”涉及亞歐非大陸諸多國家和地區,部分國家和地區與中國的傳統經貿聯繫比較薄弱。而且上合組織成員國、觀察員國和對話夥伴國還存在法制不健全、安全風險等問題,使中國嘗試通過雙邊方式解決這些問題面臨很大挑戰。而上合組織的存在,為中國與這些國家協商應對風險、推進彼此之間的互聯互通提供了一個渠道。除了有助於聯合應對風險之外,上合組織還促進了中國與其他成員國、觀察員國和對話夥伴國之間的利益紐帶,這對於上合組織成員國應對目前具有很大不確定性的世界局勢帶來的諸多挑戰具有重要意義。

“一帶一路”建設為上合組織深化合作提供難得機遇

中國經濟時報:“一帶一路”建設將為上合組織下一步深化合作提供哪些難得的發展機遇?

孫壯志:在上合組織的發展過程中,安全合作由於起步較早,進展較快,而經貿合作則相對滯後,原因主要包括成員國經濟實力差距懸殊,對國際貿易規則的認識也有明顯不同;一些成員國產業結構比較單一、本國市場狹小,擔心過快實現一體化損害自身經濟利益。再加上缺少融資平臺,多邊項目難以真正落到實處,只能採取多邊和雙邊相結合的方式。“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其合作空間更加廣闊,有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等新的融資機制,可以提供資金支持;而且初期階段重視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建設,對上合組織的中亞成員國、俄羅斯、巴基斯坦等具有很強的吸引力。“一帶一路”建設方式上更為靈活,參與的主體更加多樣,提供的機會更多,對上合組織成員國擴大彼此的經貿和人文交流,可以起到不容忽視的推動作用。2017年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多數上合組織的成員國元首與會。長期來看,“一帶一路”建設已經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進來,上合組織也可以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和其他地區、其他國際組織建立更為密切的合作關係,進一步擴大對外合作。

劉英:2001年成立以來,上合組織取得的成績主要體現在安全領域,在安全方面起到維護地區和平與安全的重要的穩定器作用,但其實,在“一帶一路”倡議指引和推動下,上合組織將依靠安全合作和經濟合作“雙輪驅動”不斷髮展壯大。也就是說,上合組織在對接“一帶一路”建設方面具有很大的合作機遇,以貿易暢通為合作重點的“一帶一路”可以促進上合組織經貿合作。

第一,上合組織與“一帶一路”在建設目標、原則、精神上都是一致的。上合組織成員國都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區域優勢非常明顯。上合組織和“一帶一路”有很多相近的原則、精神,有著相似的價值觀、利益觀。“上海精神”和“絲路精神”都建立在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利互信、合作共贏之上。另外,“一帶一路”倡議是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互聯互通,對接各國政策和發展戰略,通過深化務實合作,來促進協調聯動發展實現共同繁榮。“一帶一路”的精神、目標和原則與上合組織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以及構建命運共同體的目標,乃至協商一致的原則都是一致的。

第二,從政策溝通的角度來看,上合組織雙多邊層面都有對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倡議。從多邊層面來看,2013年習近平主席正是在出訪哈薩克斯坦時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從2015年至2017年曆屆上合組織峰會的宣言中都明確提出支持“一帶一路”倡議。而上合組織在2014年簽署了政府間跨境運輸協定,這與“一帶一路”倡議中所提出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相輔相成。

第三,上合組織與“一帶一路”都致力於加強互聯互通。從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角度來看,“一帶一路”建設提出設施聯通先行,而且六廊六路多國多港是“一帶一路”建設的主體框架,不僅包括建設中巴經濟走廊、中蒙俄經濟走廊、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在內的六大經濟走廊,還包括公路、鐵路、航運、航空、信息網絡等建設,而無論是“一帶一路”的五條主要線路還是六大經濟走廊無一不經過上合組織所在的歐亞大陸。截至目前,有超過7000多班次的中歐班列連接著歐亞上百個城市,大幅壓縮了從亞洲抵達歐洲的貨運時間,直接帶動了上合組織國家的工業化、城鎮化和信息化。

第四,貿易暢通是“一帶一路”合作的重點。而上合組織的經貿合作一直是雙輪驅動的一個重要輪子。中白工業園的建設為上合組織的經貿合作帶來了法律制度建設上的成功案例,而中哈跨境經濟合作區的建設則提速了通關效率高達94%。“一帶一路”的貿易暢通正在推動投資貿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直接拉動上合組織的經貿合作。中國不僅建立了眾多的跨境經濟合作區、經貿合作園區及各種產業園區,而且在產能合作、產業鏈、價值鏈和供應鏈等建設上提升了雙方合作,這都是在當下貿易保護主義的背景下,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的上合組織的踐行者。

