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0 孔子:我是一位开朗、健谈、幽默的老夫子

在今天,从耄耋老人到咿呀学语的幼童,差不多都能吟诵出几句《论语》。

孔子的思想穿越千年,影响至今。然而,对于这样一位对中华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影响的人物,真正了解他的人却不多。因为在大多数人们的认知中圣贤是不能随意说笑、玩闹的,也不能生气、发脾气,甚至不应该拥有正常人的情感和欲望。其实,历史上真正的孔子是位开朗、健谈、风趣幽默的学者。跟随小编的脚步,带您认识一位开朗、健谈、幽默的孔夫子!

孔子:我是一位开朗、健谈、幽默的老夫子

会开玩笑的孔子

【原文】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篇】

孔子:我是一位开朗、健谈、幽默的老夫子

孔子的学生子游做了武城这个地方的行政长官。由于武城是鲁国边境的一座城市,经常需要打仗,所以武城人尚勇善战。子游到任后,觉得武城人多武而少文,比较粗俗,于是开展了礼乐等文化活动的教育工作。经过了几年的努力,自己感觉治理的不错,就特意邀请孔子到武城去观光。孔子带来众弟子一进入武城,就听到谈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嘴巴一咧,眉毛微垂,笑着说:“子游啊,你真有意思,在这么一个偏僻的小城市大兴礼乐,等于杀一只鸡却用牛刀一样,过于小题大做了吧。”

孔子:我是一位开朗、健谈、幽默的老夫子

开朗、

健谈、

幽默的孔夫子!

迎接老师和师兄弟的子游本来想听些表扬的话,可没想到老师竟然这样评价他。马上委屈的辩解道:“老师,我记得以前听您老人家说过管理者接受了教育就懂得宽容和仁慈,更能够爱人,老百姓接受了教育就能明辨是非,懂得规矩和道理,就能够更好的用他们做事。”言下之意是:当年您这样教导我们,作为管理者不但要自己勤于学习,还要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让整个团队都要学习和接受教育。现在我成为了管理者,按照您的话在做,可是您却又这么批评我,我心里不服!孔子也马上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对子游这种不忘师训而又当仁不让的态度很欣赏,于是对身旁的弟子们说:“小伙子们!子游说得非常正确,我刚才那句话不过是同他开玩笑罢了。”

孔子:我是一位开朗、健谈、幽默的老夫子

这就是真实的孔子,他率性地说、率性地笑,也没有固执己见,更没有一副道学的面孔。这和人们受旧说误导而想象的孔子完全不一样。我们不必像古人一样,把孔子塑造得那么好,孔子也是人,有时候也会说个笑话。我们越是看到孔子真实的地方,就会越觉得孔子可爱。

有自信、临危不惧的孔子

【原文】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篇】

孔子:我是一位开朗、健谈、幽默的老夫子

孔子在周游列国时候,遭遇的艰难困厄,不止一次两次。不过以“畏于匡”这次最危险。事情的起因主要来自孔子的相貌。不是因为孔子太帅或者太丑。而是因为孔子长得和阳虎很像。匡人曾受到鲁国阳虎的伤害,孔子师徒路过匡地,被当地人误以为他是阳虎,便受到匡人围困。

孔子:我是一位开朗、健谈、幽默的老夫子

匡城老百姓把孔子和他的弟子围住之后准备动手,孔子当时的处境是万分危险,但他始终不动声色,不在乎。但孔子的学生们被突如其来的危险吓坏了,孔子说了一句这样的话:

“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他安慰学生说:“放心!死不了的。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礼乐文化的责任落在我们的肩上,上天如果要让我们华夏的文化灭绝,那是我们该死;假使上天不想让我们的文化消亡,那我们不会死的,匡人又能对我们怎么样呢?”

孔子:我是一位开朗、健谈、幽默的老夫子

这是孔子的自信和豁达,可见他的修养之高,他知道自己的使命是要把华夏文化传承下来。

在师徒生命遇到危险时,他能猝然临之而不惊。同时,此话一出,既把自己内心深处的信念表达了出来,又等于跟学生轻松地开了个玩笑,缓解了紧张的气氛。

孔子面临危险很平静,还拿出琴来边弹边唱。子路进来困惑地问道:“何夫子之娱也?”先生如此欢心是为什么呢?孔子告诉他:“仲由啊,你还是安然处之吧!我命中注定要受制啊!”没过多久,匡人听到里面有弹琴唱诗的声音,就觉得他们是不是搞错了,他们想阳虎这个粗人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修养呢?于是一打听,确定是认错人了,深表歉意:“以为阳虎也,故围之;今非也,请辞而退。”

孔子:我是一位开朗、健谈、幽默的老夫子

危险过后,颜回最后才回来。刚脱离劫难的孔子一看到自己最喜爱的学生,不禁喜出望外,“吾以汝为死矣!”你把我急坏了,我还以为你这次蒙难死了呢!颜回也很幽默,就回答说“子在,回何敢死?”老师,你还在,我怎么敢先死呢?这段对话,不仅流露出孔门弟子对孔子的尊敬,也可以看出他们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感和大难之后的幽默风趣。

思想前进的孔子

【原文】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子罕篇】

孔子:我是一位开朗、健谈、幽默的老夫子

千古以来,读书人笔下的孔子似乎都是思想保守、面孔古板、不苟言笑的老先生。类似的这种描述,其实与真实的孔子恰恰相反

孔子:我是一位开朗、健谈、幽默的老夫子

孔子的思想并不保守,而且还很前进,这从上述《子罕》篇章句就能清晰地看出来。孔子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年轻人是值得敬服的,怎么知道将来的人们就不如现在的呢?实际上孔子的思想很前进,

他不轻视后一代,更不轻视后来的历史,认为未来的社会不比现在差。孔子:我是一位开朗、健谈、幽默的老夫子

其中的“后生可畏”是孔子的千古名言,几乎家喻户晓。孔子的意思是切不要轻视后一代的年轻人。从古至今,对年轻的后一代都非常重视。孔子说后来的年轻人可畏,并不是怕他,而是说值得用心培养,值得重视。任何时候都不要轻视后一代,也不要以为未来的不如现在的。

以上内容摘编自《为孔子平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