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拔牙和切除內臟,能治精神病?精神病學史的發展,總是這麼雷人

(文末有抽獎哦❤人生在於嘗試,萬一中了呢~)

-----------------------------------------------------

餃餃發現,以前醫生們治療精神病的道路,就是一條不斷踩雷之路

正所謂“太陽底下無新事”,為了治療精神病,古有“人換羊血”,今有“楊氏電療”,餃餃之前還寫過一種“前額葉切除術”( ),通過搗毀人前腦葉,把瘋子變成傻子,以此來治療精神病,還獲得了1949年的諾貝爾獎

拔牙和切除內臟,能治精神病?精神病學史的發展,總是這麼雷人

最近,餃餃又看到一種說法:

精神疾病是生理疾病的表徵之一,只要找到病灶並把它摘除就好了。

有位醫生基於這樣的理論,發明了一種“拔牙治療精神病”療法,後來發現效果不明顯,甚至開始給人切除內臟:膽囊、結腸、卵巢、甲狀腺.......

從此,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精神病,哪裡有病摘哪裡,so easy。

拔牙和切除內臟,能治精神病?精神病學史的發展,總是這麼雷人

“大家又不是傻子,內臟是別人想切就切的嗎?”

其實,剛看到這種療法時,餃餃心中是很不理解的:

“拔牙摘膽囊能治精神病?這麼簡單粗暴的療法怎麼會有人信?而且內臟是別人想切就切的嗎?”

不過,任何事情都要放在其時代背景下來分析。餃餃查閱了一下當時醫療水平,瞬間就覺得情有可原了。

“內臟切除治療精神病”這種療法,出現在20世紀初,距今不過100年。但即使是現在,大家對精神病也有著許多偏見,100年前就更是可想而知了。

拔牙和切除內臟,能治精神病?精神病學史的發展,總是這麼雷人

那時,人們普遍認為得精神病是因為“惡魔附身”,上至醫學專家,下至普通百姓,都不清楚精神病的發病機制和治療方法,只知道它嚇人又難治,患者就像著了魔。從科學角度看待精神病的病因的話,當時流行兩種說法:

一是遺傳說,精神病是基因裡帶的,命該如此;

二是弗洛伊德的“兒童時期創傷說”,大家認為精神病的根源都是童年創傷,而人無法改變過去。

這兩種說法,意味著大家已經達成共識:精神病幾乎無法根治

拔牙和切除內臟,能治精神病?精神病學史的發展,總是這麼雷人

亨利·柯頓醫生

這時,一位叫做亨利·柯頓的精神科醫生提出了一種全新的學說:

出現精神病是因為身體的某個器官發生了病變,造成“自體中毒”。只要用手術去除病灶,精神病自然也就消失了。

亨利·柯頓是美國新澤西州某家精神病院的院長,在當時小有名氣,算是精神病領域的先驅。

他認為,人發燒的時候會神志不清、胡言亂語,但退燒後就能恢復正常。這說明抑鬱、狂躁、幻覺等精神疾病的根源是生理疾病,只要發現病灶並根除病灶,就能治好精神病。

拔牙和切除內臟,能治精神病?精神病學史的發展,總是這麼雷人

但是,人體這麼複雜,怎樣找到病灶呢?

有一次,亨利忽然發現自己的精神病患者牙口都不太好,於是他產生了一個大膽的猜想:

“病從口入,精神病的根源在於牙齒不好。”

從此,他開始嘗試“拔牙治療精神病”。

拔牙和切除內臟,能治精神病?精神病學史的發展,總是這麼雷人

在嘗試了這種手術一段時間之後,有一次,亨利在普林斯頓大學的一場演講中表示,手術效果很好,成功率很高。媒體和學術界都十分激動,終於等來了精神病治療的曙光。《美國精神病》雜誌這樣評價這位醫生的:

“他是最富創新精神的醫生,成就卓著,手術成功率極高,是這一時代最富創造性的人物之一。”

就這樣,自1916年始,亨利開始為精神病人拔牙,凡是長歪了的的、牙根壞掉的、有蛀蟲的、有牙周炎的,哪怕只有一點毛病,就要被拔掉,因為“要根治,防止擴散”。

拔牙和切除內臟,能治精神病?精神病學史的發展,總是這麼雷人

不知道是巧合還是什麼,還真有這麼幾個患者拔牙後精神正常了,不抑鬱了也不焦慮了。

(餃餃猜,是因為治好了牙病吃嘛嘛香,心情自然就變好了)

不過,大多數患者拔了牙之後精神也沒有好轉。這時,亨利醫生有了新的解釋:

“這是因為,毒素已經從牙齒擴散到其他器官,單靠拔牙已經治不好了。”

拔牙和切除內臟,能治精神病?精神病學史的發展,總是這麼雷人

拔牙預防精神病?

