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农村老话‘’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悠然见东山


中医学里有一句话流传甚广,说“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你看,精气神是人的三宝,这对人来说有多重要呢?中医著作《黄帝内经》说这三宝是维护生命的本质:

“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养生而周于性命著也。”——《黄帝内经》

这三宝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滋生的,因为中医认为,生命的起源是精、维持生命的是气、生命的呈现状态就是神。

一个人的精气神如果散了,那就如行尸走肉,只能混吃等死了,所以老年间人们说“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实际上其本质,还是老年人对年轻人的劝诫。

精足不思淫

虽然很多人常说中医理论都是瞎扯,没有科学依据,但你又不得不承认其中有些地方还真是有道理的。比如精,中医认为精是生命的起源,而现代科学也告诉我们,人类的初级形态是精子,这叫先天之精。你出生后,在人世间吸收入体内的营养物质,则是后天之精,人体内的“精”是否充盈,直接关系到建康和寿命。

人类精气最足是什么时候呢?

当然是十多二十岁青壮年时期,干活不知道累,晚上熬个通宵,第二天照样精神百倍,在这个年龄,也是欲望最强烈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走入歧途。虽说食色性也,但你也不能只顾着食、色,这样你精力再旺盛,要不了几天也会变得每个人样儿,所以老人家劝说“精足不思淫”。

你有这些精力,那为什么不从淫欲中分出一些来,去干点事业,面对生活呢?

气足不思食

这实际上是中医养生的理念,所谓不思食,不是说不吃东西,而是不要暴饮暴食。

同样的,人中气十足也正是精气最旺盛的时候,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啊,往往仗着自己年轻力胜中气足,一个劲儿地糟蹋身体,今儿朋友聚会啦、明儿喝酒蹦迪啦,总之每天都有应酬,把享乐放在第一位,至于健康嘛,反正年轻,身体自己会调节。

但你过了那几年,突然就会发现身体素质呈直线下降趋势,完全没办法挽回,这可不是得不偿失吗?

神足不思眠

只有养好了精气,才会有神,我们常说,昨晚没睡好,今天没神,又或者说,某姑娘长得很好看,可就是眼中无神,这实际上就是精气不足的表现。

神——这是人生在世的状态呈现。

神足不思眠是啥意思呢?

如果你有过失眠的体验就会知道,失眠时脑中会被各种事情困扰,以至于睡不着觉。该休眠时,大脑没有休眠,这就是神不足,被外邪入侵了。

再,这里面也有劝人不要懒惰贪睡,虚度光阴的含义,就说在你精气神最好的时候,不要把时光浪费到睡懒觉上面,毕竟中华民族崇尚勤劳,天道酬勤嘛。

所以你看,当你神足之时,该睡则睡,该起则起自然就不会发生失眠或嗜睡的事情了。



也可自话


人活一世,无外乎精气神三个字。只有拥有了精气神,一个人活在世上才具有一定的意义!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的进步是由广大的农民阶级推动的!农民的智慧也是无穷的,因此中国古代广大的劳动人民创造了一系列的通俗谚语来传承一些哲理给后代子孙!而这句“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便是很有道理的一句俗语!包含处事之道又富含养生哲理。

所谓的精足不思淫。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处于精神旺盛,精力充沛之时,也不应该沉迷于淫欲!因为一个人一旦沉迷于淫欲,便会导致精力下降、身体透支,进而使一个人缺乏足够的动力和信心去完成一些更高要求的工作和学习。



气足不思食,古人所讲的气实际上是指气力、元气,也就是说一个人在气力和元气都比较充足的时候,也不应该暴饮暴食。因为暴饮暴食之后的结果便会导致体态肥胖臃肿,导致身体肠胃的负担加重,最终体质和身体气力下降。


神足不思眠,睡懒觉是一个极其坏的习惯。很多人觉得睡懒觉不过是一个一种休闲和放松身体的方式。但实际上睡懒觉很容易使一个人逐渐的丧失对于生活的激情和活力。进而逐步的消耗一个人的神采!所以精神越足越不应该睡懒觉。

