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刘备入川时带的是黄忠魏延,为什么不是赵云?

黄蜂二师兄


您好,作为一名三国迷,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刘备入川所带的人,几乎都是集团的新人,属于半路加入的,包括黄忠、魏延以及庞统。而诸葛亮、关羽、张飞和赵云这样的骨干元老,都被留在了荆州。

按理说,老部下能力更强,也更忠诚,刘备应该带这些人才对呀?恰恰相反,正应如此刘备才需要这些人留守荆州,这是很有远见的决定。

为什么呢?

其一:荆州的地位非常重要,刘备此时还立足未稳

在诸葛亮隆中的规划中,荆州和益州的地位同等重要。

益州的作用,主要是为刘备提供稳定的后方和钱粮支援,因为西川地形险要,易守难攻,而且沃野千里,是天府之国

而荆州的作用,是进攻的桥头堡,是统一天下的关键。荆州地处交通要道,距离曹魏都城很近,能够对曹魏构成直接的威胁。

在诸葛亮原本的计划中,荆州才是核心,益州只是辅助。后来失掉荆州,诸葛亮不得不从蜀地出发,道路艰险,粮草难运,伐魏多次无功而返。可见,利于防守的西川,并不适合进攻。

荆州的地位毋庸置疑。而刘备此时刚刚“借到”荆州,立足未稳,周围的魏国和吴国都虎视眈眈,更不能有丝毫大意。

所以,刘备必须派自己非常信任,又绝对忠诚的人,镇守荆州像黄忠、魏延和庞统这样的新人,是不可能得到信任的,而且必须带到自己的身边,才能放心。

更何况,西川也不是唾手可得的,万一进攻不利,刘备需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其二:需要迷惑刘璋,隐藏野心

刘备入川,是接受了刘璋的邀请,为了帮助刘璋对抗张鲁和曹操。

至少在名义上,刘备是友军,而不是敌军。

倘若带自己的老部下,难免会令刘璋起疑心。刘备需要隐藏自己打算夺取西川的野心。

诸葛亮和关张赵等人,早已名声在外,而黄忠、魏延,此时还没有什么名气。带上这些人,能够令西川方面放松警惕。

其三:刘备要平衡用人,同时建立自己的威信

黄忠、魏延和庞统都是新加入的,此时并没有对刘备死心塌地诚服。

刘备必须更加关照这些“新员工”,给他们立功表现的机会,以此收买人心。如果一味重用“老员工”,就容易造成集团内部的矛盾和不平衡。

同时,“老员工”的功劳过大,地位过高,就会对刘备这个“老板”产生威胁。任何领导都不喜欢功高震主。

当然,刘备也需要建立自己的威信。

在此之前,刘备极度依赖诸葛亮和关羽等人,自己却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这次带兵入川,就是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从长远来看,这对于巩固刘备领导人的地位,是非常有帮助的。

以上就是我对刘备入川带“新人”,不带“老人”的几点分析。希望对您有帮助!


文史单骑


当年刘备仅占领刘表赠送而来的荆州,正要筹划下一步计划,忽然接到刘璋遣法正送来的邀请函,让刘备入川协助自己,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时的刘备率领黄忠、魏延两员大将入川,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备为何没有选择武力更为骁勇,更能征善战的关羽,张飞,赵云,而是选择了黄忠魏延呢?

其实,选择这些将领进入蜀川,主要还是从这几个方面考虑。首先,庞统、黄忠与魏延都是新投奔刘备的,不是昔日旧臣,因此还没什么功劳,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要给这些新人一些表现与立功的机会。

要知道黄忠与魏延的实力在当时也是十分强悍的。在长沙时,老将黄忠与关羽斗得不相上下,更是后来的五虎上将之一,而魏延在投降后一直在刘备身边,是刘备亲手提拔的青年将领,当年在襄阳时能与大将文聘打的难解难分,武力可见一斑,而且魏延也是蜀汉后期能与五子良将张郃战成平手的大将,带兵征战能力不俗,带这两员大将出征也没什么不妥。

其次,当时的诸葛亮初出茅庐不久,尚未建立什么战功,关羽、张飞等人当时并不怎么服诸葛亮,同时也对刘备三顾茅庐颇有微词。要知道当时诸葛亮第一次派兵,还需刘备的剑印才有用。因此在关张的使用上,诸葛亮并不能做到指挥如臂。因此当时诸葛亮找人合作,往往都是找的赵云,毕竟赵云为人谦和,又没有与刘备情同手足的关系,使唤起来比较合适,所以诸葛亮派兵往往都是赵云做先锋,外出办事都是赵云充当保镖。

