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愉快的心境多半是自己营造的,你认同吗?

百祥医生堂


非常认同。



有一个词——“境由心造”——很好地诠释了这个观点。


境由心造,说的是:环境的美好与恶劣是由心境的快乐与否而决定的。


正如“境由心造”的佛语出处所说的那样:“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心生。”


一个人的心境多半是自己营造的。正所谓:“境随心转则悦,心随境转则烦。”


外界纷纷扰扰,我自岿然不动;人群熙熙攘攘,我心一片清凉。说的就是这种境界吧。




既然“境由心造”是一种境界,那么,也就意味着,如果不经过学习和修炼,是不可能轻易达到这种境界的。


要怎样才能自己去营造愉快的心境呢?


观察那些真正有智慧,有学问,能够自己营造愉快心境的人,他们都具有以下特点:


一、能够自我认知,三观正。


真正有智慧的人对自己、对环境、对世界、对人生都有客观的认知。


他们认识到:身体和环境就是个相,而相是外表,有外就一定有里。


我们身上任何的一点一滴外表的相,都是从内心里面变化和显现出来的。


环境,也是外在的相,环境的美好和恶劣取决于你的内心是如何看待的。


也就是说,外在的环境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是可以由你内在的“心境”来决定和调整的。



二、注重个人修养,特别重视通过加强内心修养来实现“境随心转”。


我们常听到有人说“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


我们也常听到有人说“吸引力法则”。


其实,这都是“境随心转”的一种形象描述。


中国人讲究风水,描述一个环境好的地方,叫做“风水宝地”。


由此展开的说法就更多了。


有人说:“一个人的德行,就是他最好的风水”。


也有人说:“一个贤德、善良的女人就是一个家的好风水”。


由此可见,外在的环境只是一方面,如果注重内心的修养,心好,相好,身好,就会“境随心转”,会让环境变好。




三、通过反复地实践和修炼,让“令自己愉快”成为一种习惯。


大家都知道“习惯”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令自己愉快”,也可以通过反复的自我认知和内心修炼,来形成一种习惯。


与其说让自己快乐是一种习惯,不如说是让自己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


外在的环境,很多是不受我们控制的。但是,我们可以把控我们内心对环境的看法。


而决定我们快乐与否的就是我们的看法。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着他哭,他就对你哭;你对他笑,他就对你笑。


所以,愉快的心境要靠自己来营造。


一个人短暂的一生,就是不断的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世界的过程。


世界总是在变化,环境也在不断改变。


一方面,我们要适应环境的种种变化;另一方面,我们也更加地认清楚和接纳自己的内心。


只有努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为自己营造愉快的心境,才能真正体会和享受到什么是: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悠一格


对啊,所谓庸人自扰,心放宽,不去想不去计较,才会开心,自己经历了一些揪心的事,深有体会。当你一直纠结在这件事,痛苦会折磨的你几乎窒息了,反之,放下了,也就坦然了,放不下,只能自己折磨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