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明朝内阁由哪些大臣组成?

今古言堂


元至正二十四年(红巾军宋龙凤十年,公元1364年),朱元璋即吴王位,仿元制,置中书省、行中书省,设左右相国。洪武元年(1368)改为左右丞相。洪武九年,改行中书省为三司,改变行省政治直属中书省局面。同年,裁汰中书省官员,唯余丞相。洪武十一年,诏令六部,政事“勿白”中书省,夺六部政务于中书省。洪武十二年,谪斩右丞相汪广洋。洪武十三年,左丞相胡维庸案发,株连万余人,废丞相、中书省,设春夏秋冬四辅官,两年后撤之,仿宋制,改设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四大学士,并增置文华殿大学士。诸大学士仅以“辅太子、备顾问”。建文帝改革翰林官制,废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大学士但设学士,将翰林、殿阁学士合而为一。永乐帝继位后,复旧制,并充实翰林官。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四年,1402),永乐帝命解缙、胡广、杨荣等翰林官七人入值文渊阁,协理庶政,是为内阁肇始。

永乐时,内阁初置为七人,以侍读、修撰、编修等职入阁,不足五品。其职初为皇帝的秘书机构,以顾问、拟票(拟定文草)等。初以解缙为首,后胡光,后杨荣,今以资历或入阁先后为序,并无职务高下。

鸿熙帝于永乐二十二年(1424),重置各殿阁大学士,增设谨身殿大学士。设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少师、少傅、少保)。并以封阁臣。鸿熙元年,仁宗设宏文阁,以杨浦掌理,“广知民事,为理道之助”(明仁宗宝训),即负责听取意见,作为对内阁决策的反馈。当年,仁宗崩。宣德宣宗立,将宏文阁并入文渊阁,杨浦入内阁共事。宣德年间,宣宗特赐文渊阁印。内阁凡机密事,加封文渊阁印入内,其它公文加翰林院引移各衙门。

英宗正统三年(1438),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入内阁,并为三孤,兼六部之职。已为至尊。其实,英宗尚幼,事皆决于太后。太后不欲专权,每事皆付内阁议决。内阁权始重。英宗正统七年(1442)翰林院落成。翰林院迁出文渊阁。内阁与翰林院正式分立。英宗天顺六年(1462年),李贤“掌文渊阁”,始为首辅次辅之分。

弘治七年,内阁专设阁员典诰敕,嘉靖中止。嘉靖十六年,世宗修缮内阁馆舍,完备制度,内阁制度至此已备。

嘉靖世宗时,首辅权位渐重,“李时为首辅,夏言次之,顾鼎臣又次之”(明史·顾鼎臣传),至万历张居正至极。其时,一切政务由首辅票拟专定,次辅坐待之。中极殿大学士(旧名华盖殿),建极殿大学士(旧名谨身殿),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并正五品,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凡上之达下,曰诏,曰诰,曰制,曰册文,曰谕,曰书,曰符,曰令,曰檄,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曰表,曰讲章,曰书状,曰文册,曰揭帖,曰制对,曰露布,曰译,皆审署申覆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凡车驾郊祀、巡幸则扈从。御经筵,则知经筵或同知经筵事。东宫出阁讲读,则领其事,叙其官,而授之职业。冠婚,则充宾赞及纳征等使。修实录、史志诸书,则充总裁官。春秋上丁释奠先师,则摄行祭事。会试充考试官,殿试充读卷官。进士题名,则大学士一人撰文,立石于太学。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颁诏则捧授礼部。会敕则稽其由状以请。宗室请名、请封,诸臣请谥,并拟上。以其授餐大内,常侍天子殿阁之下,避宰相之名,又名内阁。

先是,太祖承前制,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正一品。甲辰正月,初置左、右相国,以李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吴元年命百官礼仪俱尚左,改右相国为左相国,左相国为右相国。洪武元年改为左、右丞相。平章政事,从一品左、右丞,正二品参知政事,从二品以统领众职。置属官,左、右司,郎中,正五品员外郎正六品都事、检校,正七品照磨、管勾,从七品参议府参议,正三品参军、断事官,从三品断事、经历,正七品知事,正八品都镇抚司都镇抚,正五品考功所,考功郎,正七品。甲辰十月以都镇抚司隶大都督府。吴元年革参议府。洪武元年革考功所。二年革照磨、检校所、断事官。七年设直省舍人十人,寻改中书舍人。

