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孩子被噎住,确认孩子没事以后,她在孩子屁股上踹了一脚

阅读前请点击“关注”,一起聊聊育儿干货,陪你成长哦。

孩子被噎住,确认孩子没事以后,她在孩子屁股上踹了一脚

01

楼下邻居家的几个小孩在一起玩耍,宝妈们围在一旁聊天,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每每这时,旦旦妈妈总喜欢吐槽自己家孩子,“我家孩子虽说男娃,但是比小姑娘还爱哭,一点都不刚强,愁死人了。”

宝妈们纷纷安慰,孩子还小,不要着急。

突然,就像是为了应证妈妈的话,旦旦哭了起来。脾气火爆的旦旦妈妈指责道:“玩得好好的,哭什么哭,每次出门玩总要哭一场,你烦死了。”

旦旦只顾着哭,好半天才说清楚,原来是一个女孩子说:“我们不和男孩玩”,旦旦听了才伤心地哭了。

旦旦妈妈不会和孩子共情,更无法理解他的“矫情”,怎么哄也哄不好的情况下,只好拿出杀手锏,那就是“买好吃的”。

买了奶片的旦旦脸上还挂着泪珠,但是露出了笑容,孩子就是如此容易满足。旦旦妈妈没好气地说:“没出息,一天哭一百遍,赶紧回家吧”。话音刚落,受到妈妈讽刺的旦旦,自尊心受到了打击,“哇”的一声又哭开了。

这一哭,硬币大小的奶片卡在喉咙。旦旦一直咳嗽,脸蛋憋得红红的,大家赶紧给旦旦拍背,生怕食物卡在气道。

孩子被噎住,确认孩子没事以后,她在孩子屁股上踹了一脚

突然,旦旦说了一句话:“卡住了”。众人终于松了一口气,因为如果真的噎住,孩子肯定说不出话来。旦旦妈妈气得踢了孩子一脚,就这样不愉快的母子俩回家了。

几乎每次见到旦旦,他都会从开开心心地玩耍到生气大哭,旦旦妈妈的数落也从未缺席过,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他们母子的相处模式。

我是有点心疼旦旦的,因为他也是我家孩子的小玩伴,可是作为邻居,又不能过度的干涉别人的育儿方式。

孩子被噎住,确认孩子没事以后,她在孩子屁股上踹了一脚

02

现在很多的父母都讲究科学育儿,在启蒙阶段就给孩子报名了早教、学习育儿知识等等,可是像旦旦这样被父母简单粗暴对待的孩子并不在少数。

父母缺乏耐心来对待孩子,以成人的视角去要求孩子,比如:

立刻挺住哭闹,否则打屁股;出门就必须开开心心地玩,如果孩子“熊”一下,就大声吼叫,在大庭广众之下不顾孩子面子的训斥打骂。这些行为对孩子都会造成深深的伤害。

哈佛医学院附属美国最顶尖的精神病专科医院——美克莱恩医院精神病学副教授Martin A Teicher研究了十余年“父母语言攻击对孩子的伤害”这一课题,最后教授指出“语言暴力会改变儿童对感觉信号的处理回路,改变这些相关脑区的生理结构”

一个经常遭受语言暴力的人,脑结构是会受到损伤的。而父母这一对最应该给孩子带来温暖的爱意的人,如果对孩子进行语言暴力的摧残、甚至是身体暴力的摧残,孩子受到的伤害是不可估量的。

简单粗暴的教育孩子,父母会很省事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父母要花更多的时间来修复孩子的创伤,所以请对孩子多一些耐心,慢慢走进他们的心里吧!

孩子被噎住,确认孩子没事以后,她在孩子屁股上踹了一脚

03

教育孩子就像等一朵花开,需要很多耐心和微笑

这朵花有它的花期和颜色,也有它独特的花瓣和造型,如果你非要让一朵郁金香长成玫瑰,那么等待它的只有枯萎;有的花喜欢阳光,有的花喜欢荫蔽,你要按照它的习性去浇灌,不要催促,不要拔苗助长,总有一天它会绽放,和你笑脸相迎。

台湾作家张文亮写过一篇文章,《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写到了很多妈妈的心上。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

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

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

仿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在文章的最后,“我”才明白了,原来上帝是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如果不是因为这只慢吞吞的蜗牛,大概我只知道催促、责备,让孩子流泪,大概永远看不到生活中细致入微的美好。

都说教育孩子就像再世为人,不仅让你重新见证一次生命的成长,也让你细细捋一遍自己身上的各种品质。

因为要教育孩子早睡早起,你也不能再熬夜晚起;因为要教育孩子礼貌大方,你也变得热情随和......

这些不都是这只慢吞吞的“蜗牛”带给你的新世界吗?

孩子被噎住,确认孩子没事以后,她在孩子屁股上踹了一脚

04

青年导师李开复在他的自传《世界因你而不同》里,详细写到很多他小时候的故事。李开复小的时候妈妈经常会很认真的、全情投入到和他的游戏中去;但是当他调皮捣蛋的时候,妈妈也会严厉的教育他。

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李开复去了几天之后告诉妈妈:“我不想上幼儿园了,太无聊了,老师教的我都会”。开明的妈妈和他商量,不上幼儿园怎么办,李开复说,他想直接上小学。

这种情况放在别的家庭,家长也许会觉得孩子是异想天开,直接否定孩子的想法。

没想到李开复的妈妈二话不说,带他去了小学参加考试,谁料这个年龄很小的小孩居然成绩领先,就这样李开复开启了开挂的人生。

孩子被噎住,确认孩子没事以后,她在孩子屁股上踹了一脚

也许每个孩子从出生开始,他们的差距并不大,拉开差距的是养育他们的人,面对同样的问题,不同父母的不同教育方式,造就了孩子迥异的人生。

父母教养方式理论,告诉我们: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就要将关爱和规矩结合起来,高度满足让孩子感受到无尽的爱意,高度原则让孩子有边界感,对社会规则有自己的认知。

李开复妈妈就是这样用爱和规则填满了他的童年,成年后的李开复非常感谢妈妈,让他拥有满满的能量在人生道路上所向披靡。

希望我们都能做一个懂孩子的父母,而不是管孩子的父母,静待花开,陪着你的小蜗牛一起去看世界吧!

小鱼彩虹,心理学爱好者,喜欢研究育儿书籍和世界历史的全职妈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