為了防止“毒素繼續擴散”,亨利醫生乾脆一不做二不休,不再嘗試治療“病灶”,而是徹底摘除“病灶”。

扁桃體發炎的摘扁桃體,胃不舒服就切掉一部分胃,膽囊發現就摘掉膽囊......總之,哪裡不舒服,那裡就是精神病病灶,不摘就會擴散。

後來,他的理論發展出新的高度。他認為,牙齒這個部位很脆弱,容易遭受細菌侵襲,引發精神病。所以,他提倡用拔牙來預防精神病,甚至以身作則,拔掉了自己的牙齒,並親手拔掉妻子和兒子的牙齒。順便一提,亨利醫生兒子的腸功能不好,他順手還把自己兒子的結腸給切掉了。

拔牙和切除內臟,能治精神病?精神病學史的發展,總是這麼雷人

大家心想:“亨利醫生都拿自己和家人做示範了,說明這種療法真的有用啊!”於是,大家紛紛頂禮膜拜,無視掉少數質疑的聲音,爭相去拔牙預防精神病。亨利醫生因此名聲大噪,錢也賺了不少。

不過,在亨利醫生經手的手術中,出現了49名死亡病例。這和他自己聲稱的“手術成功率很高”並不相符。那時,抗生素還沒有問世,許多患者直接死在了手術臺上,要麼就死於術後感染。不過,亨利醫生是這麼解釋的:

“即使出現死亡病例,也是合理的。不是我的方法有問題,而是他們的精神病已經到了晚期,肯定治不好。”

拔牙和切除內臟,能治精神病?精神病學史的發展,總是這麼雷人

即使沒有遭遇術後感染,很多患者也出現了營養不良、咀嚼困難等症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亨利醫生自己的兒子,也患上了嚴重的消化不良和抑鬱症,最後自殺身亡。

在亨利醫生的實驗記錄裡,術後感染的死亡率大概在30%。在亨利看來,這些病人只是運氣不好或者病入膏肓,因此在計算治癒率的時候,他把這一部分死去的病人通通排除了。

終於,精神病學界開始有人懷疑亨利所提供實驗數據的真實性,這些質疑最終引發了新澤西州參議院對亨利的調查,雖然最後因為證據不足停止調查,但死去的病例和質疑的聲音,已經足以把他拉下神壇。

拔牙和切除內臟,能治精神病?精神病學史的發展,總是這麼雷人

這場軒然大波,最終以1933年亨利醫生的離世而告終。就這樣,亨利醫生和他的“拔牙治精神病”,在人類醫學史上留下匪夷所思的一頁。

餃餃看完這段歷史後,心情很複雜

亨利醫生固然有些可惡,群眾固然有些愚昧,但當我們把這一切放到100年前的時代背景下看待時,又顯得那麼無奈。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避不開時代侷限。說不定我們現在深信不疑的一些事情,幾百年後也要被後人拉出來嘲諷一番。不過,也正是前人的不斷試錯,才促成了後來的進步。只是,這個代價有時太大了。

拔牙和切除內臟,能治精神病?精神病學史的發展,總是這麼雷人

而作為每個人而言,我們要提高科學素養,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要有自己的判斷,不要人云亦云、迷信權威。當每個人都不好騙的時候,許多荒唐事也就不會發生了。

-----------------------------------------------------

抽獎福利:

我國的養老服務業是朝陽產業,同時也是發展短板,養老院長無疑要面臨許多管理難題。

那麼,如何才能經營好一家養老院呢?答案,就在這本書裡!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

精益醫療頭條號,帶你看有趣的醫療話題、醫學新知,不要錯過哦~~

拔牙和切除內臟,能治精神病?精神病學史的發展,總是這麼雷人

精彩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