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考研励志考名校,该如何准备?分享给21和22届考生

考研作为高考后第二次提升学历的机会,我相信每个考研党最初都有名校情结,尤其是普通院校的本科生,只是在一番畅想之后,理智和周遭的各种声音会在你耳边不停地告诉你:"同学,现实一点吧!咱们学校还没有人考上过这个学校呢,你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吗?小心螃蟹没吃到,顶个红鼻子回来!"是的,高考考大众名校难,考研考行业名校一样很难,而考研要考两次—初试和复试,且是强制性二串一,都过才能中大奖!之前的贴子里也分析过为什么普通学校的的学生考行业名校难。第一,复试分数线高,包括单科和总分;第二,名额少,还有保研的;第三,来自名校同学的竞争;第四,复试难,要求专业知识过硬。前三个都是死的,避免不了的,关键在于第四个。一般情况来讲,这个考验你本科院校的师资力量和你个人的专业素养,有句话叫做:"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如果师傅水平有限的话,徒弟想要有更高的造诣的话,自身的努力就显得格外重要。但是,有的时候空有拼搏想法,就是不知道该如何下手。那么今天这篇贴子,就来给大家一些建议,如何狙击名校。

考研励志考名校,该如何准备?分享给21和22届考生

1、 学好专业课

以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为例,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专业课是直接和考研相关的:水力学(亦或是流体力学)、水质工程学、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泵与泵站、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等等。上课时一定要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不懂的就去问老师。一般学校初试都是水力学,极个别考其他专业课,复试笔试会规定书本,但是面试都是综合性的,老师除了会问一些基础知识外,还会问一些综合性的知识,或者给你个案例,让你设计方案,还有行业热点,时政热点,读研规划,导师研究方向、实验、实习、课设、毕设等等。总之,面试是考察给水排水工程综合性专业知识的一关,就是一个照妖镜,你有几斤几两一问便知,切记面试不要不懂装懂,胡说八道,这是品行问题。试想,如果你是面试官,遇到不懂装懂的学生,你是什么感受。面试也是一门学问,需谨慎对待。这些都是专业课,换句话说,面试时问到你,你都回答正确了,这也是理所应当,附加值是老师会觉得这个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错,会对你和你的母校有一个良好的印象,但是这并不能让你在所有复试考生中取得优势,因为你的竞争对手中还有来自名校的考生,你必须要在综合素质面试和之前的面试时展示你的长处,就是比别人厉害的地方,足以让老师最后录取你,而不录取名校考生。

考研励志考名校,该如何准备?分享给21和22届考生

2、科研成果

不管什么专业的考生,论文(核心以上)和专利(论文和专利的作者顺序,本人至少排第二,指导老师第一)是都是一大利器。额外的,如参加一些重大活动或者有一些重大奖项,也都是加分项,下面我们来说说论文的事情。以理工科为例,学生可以进入本校比较成熟的课题组跟着老师或学长学姐做实验,能跟着老师最好。还有跟着本校刚来的博士老师做实验,这个先从学校招聘专任教师说起,大家可以去自己学校官网或人事处网站看看,都会有"诚聘英才",基本以博士为主。招聘这些博士来,待遇都不错,同时责任也很大,其中会有一个考核指标,就是科研成果。所以这些博士进校,除了发自己读博士期间偷偷攒下的数据外,剩下的就要靠自己继续做实验,那么就会需要帮手,无疑对大二大三想考研尤其想考名校的的学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机会,跟随他们科研,他们会手把手教你,如何配药,如何测样,如何读论文,如何设计实验等等,和学校上的实验课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这样会将你的科研素养提高一大截。大部分研究生入学,做科研的启蒙老师都是自己硕士或博士师兄师姐,坦白说是要比这些毕业博士的科研水平弱很多的,格局也不同。也就是说,你在读本科的时候跟着你们学校的博士老师所接受的科研锻炼比很多在校硕士是要更好的。

考研励志考名校,该如何准备?分享给21和22届考生

不管跟着老教师还是新博士做实验,除了有科研上的收获外,你的眼界也会变得开阔,这些老师至少都是有硕士背景的,对于本专业是情况是很了解的,他们的资源也比较丰富,如果老师觉得你不错,也有可能会给你介绍一下硕士或博士母校的资源,这都是很常见的事情,先把你带入这个圈子,那么你的信息来源就很广,对这方面就会更加了解。举个例子,你的老师对母校导师都是很了解的,哪些老师人好,哪些老师科研做得好等等,早早的就会帮你过滤掉那些品性不好的老师。顺便说一句,奇葩导师真的存在,他们就在那里。即便你不考这个学校,你老师身边有很多同学的,而且这个专业圈子真的很小。所以只要你努力,收获一定会等着你。除了做可研,你一定要学会思考,对自己研究的方向要全面了解,不要只做一个实验工,而要做一个有思想的科研工作者。科研成果+专业见解=长处。当然学校师资越强这样的机会就越多,但是据了解大部分学生本科阶段不会有这样的打算,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就是好好看书,初试考高分,复试什么的太遥远,殊不知更残酷事情是在复试阶段,由于专业知识和科研素养太弱,惨遭淘汰。然而,这样的惨案每年都在发生,最后不得不调剂一个普通院校,空欢喜一场,还要受人冷眼。对文史类的考生来说,我个人觉得除专业知识过硬之外,学识渊博是一大利器。此外,重大实践活动也很重要。多跟自己的老师,尤其是刚来的博士硕士,多多交流,跟随他们一起做做研究。

考研励志考名校,该如何准备?分享给21和22届考生

3、学好英语

英语好在各行各业都是优势,尤其进入名校读研,大部分课题都是世界前沿的,所阅读的文献都是英文,课题组要发表的论文也是英文的,而且有很多国际学术讲座和会议,所以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了。

考研励志考名校,该如何准备?分享给21和22届考生

名校之路漫漫,需要坚持不懈,风雨过后才是彩虹。既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又要有长处,才能在巨大的竞争中打败那些"天生血脉",这条路很苦很难,充满荆棘,但是绝对会让你学会很多,希望这篇文章对那些励志考名校的学生来说是一条指引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