其实,尽管中国古代劳动力低下且物质并不丰富,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劳动之中总结出来一系列的农村谚语,这些谚语,大多通俗易懂又富含哲理,而且一般都是用来告诫人们一定要懂得节制,懂得养生,懂得追求生活品质,懂得健康之道。



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失眠。这些话尽管在今天看来不是很适用。因为今天的人由于工作压力空前巨大。以及生活成本的急剧上升,使得人们精气神很难得到满足。而所谓的娱乐、美食和睡眠更是难以得到充分的保障。但是这些话依然能够作为我们生活中的一个标杆!


珞珈山的猫


题主所提问的也不是完整版。这些老话的完整版及其中的意义是这样的:

一,精足不思淫,肯定肾不行

精足,说明长时间没有性生活或自慰,精囊腺内精子储备充足,但是没有性冲动和性生活的欲望。证明这个男人肾气不足,造成性欲低下。所以中医医家有云:精子不足惜,肾气方可贵。若是命门之火旺盛,就算是夜夜云雨,也会无伤身体。

所以这句话所提示的是:精液仅是人身体的一些蛋白质而已,没什么珍贵,而肾气(即命门之气)才是男人生命力之源。

二,气足不思食,此人最挑吃

这里的气足是指人之三气,即:肺气、胃气、肾气。此三气充足的人,一般来说,肯定是体内水谷运化正常,消化和代谢能力强,是很容易肚子饿的,但又不思食,为什么?那肯定就是挑食了。因为很挑食,所以宁愿饿肚子也不吃某些食物。

这句话提示大家,要什么东西都吃点,不挑食,才能保障营均衡。否则长期下去,肺气、胃气、肾气等三气充足状态是不能持久的。

三,神足不思眠,皆因人太闲

神足即是指精神充足。一个人如果睡眠质量好,那白天自会神采奕奕,不会疲倦。但还有一些人,晚上睡眠质量并不好,甚至是失眠,但在别人看来,他们似乎也是神气十足,没有太明显的疲态。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个人欠缺肢体疲劳,也就是欠缺劳动和运动,造成大脑皮层细胞长时间处于过度兴奋状态,形成了神经衰弱的症状。

这句话提示大家,平时要有适当的体力劳动,并且不要熬夜。这样才能身体健康。


上策视觉


农村老话“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是什么意思呢?那咱们就分开来说。

“精足不思淫”这句话意思是说人即便是精神很充足,但是也不要去想着一些男女之间的事,这个时候如果继续保持着寡欲的心态,消除邪欲之心,那么日积月累,就会逐渐断绝了对男女之事的那种想法,从而恢复到如同孩子那般未泻未经的那种状态。

而“气足不思食”则是和现在人们所说的“辟谷”那种状态相似。其实在古代控制饮食来养生的理念还是很深入人心的,比如一句流传很广的话“过午不食”。以前的老人就是这样的,有时候一天两顿,有些甚至一天一顿。

至于最后“神足不思眠”则是说不要过分的贪睡。在以前的道家人是不怎么睡眠的,他们都是以打坐、冥想的方式来休息的。这是因为古人认为只有不思睡,才能炼神还虚。

我本人认为这是没有道理的。试想真的可能有人会从来不想男女之事吗?就算有,那他可能天天不睡觉,打坐冥想吗?当然“气足不思食”这个还是有道理的,其他两个我认为没有道理。你们觉得呢?欢迎到评论区里发言。


娱乐马叔


农村老话"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是什么意思?

