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孩子生气乱发脾气,家长不妨试试“踢猫效应“,比说教更管用

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后,遇到自己讨厌的事情就喜欢生气乱发脾气,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霸王”,在幼儿园里面和小朋友闹矛盾,回家对家长顶嘴,尤其是在他们6、7岁的时候,总能听到“我要打死你”这样的话。

孩子生气乱发脾气,家长不妨试试“踢猫效应“,比说教更管用

孩子一旦生气乱发脾气,家长们采取的方法都是说教,其实家长们不妨试试“踢猫效应”,比说教更管用。

孩子生气乱发脾气,家长不妨试试“踢猫效应“,比说教更管用

什么叫做“踢猫效应?”

有一天,一个父亲在公司遭到了老板无缘无故的批评,于是憋着一股火,回家之后看到孩子在沙发上跳来跳去,就把孩子臭骂了一顿,无辜的孩子心理也不好受,也有一肚子的怨气,朝着身边的猫狠狠踢了一脚,结果猫逃到了街上,一个路过的司机为了避让,就把旁边的孩子撞伤了。

这就是所谓的“踢猫效应”。

孩子生气乱发脾气,家长不妨试试“踢猫效应“,比说教更管用

如果一个人的情绪受到外界影响的时候,就很容易变坏,就会向身边的弱者发情绪,受到情绪攻击的人就会寻找下一个受气目标,这样形成一个恶性传递,负面情绪不断延续,最终流落到没有办法还手的猫身上。

在生活中,我们也能意识到,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家长越哄,孩子负面情绪越大,在孩子眼中,家长的哄就是把家长放在“弱者”这一角色中

孩子生气乱发脾气,家长不妨试试“踢猫效应“,比说教更管用

从“踢猫效应”中我们可以看到,父亲就是事情的导火索,可能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就像现在的很多家长一样,轻易就把负面情绪带到了家里面,孩子稍微不听话,就“棍棒教育”,家长可是孩子非常重要的一任老师,孩子模仿家长,很容易养成生气乱发脾气的坏习惯。

孩子生气乱发脾气,家长不妨试试“踢猫效应“,比说教更管用

如何利用踢猫效应教育孩子?

1、寻找孩子坏情绪的“源头”

每当孩子表现出负面情绪的时候,家长们就着急管教孩子,非打即骂,丝毫不和孩子们沟通,其实他们的坏情绪也是有源头的。

正确的做法就是学会耐心询问,搞懂孩子们为什么会有坏情绪,找到这个坏情绪的源头,引导他们正确的发泄。

孩子生气乱发脾气,家长不妨试试“踢猫效应“,比说教更管用

2、让孩子认识到踢猫效应的危害

孩子也许不知道自己的坏情绪会给身边人带来负面影响。

当孩子再次对父母发脾气的时候,父母要冷静,对孩子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比如“妈妈不知道你为什么会发脾气,但是妈妈很难过”。

孩子生气乱发脾气,家长不妨试试“踢猫效应“,比说教更管用

大多数的孩子心理还是觉得父母是有权威的,绝大多数孩子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都会冷静下来,这个时候家长还可以教孩子学会换位思考,懂得自己乱发脾气会给对方造成什么样的伤害,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3、父母以身作则,避免踢猫效应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任老师,从孩子身上就能看出来家长什么样,所以如果孩子负面情绪太过于频繁的话,家长们就要考虑一下是不是自己的问题了。

孩子生气乱发脾气,家长不妨试试“踢猫效应“,比说教更管用

家长们要以身作则,只有管理好情绪,避免“踢猫效应”,才能让孩子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孩子生气乱发脾气,家长们不妨试试“踢猫效应“,通过让孩子对“踢猫效应”有一定的了解,让孩子认识到坏情绪的错误性和给别人带来的伤害,比说教更管用

孩子生气乱发脾气,家长不妨试试“踢猫效应“,比说教更管用

想要让孩子学会正确管理自己的情绪,家长们要记住,仅仅是靠语言的力量是不够的,对于孩子来说,最快接受知识的方式便是故事。

推荐家长们给孩子阅读成长故事正能量系列故事

全套书通过贴近孩子生活的一个个小故事,引导孩子思考生活中产生的问题。比如《再见了!坏情绪》这一册,以孩子容易产生的坏情绪为主题,分成鲜明的小故事,让孩子体会到坏情绪产生的影响,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

孩子生气乱发脾气,家长不妨试试“踢猫效应“,比说教更管用

书中采用了图文结合的形式,让孩子可以自主阅读,色彩鲜艳的手绘插图能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得到成长启示。

孩子生气乱发脾气,家长不妨试试“踢猫效应“,比说教更管用

孩子的情绪控制要从小培养,这套绘本分别从“遇到困难怎么办?”、“如何变得坚强?”、“遇到困难怎么办?”等8个角度培养孩子强大的内心,让孩子在身边人的坏情绪时,学会调节自己的内心、表达自己的想法。

孩子生气乱发脾气,家长不妨试试“踢猫效应“,比说教更管用

全套8本,仅需78块钱,平均下来一本书10块钱都不到,两包零食的钱就能给孩子做情绪启蒙管理,非常划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