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奮勇戰“疫”,衝鋒在前--抗擊疫情中老書記志願者王國順

有著34年黨齡,做過27年村長、書記的他,曾榮獲過市、區、鎮優秀共產黨員,市、區“百佳村官”先進村裡的先進人王國順。五年前從車橋鎮涇口居委會書記的位置上退下來,退休不退志,退休不退色,始終不忘初心,保持共產黨員本色,奉獻餘熱。在今年新型冠狀肺炎阻擊戰中奮勇戰“疫”,衝鋒在前,積極投入防疫第一線。主動請纓上疫情一線,得到家人支持。

奮勇戰“疫”,衝鋒在前--抗擊疫情中老書記志願者王國順


今年已是年近七十的他,年前去淮安市區兒子家過春節,當得知冠狀病毒疫情不斷蔓延擴散。淮安確診人數不斷增加,形勢十分嚴峻的情況下,他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打電話發微信給所在村領導詢問疫情防控情況。他深知疫情這麼嚴峻,僅憑村裡幾個幹部做工作是遠遠不夠的,並在村支部黨員微信群裡帶頭倡議支部黨員勇敢站出來到防控疫情第一線,做防控疫情的宣傳員,熱情志願者,並第一個報名。在兩淮班農村公交不通的情況下,叫兒子用車送其回家。當家屬、兒子媳婦們知道他年歲大不放心,不讓回家,他好說歹說做通了家屬、兒子、媳婦的工作,得到家人的支持,於2月2號送回家,

奮勇戰“疫”,衝鋒在前--抗擊疫情中老書記志願者王國順


到家他便投入到防控疫情的戰鬥。想到共產黨員的責任,就感到不累,力量無窮。疫情防控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關鍵時刻共產黨員的他挺身而出衝鋒在前。他與其他志願者身著紅馬甲,頭戴小紅帽,膀配紅袖章,胸別黨徽,手持小喇叭,成了他每天工作的標配,每天不辭辛勞來回走村串戶,向村民們開展疫情防控宣傳。精準排查登記,千遍不厭耐心地向村民宣傳防控知識,驅散聚集人員,勸導解散打牌人員,苦口婆心的宣傳解釋,得到了村民們的理解支持,自覺宅家不出門。他每天步行巡迴巡查在村裡的大街小巷日程40餘里。30多天所走的路程約600km,他用雙腳織起嚴密的防護網,村民們問他每天跑多少路?他風趣地說:我跑路夠去趟上海路程了。跑的腳疼貼膏藥,腿疼塗搽劑,咽喉疼吃藥,這些苦和累他從不向人表白,而是堅持在堅持。用他的話說,堅持到底就是勝利。疫情不結束,我絕不退縮。當村民們問其累不累,他指著胸前佩戴鮮紅的黨徽說:這是我共產黨員的責任,只要大家平安無恙我就不累。村民們信任的目光,是對他工作的肯定。他工作特別能吃苦,每頓吃飯半小時,就急急忙忙上班。生怕有人集聚傳染病源。每天睡覺不足五小時,一天工作16小時以上在卡口值班,他總是提前上崗推遲下崗。白天在村來回無數次的巡查,發現問題自己能解決的,想辦法處理好。不能解決的及時向支部報告,在巡查中碰到年老體弱,上街買菜手提蔬菜袋很沉吃力時,他總是主動幫著拎著。在卡口村民們的東西不好直接進出,他總是幫忙扛搬。他主動請纓,白天巡查,晚上到村卡口值班到十點。初春的夜晚寒風凌厲,寒氣逼人,她身穿大衣,脖細圍巾。像軍人一樣站在村設的卡口哨崗上。他對疫情防控工作十分認真負責,對卡口進出人員都進行登記限時,絕不讓外來人員進村,本村有個村民與鄰近村一名確診者有過接觸史,他經常打電話叮囑宅家不出門,給予鼓勵加油,增加信心,並勇敢地登門查看是否宅家。在他的精神帶動下,該村有近二十名黨員志願者參加防疫戰鬥,當群眾問其有無報酬,他說:既然是志願者就根本沒想到要報仇,不圖名不圖利,只願村民不遭罪,爭取阻擊疫情全面勝利。當他看到村民們響應號召後,自覺宅家,感受到來來往往村民信任、關心、友善、期待的目光。更增添了堅守的強大動力,更感到黨員的責任重大。不僅如此,他還在車橋鎮涇口片區老體協組織中發動倡議,為疫情防控捐款,在他帶領下,幾個健身隊共捐款17300元,自己並在所在的黨支部帶頭捐款,得到人們的點贊。正因為有像王國順同志這樣一支黨員志願者和村組幹部的嚴密防守、把守,儘管該村東鄰村有病毒確診者,西鄰村有確診者,北邊村居也有確診種,但涇口居委會村民安然無恙。村民們笑了,齊誇黨支部領導有方,組織的好,黨員幹部負責的好。

奮勇戰“疫”,衝鋒在前--抗擊疫情中老書記志願者王國順


奮勇戰“疫”,衝鋒在前--抗擊疫情中老書記志願者王國順


奮勇戰“疫”,衝鋒在前--抗擊疫情中老書記志願者王國順

(淮安區車橋鎮:鄧明星、王雨童、陳愛華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