答:这是养生保健的说法之一,是以鹿、龟、鹤三种动物的生活规律的现象总结出来的俗语。

一,鹿一年仅交尾一次,乃精足而终身貌美年轻;

二,龟以慢吞吞、静悄悄地生活,一年不吃不喝也不会饿死,乃气足而长寿;

三,鹤飞千里不累,乃神足,被誊为“千年龟、万年鹤”,比乌龟还长寿。


所以由“精、气、神”三字引申开来,组成中医理念,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三大要素是:“精旺、气足、神全”。只有养足养好精气神,身体才会健康,才会少生病。

精:一般指"肾精”,认为肾衰则精亏,肾健则精壮,人的一生中从“出生、发育、生殖、衰老”都由肾主管着,所以中医非常讲究养肾保肾。


气:气功中,讲的是静以养气,炼气功讲纳入新鲜空气、吐出浊气,炼可每分钟仅需纳吐一、二次,表示肺功很强大,并且已炼到了较高境界,气可在全身循环,推陈纳新,经络畅通,身体健康。

神:是指人的修养,只有德、善兼备,为人一生,问心无愧,知过改过,知错纠错,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只有行为端正,道德高尚,善良仁义的人,才能神气充足。否则“心伤神去,神去则死矣”。


老蛇正宗


农村老话“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这句农村老话说的是人们身体状态方面的俗语,一个人最健康的状态就是精、气、神三方面都十足,这样的人一般寿命也比较常。那么具体这句话是指什么呢?



“精足不思淫”,在男人当中,精藏于肾,肾精固本。虽说饱暖思淫欲,精力旺盛的人对于男女之事比较迷恋。但在现实生活中,精足的人往往是事业也做得比较成功的人,因为他们会话更多的精力用在了事业上,而不是整天在牡丹花下迷失了自己。过度沉迷女色的人一般会活得越来越惨,最后人也逐渐衰退下去,身体也会被掏空。



“气足不思食”,这里的“气”是指对于一些修炼之人要达到某种境界而所拥有的一种特殊功能,我们在终南山、华山上看到的道士就是拥有体内拥有这种内力所在,他们一天很少进食,而且也不觉得饿,也不想着进食。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为了减肥或者其他原因而原因的“辟谷”,就是气足不想进食的表现。



“神足不思眠”,这里的“神”是指人的神态、精力旺盛,各方面都感觉非常好而且丝毫没有疲倦的意思。这种神足是睡眠和食物都得到很好的补充以后的状态,这种情况人们就不会想着睡觉,而且在自己精神状态佳的时候做更多有意义的事。如果一个人都能达到精、气、神最佳状态,那么他是非常健康的。


乡村波比


精,气,神

“精足不思淫”这句话意思是说人即便是精神很充足,但是也不要去想着一些男女之间的事,这个时候如果继续保持着寡欲的心态,消除邪欲之心,那么日积月累,就会逐渐断绝了对男女之事的那种想法,从而恢复到如同孩子那般未泻未经的那种状态。

“气足不思食”则是和现在人们所说的“辟谷”那种状态相似。其实在古代控制饮食来养生的理念还是很深入人心的,比如一句流传很广的话“过午不食”。以前的老人就是这样的,有时候一天两顿,有些甚至一天一顿。

“神足不思眠”则是说不要过分的贪睡。在以前的道家人是不怎么睡眠的,他们都是以打坐、冥想的方式来休息的。这是因为古人认为只有不思睡,才能炼神还虚。



山农狼仔


农村老话‘’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这不是农村的老话,而是道家修行者对于人类养生的总结。

精足不思淫,这里的精有两个意思。

一个是指人体的精子,觉得这是人体的精华所在,而且是有限的,不能轻易消耗。所以很多修行门派都会有“禁欲”的要求。我们可以观察到身边的人,越是这方面消耗比较多的人,越是会对这方面有需求,仿佛是个死循环。但是往往越是在这方面有节制的人,反而更能面对这些诱惑。

另一个层面就是指状态,精有内敛、沉淀的意思,而淫在宗教代表的则是“贪嗔痴”,大概意思就是别人不愿意的一定要强夺,自己承受不了的硬要去强求。而只有自己的状态足够内敛,把好的东西都转化沉淀成自己的,自然就不会去“淫”了。

