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哈尔滨导游车上狂卖1680元套票:要么钱受罪,要么人受罪,为何雪乡屡爆丑闻?

行摄青年


现在回答这个问题是不是有点晚~每次看到这种问题总有“恨铁不成钢”的无奈,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在服务行业一直进不了主流视野。



还记得前几年用滚烫的火锅底浇在女顾客的身上,东北女子在丽江惨遭毁容,这些野蛮粗俗的事情屡见不鲜,说到底还是国人骨子的劣根性作祟。

其次就是相关部门监管不力。各地旅游业如火如荼的今天,按理说我们看到的应该是完善的基础设施、贴心周到的景区服务,而现实则是宰客现象层出不穷,尤其是那些路途偏远的景区更是如此。
在这里也要提醒大家,路途比较偏远的景区,或者是组成范围很大的景区,尽量选择自驾游,跟团游虽然能省去许多前期工作,但这些景区恰恰是最容易受旅行团制约的地方。他们会利用游客的孤立无援,甚至会用一些强盗言论来击退你的心理防线,从而落入他们的圈套。


落榜进士V


作为一个曾经的媒体人,从新闻定义上看,感觉这问题提的很扭曲。1月13日发生的“哈尔滨导游车上狂卖1680元套票”事件,是哈尔滨到雪乡途中,与雪乡景区本身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哪来“为何雪乡屡爆丑闻?”?

从媒体的角度来看,此事件的板子应该打在哈尔滨旅游监管和游客本身!

先说为啥该打哈尔滨旅游监管板子:

旅游界的潜规则,尤其对热点景区,哈尔滨旅游监管部门心知肚明却装聋作哑——满大街三四百元游雪乡的DM单和拉客的马仔,机场、车站、中央大街等地到处都是,为何就禁止不了?

我刚从雪乡自由行回来,关于费用,就有充分发言权——

日期:2017年12月22-24日两晚三天雪乡行。

雪乡景区门票:95元

行:13人包的龙运集团的奔驰中巴,每人车费来回320元

住:提前预订的雪乡景区官方酒店雪韵阁E栋三人间400元/天、人,共800元

吃:全部雪乡大食堂,两早(20X2)/两中(80X2)两晚(80X2)=360,途中一早一中50元,共410元

玩:198元门票游“梦幻家园”,;坐景区的专用车分别去了羊草山(280)、大秃顶子山(280)拍日出和看晚霞,景区其余20多个收费游玩项目,一个没参加。

总费用:2383元/人。

从这个实打实费用看,网友1月13日参加的哈尔滨旅行团组织的“雪乡两天一夜游”,如果换成自由行,费用构成参照我们自由行的费用应该是这样的:

门票:120元(据说1月14日涨价的)

行:龙运集团哈尔滨—雪乡专线大巴,单程120元/人,来回240元

住:雪乡景区官方酒店雪韵阁E栋三人间520元/人(考虑景区已经告示的:住宿高峰期价格上浮15-30%,按最高30%计算)

吃:全部雪乡大食堂,一早(20元)一中(80)一晚(80)=180,途中一中(二浪河)50元,共230元

玩:在雪韵大街四周,除收费的“梦幻家园”外,只玩全部免费的,包括童话世界、摄影基地、民俗馆等等。

总费用:1110元

也就是说,当下旅游雪乡两天一夜,最低消费也得1000元左右——门票、车费、住宿880元是刚性支出!吃,弹性较大,比如自带干粮、泡面之类就节约不少,景区也可以吃78元/的自助火锅等等,丰俭由人。

也就是说,低于1000元的所谓旅行团,绝对都是有坑的!

明明知道哈尔滨那些旅行社的低价团,竞相挖着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坑等游客跳,你哈尔滨旅游监察部门为何睁只眼闭只眼?你可千万表说,那是牡丹江的地盘,我们哈尔滨不了解雪乡的最低消费情况。

再说为啥该打这些游客的屁股:

在哪儿都想占点小便宜,这是国人的通病。放在旅游雪乡这个具体事情上,如果之前没出现“赵家大院”坐地起价宰客事件,你参加低价团,遇到这个导游车上“九个月磨刀,三个月宰羊,大家都是羊”“要么钱遭罪,要么人遭罪”“吃忆苦思甜饭”等言语威逼,算你不知道有坑很无辜很无奈,但是,新年伊始,“赵家大院”坐地起价宰客事件在整个网络上风起云涌,讨伐声此起彼伏,旅游自媒体、游客各种旅游雪乡的攻略层出不穷,难道你们参加这个低价团的人,都是外星来了?