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九月,置四辅官,以儒士王本等为之。置四辅官,告太庙,以王本、杜佑、袭斅为春官,杜斅、赵民望、吴源为夏官,兼太子宾客。秋、冬官缺,以本等摄之。一月内分司上中下三旬。位列公、侯、都督之次。寻亦罢。十五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礼部尚书邵质为华盖,检讨吴伯宗为武英,翰林学士宋讷为文渊,典籍吴沉为东阁。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征耆儒鲍恂、余诠、张长年等为之,以辅导太子。秩皆正五品。二十八年敕谕群臣:“国家罢丞相,设府、部、院、寺以分理庶务,立法至为详善。以后嗣君,其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论以极刑。”当是时,以翰林、春坊详看诸司奏启,兼司平驳。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建文中,改大学士为学士。悉罢诸大学士,各设学士一人。又改谨身殿为正心殿,设正心殿学士。成祖即位,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

仁宗仁宗以杨士奇、杨荣东宫旧臣,升士奇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荣为太常卿兼谨身殿大学士,谨身殿大学士,仁宗始置,阁职渐崇。其后士奇、荣等皆迁尚书职,虽居内阁,官必以尚书为尊。景泰中,王文始以左都御史进吏部尚书,入内阁。自后,诰敕房、制敕房俱设中书舍人,六部承奉意旨,靡所不领,而阁权益重。世宗时,三殿成,改华盖为中极,谨身为建极,阁衔因之。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


品味音乐人生


明朝是一个中央集权加强的国家,内阁成员由中极殿大学士(华盖殿),建极殿大学士(谨身殿),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并正五品,合称内阁(大)学士。

由于大学士品级很低,皇帝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随意确定谁兼任大学士入内阁,并且随时可以让他离开内阁,这点类似于清朝的军机处。不过随着内阁地位的提高,实际兼任大学士入阁的人都是高官,很多人本身就是尚书。



星辰共赏


明成祖成立内阁以后,自己掌握决策权,内阁负责议政权,六部负责行政。

地方上分三司,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直接对六部负责。在明成祖时期,内阁与六部各司其职, 内阁只是参政议政而已,并不是什么决策机关,属于皇帝的助手而已。





1、形态初备

朱棣时期,解缙、胡广、杨荣、杨士奇、杨溥等七位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称为内阁。内阁制度至此建立,不过朱棣时期,虽然重用内阁大学士,诸如在有关和战、立储、用人、征调或蠲免赋役等重大军国政务上,经常征求他们的意见,但是此时的内阁没有任何的实权,只是仅限于参政议政,内阁大臣的官阶很低,都在正五品以下。

岁月的车轮一步一步的向前。内阁制度的设立还在继续,他们还需等待时日。



2、势力崛起

转眼间到了明宣宗朱瞻基时期(生于1398,1425年至1435年在位),内阁的地位和作用才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因为明宣宗继位时,朱棣时期受到重用的内阁大学士如杨荣、杨士奇、杨溥等人都还在位,并以前朝旧臣元老的地位和极深的资历受命辅政,加上皇帝年轻,只得把政务交给内阁办理,于是内阁的权力逐渐加重。

从明英宗朱祁镇开始,后面的历届皇帝差不多都是荒怠懒惰或宠信宦官的人,他们往往会将政务交给内阁处理。于是,内阁地位进一步提高。

内阁地位提高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内阁拥有了“票拟”大权。票拟也叫做票旨、条旨,就是所有的章奏先由内阁大学士看过,然后用一个小纸条写上处理意见,再送进宫里由皇帝最终决定,这叫做“条旨”。

皇帝看过以后,把纸条撕了,再亲自用红笔写上意见,叫做“批红”,亦称“朱批”。皇帝批好了拿出去由下面执行,这就是正式的谕旨。

3、谁与争锋

于是,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内阁大学士开始由尚书担任,而这些尚书有的还担任太保、太傅、少保、少傅等,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官阶为正一品,于是六部尚书有事只好请示内阁大学士,这就使他们实际上成为内阁的下属,