同样的道理,当时庞统也有这样的问题,因此他当时找来指挥的除了关张赵之外,就只有黄忠、魏延的实力不俗,更重要的是这两个人都需要战功,因此几人之间出于同样利益的合作自然能紧密无间。所以这就刘备带黄忠和魏延而不带赵云的原因

最为重要的是,攻占蜀川固然重要,但防御荆州更是重中之重。当时曹操虽然败退,但曹魏实力尚存,在北方虎视眈眈。一旦荆州没有重将把守,随时有可能被曹军攻克,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是留下关张赵这些人更让刘备放心。


战斗大黄蜂


刘备入川,开始阵营不大,赵云没去,诸葛亮也沒去。这是为什么呢?一是,刘备入川,是受刘璋之邀去帮忙的,不是去进攻刘璋的,如果气势汹汹,刘璋会起疑心的,这应该是诸葛亮的迷敌之计。二是,占领荆州,守住荆州更难,留下重要力量镇守,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三是,诸葛亮也是作了应急预案的,庞统牺牲,诸葛亮出征,诸葛亮又不是武将,当然是张飞、赵云为主将,赵云是随诸葛亮入川的,其实是灭刘璋的主力军。



朵朵佬爷


赤壁之战后,刘备在荆州占住了脚。但是,这种形势距离恢复大汉江山还远远不够,夺取益州才是重中之重,天赐良机张松法正等人正好送来了入川的梯子。然而,刘备入川时所带人马却不是嫡系老人马,随同他入川的是庞統,法正,黄忠,魏延等人,留守荆州的是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刘备为什么如此按排呢?

首先,这次入川明面上是帮助刘璋抵卸张鲁,实际上是夺取益州,所以,决不能让刘璋起疑心。关羽,张飞,赵云名声太大,如果,他们一起入川势必引起刘璋的怀疑增加夺取益州的难度。

夺取益州的计划是庞统设计的,所以,他必须同行。黄忠,魏延等也是能征贯战的将领,收西川能应付下来。



虽然,取益州迫在眉睫毛睫,但防守荆州也是头等大事。曹操暂时威胁不大,但是,自从孙权那次要求借路攻取益州不成后,刘备心中的那根弦就崩了起来。取益州不是一时半刻就能拿下来的,一旦战事进入着状态,孙权趁机攻打荆州,后果将不堪设想。

关羽,张飞,赵云的名声对孙权有着巨大的震摄作用,在辅以诸葛亮的谋略,荆州大体可保无事。

留下赵云还有一个用意,一直以来,刘备把赵云当做贴自护卫来用的,一方面是因为赵云的忠心,胆略让刘备放心。更重要的是赵云在复杂情况下永远有一副冷静的头脑。虽然,孙权的妹妹己经成为刘备的夫人,但是,她的作派总是有点不让人放心的感觉。赵云是管理她的不二人选。

果不其然,刘备入川后,孙夫人来了一个不辞而别,而且,她还带走了刘禅,是赵云又一次救了刘裨,不过这是后话了。但致少说明了刘备做法的正确性和先见之明。


一叶小舟168521774


杀鸡焉须用牛刀,赵云乃是刘备帐下不输于关羽张飞的顶尖大将,赵云的作用是辅佐丞相稳固荆襄九郡。北据曹操南和孙权,而刘备所以带黄忠,魏延也自有其精心打算。表面看去黄忠垂垂老亦,不足为俱,魏延名气胆识较关,张,赵,差了一个量级,也是一种疑兵之计,实则老陈谋国,心如止水,处事不惊,卖弄虚假示弱藏真之筙。











94310417小云


首先黄忠、魏延的实力也不弱。老将黄忠在长沙和关羽打的不相上下,后来也是入围五虎将军;魏延是刘备亲手提拔的青年将领,本身实力不俗,在襄阳和大将文聘打的难解难分,后期更是为数不多的能和张郃战平的人才,但是现在毕竟还年轻,需要机会锻

其次刘备要消除刘璋的疑心。毕竟诸葛亮、关羽和张飞等人自赤壁一战后就名声在外,大家都认为诸葛亮拥有极高的谋略,关羽和张飞乃当世万人敌。刘备带着这样的精兵强将入川,很容易让刘璋产生怀疑,毕竟刘备名义上是出兵来协助刘璋来抵御张鲁的,而不是来夺取地盘。而刘备带着黄忠、魏延等新人可以打消刘璋的疑惑,让刘璋认为刘备是真的来帮忙。,并且当时荆州南部四郡才是刘备的立身之本,而由于赤壁之战后的分赃不均,孙权对荆州也是虎视眈眈,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备自然要让自己最强大的队伍赵云等人镇守荆州,保证荆州不容有失。要知道抓在手里的才是自己的,眼下益州还不是自己的地盘,荆州才是,刘备自然要将最精锐的部队镇守荆州,保证荆州不容有失