跟团三四百块就可游雪乡,那是你噩梦的开始!

放眼全国各大景区乃至出境游,低价团就是杀猪刀,就是专门杀贪图便宜、不长脑子的“猪”的!别说用人脑简单想想,即使用脚拇指都可以想到,雪乡就那么丢丢儿大的三条街,每天万人涌入,市场经济就是这么残酷,需求旺盛,价格必然水涨船高。一月是雪乡旺季,就上述说的那些消费“刚需”,也已经小一千元了,这还没算人家组团带你去的基本人工费和合理利润。

知道导游为什么要强卖1680元套票不?

话说,不从你那儿拿回成本和利润,导游吃啥?导游所在的旅行社吃啥?哪些围着低价团发DM单的,拉客的马仔们吃啥?

所以,这个板子,参加低价团的该挨!

至于发团的那个旅行社和穷凶极恶的导游,已经不是挨板子那么简单。目前国家旅游局已经发话,责成哈尔滨市旅游市场上一级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旅发委调查处理,我们拭目以待。


勒克儿


前段时间,雪乡宰客的热度还没有完全消停,那个宰客的赵家大院已经偷偷地开始营业了,看来已经感受到整改的损亏太大了,也在企图疯狂地挽回损失。还有点像痛改前非,重新做人的样子!但是,又有一段雪乡宰客的视频又火了!完全盖过了当初的赵家大院。

视频的拍客是在哈尔滨报团雪乡两天一夜的旅行团里拍摄的。旅游团发团后,导游在车上不断要求大家要参加自费项目,如果“不参加自费项目就不给你租雪服,只能在零下三十度的冷地里冻着”,并且说出了一些奇葩之语,“雪乡一年12个月,只营业3个月,所以经常有人说的一句话叫做‘9个月磨刀,3个月宰羊’。谁是羊?大家都是羊。(导游还是满说实话的)。因为行程单上模糊地存在着大量的自费项目,当时你没有看清楚。



最终,经过导游的威逼利诱,九成游客被逼无奈花费1680元购买了套票,其结果只是在光秃秃的雪山坡上站着。所谓套票中的自费项目就是骗你钱的一种说辞而已。

当一名游客,原本欢天喜地跑出来旅游时,听到的却是导游对你说的上面这些话,经历的又是种种奇葩的欺骗。你会有什么感想呢?会不会觉得非常诧异和极度恐惧呢?

导游的说辞比传销的演讲还起作用,其中连欺骗带恐吓,明着告诉你他们要宰羊了,在这气温非常低的地方,零下30到40度环境中,假如你不乖乖交钱,后果是很难想象的。

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大地上,能够被称为风景名胜的地方多的数不胜数,旅游的环境有好也有坏,真心不好的都与旅游公司在其中搅混水脱不了关系。


一叶知秋zb


作为一名曾经去过哈尔滨的人,看到这样的新闻也感觉到羞耻。前一阵还去哈尔滨吉华滑雪场滑雪了呢,在网上买的滑雪门票,但到了门口不让进,不景区门票就不让进滑雪场。收的是森林公园的门票。(大冬天谁去看森林?)哈尔滨的经济、口碑乃至东北都是被这些臭鱼搅腥的。但是哈尔滨的雪和冰真的很美 ,希望大家做好攻略再来这赏冰玩雪!

提醒大家:哈尔滨到雪乡大巴120左右,来回车费250左右,平时住宿一人一晚100,吃饭一天100到200,门票95,这些是最基本的费用,千万别报团。之前厨男跟我四个朋友去年每人6千8报的东北自由行,旅游公司安排一辆商务一个司机兼导游,全程服务周到,想走就走想歇就歇,所有游玩项目全部免费。我说这目的不是炫耀我多有钱,你真的想要去玩儿就多花点钱报个正规的团,玩开心了是最终目的。图便宜报个杀猪团,到头来憋一肚子气,钱还是没少掏,何必呢。

另外想一下,为什么导游有勇气说这样的话,还这么冠冕堂皇!这还需要服务意识增强和整体理念素质的提升。当然也需要加大监管力度!让他们不敢宰、不想宰!另一个方面也就是团客没有报团抵制意识,一个人抵制的力量绝对赶不上整个团体!国人也不能抱着息事宁人想法。另外再往深里想一下,每个地方有自己的特色好玩的吃的,导游宣传分享介绍没问题,但绝不能夸大其词强制消费。将心比心出门玩一次都不容易,导游是来给别人的旅行添砖加瓦的,不要成为老鼠屎搅和了一锅饭,导致现在游客对导游越来越不信任,究其根本这种下刀心切的导游是其次,真正的毒瘤还是在旅行社的剥削和施压。(也算换位思考一下)

好多地方旅行社都这样,我一个同学的妈妈他们去香港旅游了,不买东西不让走,一帮一大把年纪的人了,强制性买东西花了好多钱,回到家哭了好长时间,早知道这样就不去了,老百姓挣点钱容易吗?这些缺德的玩意,看见这样的我就生气!

