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埃及军队突发奇想,居然使用农业灌溉设备,突破了以色列的封锁线

埃及军队突发奇想,居然使用农业灌溉设备,突破了以色列的封锁线

第三次中东战争埃及遗弃的坦克

话说埃及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以后,由于军队的一败涂地,加上苏伊士运河关闭每年减少了数亿美元的收入。导致其经济形势一落千丈,在各国面前颜面俱失。所以埃及在战后不久就开始从国外大肆购买新式武器,积极恢复军队实力,力图打赢下一场针对以色列的战争,从而挽回自己在世人面前的形象和收复失地,尤其是维护其在阿拉伯国家中的领袖地位。

埃及军队突发奇想,居然使用农业灌溉设备,突破了以色列的封锁线

苏式萨姆-6防空导弹

在埃及所有武器供应国当中,苏俄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环,虽然说1972年双方发生了不愉快,导致埃及驱逐了苏军驻埃及人员。但是很快双方就由于现实需要重新走到了一起,大量新式武器,从"飞毛腿"地对地导弹到萨姆3/6/7防空导弹,再到各种战斗机、直升机,源源不断通过海运或者空运涌入埃及。不但弥补了埃及军队在1967年的损失,甚至其实力有了成倍数的增长。

埃及军队突发奇想,居然使用农业灌溉设备,突破了以色列的封锁线

"巴列夫防线"示意图

当然,作为中东强国,以色列能够在在战争中屡战屡胜,那肯定也有两下子。面对埃及的积极备战,以色列花费数年时间和大量金钱,以苏伊士运河为天然屏障,沿着运河东岸修筑了一条长达170多公里的"巴列夫防线",作为防御埃及进攻的第一道防线,然后在运河后边20-30公里处布置了第二道防线,并以西奈半岛中央山脉的三个重要关口为第三道防线,也是最后一道防线。

埃及军队突发奇想,居然使用农业灌溉设备,突破了以色列的封锁线

"巴列夫防线"旧址

在这三道防线上,以色列一共部署了10个旅,分别是第一道防线3个旅,第二道防线5个旅,第三道防线2个旅。其中作为第一道防线的"巴列夫防线"是以色列整个防御体系的重中之重,可以说是以色列在这个方向的战略思想都是围绕它展开的。在这个防线上,以色列不但修筑了大量的永备工事,在里边还储备了可供守备部队使用3个月的油料、弹药等补给品。甚至还有独立的供水系统。在以色列看来,"巴列夫防线"是埃及军队不可能逾越的障碍。

埃及军队突发奇想,居然使用农业灌溉设备,突破了以色列的封锁线

客观的说,以色列的看法并非全无道理,"巴列夫防线"也不是摆设。所以埃及军队在扩充军备的同时,也在千方百计的寻找攻克的这道防线的办法。经过情报搜集,埃及军方发现,尽管"巴列夫防线"遍布雷场和铁丝网,面对运河一面也削成了陡坡,但是它其实不并不是一条真正的防线,或者说是一条完整的防线。实际上,他只是一系列防御支撑点构成的不连贯防御工事。

埃及军队突发奇想,居然使用农业灌溉设备,突破了以色列的封锁线

埃及军队水泵在作业

最为关键的是,尽管以色列通过施工将苏伊士运河东岸的沙堤加高到25米,远远高与埃及这边的的6米,但是由于加高河堤的材质都是就地取材的沙土,质地并不坚固。于是埃及军方突发奇想,在1973年10月6日发起的进攻当中,用平底船装载大量从联邦德国和英国以农用物资名义进口了的高压水泵,很快就在沙地上冲开了60个进攻通道,埃及军队重装部队在未经大规模交战情况下成功突破"巴列夫防线"。一种原本灌溉用的农用机械在关键时刻发挥的作用甚至比最新式的武器都大,这恐怕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