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润物细无声!他,这样守护着新津一线抗疫的他们……​

他们,是一群勇敢无畏的“白衣战士”

他们,默默走上疫情防控第一线

面对疫情、面对艰辛、面对危难

他们义无反顾、无所畏惧

但,他们也是一群孩子

他们的身心安全也需要保护


“口罩鼻子处要压紧……”

“衣服帽子要压在工作服里面……”

“一定要把护目镜戴好哦……”


润物细无声!他,这样守护着新津一线抗疫的他们……​

▲余鸿瀛指导工作人员戴口罩


余鸿瀛是新津县人民医院质控办兼门诊部主任,他的职责之一,就是负责保护这些“白衣战士”。他也是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综合协调组成员,监督检查全院医务人员做好防护,是他的一项重要工作。


润物细无声!他,这样守护着新津一线抗疫的他们……​

▲余鸿瀛叮嘱急诊科医生做好防护措施


每天,余鸿瀛都会分别到医院的儿科、检验科、急诊科等科室,再三叮嘱医护人员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

新津县人民医院作为成都市17家诊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定点医院之一,医院门诊部的发热门诊,可以说是抗击疫情战役的主战场。发热门诊医生要在现有的防护条件下做好个人防护,尽可能确保“零感染”,这也是打好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最基本的保证。


润物细无声!他,这样守护着新津一线抗疫的他们……​

▲新津县人民医院第一批疫情防控应急医疗队队员


每天上班后,余鸿瀛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更换工作服,严格按标准佩戴好外科口罩和帽子,随后深入到医院各科室,检查每一位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情况,细心了解他们的健康和心理情况,还要将检查情况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医院防控领导小组。此外,清点医用物资,处理领导小组制定的相关流程以外的突发事件等等,也是余鸿瀛必须要做,且一定要做好的工作。

只要医院接收到发热病人,余鸿瀛就要尽快赶到现场,在医护人员严格按照相关的最新标准逐一筛查病人,确保无病人漏筛后,再统筹协调各方,应对突发状况。


润物细无声!他,这样守护着新津一线抗疫的他们……​

▲余鸿瀛的午餐


忙完手上的工作,已经是中午十二点过,余鸿瀛匆匆来到医院防控指挥部,扒了几口盒饭。想到这段时间早出晚归,出门时孩子还没起床、回家时孩子已经睡着,于是他掏出手机,给妻子和孩子打了个电话。两个孩子一听爸爸来电话了,纷纷抢着要跟他说话……


润物细无声!他,这样守护着新津一线抗疫的他们……​

▲余鸿瀛(右)和同事查看物资


从医多年,余鸿瀛可以说于家人有愧,但倾尽全力救治病人无悔。余鸿瀛此前是县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的一名医生,他曾半夜赶到医院,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成功抢救一位梅毒阳性患者;他也曾在不违背医疗原则的情况下,用空针改装了一个简易有效的负压引流系统,解决了一位病人的手术后治疗难题,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患者节省了一大笔费用……


润物细无声!他,这样守护着新津一线抗疫的他们……​

▲工作中的余鸿瀛(右三)


被同事称为“工作狂”的余鸿瀛,当时管理的住院人数月总量一度达到70人次,手术每月达50人次,半日门诊量达80人次。这对于那时只有四、五个人倒班的科室来说,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尽管已经忙碌到极限,每做完一台手术,无论多晚,余鸿瀛都会一一查看病人,微笑着紧握患者双手,询问病情,耐心倾听。

1月24日,大年三十,整整一天,余鸿瀛参加了疫情防控的多个紧急会议,一次次优化医院的发热就诊流程,协调组织医院工作人员参加培训,准备疫情防控物资……原本晚上准备回家吃个团圆饭,但临时又接收了一个发热病人,余鸿瀛和同事们第一时间严格按照流程进行处理,等忙完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一点过了。看着手机上家人的一个个未接来电,余鸿瀛满心愧疚…… ,


润物细无声!他,这样守护着新津一线抗疫的他们……​

▲工作中的余鸿瀛(左二)


今天是正月初五,已经是农历新年的第五天,几天来,余鸿瀛每天都处于不停地忙碌之中,有时候还能抽出时间吃盒饭,有时候太忙,连吃饭的时间也没有。但余鸿瀛说,其实自己和在一线防控疫情的同事们相比,已经算是比较轻松的了,最苦最累的还是他们。所以自己更应该为他们服好务、保护好他们。

余鸿瀛只是奋战在抗击疫情前线医务工作者的一个缩影。在全县,还有许许多多的医务工作者像他一样,重复地唠叨、叮嘱细节,其中蕴含着满腔的善意及对生命的无限尊重,他们用行动默默守护着医务人员。


润物细无声!他,这样守护着新津一线抗疫的他们……​

▲医务人员为病人量体温


脱下制服,他们是妻子、丈夫、子女、父母,是普普通通的血肉之躯;

穿上制服,他们是战斗在第一线的白衣天使,是捍卫人民生命健康的白衣战士。


疫情之下

他们用心守护群众、守护战友

携手抗击病毒

展现新津“温度”


水城新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