所以大家以后外出旅行一定要做好详细攻略,不明白的可以关注@旅行厨男 我,或者私信我,厨男一定会给大家详细讲解。


旅行厨男


地导是来一辆车赚一回钱,你来了这次我能抓到你诈钱,下次即使你再来,也不一定轮得到我。索性我就抓住这一次机会结结实实的赚一笔。


从销售角度来看,这就属于威胁性销售。这个销售技法是属于杀鸡取卵,并且缺失商德,常见于低价旅行团中。运用这个技法最纯属的就属地导了,一套威胁性销售说辞句句押韵,抑扬顿挫间就让你心有戚戚、乖乖交钱了。

就像哈尔滨报团雪乡两天一夜旅行团的导游,在销售高价套票的时候就用了这一招。


技法要点1.身份象征含义的替换

顾客是上帝,我付费,你提供服务。现在你想让我再掏钱,就要拿出诚意来。例如你能向我们生动的介绍这个项目好不好玩,值不值得去,然后我再考虑我要不要买这个套票。

而雪乡地导当时就用了一个比喻:“九个月磨刀,三个月宰羊,大家都是羊”。此时,大家身份的象征已经从上帝降级到了待宰的羔羊,心理位置就这么被轻易的变更了。


技法要点2.密闭空间的控制性

要使用威胁性销售,共性在于你需要去占据心理的制高点。而雪乡地导进行这一销售的地点就在旅游车上。此时,这个空间是相对密闭的,导游是对整条路线最熟悉,也是安排所有人员行程的人,这一资源掌握的优势对于地导展开威胁式销售大有帮助作用。

同样套用这一技法的还有香港珠宝店购物,也是一样的道理。导游勒令游客们呆在珠宝店里4个小时,时间到了之后看购物额度,额度满了开车去吃饭,额度不满继续呆店里。

为什么不准游客出去,一旦游客们出去了,活动范围也就大了,你所拥有的控制范围也就随之崩塌了。


技法要点3. 能引发你联想力的威胁

雪乡地导:“不想参加、不想购买团票的,这里这么冷,你要是想租雪服,对不起,我找不到了。之前有队夫妻经济条件不太好,结果男的全身80%冻伤,女的终身不育”。

导游没有赤裸裸的威胁你,只是告诉你在什么情况下,她无法找到雪服,以及室外低温曾经对旅客造成的伤害。

这样就跟我们看恐怖小说一下,真正恐怖的是你大脑被引发的联想。相信在车上的游客,听到这里几乎全部人都联想到了自己如果不付费会遭受很大的罪,于是“束手就擒”。

对于导游来说,这一趟在自己的敲打下,赚得盆满钵满,但毕竟是失了商德,做不长久。能够做长久的销售,必定不能失了商德。


智慧型销售则会这么做:

上门陌拜推销是新手销售的自杀式任务,每一次的拒绝都非常的打击斗志,随时都可能让销售放弃这份工作。

一般销售上门,开场白总是自我介绍加上销售辞令,等你说完对方也就关上了门。

而智慧型销售的开场白则是:“你好,太太,我是一名销售员,我跑了一天太口渴了,能不能请你帮忙,给我杯子里接点水。”


二种不同的开场白,起到了明显的不同作用。销售就是一种建立信任感的过程。第一种开场白,等对方明白你是干什么的,立马结束了这个过程,你们也就没有时间过程来建立信任。

而第二种开场白,不但为自己争取到了建立信任感的时间空间,而且还让对方帮了自己的一个小忙。


一旦对方愿意帮我忙,也就说明在对方的判断下,我是安全的个体。在这样的作用力下,销售将会很容易跟对方建立起信任关系。

这是智慧型的销售,也是能够做得长久的销售。



心理咨询师许烨


看来视频我想笑,还以为忽悠老大爷老太太买医疗设备呢,

现在旅游就这样吧,恨不得掏光这些游客身上的人民币,其实游客出来也明白,自己出来就是消费来了,自然有很多的潜规则,相信旅游的朋友都知道,导游经常说,你买团票有多么多么的好处,如果你自费你要花的比这多的多,所以大家都买团票,图的就是开心,谁愿意和人吵架。