最后我觉得的,刘备不管带谁入川都是有他的道理的,以赵云的才华必将用到发挥热量最大的地方。






南叔NH


刘备做梦都想入川,只是师出无名。刘章昏庸懦弱,张鲁、马超屡屡骚扰,刘章请求刘备派兵入川支援攻打张鲁,这才给了刘备机会。从刘备把庞统从耒阳县请回来之后,庞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看西川的地图,刘备入川这件事一直是庞统从中主事的,至于派谁去,庞统心里早有计较,关张赵一个都不能去,因为刘章没有这么厉害的大将,刘章本来就担心刘备会趁势夺他西川,因此你派关张赵去不是吓唬他吗,黄忠魏延对付张鲁绰绰有余了,实在不行,再调关张赵去也不迟呀!庞统被诸葛亮压着,实在是太想建功证明自己了,这一入川就把自己性命搭在了落凤坡!



空空0311


当年刘备仅占领刘表赠送而来的荆州,正要筹划下一步计划,忽然接到刘璋遣法正送来的邀请函,让刘备入川协助自己,于是,当时的刘备率领黄忠、魏延两员大将入川,很多人都有疑虑,为什么刘备没有选择武力更为骁勇,更能征善战的关羽,张飞,赵云,而是选择了黄忠魏延呢?

其实,选择这些将领进入蜀川,主要还是从这几个方面考虑。首先,庞统、黄忠与魏延都是新投奔刘备的,不是昔日旧臣,因此还没什么功劳,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要给这些新人一些表现与立功的机会。要知道黄忠与魏延的实力在当时也是十分强悍的。在长沙时,老将黄忠与关羽斗得不相上下,更是后来的五虎上将之一,而魏延在投降后一直在刘备身边,是刘备亲手提拔的青年将领,当年在襄阳时能与大将文聘打的难解难分,武力可见一斑,而且魏延也是蜀汉后期能与五子良将张郃战成平手的大将,带兵征战能力不俗,带这两员大将出征也没什么不妥。

其次,当时的诸葛亮初出茅庐不久,尚未建立什么战功,关羽、张飞等人当时并不怎么服诸葛亮,同时也对刘备三顾茅庐颇有微词。要知道当时诸葛亮第一次派兵,还需刘备的剑印才有用。因此在关张的使用上,诸葛亮并不能做到指挥如臂。因此当时诸葛亮找人合作,往往都是找的赵云,毕竟赵云为人谦和,又没有与刘备情同手足的关系,使唤起来比较合适,所以诸葛亮派兵往往都是赵云做先锋,外出办事都是赵云充当保镖。同样的道理,当时庞统也有这样的问题,因此他当时找来指挥的除了关张赵之外,就只有黄忠、魏延的实力不俗,更重要的是这两个人都需要战功,因此几人之间出于同样利益的合作自然能紧密无间。

最为重要的是,攻占蜀川固然重要,但防御荆州更是重中之重。当时曹操虽然败退,但曹魏实力尚存,在北方虎视眈眈。一旦荆州没有重将把守,随时有可能被曹军攻克,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是留下关张赵这些人更让刘备放心。

而且当时那蜀汉二代将领有些青黄不接,需要在这段时间进行培养,而后张苞、关兴等人的培养还算成功,应该就是在这几年之中逐步培育而成。



杜楽生


赵云在整个三国时期绝大部份是卫戍队长的角色,保护主官的家属,很少单独领兵外出作战,刘备入川时,最担心的是后防荆州及家小,刘禅及高级主管家属都在荆州南郡,留下赵云来协助关羽是比较好的选项。

后来赵云入川,关羽后防出了问题,糜芳忠诚度不行,能力还差,结果和关羽一起葬送了荆州!


狐羊树


根据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部署,刘备虽然久有吞益州之心,但是他知道这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够完成的。作为刘备的大本营,荆州的安危对于他而言,显得异常重要。而在荆州的周围,东有东吴,北走曹魏,都一直虎视眈眈的窥视着荆州,容不得刘备等人有半点疏忽。为了保险起见,他将诸葛亮和关张赵等人,全部留在了荆州大本营,使东吴和曹魏不敢轻举妄动。

还有刘备、诸葛亮等人都认为刘璋暗弱,不值得太过重视,也是刘备敢于将自己的得力干将,都留在荆州,同时也可以去掉刘璋的戒备之心。同时刘备深知,随着自己地盘的不断扩大,他需要的人才将越来越多,于是在面对刘璋这个问题上,在他看来是比较弱的对手,他开始趁机提拔和培养一批新的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