總之,上合組織間的合作不僅是安全、政治、經貿、人文,其與“一帶一路”的加強基礎設施聯通,加強政策溝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都有著建設內容的一致性,都是通過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所以,上合組織跟“一帶一路”可以很好地進行對接合作。包括本地國際化、人民幣國際化、金融監管合作以及醫療衛生等領域都提供了巨大的合作機遇。

曾向紅:“一帶一路”倡議雖然涵蓋了亞非拉諸多地區的眾多國家,但因為上合組織的成員國均處於“一帶一路”沿線上,故該倡議的實施,有助於為上合組織的發展賦予更為強勁的發展動力並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這種動力尤其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一帶一路”致力於推進沿線國家之間的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這“五通”與上合組織遵循的“上海精神”——“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具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意味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實質上有助於“上海精神”的弘揚和上合組織的發展;其二,“一帶一路”倡議在沿線國家啟動了一系列大型互聯互通項目,而絕大多數上合組織成員國參與其中並受益於此,這客觀上有助於提高上合組織成員國的經濟發展和互聯互通水平,進而為上合組織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必要基礎,因為經濟合作具有推動政治互信的功效;其三,2018年1月2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建立“一帶一路”爭端解決機制和機構的意見》,這意味著“一帶一路”爭端解決機制和機構即將落地。由於上合組織成員國均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儘管成員國之間關係在上合組織運行十七年的過程中積累了較高程度的互信,並未出現大的摩擦,更不用說衝突;然而,印度與巴基斯坦的加入以及其他成員國之間存在可能引發矛盾的潛在因素,意味著“一帶一路”爭端解決機制和機構可為上合組織成員國應對潛在的分歧或爭端提供助力,最終為保障成員國之間的友好和穩定做出必要貢獻。

需要及時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

中國經濟時報:上合組織與“一帶一路”協同發展面臨哪些挑戰?

孫壯志:上合組織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協同發展,也面臨一系列困難和挑戰。從上合組織自身來說,機制建設還有待於繼續完善,各個領域的合作還不平衡,擴員後隨著印度、巴基斯坦的正式加入,還需要較長時間的“磨合”,決策效率和行動能力都有所降低。而“一帶一路”建設也面臨沿線地區政治和安全風險巨大,地緣政治環境複雜,國家間長期存在的矛盾糾紛導致形成合作共識比較困難,在推進的過程中經常面臨巨大的阻力。上合組織和“一帶一路”合作方式不同,前者是以政府間合作為主,“一帶一路”則要動員各方面力量,企業和民間組織要扮演重要角色。從國內和國際上來看,也有把兩者截然分開的看法,認為上合組織是區域機制,應偏重安全合作;“一帶一路”建設是項目先行,應以經貿合作為主;甚至認為“一帶一路”範圍更廣,應搭建單獨的平臺。有的成員國近期更看重“一帶一路”建設對其經濟的拉動作用,對上合組織的期望值有所下降。

劉英:上合組織與“一帶一路”協同發展面臨三大挑戰:首先,上合組織成員國基礎設施匱乏亟待加強建設和互聯互通,上合組織層面亟待加強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建設,尤其是首次擴員加入進來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不僅缺電而且基礎設施匱乏,作為通往歐洲的必經之路的中亞也好,南亞也好,亟待加強上合組織層面的基礎設施建設與互聯互通,這是加強上合組織經貿合作的前提條件。

其次,貿易和投資壁壘阻礙了上合組織和“一帶一路”的發展,成員國市場準入設限較多,通關效率低等,阻礙了商品、技術、信息和人員在成員國之間流動。加強上合組織與“一帶一路”的貿易暢通和資金融通。上合組織層面的經貿合作期待加強,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之後,更需要加強上合組織層面的貿易投資合作,尤其是需要加強產業合作,產能合作。而上合組織框架內有上合銀聯體和上合發展基金,還需要加強資金融通的支持,上合組織缺乏自己的融資平臺,這也限制了上合組織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對接進程。

最後,加強上合組織層面與“一帶一路”的對接合作。由於個別國家的疑慮,影響了上合組織多邊層面與“一帶一路”的聯動發展,也使得上合組織層面的發展戰略與“一帶一路”對接進程緩慢。而在雙邊層面,除了印度之外都有與“一帶一路”對接合作,比如“一帶一路”與哈薩克斯坦“光明之路”計劃取得明顯進展外,與其他成員國戰略規劃的對接進程有待進一步加快。

