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阅读这本书,以一个崭新的角度看待人生

阅读这本书,以一个崭新的角度看待人生

这是生活书店2020年的第15篇推送

临近过年,收拾屋子,辞旧迎新。审视自己这一年所“剁手”的各种各样的物品,物质生活的丰富而反而产生了各种焦虑......之所以购买了这么多东西,或许是为了平复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感觉到忙碌而慌乱、疲惫而不安,或许是因为生活的方式和态度出现了问题......有时,“多多”并不意味着“益善”,“更少”反而“更好”,阅读《极简生活:为幸福腾出空间》为余下的人生腾出时间、空间、再次拥抱幸福、自由、美好。

大部分书籍都与“更多”有关——教我们拥有更多、做得更多,而本书则与“更少”有关——讲述一个人在拥有更少的大前提下,如何活得更丰盛、更美好。也就是说,我们要拥有少而适当的东西。这里讨论的,是极简主义将如何改造你的生活,如何帮助你将生活善加利用。这本书不仅仅跟摆脱乱块(对于杂乱无章的东西,我们将统称为“乱块”)有关,它还涉及如何改变内在的心态,从而以一个崭新的角度看待人生。这是一本将彻头彻尾地改变生活的指南。

阅读这本书,以一个崭新的角度看待人生

此时此刻,你正在翻阅此书也表明了一种期待——得到更多快乐,拥有更多精神与情感上的好状态,怀有更清晰的人生目标,以及收获更大满足感。但满足这些需求的方法,却与我们的惯有观念恰恰相反——它并不意味着要为生命添加更多,而在于要为之做得更少。大部分人都习惯性地认为,为了变得更快乐,或者说让此生过得尽可能接近完美,必须拥有更多金钱、更多财产、更多生活用具、更多朋友、更大的房子和汽车、更高的职位……然后,任由这张“越大越好”的清单没完没了地详列下去。

倘若这是真的,我们谈论的便只会剩下金钱和消费了。我们会为新一轮的销售推广翘首企盼,为“购物疗法”吟唱凯歌。这些行为的确会让人狂欢一下,但很快,空虚感和不满足感又会再度光临。我们会再一次翘首企盼,认为唯有拥有更多才是通往幸福的不二法门。这个圆圈不断循环——欢乐的时刻变得稍纵即逝,我们需要依赖更多的物质去维持这种兴奋的感觉,以感到惬意和满足。

阅读这本书,以一个崭新的角度看待人生

我们的祖父母那一代相对拥有更少,也负债更少。跟他们相比,现在的我们虽然拥有更充裕的财富、更丰盛的物质和更多的选择,但我们并没有更快乐。我们看到的,并不是幸福的提升,而是信用卡债务累积得越来越多,而自助仓库——囤积我们不假思索地买下的东西的地方——则越发随处可见。

“跟祖父母一辈比起来,今时今日的年轻人的成长环境相当富裕,但幸福程度却不免逊色,罹患抑郁症和形形色色社会病的危险也相对更大。”《幸福人士的财富、朋友与信念》一文的作者,霍普学院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博士这样写道,该文章被刊登在《美国心理学家》第55 期上。他得出结论:“我们的幸福程度并没有随着过去四十年来越来越富裕的生活而提升一星半点儿。”

生命短暂而珍贵,怎能冀望于效果有限的速效疗法?我们需要解药,而不是胶布。只有全方位的、长效的解决方案,才能从根本上契合我们的每日所需。极简主义正是答案所在。

阅读这本书,以一个崭新的角度看待人生

极简主义并不意味着匮乏,而是一件乐事。它教人摒弃多余和非必要的东西,把必要之物筛选出来。它让我们把注意力放在那些能够为生命带来欢乐、价值和目标的事物上,从而让我们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感。在这本书里,我们不仅会涉及物质层面上的乱块清理,还会深入精神与情绪的领域,探讨如何在这些方面作出改善。我们会关注如何在心智与观念层面成就改变,缔造新的习惯,从整体上为生命赋予积极的变化。

关于我自己

为什么我会说极简主义奏效?围绕极简主义与简约生活的主题,我有一个挺受欢迎的博客,名为“Simple and Minimal”(简约与极简)。我同时在经营着几家自己的企业,包括一个运用极简主义帮助别人活得更快乐更完满的网站“Live Well With Less”(少而丰富)。除此以外,我还会带领极简主义者的伦敦聚会小组,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为那些初识极简主义和已经成为极简主义者的人提供支持,让大家借此认识更多的同路人。

阅读这本书,以一个崭新的角度看待人生

网站:“Live Well With Less”首页

在我前半段的人生中,我也曾被成功所召唤,在消费主义的驱动下,一路奔忙,但那时候的我没有收获多大的快乐与满足。极简主义改变了我的人生,而我相信,它也能够改变你的生活。

