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国外的氢燃料电池市场,发展得热火朝天,国内为何雷声大雨点小?

黄洁仪


小编你这个结果是怎样得出来的?氢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没有问题,相关的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前沿科技人员的努力研究也是有目共睹。但是小编说外国市场已经火爆起了就有点言过其实了。要形成市场规模,首先要有足够的资源,其次要能有适当的利益。就氢燃料电池分析一下目前的市场前景。

一、资源方面,主要包括氢(气)资源,电池中的催化剂铂资源和硬件服务资源等。氢(气)资源主要有电解水制氢,水煤气制氢,石油裂解制氢等几种方法。从地球的水资源看氢(气)资源是巨大的,但是它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目前的产生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核能,太阳能等转化为电能的比例很少。其他制氢方式是依赖化石能源,化石能源已经日渐枯竭。所以,电解水制氢是资源保证率最高的;铂资源更是少的可怜,面前全世界产量也只有几十吨而已;服务资源几乎是零。

从获得利益来看,氢燃料电池的目的是用氢气产生电能。工作原理就是电解水的逆反应。电解水是指用电能打开水的化学键。从能量守恒定律上看电解水需要的(输入)能量应该等于氢燃料电池产生(输出)的电量。但是由于考虑设备的效率等因素,输出能力远小于输入能量。即得不偿失!还会增加其他污染。

以上可以看出,目前氢燃料电池只是科学前沿技术,还不能满足市场运作。只有当廉价制氢技术和相应技术满足时,才是氢燃料电池服务人类的时候。


传奇1750410


氢燃料电池就是骗子,氢燃料电池现在还活着就是丰田的执念,在90年代大量车企放弃了氢燃料电池,为什么放弃?

作为新能源必须要有以下几点,

1,制造成本可控,技术稳定

2,运行成本可控,至少和燃油成本持平

3,保养成本可控,至少和燃油车成本持平

现在氢燃料电池以上都做不到,

1,购买成本远远高于一般家用车,包括电动车,燃油车,一辆A0级小车都要30万以上,还不包括国家补贴

2,使用成本,现在氢成本为1公斤75元,不含税,1公斤氢只够A0级车行驶100公里以内,1公里成本为0.75元以上,大巴在3元以上,比燃油车更贵

3,保养成本,除了电气系统保养,还有理论每5000小时催化剂更换,如果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催化剂寿命更短,平均A0小车在1年1换,一次1万以上,比电动车换电池还贵

4,车子上必须有块锂电池,燃料电池瞬间电流是不够电动机加速启动的,必须通过锂电池作为缓冲,并使车子能正常行驶60公里以上,实际就是属于增程式混动车,原理和增程式混动车一样,只是把燃油机改为燃料电池。锂电池是有寿命的,就算是8年以上,也要2到3万元。

车子总结如下:

车子原理就是一个增程式混动电动车,有氢燃料电池,有锂电池,有电机控制系统,电机组成,锂电池有的弱点它都有,没有缺点它也有,而且对于空气质量要求比较高,这样东西推广怎么简单,还不如纯电动车。



rokel


您这个说法并不准确,比如宁波慈溪在今年年初就开始建造全球首个以“甲醇”为加注介质的氢燃料电池生产基地,投资20亿元。根据规划,项目于2020年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值预计可达100亿元。

当然,从集团层面看,欧美确实很强,比如欧洲的AFC能源公司、阿尔科拉能源公司、SFC能源公司、美洲的布鲁姆能源公司、UTC power、普拉格能源公司等,都有着很强劲的实力,其中有不少是老牌劲旅。


亚洲方面,则是日本的TOSHIBA和松下、韩国的斗山集团比较活跃,但中国在这方面就不算强劲了,能与之正面对抗的企业还没有,并且依然有大量设备需要进口(比如空压机、加湿器、氢循环装置等附件系统等)。

今年1月30日消息,韩国环境部发布数据称,2018年韩国共普及氢汽车和电动汽车32712辆。其中氢燃料电池汽车712辆,按照普及率来看,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位居世界第三位。


而聊到日本,我们都知道他们很钟情氢燃料电池,早前日本新能源和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就计划在日本普及以氢燃料为动力的燃料电池车,时间节点是2040年。

