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6 占断江西景,临川拟岘台——拟岘人物(16)曾丰

曾丰(1142-1224年),字幼度,乐安人。以文章鸣。尝留隆兴都督幕府,与黄子由同编《豫章乘》。子由,抡魁也。丰勉以为学之道,因其号镜斋为之铭。晚年恬于仕。筑室曰“樽斋”,以樽酒任娱。四方求诗文者,坐常满。有《绿督集》行世。何榖赞云:“不夷不惠,斯道之冕;不欧不苏,斯文之脉。外容万象,中无一物。”世以为名言。据说曾丰有感于自己与曾巩同宗,所居地曾姓人“不及温陵、南丰”,“未大有闻于世者”,进而发奋读书。于乾道五年(1169年)登进士,授永州教授,历任赣县县丞,义宁、浦城县令,广东经略司曹,德庆知府,湖南参帅,朝散大夫等职。

与瑞金吴丞饮其上二首 其一[1]

占断江西景[2],临川拟岘台。

今犹千里隔,我更几时回。

幸此亭相似[3],非公坐莫陪。

古今随水去,风月送诗来。

【注释】

[1]选自《全宋诗》第48册。原题为“会昌号湘江岸有小岘亭癸卯六月与瑞金吴丞饮其上二首”。现题为编者精简而成。

[2]江西,这里指长江以西。

[3]亭,指湘江岸的小岘亭。

【浅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身居外地的诗人在湘江岸的小岘亭与朋友饮宴,却因为小岘亭与故乡的拟岘台有几分形似而勾起了浓浓的乡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