曾向紅:到目前為止,“一帶一路”建設與上合組織成員國的發展戰略對接合作已經進入從理念到行動、從規劃到實施的新階段。不過,上合組織在實現與“一帶一路”協同發展的過程中,也面臨以下幾個方面的挑戰。

一是上合組織與“一帶一路”在性質、目標等方面畢竟存在一定的差異。如,上合組織是一個設有常設機構的地區性國際組織,而“一帶一路”是一個主要由中國政府倡導、遵循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的國家倡議;在目標方面,上合組織致力於推進成員國在政治、經濟、安全、人文交流等方面的深度合作,而“一帶一路”倡議旨在提高實現亞歐非等沿線國家互聯互通的水平。這些差異,決定了上合組織只是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平臺,但不是惟一平臺。“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有助於許多其他機制提供助力。

二是上合組織框架內融資困難。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向縱深推進,上合組織對資金的需求進一步擴大。通過“絲路基金”、中國-歐亞經濟合作基金等金融平臺,中國可以部分解決上合組織成員國的投資需求。不過,上合組織缺乏自己的融資平臺,限制了上合組織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戰略對接進程。

三是貿易和投資壁壘阻礙了上合組織和“一帶一路”的發展。上合組織成員國已經簽署了多邊經貿合作綱要及推進項目合作措施清單,但落實情況較差。成員國市場準入設限較多,通關效率較低等,阻礙了商品、技術、信息和人員在成員國之間的流動。

四是發展戰略的對接進程有待加速。上合組織成員國大多處於國家建設和社會轉型的關鍵階段,並制定了相應的發展戰略。然而,“一帶一路”建設除了與哈薩克斯坦“光明之路”計劃取得明顯進展外,與其他成員國戰略規劃的對接進程相對滯後。

上合組織應與“一帶一路”建設相互促進

中國經濟時報:上合組織應該如何與“一帶一路”建設協同聯動發展?

孫壯志:上合組織與“一帶一路”建設完全可以實現相互促進、互動發展。這是因為:首先,兩者的理念相通,都倡導新型合作觀與新型文明觀,“上海精神”與“絲綢之路精神”內涵上一脈相承,都主張國家間應互信互利、合作共贏、相互開放、包容互鑑,在尊重和承認差異的基礎上尋求共識。其次,路徑相近,都主張通過廣泛的經濟合作和便利化建設,實現區域國家的大融合,在平等的基礎上互通有無,認為當今世界任何一個國家要實現發展,都需要通過參與國際合作來實現。選擇的合作重點也比較近似,比如能源、交通、金融、民生、人文等領域要率先推進,有些跨國項目可以在兩者的框架內同時完成。再次,目標相同,上合組織和“一帶一路”建設的方向都是要構建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共同應對人類社會面臨的來自方方面面的現實挑戰,區域的問題與國際環境的變化息息相關,促進經濟發展與維護地區安全相輔相成,都主張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消除文明隔閡。兩者都致力於推動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進一步完善全球治理體系和維護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

劉英:一是強化上合組織的政治協作,推進“一帶一路”的政策溝通與安全合作,有助於實現上合組織為“一帶一路”提供重要保障。二是加強上合組織層面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為與“一帶一路”的設施聯通奠定基礎。三是加強上合組織經貿合作,與“一帶一路”貿易暢通對接合作。四是加強上合組織的統一賬戶和上合銀行的發展,與“一帶一路”實現資金融通。五是加強上合組織人文合作,將為“一帶一路”提供重要的社會根基,實現上合組織與“一帶一路”的協調聯動發展。

曾向紅:為了促進和實現與“一帶一路”的協同發展,上合組織可在以下方面加強工作:一是需要在戰略高度強調“一帶一路”與上合組織之間的相互促進關係,採取實質性措施保障上合組織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獲得新的發展動力,避免“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對上合組織的平穩運行(主要是經濟合作領域)產生不必要的衝擊。二是上合組織應繼續研究建立上海合作組織開發銀行的可行性,以構建組織自身的融資平臺。三是上合組織需要加快商籤《上海合作組織貿易便利化協定》,同時做好上合組織自貿區的可行性研究,使成員國在建立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機制上取得切實進展,併為“一帶一路”在上合組織成員國範圍內提供新的動力。四是進一步加強“一帶一路”與上合組織成員國發展倡議或戰略之間的對接工作,惟有充分發揮各國資源、技術、人才、資金等方面比較優勢的互補,才能實現成員國及所在區域之間經濟合作效益的大幅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