这时候内阁成了绝对的权利部门,明朝后期,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

那么就把明朝历年的主要内阁大臣和宰辅来介绍下。

明成祖到明宣宗时期(到1435年),杨荣、杨士奇、杨溥为主要的内阁大学士。



明英宗时期1435—1449年、1457—1464年两次在位)正统三年(1438年)四月,英宗升杨士奇和杨荣为少师,升杨溥为少保,三杨都获得了“三孤”的名号,到了正统七年(1442年)的十月,支持内阁势力的太皇太后张氏死去之后,明英宗朱祁镇开始亲政,内阁地位急转直下,司礼监太监王振渐攫权势,内阁成员渐成附庸,成为受宦官挟持的傀儡。从正统八年(1443年)到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变”期间,此时的内阁根本无法制约、规束宦官王振。基本处于无用状态。

天顺元年(1457年)明英宗改元天顺,内阁大臣李贤(1457年进内阁,后当首辅至1467年)以“独断”坚其心志且教他“制之以渐”的方法,明英宗才开始看到铲除奸党的希望。



明宪宗(1487年亡)时期,商辂(1414—1486)1467年继李贤后再度入阁,官至少保、吏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等职,于(1487年-1492年)任当朝首辅一职。




明孝宗时期(1487-1505在位),孝宗皇帝锐意求治,积极选拔贤能之士外,其选用的内阁大学士如徐溥、刘健、等内阁大臣无论从才学、能力还是品质,都堪称是明朝最成功的内阁之一



内阁首辅刘健1492年-1498年任当朝首辅一职。刘健历仕英宗、宪宗、孝宗、武宗,为四朝元老。他入阁十九年,任首辅八年,对明朝中叶弘治、正德两朝政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以后就是李东阳,(1498年到1512年入主文渊阁,为内阁首辅),1498年赐李东阳太子少保、礼部尚书衔兼文渊阁大学士,1512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李东阳以身老生病恳求退休,皇帝准许,



以后为

杨廷和 (1459~1529) 1512年-1515年任内阁首辅

梁储 (1451~1527) 1515年-1517年任内阁首辅

毛纪 (1463~1545)1517年-1524年任内阁首辅

费宏 (1468~1535) 1524年-1526年,任内阁首辅

杨一清(1454年-1530年)1526年--1529年任内阁首辅

张璁 (1475~1539) 1529年-1531年 任内阁首辅

翟銮 (1478~1547) 1531年--1532年任内阁首辅

方献夫 (1485~1544) 1532年-1535年任内阁首辅

李时 (1471~1539) 1535年-1538年任内阁首辅

夏言 (1482~1548) 1538年-1539年任内阁首辅

顾鼎臣 (1473~1540) 1539年 --1540年任内阁首辅

严嵩 (1480~1565年),1542年,拜武英殿大学士。入直文渊阁,仍掌礼部事。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首辅翟銮因事削籍,严嵩成为首辅一直至1562年,明朝四大奸臣之一(王震,刘瑾、严嵩、魏忠贤)。


(严嵩画像)



徐阶 (1503~1583) 1562年-1568年任内阁首辅

以上首辅没有什么大的作为,所以简单言之,

明穆宗朱载坖(1537年-1572年,1566年改元隆庆)时期,隆庆二年(1568年),李春芳升任内阁首辅,阁臣高拱、张居正等所容,故而屡疏请辞,终于隆庆五年(1571年)致仕归乡




李春芳回家后,隆庆五年(1571年),高拱升任内阁首辅,高拱励精图治,不数年内,政绩卓然,自是一面。但他以才略自许,负气凌人。1572年明神宗朱翊钧继位后(十岁继位),因为说了:“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而视为擅权无君而罢免官职回家。



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高供下台,张居正成了内阁首辅,万历十年(1582),因病去世。他曾说过:“愿以深心奉尘刹,不予自身求利益。对于整个明王朝来说,张居正可以说是明朝第一内阁首辅。之后的内阁首辅都是明哲保身,意义不大。



张居正去世后,内阁中还剩下吕调阳、张四维两位阁臣,马自强、申时行这时候入阁,阁臣增为4人。张四维1582年出任内阁首辅,一年后,回家守丧,申时行1583年继张四维出任内阁首辅