按计划,氢燃料电池车的续航里程达到1000公里,到2040年该车型的保有量将爆炸式增加到300~600万辆。而就当下看,诸如本田CLARITY续航里程可达到 589km,丰田Mirai可达到502km,并且他们还都不存在充电(加氢)速度过慢的问题,也不会降低使用体验。


不过在世界范围内,氢燃料电池市场的发展前景依然存疑。

对内层面,主要原因是加氢站的普及(目前建成一座加氢能力大于200公斤的加氢站就需要1000多万元)、氢燃料转换技术还不够成熟、人才储备不够、从制氢\\储氢到加氢站等一系列法规不够明确等问题。对外层面,则是锂电池技术还有开发,还有上升的空间,这必然也会打击大家对发展氢燃料电池的热情。


我们拿制氢技术来说,现在国内使用的主流方案是低压技术路线,优点是结构简单,但缺点是反应时间长,设备体积大,如果对付体积大的商用车还好说,但如果是小轿车那就犯难了,事实上日本(比如丰田Mirai)就是使用的高压路线。

总之,国内在氢燃料电池市场上并不突出,欧美和日韩在近些年发力很猛,属于第一集团。而为什么国内没有重点发展氢燃料电池技术,原因则比较复杂,比如技术壁垒、基建投入、锂电池尚有发展空间等。

当然了,从2018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看,有关部门正在对此加以重视,但短期看还只是处在示范应用阶段,而且着力发展商用车的可能性会更大些,至于民用车前景如何,还有待观察。


东拉西车


单纯从环保角度来看,氢燃料电池是最环保的。该技术由日本丰田公司主导,同时得到了很多汽车厂家的支持。但绝不能说国内就雷声大雨点少,因为就老刘所知,国内有好多优秀的企业都致力于氢燃料电池的研发,而且部分方向已经处于全球领先!

当然也不能说氢燃料电池就一定代表着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以我国、以色列等国家为代表的铝空气电池就走在世界前列。相对于铝空气电池,氢空气电池存在着一下缺点:

1、系统集成度特别复杂:包括燃料电池电堆、高压储氢罐、升压变频器、气体管路、液体管路、电动机、动力控制单元等,总体难点在于极高压、最小气体分子、零部件不成熟,最终商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储运成本高:加氢站投资成本为1000至1700万元,运输车辆成本200至300万一台,每台运输量为200公斤左右,加氢站及氢燃料车24小时泄露率约1%,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储运成本非常高;

3、产业链:目前制氢产业链完善,全球每年氢产量约6000万吨,几乎为工业用氢,车用氢产业链匮乏,如车用加氢站、高纯度氢提纯装置、高压氢运输车辆等产业链的完善必须建立在应用已经非常成熟的基础上,毕竟我国曾为纯电电动车建设了这么多年的充电桩产业链都还没有普及的情况下,投资加氢站更需谨慎;

4、安全性:70兆帕高压,等于700大气压,家用液化天然气压力约1兆帕;氢气易燃易爆,虽不易聚集,但前提是开阔空间,一旦在密闭空间,极易聚集,如地下停车场、车库,氢气的浓度高于4%即达到爆炸条件,氢燃料电池的安全性管理不亚于核电的安全性。


刘普洛夫斯基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近几年,国外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的消息频出,先是丰田及本田相继推出量产燃料电池车型,并且加大对加氢站的建设投资。之后,通用汽车、本田合资建立的燃料电池系统制造公司FCSM企业宣布正式进入实质运作阶段。国外都在积极发展氢燃料电池,而国内几乎没什么动静,我觉得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1、安全性问题

氢气的不安全性其实在于汽车碰撞后起火燃烧的问题。根据相关的规定,氢气甁在碰撞后快速泄压处会有保护装置,但汽车碰撞时的状态千万种,就怕有火星和火花引燃氢气,不怕爆炸,就怕起火。据国外实验表明,锂电车车起火到完全燃烧大概需要3分钟,氢气只需要30秒。