大学毕业后,我在电信行业内以企业斗士的姿态打拼多年。在返回英国之前,我曾经在亚洲和美国任职。刚开始的时候,职业生涯为我带来的金钱和荣耀给予我前所未有的喜悦和购买力。每当我感到失落或有压力时,我所需要的,便是向消费寻求治疗。曾经有那么个时候,我看上了一件衣服却不知道应该选哪个颜色,我会索性把所有颜色统统买下来。(现在光是这样想,就会让我局促不安!)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工作越发勤奋,出差的频率越来越密集,赚取的工资也越来越丰厚。但随之而来的是,我开始感到空虚,越来越不开心,压力感与日俱增,脾气越来越飘忽不定。周末对我的意义也变得越来越神圣,因为那两天是唯一能够让我感到愉快,觉得自己仍然有能力驾驭自己人生的时候。我会利用周末两天做我真正想做的事,比如在我喜爱的书店里看书,买下一些平常挤不出时间来阅读的书。总的来说一周七天里,只有两天,我感到自己是真正地活着。

我并不快乐。

阅读这本书,以一个崭新的角度看待人生

在最黑暗的时候我发现,生命中本来就存在着众多选择。我根本不需要去做一份让我感到厌倦,而且跟我的价值观和爱好背道而驰的工作。我大可以追逐自己的爱好,并且赖以为生。我不必那么战战兢兢地活着,盲目守候到退休的时候才开始真正去享受生活。我不需要那些让自己深陷于这样一种生活和工作模式中的东西,因为这样的生活和工作正在把我的喜悦、希望和能量吞噬殆尽。

不再亦步亦趋、墨守成规,我只想由自己来定义我想要过的生活。我领悟到,遵循不一样的优先次序、作出不一样的选择、拥有更少,可以让我过上一种能够收获更多自由、更多欢乐、更多觉悟和满足的生活。可以说,我现在活得更“丰盛”了——同时,拥有得更少。倘若你的生活正伴随着“更多”,却对自己渴求的东西始终遍寻不果,何不转而怀抱“更少”,看看这样的生活能够带来什么?

本文摘自

《极简生活:为幸福腾出空间》

前言部分

[英] 黄嘉雯(Regina Wong) 著

李恒睿、更生 译

三联生活书店出版

新书推荐

阅读这本书,以一个崭新的角度看待人生

《极简生活:为幸福腾出空间》

[英] 黄嘉雯(Regina Wong) 著

李恒睿 更生 译

ISBN:978-7-80768-259-2 定价:45.00元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内容简介

整洁的桌面、空阔的家,为什么总是那么容易赢得我们的好感、吸引我们的注意?

亨利·梭罗:“让我们放下,轻身自然地生活一天吧。”

密斯·凡德罗:“少即是多。”

极简生活方式启蒙者早已预见,消费主义时代的人们终被缚住手脚。

不仅仅是物品,检视周围,如今我们拥有的,并非太少,而是过多。

大部分书籍都与“更多”有关——教我们拥有更多、做得更多,而本书则与“更少”有关——讲述一个人在拥有更少的大前提下,如何活得更丰盛、更美好。《极简生活:为幸福腾出空间》所谈论的,事关极简生活方式的种种选择及其精神内核,从如何清除身边的物质乱块、舍弃消极的人际关系,到厘清真正重要的事项,为余下的人生腾出时间和空间。

自由之宝贵,正如空气与水,重获生命中的空间、时间,从生活点滴中尝试必要的改变开始。

阅读这本书,以一个崭新的角度看待人生

黄嘉雯(Regina Wong)

华裔,生活在伦敦,公益活动组织者。曾经在全球电信行业任职,并很早跨进管理者行列。在发现自己陷入“高强度工作环境—高消费冲动—不愉快的生活”恶性循环后,决定辞职,开始有意识地选择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事物和关系,从日常点滴开始实践极简生活方式,同时也帮助更多人认识这种可以带来更深幸福感、拓展自身生命更丰富维度的新生活体系。

书影展示

阅读这本书,以一个崭新的角度看待人生阅读这本书,以一个崭新的角度看待人生
阅读这本书,以一个崭新的角度看待人生阅读这本书,以一个崭新的角度看待人生
阅读这本书,以一个崭新的角度看待人生

《极简生活:为幸福腾出空间》书影

★ 生活和工作中会有快乐相伴吗,是否让人从内心感到幸福?

★ 已经为之投入大量时间、金钱、精力的事、物、关系,是否正带来满意结果?

★ 如果以上答案是“不”,那么可能意味着我们应重新思考当下的生活方式

★ 从小物开始,试着“为幸福腾出空间”:让周围空间变得整洁舒适,选择对自己真正重要的物品与人际关系,为生命中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事分配时间和注意力

★ 慢下来,把时间的管辖权重新夺回来,意味着我们可以更有意识、更主动、更热情地去生活

—END—

阅读这本书,以一个崭新的角度看待人生

2020年,关注生活书店

开启全新的生活方式 ☞

即可关注

每一天都是新的生活

微博ID:@生活书店

豆瓣ID:三联生活书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