众所周知,万历年间因为立太子一事,明神宗和文官集团闹得不可开交,而申时行既想讨好神宗皇帝,赞同他废长立少,又怕此举得罪公卿大臣。想来想去,他决定采取首鼠两端的策略,在神宗面前赞同废长立少;在群臣面前,则装作恪守礼法,反对废长立少。




申时行见群臣激愤,担心大祸临头,于万历19年(1591年)遂上疏辞官。神宗诏准,许他乘驿站的车马归乡。

万历后期不上朝(万历19年后,就不在临朝了),皇帝不临朝将近30年,国家没有瘫痪,正是因为内阁制度的存在,内阁制度虽然也有自己的缺陷,但是它在基本完善的情况下,却能够保证整个国家运行的正常。

1591以后得内阁宰辅,

王家屏 1591年-1592年

赵志皋 1592年-1593年

王锡爵 1593年-1594年

赵志皋 1594年-1601年

沈一贯 1601年-1606年

朱赓 1606年-1608年

李廷机 1608年-1612年

叶向高 1612年-1614年

方从哲 1614年-1620年

后期进入到明熹宗时期,宦官当道,内阁无用,崇祯时期,因为崇祯生性多疑,更是频繁更换内阁大臣,在位十七年,更换首辅十七人。


重生2004


一、朱元璋时期

朱元璋设内阁作为秘书机构参与处理政务,没实权,仅是顾问。人员的选拔数量不确定,官员在五品以上都有可能被选上,完全看朱元璋的心情和个人喜好。

二、朱棣时期

都是五品,从翰林院的编修、侍讲、侍读中选。内阁学士开始受重用!

三、仁宗、宣宗时期

从五品一下子升到一二品的尚书。像六部尚书、侍郎,詹事,太常寺卿,通政使等都是入阁的人选。

四、嘉靖后

由朝廷特检、廷推,然后报备皇帝。一般要在翰林院待过,最容易入阁的是礼部侍郎,吏部尚书基本入不了阁。


寻找不答应


没有具体规定,时间不同入阁者也不尽相同,但有一个硬性规定必须是出身有“清贵”之称的翰林。

自始至终,明代的内阁都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关,只是属于皇帝的内侍机构。

一开始是选拔协助处理政务的官员,更似文秘,因此多选于翰林院的五品翰林。后才开授予各种更高级的头衔或兼任各部尚书,方便履职,权力日重。

随着内阁权势日重。内阁大学士开始多由各部尚书、侍郎中选拔,但因其设立的本意翰林仍可直入内阁,同时入阁者也有了个定例就必须是翰林出身。因此翰林在当时也被称为“清贵”。


历史小知


明朝初年,朱元璋废宰相,设内阁,其后权势愈重,权力在六部之上。内阁成员通常由六部尚书或其他握有实权的大臣组成。



一、明朝的内阁与大学士

明代皇帝的秘书机构称为内阁,内阁中的秘书称为学士。“内阁”的真正建立是在明成祖的时候。明成祖即位后,命官品较低的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于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参与机务,始称为“内阁”。刚开始其主要作用为皇帝决策提供咨询建议,官居五品。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那时候仍大学士然是皇帝的私人秘书。永乐中期以后职权渐重,兼管六部尚书,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和决策机构,人数从一人到七人不等,内阁合起来相当于一个宰相。明朝有“四殿”、“两阁”。四殿是中极殿(原为华盖殿)、建极殿(原为谨身殿)、文华殿、武英殿。两阁是文渊阁和东阁。所以,明朝的大学士又因为其所在殿阁称某某大学士,如: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等。



二、明朝的官员级别

明太祖朱元璋废宰相,设内阁。在中央设置六部五寺一台一院,直接听命于皇帝。按照明朝官员级别划分,三师三孤为一品官员,但那也只是一个身份象征,没有实际管辖的权力。六部尚书为正二品,六部的副长官左右侍郎为正三品。督察院设有左右督御史,为正二品、左右副督御史为正三品。六部尚书和左右都御史直接听命于皇帝,所以,实际上掌握行政权的就是六部尚书。相比于唐朝,六部尚书的官员品阶高出一品,地位也对应提高了。



