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1 一個英國人每天擠公交"偷學"陝西方言,到底為了啥?新華社關注此事

近日,新華社、中國作家網、中國社會科學網紛紛轉載一篇題為《陝西文學的英國“擺渡人”》文章。文章的主人公是西北大學外國語學院的副教授羅賓·吉爾班克。他究竟做了什麼成為陝西文學的“擺渡人”,到底有怎樣的故事?

西北大學的這位副教授每天擠在311路公交車上“偷聽偷學”陝西關中方言。10年裡,羅賓向歐美陸續翻譯超過150萬漢字的中國文學作品。

臨近春節,學校已放寒假,不過羅賓每天仍會去辦公室,和外國語學院院長鬍宗鋒一起工作8小時,翻譯近5000個漢字。羅賓說他在中國找到了人生真正的意義所在。

一個英國人每天擠公交

羅賓與院長鬍宗鋒(右一)一起利用寒假時間翻譯文學作品

羅賓與西安的緣分始於2008年。當時,羅賓對西安的印象只有兵馬俑,至於兵馬俑背後的歷史,他並不太瞭解。

“在中國老師的介紹下,我來到西大應聘,突然就愛上了這裡。”羅賓說。被中國傳統文化深深吸引後,羅賓開始閱讀英文版的《詩經》等經典。同時,他發現陝西的關中方言中有許多表述都來自古代漢語,這更增添了他研究陝西方言的興趣。

一個英國人每天擠公交

羅賓和西北大學外國語學院的教師們在探討陝西方言的英譯方法

20世紀90年代,高建群的《最後一個匈奴》、陳忠實的《白鹿原》等陝西文學作品的誕生,也使陝西作家群在中國文壇中佔有重要位置。因為這些作品中有大量的陝西方言,如何將方言譯成能為英美讀者接受的英語,一直是陝西文學走向世界的主要“瓶頸”。

為突破這一“瓶頸”,羅賓除了每天堅持坐公交車通勤之外,還跟著胡宗鋒一起到陝西不同地區採風、調研,體驗當地人的生活,通過遊歷,羅賓對陝西乃至中國文學都有了更深的認識。

一個英國人每天擠公交

羅賓說,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和互聯網技術的高度發達,英國人更渴望通過閱讀中國小說來了解一個更加立體的中國,不只侷限於名人回憶錄,希望瞭解到更多的中國作家。

利用偶爾回鄉的機會,羅賓找到了位於北約克郡的山谷出版社。2017年5月,山谷出版社一口氣買下賈平凹、紅柯等7位中國作家的7部當代中國小說在全球範圍內所有形式出版物的英文版權。目前,這套《陝西故事》中的3部英文版小說已經出版,剩下的作品也將在今年陸續與英國讀者見面。

一個英國人每天擠公交

羅賓與院長鬍宗鋒展示與英國山谷出版社合作出版的三本陝西作家小說

“目前銷量在英國非常不錯。”羅賓說,陝西作家的作品在英國出版後,BBC都要求通過他聯繫原作者進行專訪。

從2010年與胡宗鋒合作翻譯的賈平凹作品《黑氏》登上美國《新文學》雜誌開始算起,羅賓與胡宗鋒攜手翻譯的中國小說作品已經超過30部。除了譯著外,羅賓還準備在2018年出版兩部中英文雙語作品:《探究中國》和《羅賓眼中的陝西》。

“我的首要原則,是希望能讓更多歐美人讀懂中國小說。讓更多英國人更深入地瞭解中國。”羅賓說。

一個英國人每天擠公交

讓世界瞭解中國,讓陝西文化走向世界,這位英國人在默默地做著貢獻。羅賓的故事也感染著我們,為發揚中國文化貢獻力量。

(注:素材來自西北大學官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