气足不思食

人有三口欲,一是进食的口,一是出食的口,再一个就是私处那张口,这三处只要得到满足,其身心都会感到愉悦。

这个一是指呼吸之气,气息绵长之人,其心性必定平稳,思虑较少,自然消耗就少。

二是指血气之气,中医认为气血相行,血足则气足,气血旺盛必然能给自己提供更多的养分,自然也就对外在食物的需求会有所减少。

神足不思眠

道家认为精足就可以转化成气,气足了能滋养神。精神饱满自然不会想睡。

神足的人一般眼神都会十分的亮,或内敛或外放。可以观察这类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精力十分旺盛,熬个通宵,只要喝瓶水依旧生龙活虎。

所以老祖宗的智慧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


方见


天有三宝日月风,人有三宝精气神,人生在世活就得活出个样子来,就得活得朝气蓬勃,光明磊落。农村老话说的,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说的就是我们人要控制欲望。不做思淫之事,不去暴饮暴食,不要懒惰贪睡。不过人都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人生在世想做到这三点非常不容易,估计也很少有人能做到。

精足不思淫,是说我们人即使精神状态极好,精力旺盛,长盛不衰也不去想男女之事。不过古往今来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少之又少,食色性也,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免不了要追求精神的愉悦,生理的满足,谁又能控制住人性的弱点,抵御外界的诱惑?不过凡事有度,我们要控制好自己的心态去面对现实生活,把我们的精神用在家庭上,事业上,而不要去招蜂引蝶,乱采野花。

气足不思食,说的其实是种养生理念。生活中与朋友聚会,参加活动,喝酒应酬,都应该把健康放在第一位。不要贪图一时享乐,暴饮暴食,最后弄伤了自己的身体。身体是自己的,只有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态,才能去获得人生更大的成功。




神足不思眠,说的是人不能懒惰贪睡,虚度光阴。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美好的,我们要用有限的时光用来做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萎靡颓废放纵自己。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天道酬勤,我们要把握每一个精彩的瞬间,让人生活得更有意义。

其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难。人性是有弱点的,人都希望享受这个世界,把握每一次令其愉悦的机会,要控制自己内心的欲望,做到无欲无求几乎不可能。不过人生短短数十载,今朝有酒今朝醉也挺好。


牧野小志




西门观点:并非农村老话,而是中医养生道理。

题主和很多网友都把这三句话当作农村老话来分析讨论。其实并非农村老话,而是中医讲的养生道理。

一精足不思淫:

这句话出自皇帝内经。意为一个男人的精子和精力达到饱满状态,他的五脏六腑就会达到阴阳和谐的健康状态,身体就会下意识保持这种阴阳平衡,使之没有淫邪之念。

皇帝内经认为,动物有固定发情期,所以,精子和精力会自然保持平衡,而人类没有发情期,男子会常常损耗自己的精子,女子会常常损耗自己的血液。中医认为,出血、出汗、损耗精子,都会损耗人体元气。

这句话反过来分析,就是经常思淫就会精气不足。要使自己精力旺盛充足,就要节欲。



气足不思食:

气足指一个人吃得饱,喝得足,营养良好,气血充足,吃得饱,他还思食吗?

三年困难时期,也是饥饿年代,粮食太少不够吃,瓜菜代,甚至连瓜菜也没有,吃糠咽菜,人人气血不足,面如菜色,每天想的就是食物。

神足不思睡:

有一个词叫昏昏欲睡。一个人如果过度疲劳,长时间缺乏休息,就会没有精神,总想美美睡上一觉。如果一个人遇到高兴事,比如金榜题名,比如新婚之夜,就会特别兴奋,特别精神,哪里还能睡得着呢?

反过来,如果一个人整天睡在床上不起,会没有精神,甚至生病。说人能睡出病来,就是这个意思。

从消极方面讲,一个没有人生目标,得过且过的人,精神不足,萎靡不振,整天就想着睡觉。

从积极方面讲,一个有理想,有志向,有人生目标的人,不会晚上早早睡觉,早上懒床不起的。

谢谢您的关注,期待您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