三、明朝内阁成员的组成

通过上述分析就会发现一个突出的矛盾:内阁大学士虽然权力大,但也只是个五品官。六部尚书握有实权地位高,但是又不是内阁成员,不能参与决定国家大事。所以,通常内阁大学士都由尚书兼任。这样一来,内阁学士地位虽不高,但尚书地位是高的,这样就可以避免这个尴尬局面。所以明代的大学士通常以六部尚书(政府行政长官)和曾任经筵讲官(皇帝的老师)的来兼任。但也不是全部,通过阅读明史,大概可以判断内阁成员有几个来源:

一是六部尚书兼任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如:“礼部尚书徐阶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二是六部的副长官左右侍郎兼任翰林学士,参预机务。如:吏部侍郎李贤兼翰林学士,入阁预机务、詹事彭华为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入阁预机务。三是给皇帝和太子讲学讲读的老师。如:“冬十月戊辰,侍读学士苗衷为兵部侍郎,侍讲学士高谷为工部侍郎,并入阁预机务。”四是其他一些握有实权的重臣。如:“通政司参议兼侍讲吕原入阁预机务。”“九月甲子,太常少卿彭时兼翰林学士,入阁预机务。”由上可知,内阁不是一个官职,实则是一个官署。

我是文史小刘,敬请各位高手赐教!


文史刘砖家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在胡惟庸案之后,明太祖朱元璋下旨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之职,将中书省的权力下放给六部。

中书省的丞相职位的废除,标志着在皇权在与相权数千年的斗争中彻底占据了上风,但是也给皇帝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丞相最重要的一个职责便是上传下达,替皇帝将很大一部分的政事代为处理,即“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但自从朱元璋废除丞相后,皇帝“不胜庶政之繁”。

据史料记载,废除丞相后,朱元璋每天需要批复近200余奏折,处理大大小小五六百件政事。久而久之,朱元璋久受其累,于是下令设置四辅官替皇帝批改奏折,后来,又仿照宋朝制度设置华盖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和东阁大学士帮助皇帝,这就是明代内阁制度的雏形。



朱棣即位后,废除各殿大学士,改为学士。由于经常御驾亲征,常年的战事让他知道自己不能再真正意义上总揽朝政,因此一个帮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的机构——“内阁”应运而生。公元1402年,明成祖特派解缙、胡广和杨荣等人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成为内阁。自此,内阁制度正式成立。


明朝内阁人数一般由5人组成,最多则有7人,除了一位首辅和次辅外,其余都被称作阁老,并没有具体的职位划分。由于内阁大学士并不是一种官职,因此内阁成员一般都是由各部尚书和侍郎兼任,共同帮助皇帝处理朝政。


青悠论史


明朝内阁是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利逐渐增大,后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内阁辅臣的人数为一至七人不等,辅臣奉使出外办事,多自称阁部。内阁由内阁首辅,次辅及其他内阁大学士组成。明朝内阁大臣主要首辅:杨荣,顾鼎臣,严嵩,张居正。这些内阁大臣均兼有尚书职位,和担任大学士的大臣组成内阁。

1425仁宗朱高炽时,明仁宗因杨士奇、杨荣等为东宫旧臣,升杨士奇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杨荣为太常卿兼谨身殿大学士,之后杨士奇、杨荣等人均兼有尚书职位,虽然身居内阁,其头衔均以尚书为尊。自此,内阁权力加重,逐渐受到重视。

明代宗朱祁钰的景泰年间,王文以左都御史进吏部尚书后进入内阁,自此之后,诰敕房、制敕房俱设中书舍人,六部承奉意旨,内阁权力更大。虽有明英宗朱祁镇的正统末年的反复,可到成化年、弘治之际,内阁在已经成为足以对抗皇权的文官政府代表。

正德年间,明武宗朱厚照所行之事被认为多荒谬不经。可也有有杨廷和等阁老撑着,未成大乱。明世宗朱厚璁的嘉靖时,改华盖殿为中极殿,谨身殿为建极殿,将大学士的朝位班次,列在六部尚书之前,地位大大提高。明代之内阁大学士虽无宰相之名,实有宰相之权。到嘉靖二十一年,权臣严嵩任武英殿大学士后,专擅朝政二十余年,内阁的权力已经完全与从前的宰相一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