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工筆畫的紋理畫法,細緻解析


工筆畫的紋理畫法,細緻解析

紋理是由點線排列而成的有序肌理,其內部構成具有一定規律性。

紋理不等於花紋,紋理與花紋即有區別而又能互通,隨著觀察距離的改變,這兩個概念可以互換。比如一塊沒有花紋的布料,把它放大到一定程度,紋理就形成花紋。

紋理是近距離才能觀察到的物體質感,依附於物體基本結構。

畫面裡的紋理也一樣,它依附於基本結構諸如構圖、造型等因素,作用相當於裝修建築物表面所用的塗層、石材等。如果運用得當,紋理能在不知不覺間改變畫面效果,營造出別樣的氛圍。

紋理似乎是可有可無的,它無法改變既定的格局,起不了關鍵性作用。

然而,這無足輕重的紋理,卻可以改變自己觀察世界的距離。

故事發生於2006年,小編偶然看到一份印刷品校色板,它是把印刷品放大若干倍的效果:正常狀態下的一片均勻色塊,其實是由無數個細小色點排列組成。這多像透過顯微鏡看到的世界,裡面盡是點和線形成的有趣紋理。這些紋理是抽象的,但最終還會完結到一個個具體的形象中。例如:斷斷續續的斜線組合成牛仔布衣物,深淺不一的交叉網格組合成成亞麻布衣服,聚聚散散的小點組合成磨砂的皮具,等等……

具體物象都是點、線、面、的結合體。點是最小的視覺單位,把點相連成為線,把線平移成為面。

反過來,把面分解為線,再把線分解為點就出現了紋理。從這個角度分析,紋理實質就是面的“細密化”產物。

幾乎所有物體上面都有紋理。有些物體看似光滑,把它放大卻能看到紋理。

平行紋理

工筆畫的紋理畫法,細緻解析

網格紋理

工筆畫的紋理畫法,細緻解析

點狀紋理

工筆畫的紋理畫法,細緻解析

一、 紋理演變為花紋

紋理是有規律的抽象點線排列,它是廣義上的花紋,涵蓋面更廣。

花紋屬於紋理,它對紋理進行誇張放大和歸納深化,是紋理圖案化、複雜化的產物。

平行紋理

最簡單的紋理是等距平行的一組線。

工筆畫的紋理畫法,細緻解析

平行線之間的距離發生變化,紋理就開始踏上覆雜化的歷程。

工筆畫的紋理畫法,細緻解析

加入複雜形,把平行紋理變成平行花紋。

工筆畫的紋理畫法,細緻解析

平行花紋變得更復雜。

工筆畫的紋理畫法,細緻解析

點狀花紋

一組等距平行線垂直加上一組平行線,形成網格紋理

每個格錯位處理,形成點狀紋理

工筆畫的紋理畫法,細緻解析

網狀紋理演變為網格花紋

工筆畫的紋理畫法,細緻解析

使垂直的兩組平行線之間的距離產生變化,形成簡單的點狀花紋

工筆畫的紋理畫法,細緻解析

加入複雜形,點狀紋理變成點狀花紋。

工筆畫的紋理畫法,細緻解析

二、 紋理的表現角度

古人早已運用線條表現出多種多樣的紋理,惟妙惟肖卻有別於客觀實體。例如用均勻的細線表現鬆軟的毛髮,用不同的皴法表現不同質地的山石,用不同的描法表現不同的衣物材質。這些藝術表現手法都來源於對自然的觀察,主觀地解構物體,再經過誇張與概括,達到藝術的真實。

中國古代工筆人物畫對花紋的運用是很獨特的。畫中人物的衣物花紋與其真實形態有很大差異。

生活裡的花紋

工筆畫的紋理畫法,細緻解析

工筆畫家筆下的花紋

工筆畫的紋理畫法,細緻解析

畫家對花紋進行了平面處理,使空間感完全消滅。畫中花紋並不隨著軀體的空間形體扭轉產生變化,而是平鋪著,展現出最完整的形態。花紋一旦從屬於平面感的造型,就脫離了客觀的空間關係,帶有很強的自主性,成為工筆畫家手中一個靈活手段。

小編很少畫花紋,偏愛服飾裡的紋理,用紋理取締了華麗繁雜的花紋,簡化成樸素的點和線,恢復到最簡單的狀態。

紋理排列依然沒有因應形體轉折產生變化,平平地鋪在人物形體上。不同的只是我讓點線排列產生疏密變化,使它們轉化成輕微的虛實關係,形成若有若無的明暗效果,在保持平面感的同時又交待了形體結構,增添觸感。

有些物體自身結構就是紋理,以紋理形態出現

A 拉鍊

a 拉鍊的基本形是一組平行紋理

工筆畫的紋理畫法,細緻解析

b 把平行紋理複雜化

工筆畫的紋理畫法,細緻解析

c 繼續加入點狀紋理

工筆畫的紋理畫法,細緻解析

d 完成的拉鍊就是一組花紋

工筆畫的紋理畫法,細緻解析

工筆畫的紋理畫法,細緻解析

B 頭髮

a 平行紋理

工筆畫的紋理畫法,細緻解析

b 網格紋理

工筆畫的紋理畫法,細緻解析

c 點狀紋理

工筆畫的紋理畫法,細緻解析

平行紋理

牛仔服是典型的平行紋理。我喜歡放大觀察它,看那由點排列而成的一條條線形紋理,多精美!

