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誰是中國最後一個太監?


誰是中國最後一個太監?

中國是世界僅存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從秦始皇統一天下算起,中國有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歷史。隨著風景王朝的經歷,伴隨著另一種職業的興起——太監。

對於男性而言,只是一件多麼殘忍和不人道的事情。但這也是歷史下的產物。從此他已經在中國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上演著各種各樣影響中國歷史走向的故事,儘管大多數都屬於陰暗之面。

關於太監的起源,最早在殷商中有“寺人”的明確記載。但如果僅僅只是指閹人這一行為的話,卻很難說出具體的時間。因為據專家考證,從甲骨文中就發現了相關記載。

誰是中國最後一個太監?


當就太監一詞而言,始於明朝,自此以後就成為了宦官的代名詞。其實再唐高宗之前,怕解原意是指較高的皇宮管家,開始是由正常人擔任的。從唐高宗開始就變成了被閹的太監。

而中國最後一個太監,我們可以分開來理解。我先說說中國最後一個被世人所知的太監——“小德張”。

誰是中國最後一個太監?


小德張,原名張蘭德(1876年—1957年4月19日),天津靜海縣南呂官屯人,清朝末代太監總管。名祥齋,字雲亭,在內宮太監裡排輩蘭字,慈禧太后賜名“恆泰”,宮號小德張。

誰是中國最後一個太監?


1888年12歲自宮其身,1891年入宮當太監,1892年被派入宮內南府昇平署戲班學京劇武小生,技藝精湛,深受慈禧太后賞識。1898年被提升為後宮太監回事。庚子事變中,隨慈禧太后西狩,回京後升任御膳房掌案,三品頂戴。1909年,按照隆裕太后的懿旨,小德張升為長春宮四司八處大總管。各王公貴族,朝廷大臣晉見隆裕太后,必須得到小德張的首肯,權傾一時。民國二年(1913年)隆裕太后去世後,出宮到天津英租界做寓公,深居簡出,不問政事,廣置田產。1957年4月19日病逝於天津,終年81歲。

誰是中國最後一個太監?


誰是中國最後一個太監?


而中國最後一個不為人知的太監叫孫耀庭。

孫耀庭(1902年11月30日—1996年),天津市靜海區西雙塘村人,中國最後一位太監,小名留金,公元1916年淨身為封建王朝太監。他的自傳《中國最後一位太監》於1988年被改編為電影。

誰是中國最後一個太監?


孫耀庭出身於天津市靜海區一個貧農的家庭。一家6口,父母和4個弟兄,孫耀庭是老二。他出生時,閤家只有7分地,兩間上房。村裡,有個私塾教師,家有七八十畝地。孫耀庭的父親為他種地,母親為他做飯,孫耀庭因此得以在這個人手下讀了四年的書,並且不必另交學費。但是,這種“好景”不長。孫耀庭失學了,父母淪為乞丐。迫於生計,孫家只好把這個兒子送去當太監。但不久,武昌城登高一呼,清皇溥儀不得不在養心殿簽署“退位詔書”。中華民國成立了。孫家送子當太監的路被堵塞了。幾年後,軍閥袁世凱演出了稱帝醜劇。此劇雖然頃刻散場,但封建主義的幽靈仍然遊蕩在神州大地,住在養心殿的溥儀依然受著皇族、奴婢的膜拜。而且,溥儀公然不顧民國的禁令,重新在民間徵太監,招婢女。紫禁城的幽魂,又勾起了孫家送子當太監的期望。1916年,孫家輾轉託人介紹,把孫耀庭送進了紫禁城。他忍受了人格的最大汙辱,當上了太監,其年15歲。

誰是中國最後一個太監?

1912年2月12日末代皇帝宣統宣佈退位。孫耀庭還鄉先後在本村傅學舜、傅學蘭私塾學習。後通過他大嫂認識的原醇親王府(北府)太監賀德元介紹,於1916年,到原清朝攝政王府,其時,正趕上原清朝載濤貝勒處要人,孫耀庭就去了載濤處當差,載濤給孫起名順壽。1917年孫耀庭離開載濤處,回到老家,不久又通過宮內北花園太監首領欣衡如,進了紫禁城,伺候九堂副督領侍任德祥,後又伺候端康皇太妃、“皇后”郭布羅·婉容。1924年11月5日隨溥儀從紫禁城回到原攝政王府。載灃讓孫耀庭回了老家。不久他又回到北京北長街的出宮太監的居所萬壽興隆寺居住。溥儀充當偽滿洲國“皇帝”後,孫耀庭曾去長春溥儀處當差。後因患病離開長春回到北京。解放戰爭期間,還成為了一名工作人員。“文化大革命”後,他住進廣化寺一直到逝世。他在91歲時曾書寫“國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條幅,以表達自己的情懷。至1996年,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太監逝世,結束了中國幾千年的太監歷史。

誰是中國最後一個太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