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岳飞遇难近900年,萦绕在岳飞身上的三个谜团

岳飞遇难近900年,萦绕在岳飞身上的三个谜团

岳云的义子之谜

岳云是岳飞义子的说法由来已久。自元《宋史﹒岳飞传》以来,大多把岳云说成岳飞的养子,最有力的证据是,岳飞的孙子岳珂所著《金佗粹编》没有把岳云列入岳飞妻李娃所生。

其实这件事牵涉到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岳飞在娶李氏之前,在汤阴曾娶妻刘氏,刘氏生子岳云。后岳飞投身行伍,为宋南征北战,无暇家顾,刘氏难守空房改嫁他人。岳珂在编写《鄂王行实编年》时,为长者讳,直接略去的岳飞与刘氏的这段婚姻,故而有了岳云是养子的说法。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肖,可发一叹。

天道好还。1138年,已经是湖北、京西南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的岳飞接到好友韩世忠的一封信,说岳飞的前妻刘氏现在他的军中,其夫是军中的一名小队长(押队),言下之意怎么办?岳飞不愧为大丈夫,他没有让韩世忠为难前妻夫妇,而是“差人送钱五百贯,以助其不足。”老耿在以前的文章中说过,宋一贯折合成今天的人民币是465元,500贯即232500元,在当时也是一笔巨款。

岳飞遇难近900年,萦绕在岳飞身上的三个谜团

岳云娶妻巩氏生岳甫、岳申、女岳大娘。

《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岳飞所做吗?

岳飞遇难近900年,萦绕在岳飞身上的三个谜团

对这件事的质疑也源自岳珂,其所编的极为权威的《岳王家集》没有收录该词。岳珂是岳霖之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余嘉锡先生在《四库提要辨证》中第一次对《满江红》一词的归属提出质疑,最有利的证据是该词最早出现于明朝,不见于宋元时期,这首大气磅礴的上乘词作何以被雪藏如此之久?继余嘉锡先生之后,大词学家夏承焘也写文章质疑,认为应是明时岳飞的推崇者伪作。

宋史泰斗邓广铭先生坚定维护该词是岳飞所写,至于为何不见于宋元时期,邓先生认为,宋元时代的文献流失得非常厉害,不能因为没有看到相关记载,就断言宋元人书中没有出现过。不能排除有宋元文献记载《满江红》被明人看到,而把《满江红》收入了岳飞集。争论就这么一直持续着,直到1986年,江西发现《须江郎峰祝氏族谱》,其中有岳飞《满江红-与祝允哲述怀》词一首,这桩公案才算尘埃落定。

《满江红.与祝允哲述怀》:

怒发冲冠,想当日、身亲行列。实能是,南征北战,军声激烈。百里山河归掌握,一统士卒捣巢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励臣节。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金城门阙。本欲饥餐胡虏肉,常怀渴饮匈奴血。偕君行、依旧奠家邦,解郁结。

岳飞遇难近900年,萦绕在岳飞身上的三个谜团

可以看到这首词与大家熟悉的那首满江红高度雷同,今日学界大多认为现在流传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岳飞作品,《族谱》所收是该词的原稿,现在流传的是岳飞后来修改后的定稿。

王贵为什么背叛岳飞?

《精忠岳传》中有关于岳飞、王贵、张显、汤怀“发小”时代的精彩描述。王贵确实是岳飞的汤阴老乡,是否一起长大已不可考。

岳飞遇难近900年,萦绕在岳飞身上的三个谜团

王贵深得岳飞信任并重用。朱仙镇十二道金牌,岳飞回京即将岳家军交由王贵掌管。后鄂州前军副都统王俊诬告张宪谋反,将揭发信上呈给王贵,王贵知道这件事剑指岳飞,因为其前秦桧的爪牙张俊已对王贵有明示,并为王贵严词拒绝。

王贵与张宪同为岳飞左右手,深知王俊的告首之假,但他没有将信件压下,而是递交给朝廷,开启了陷害张宪牵连岳云、进而诛杀岳飞的迫害程序。

王贵是岳飞最信任的部卒,他递上去的控告信有着很强的说服力,可以说岳飞的死王贵有不可推卸的直接责任。

岳飞遇难近900年,萦绕在岳飞身上的三个谜团

有人说王贵是为了与张宪夺权而间接控告的岳飞,这个说法很明显占不住脚。岳飞遇害后,王贵良心被谴,引咎辞职,再也没有出仕,在不安中终老一生。

近来有人推测是张俊抓到了王贵的隐私,王贵被迫从逆。这种说法大胆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缺乏证据支持,王贵被掌握了什么隐私,而做此骂名千载的事,至今无解,也许将来会有新的文献出世,那么王贵的背叛之谜或可终将解开。

喜欢我的文章吗,还有很有的历史跟您说,欢迎关注《老耿杂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