2、技术水平落后

燃料电池的各个部件,基本国内都不能量产,更别说集成水平了。一台进口空压机几十万,碳纸日本的,质子交换膜美国的,催化剂也依靠进口,无法降低成本推广。就燃料电池来说,现在国内还只是买现成的电堆组装到车上的阶段,其实关键部件的技术都已经打通,但是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之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这个单靠科研单位是做不到的。日本为什么燃料电池发展的这么好,一是政府大力支持,二是工业技术水平高,三是企业肯投入研发,日本是目前燃料电池专利最多的国家。

3、企业思想问题

国内现在人人都想赚快钱,,浮躁氛围不用多说,这就导致了做燃料电池的企业都喜欢炒概念,拿项目,骗补贴,像是在资本运作,而没有企业真正的脚踏实地的去做技术研发。

4、配套建设不足

中国目前只有4座加氢站,而且分别位于北京、上海、郑州、深圳四个不同城市,无论从数量,还是投放规模都远远落后于欧洲和日本等地区,相关配套设施还有待完善。


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行业内外一起努力,才能推动国内氢燃料电池的快速发展。


唐一贤


因为国内氢燃料电池技术不成熟啊。而且氢燃料电池在乘用车的应用还不成熟,市场厂家处于观望阶段,显得没有发展而已😊。不过工信部部长也说了

氢燃料电池与纯电动汽车是长期并存互补,而想要推广氢能,就必须解决氢能存在的问题,而氢能的大范围使用主要在于对其安全性的担忧。

大家都知道氢气是会爆炸的,如果汽车



受到撞击氢气会不会爆炸?其实这一块大家不用担心,我国已经实施能用于35MPa和70MPa的高压储氢瓶的相应标准GB/T35544-2017《车用压缩氢气铝合金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标准规定了车用压缩氢气铝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的型式和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注、包装运输和存储等要求,保障了高压储氢气瓶的安全性。

氢气的不安全性其实在于汽车碰撞后起火燃烧的问题。根据相关的规定,氢气甁在碰撞后快速泄压处会有保护装置,但汽车碰撞时的状态千万种,就怕有火星和火花引燃氢气,不怕爆炸,就怕起火。据国外实验表明,锂电车车起火到完全燃烧大概需要3分钟,氢气只需要30秒。

所以国内其实是在发展氢能,只是没有进去高速发展期而已,随着电池污染的增加,以后氢能必然成为发展趋势之一。以后是多种能源共同发展,不可能一种能源走天下的年代。

今年大年初一第一回答,在这里祝大家新年快乐,猪事顺利,财源广进。同时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深蓝月华”!,深入讨论各种汽车问题。


深蓝月华


首先国外氢燃料汽车只有日本和欧洲目前走在了前面,判断一国氢燃料汽车产业发展的标准事实还不是有多少生产厂家而是你有多少加氢站。因为厂商是企业可以引进没有限制,比如丰田的好那么只要你市场支持丰田氢燃料会很快铺满大街小巷那么你的其他厂家必然群起效仿,但是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加氢站一切都是空谈。

就目前中国加氢站的数量只有几个十几个,而欧洲日本则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只要你有车就不愁加氢的问题。所以,我们已经看到问题在哪了,好消息是国务院和决策者们也已经看到了这个问题,第一需要解决的就是氢目前在我国属于危险品而不是燃料这个性质,必须重新定义法律明确,第二只有先建设加氢站再发展氢产业成为共识才可能实现氢燃料腾飞,要有重量级参与者承担前期风险。

至于技术,量产型氢燃料汽车技术已经成熟,成本可控,但是我们不要指望刚开始就能买到20万以下的氢燃料汽车,我认为实验车型还是要在豪华车范围内打响,因为富裕消费者更有承受能力、试错能力也更勇敢。

最后说说氢燃料汽车的必要和电动汽车的瓶颈。很多人喜欢电动汽车认为电动是汽车的终极归宿,但是几乎所有人都忽略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客观问题: 那就是当所有的汽车都是电动汽车时会发生什么?你的停车位够吗?你的高速公路休息区够吗?你的供电系统可以承受吗?当充能变得非常困难的时候车主又会怎么想?如果你想明白这些问题,你就知道为什么必须发展氢燃料汽车了。


