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读书与不读书的人,差别到底在哪里?

读书与不读书的人,差别到底在哪里?

作者/皮特老师

关于读书,有句话我很喜欢: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

我算是一个读书爱好者,各种各样的书籍都会翻阅,历史、宗教、成长、经营管理等,凡是觉得有意思的,有帮助的,比较经典的,都会拿来阅读。

这两年,我还组织社群的伙伴一起来共读一些经典书籍。当我们资质尚浅时,读书就可以很好地提升个人见识;当我们有些资历时,读书也能让你进一步打开见识、身心愉悦。

我常因为看书时,看到一些经典的话语和思维赞叹:“我怎么没想到,说得太有道理了,真是让人有所启悟。”

读书与不读书的人,差别到底在哪里?

01 读书与不读书的差距

我先来说一组数据。

全世界每年读书最多的要数犹太人,他们平均每人一年要读64本书。

犹太人真的是厉害,诺贝尔奖设立以来,犹太人拿走了41%的经济学奖,25%的物理学奖,20%的化学奖,27%的生理与医学奖,12%的文学奖。

你要知道,犹太人只占世界人口的0.3%。

读书与不读书的差距,在成就上一下子就体现出来了,读书让人获取更大的成就。

毕业后,我能静心读书吸收知识,来源于大学四年养成的阅读习惯。上大学前,我很难定下心来读书,但上了大学后,我逼着自己读书。到后来,逐渐喜欢上读书,后来就成了习惯。

这个习惯的培养,让我很受用。

每年我都会翻阅不少书籍,少则几十本,多则上百本。没有人陪伴的日子里,书是我最好的知己。

读书与不读书的人,差别到底在哪里?

02 读书无用,是因为没有运用

自从樊登读书掀起了全民读书听书的热潮后,不少人开启了读书这条路。

读书有一个关键点,就是:运用。

如果不拿来运用,那么很大程度上,还只是停留在纸面上。很难做到融会贯通,又在做事时得心应手。

读书时,应该有一个思考:用在哪?怎么用?

当我读一些书,带有一些想法去读时,看到一些精华的部分,我就会问自己:用在哪?怎么用?

往往就是简单的几个问题,就能给我带来使用的场景和启发。

读书,丰富了我的网状思维,让我更能融汇一些知识点,在有些事情上更能游刃有余。

读书与不读书的人,差别到底在哪里?

03 读书既要有广度,还要有深度

广度,是需要你涉猎足够广;深度,是需要你读书要深入,多读几遍。

当我们进入一个行业,首先需要广泛涉猎,这样一下子就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会局限于某些人的说法中。

当我们有了阅读的广度后,接下来,就需要深入。有些深刻的知识和道理,不是读一遍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你反复阅读,仔细体会,分阶段领悟。

我在做写作领域时,也是涉猎了市面上所有的写作书籍,这是广度;同时,我自己亲自实践,不断去深挖,践行某些方法论,这是深度。

这里有次第,也有精进,所以,读书不能盲目,不能随便,既要有方法,还要一门心思深入。

读书可以让我们有更多谈资,安心独处。作为写作者,还能拓展更多的素材和内容。读书与不读书的人,日积月累,终成天渊之别。

【1】如果对你有帮助,记得点个赞,我会更有动力持续输出高质量的内容。

【2】欢迎在微信公众号里关注“写作教练Peter”,那里还有更多干货。

读书与不读书的人,差别到底在哪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