不过这位导游洗脑太厉害了,做导游可惜了,有当主持人的口才,就凭这一点,估计能挣不少钱。

羊毛出在羊身上,她说游客是羊,没有错,导游靠什么挣钱,就是靠游客消费,他才有收入,(导游挣钱不是打工的人可以想象的)比如,他会把你带到景点,景点肯定会给他返一定的比例,然后就让你,当然你是自愿的,大家都买东西,你不买都由不得你呢,比如你买玉器,玉器老板会给导游很大的提成,老板也怕这些导游把人带到别的地方去,或者买当地特色产品,导游都会有收入的,

感觉自己在揭发潜规则,我以前在旅游餐厅干过,其实游客的餐标已经被导游压得很低了,几乎都没有利润可图,但导游不但赚取差价,餐厅有名人字画,哪个游客买了,我们还要给导游,而且导游是硬要的,少了还不乐意,导游一般是有专门厨师负责的,上的和游客不一样,都是很好的菜,最重要的导游吃饭从来是免费的,我们还要强加笑脸,最后我们还专门为导游,或者司机准备了烟等小礼品,有好多厨师都转行做导游了。

这件事,游客被坑是不争的事实,只能说是一个愿宰,一个愿挨吧!


乡村小二哥


自从云南和哈尔滨旅游的负面新闻频频被曝出后,驴友和网友走起了这个梗,如果您讨厌您老婆,那就请她去雪乡旅游,如果您想坑您闺密,就请她去云南走走。说实在话,雪乡真的很美,但是雪乡的旅游之路却有很多套路,颠覆了东北人热情好客耿直的形象,雪乡之路越来越坑爹。

雪乡旅店有的有贪心还好理解,但是特别贪心,甚至还有点黑心。此前就有网友交了1000元订金,网上定的酒店,谁知去到现场发现环境太差,却是小单间,想走人,门都没有,网友强烈要求要走,结果店主脸色一变,架势都拉开来了,最后只能乖乖交了3000房价,虽说心里委屈,但是在人家地头,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如何能让游客的权益得到保障。

雪乡之路难走,还在于旅行社和导游善于玩文字游戏。不少游客在下订的时候,并不知道里面有大量自费项目,有的游客被大坑一大笔钱之后在网上吐槽,说知道去哪玩都会有自费项目,但是没有想到雪乡的自费项目这么贵还带强制性,没有得选择余地。此外,就是一些景点虽然有标价,但是却不给您单个景点买票,只能买套票,哪管您愿不愿意全部去,哪管您有没有时间去,只要您想走一个点就得掏大票子,这怎么能不让游客揪心?


亚北农产品


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这个事情,之前有云南的,庐山的,还有这个雪乡的。其实,不单单是这几个地方,全国各地的热门景区,可能都有这样的情况,只不过区别在于媒体有没有大力的报道出来,或者说,事情白热化有没有到一定的程度,在公众群体中引起发酵。

希望经营者能够引以为戒,做生意,诚信和口碑是立业之本,丢了成本和口碑,其实是做生意最大的损失。也希望这些经营者不要丢了自己的良知,恶意赚来的钱,总有一天是要还回去的。此外,政府也应该对当地的旅游业加强监管,相信这样的事件,在雪乡一定不是一个个例。

消费者也应该要留意。注意选择正规靠谱,口碑良好的旅行社。最重要的是,选择旅行社一定不要占便宜,一分价钱一分货,其实现在很多国内旅行的线路,价格也都比较透明。那些低价营销,肯定是存在一定问题的。商家出来混,目的都是要赚钱的。你的团费这么低,他们肯定是要在后期的行程中从你们身上找回来的。


千帆远澋


雪乡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类似的新闻了。上周,黑龙江刚刚回应了“雪乡宰客”:承认了涉事店家确有宰客情况,被罚款5.9万元。余温还没过去了,又出了这个“哈尔滨导游车上狂卖1680元套票”,视频就是最好的证明。

事实上,在新闻下面的评论当中,无数网友已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补充证实了:雪乡宰客,确凿无疑,而且是长期的、普遍的、多发的现象,很难逃离这种宰客。表现的方式很简单:不买我的套票?不买我的旅游推荐?不买我临时加价的房间?那你就在零下三四十度冻着吧。啥也不用说,基本上大家都乖乖就范,不管什么价格都得听着了。