宗立11


八九十年代有一本《日本的科学与技术》刊物,现在已经停刊。为什么停刊,因为好,有价值。这好像不符合逻辑,为什么有价值的反而停刊了呢?因为有价值的只是有一小部份人看,所以发行量不大反而显的没有价值。后来网络时代,日本人开通了日经新闻技术在线中文网,向国人介绍日本技术的最新进展,甚至有很多技术细节的披露。可网站的留言大部分都是白痴的观点和谩骂,日本人挨了十几年骂后无奈关闭了中文网站。我们落后了,可没有多少人真心想追赶超越,还整天中国梦,自己落后还不虚心学习怎么可能民族复兴呢?真要做梦么,反正我是看不到希望。打开八九十年代的《日本的科学与技术》,你会惊讶的发现里面的内容就是今天来看很多也不过时,其中就有氢燃料电池。日本人埋头钻研了二十多年,我们要在短时间赶上去谈何容易?写几篇sci一样混的很好,现在的项目哪有超过5年的,5年以后早跟风研究别的去了,到最后只能是一大帮跟在国外大牛后面捡面包渣的一群人。


用户3724601334


电动车才是王道啊。

告诉大家一个非常简单的赚钱方法,我不到二个月,赚了17444元,下面有图有真相,很多人会问难吗?我现在摸着良心回答你,一点都不难,人人都能赚,跟头条是一模一样的,那就是今日头条极速版,每天看看新闻就可以了。你不相信也可以去今日头条公司查,你可以报邀请码:C84H443W,就可以查到我的账户了。至于是如何赚到的,好多人都想知道吧,如果想赚这个钱的,我给你以下三个步骤,你按我的步骤一步一步操作一下吧, 一天随便5--6元早餐钱是有的。

第一步:下载今日头条极速版,这个在手机里的应用市场都有下载,简单的很,实在找不到下载的,可以扫下方二维码下载。

下载完毕,用微信号,或是手机号登录进来,找到:任务--填写邀请码C84H443W,领取一下新红包,这个是随机的,有可能最高得32元,这个步骤必须及时填写,不然过了时间就领取不了了。

第二步,注意一下,填写邀请码:C84H443W,后除了新人红包,还会有固定三元奖励,都是可以随时提现的,填写完毕后,你可以返回首页看新闻,获取金币,你看新闻这个金币是自动给你的,金币就是钱,系统会自动在半夜兑换成钱存放在你账户里,完全不用你过多操心。普通一天下来5--6元没问题,早餐钱嘛。下图是我的收益图:

第三步,不满足一天只赚5元的朋友,可以试下第三条,当然也不需要你有多大本事,利用好渠道和平台资源,可以让你迅速达成,这些平台和渠道资源比较多,我这里就不过多讲了,有些人也不愿意听,需要的话,你找我私要吧,你填写了我的邀请码:C84H443W后,自动会成为我的好友,私m我获取资源平台。后续你还得勤快哈,我只把方法,资源给你。具体操作还得看你个人。

说的再多也不如实际动手强,加油吧,你一定能成功的。


春夏日落


小编提的问题就有很大的误导,第一、国外并没有所谓的氢燃料电池发展的热火朝天;第二、国家相关企业和政策也在鼓励燃料电池的研发和使用,而且我们的P民们都已经先于全球坐上了燃料电池公交车;第三、燃料电池并非什么好高大上的,就是一个制氢、储氢、氢燃料发动机,技术路线和LNG、CNG这些原理一样,只是所谓的氢更环保,但是制氢技术目前还没有更环保的方式。第四、氢元素是极不稳定的元素,大规模的应用氢燃料电池,安全性还有待市场检验。

国家为什么选择纯电路线有几方面的优势:一、覆盖至千家万户的国家电网。你们要知道,欧美有些边远点的山区、小镇还需要自己发电,加上高度的市场经济,建设充电桩只能靠企业投入。燃料电池农村就没办法了,难道买几罐回家放着?第二、我们的锂矿资源丰富。第三、锂电池、固态电容、石墨烯技术与世界同步甚至部分领先全球。第四、国家的智库比你我看得更深更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