工筆畫的紋理畫法,細緻解析

工筆畫的紋理畫法,細緻解析

網狀紋理

工筆畫的紋理畫法,細緻解析

點狀紋理

工筆畫的紋理畫法,細緻解析

工筆畫的紋理畫法,細緻解析

三 、紋理的疏密擺佈

東西方的思維方式總有差異。比如中國人使用的稱與西方的天平就是兩種思維方式的產物。

天平是一種直線思維,物體重量與砝碼重量相等就能保持天平兩邊的平衡。相比之下,稱是一種拐了彎的思維,它運用槓桿原理,只通過調整稱砣在秤桿上的位置即可稱量物體重量。

遇到矛盾,思想會拐彎的中國人一般不會硬拼,他們會用退讓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退一步海闊天空”,“留有餘地哺養無限生機”。

工筆畫語言裡的對比相襯實質上就是退讓。比如:“素”襯托出“色”,“虛”襯托出“實”,“疏”襯托出“密”。這幾組矛盾互相映襯,用“此消彼長”的方式達到目的。

退,是一門學問。反過來,硬拼有時是一種耗損與浪費。

密與密放在一起就是一種浪費,密和疏是不可分的,它們相互映襯才能充分映襯出對方的美。

就像參加選美的姑娘站在同一舞臺上,很難分辨出誰更漂亮些,她們的美已經在競爭中互相抵消了。如若把她們分散了站到人群中,每一個都足夠驚豔——平凡是最能映襯出美麗的手段。

疏密對比這一極具東方色彩的繪畫語言,充分體現了畫家主觀處理畫面的靈活性。

疏襯密

疏和密是一組細緻與省略的矛盾,使細密的塊面顯得更加精美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它旁邊留出疏朗的平面。密--疏--密--疏這樣一層層的疊加組合,形成精美的視覺效果。

A 這片花的基本框架是橫向平行線,一層層疊加:大花---小花---更小的星花,再來一層,大花---小花---更小的星花……

公式就是疏---密---更密,疏---密---更密……

工筆畫的紋理畫法,細緻解析

B 這個腰包本來只有一種材質,為了讓它更精緻,我把它換成各種疏密不同的材質一圈圈疊加,光滑----粗燥--光滑—粗燥,接著,還是光滑—粗燥--光滑—粗燥……

工筆畫的紋理畫法,細緻解析

密襯疏

疏和密是一組潤滑與粗燥質感的矛盾,使塊面顯得更加潤滑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在它周邊圍上細密粗燥的平面。

在人物畫創作中,遇到畫面的最重要部分,臉和手時,我只在關鍵的轉折部位小心渲染,保留了紙本身透明的顏色。臉部周圍的塊面本來可以輕易地用顏色平塗,我卻把它放大,變成整齊排列的點或線紋理,在細密粗燥的紋理襯托下,只有白描勾線人物的臉部和露出來的手腳已經顯得非常細膩,不需更多渲染。

工筆畫的紋理畫法,細緻解析

四、 紋理的表現技巧

我常用拓印或噴色等方法表現紋理,這種技法最關鍵的是後期加工—長時間的擦洗、點線排列的勾填,這樣才能把紋理揉進主體,與畫面融合還保留了原始紋理的風味。

剛做出來的紋理粗燥野蠻,和畫面是脫節的,但我卻如此愛惜它。

有時,它是塊外貌普通的璞玉,等著我去雕琢,除去雜質再打磨加工,呈現出天然的美麗光澤。

有時,它是一匹剛烈的野馬,等著我去馴服駕馭。

馴服不是改變而是一種引導。我尊重它,小心翼翼地順應著它的天性,不傷害它,不讓它受半點委屈,還容許它偶爾撒撒野。它對我產生了感情,適應這個新家,無拘無束地留在這裡,溫順但還保持一點野性。

無論噴還是印都要做好準備工作,主要是把需要製作的色塊四周用不吸水的紙遮擋。

工筆畫的紋理畫法,細緻解析

拓印選用的布料要有吸水性能。

牛仔布紋

我用來印牛仔布紋的布料是燈芯絨布,它的紋理比牛仔布更粗,放在畫面上反而真實。

A 拓印出斜條紋理

工筆畫的紋理畫法,細緻解析

B 擦洗出線縫結構以及印得過重處

工筆畫的紋理畫法,細緻解析

C 用排成直線的點加工完成

工筆畫的紋理畫法,細緻解析

蚊帳布拓印出來的網紋

A 拓印出布紋,紋理很不均勻,單獨看挺美的,但我常把它作為背景使用,這就嫌它變化太多了,還需要用細線慢慢織補均勻。

工筆畫的紋理畫法,細緻解析

B 勾線時注意用筆,仿造出真實的紋理。當拓印面積很大時,難免不均勻,有時會出現大面積的空白,費的功夫更多。(如圖片上方所示)

工筆畫的紋理畫法,細緻解析

拓印出來的網紋固然好看,但要耗費非常多的時間收拾,如果是大畫,可能會用兩三週勾補。想節省時間的話,可以選用便利的純手工畫網紋,遠看效果還行。

手工網紋

A 用排筆排出橫紋

工筆畫的紋理畫法,細緻解析

B 用擠扁的小筆畫均勻

工筆畫的紋理畫法,細緻解析

C 用排筆排出豎紋

工筆畫的紋理畫法,細緻解析

D 用擠扁的小筆畫均勻

工筆畫的紋理畫法,細緻解析

噴色可以加工成各種紋理

A 噴出色塊

工筆畫的紋理畫法,細緻解析

B 用墨點出點狀紋理

工筆畫的紋理畫法,細緻解析

C 用白色勾出網紋

工筆畫的紋理畫法,細緻解析

D 用墨點點出細膩的點狀紋理


總之,只要符合繪畫的基本規律,技法是無分對錯的。畫無定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習慣的一套技法,而且這套技法不會一成不變,它是需要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