雪乡得天独厚的寒冷,成为旅行社或者景点们最方便的“敲诈”“同谋”,因为这是一种排他性的选择:听我的,你就能玩;不顺从,你就得冷得半死,没有选择。

加上中国人特别常见的一种思维“来都来了”;在导游说出“要么钱受罪,要么人受罪”的时候,大多数人只能选择“钱受罪”,而不去抗争。

某种意义上,多年来雪乡存在如此普遍的“宰客现象”,不可能当地的旅游部门没有收到过投诉,不知道它们的存在。这更像是一种默认,默认他们通过“宰客”“敲诈”的方式来获得外快;如果不是闹到网络上人尽皆知了,他们还真不想把两只闭上的眼睛睁开呢。

“九个月磨刀,三个月宰羊”,这位导游说得真精准。当地能成为旅游景点,完全不是因为他们作出了多少旅游设施的投入,也不是因为这里如何有人文气息,而纯粹只是因为老天下的雪比较厚,他们把雪圈起来收费。合理的费用还可以理解,但他们的工夫不是放在如何养好羊上面,而是放上如何把刀磨得更快、宰羊宰得更狠上面。

这种情况,也不独雪乡如此,青岛的大虾,三亚的旅游,多年来一直如此,也不知道整顿能有多少用。无需提高服务水平,反正中国人多,不上网、不看新闻的人也有很多;就算被宰的人不再来了,还是挡不住源源不断有人过来;十四人亿中国人,只要有一半的肯上当就够了:就算每人只有一个脖子,它们也能宰很久啊。

事实就是很无奈。从最基本的利益上来说,不遵纪守法、胡乱宰客,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坏处:反正中国有的是人,他们不需要回头客,不需要好口碑。而且,一个地方的行业人人如此,你不宰客,就势必吃亏,吃亏还是小事,还必然会在大环境下被淘汰,劣币驱逐良币。市场已被争功近利所扭曲,就更需要管理部门好好管控了。

还是多点抵制这种没有基本职业操守的景点吧。国外的滑雪胜地多了去,而且还更便宜,更省心呢。


侯虹斌


从网友曝出在雪乡赵家大院被宰,到导游在车上强制游客消费,再到导游对不买自费产品的游客谩骂、扇耳光。为什么雪乡屡爆丑闻?因为记吃不记打的人太多了!因为想赚钱的人已经疯狂了!因为管理者们的处罚太轻了!因为人心已经很让人堪忧了!


雪乡出事不是一次两次的偶然之作了,几年前去过雪乡的人就抱怨花钱多、条件差、导游凶,可大概那时候互联网的普及还没那么广,或者是外出旅游的人并没有那么多,觉得和自己无关,所以事情并没有发酵,当地管理者们自然也不用管,或者也许真的不知道?

一个《爸爸去哪儿》让雪乡火了,加之这些年景区们为了各种号召以及赚钱,想尽办法打造自己,找旅游达人们免费玩做宣传,找明星们做节目来宣传,目的就是如他们说的,“9个月磨刀,3个月宰羊。”这样的话语我们在一些电影中的黑店里不乏听说过吧?谁是羊?甘心情愿去自己花钱去的都是羊!

反正羊入虎口的时候都是被吓得不敢反抗,温顺的任由摆布,反正大天朝羊多的是,吃完这只还有下只,纵使他们看见了前者被吃,依旧还会前赴后继,所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试问,我们真的就不能不去这么宰人没商量的地方吗?答案而易见,但事实事与愿违,所以有时候可怜之人没有可恨之处!

那么敢说出:“旅游要么钱遭罪,要么人遭罪。”、“之前有旅行团里的个别游客不买自费套票,结果站在寒风里等大家回来,男人身体80%面积冻伤,而女生被冻到不能再怀孕。”的导游,和直接对不买自费项目就谩骂,甚至殴打的导游我们该说些什么呢?



上帝让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他/她们真的太疯狂了!太多的“羊”让他们肆无忌惮,管“虎”的力度又微乎其微,他们真的是“东北之王”,和谈人心?那么乱到底是管不了,还是不想管?管理者是真的不知道,还是假装不知道?还是根本不想知道?

如果接连不断的事情爆发出来,去的游客还是有增无减,那只能说明游客不把这些事当回事,既然你们都不当回事,让“虎”和“管虎者”担心什么呢?

行业有待整治,人心有待拯救,但作为一名小老百姓的唯一办法就是不要再喂虎了,虎饿死了,才能让虎和管虎者自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