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宋朝先南后北统一中国的策略是不是错了?

自立124


先南后北政策是北宋初期的军事方针,就是面对着由五代延续到今的长江以南的十国政权,以及身处地理位置较北的北汉以及辽国,以太祖赵匡胤的想法:是先平定南方然后再和北汉、辽国交锋。

可是这一政策却随着赵匡胤的死去而胎死腹中,接任的赵光义政治、心机都胜于其兄,可就像孙策、孙权兄弟一样,赵光义的军事成绩却十分薄弱,虽然灭了一个内乱不止的北汉,可也两次败在辽国手中,甚至自己还身中两箭,最后还死于箭疮发作。

此后终北宋一朝则再也无法跨越太行山一步,在地理上被辽国、金国以居高临下之势强势压制着,加上宋朝已失去了自汉朝以来的中原屏障,故在军事只能一直处于被动防御,很难主动出击了。作为最有机会夺回幽云十六州的赵匡胤,他在建立宋朝后所采取的“先南后北”政策到底是不是一个失误呢?


一、“先南后北”其实是自后周世宗柴荣就订下的策略,作为全面接手后周资源的北宋,赵匡胤必须按照这策略继续走下去

由于柴荣是继承了他养父郭威的帝位,所以在他刚继位的时候,柴荣就率着大军和北汉打了一场硬仗:高平之战。此战使得背后有辽国撑腰的北汉国力大损,此后自后周到北宋初期再也无力南下和中原王朝争锋,可是柴荣也无法一口吃掉整个北汉,所以在他的召集令下,后周大臣分别上书阐明“南北攻略”,决定是“先南后北”还是“先北后南”。

  1. 北汉虽然被打趴了,可在他背后还有一个正值强盛阶段的辽国,当年五代中最强大的后唐都不是辽国的对手,唐末主李从珂还被逼得自焚了,此事离柴荣时代也不过才十几年,经历了战乱、百业待兴的后周是不是辽国的对手?这是一个不容出错的问题;
  2. 当时长江以南还盘踞着残存的十国政权:西南后蜀,东南南唐、吴越,更南边南汉、闽,就连处于交通枢纽的荆州都有一个荆南势力在盘踞着,其中以南唐势力最强,是柴荣最担心的后顾之忧;
  3. 当时的后周不止外患严重,还有内忧,最重要的就是柴荣的帝位问题:毕竟他只是郭威的侄子兼养子,可是郭威还有其他的侄子和女婿等等,这些人都掌握着兵权,也都在看着柴荣,所以柴荣在对待南北攻略时必须严格再严格,作战一输的话就不止输掉战事,可能连帝位也输了。
在柴进的召集令下,自翰林学士徐台符以下二十多人,各自就《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和《平边策》两个题目做文章,阐述了“南北攻略”孰先孰后的可行性,其中比部郎中王朴的《平边策》最让柴荣满意,也就因此定下了“先南后北”的战略:

乃命承旨徐台符已下二十余人,各撰《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平边策》以进。其略率以修文德、来远人为意,为蒨与窦仪、杨昭俭、王朴以封疆密迩江、淮,当用师取之。世宗自克高平,常训兵讲武,思混一天下,及览其策,欣然听纳,由是平南之意益坚矣。

在柴荣的攻势下,南方后蜀、南唐接连战败称臣,柴荣不止得到了在后晋时期,后蜀乘机夺取的陕西、甘肃的四州之地全数回归中原。

而南唐的长江以北地区也归入了后周国土,濠州、泗州、楚州、海州、天长、静海军等地接连投降,淮河一带尽入柴荣手中,南唐元宗李璟割四州之地求和,去帝号,称江南国主,改用后周纪元等。

柴荣亲征的每次战役,毫不例外地都带着赵匡胤,他对柴荣攻南所得到的胜果了然于心,这一点也坚定了他执行“先南后北”战略的决心。比起柴荣来,赵匡胤的帝位来得更加名不正言不顺,他和柴荣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他必须摆明立场,严格执行柴荣时期就制定下来的各种政策,包括“先南后北”的军事攻略,以安抚柴荣留下来的朝廷班子。


二、柴荣已经帮助赵匡胤开垦了荒地、种了种子,赵匡胤此时不收更待何时,而且他也急须一场绝对的胜利来稳固自己的帝位

在后周世宗柴荣去世后三年,此时的赵匡胤也已经黄袍加身,建立北宋了,处理了后周内部不服从的武将,进行了一轮调整后,此时的北宋已经解决了内部矛盾,开始要把矛头指向外部了。对赵匡胤来说,他虽然在“南北攻略”的问题中有点犹豫,可赵普一出马,“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北宋战略就这样定下来了。

而赵普的依据依旧是后周时期王朴留下来的《平边策》:

  1. 自古以来都是先易后难的,柿子先选软的捏,南方最强的后蜀、南唐都已经臣服于后周,实力不复从前了,其余各国都是蕞尔小国,一旦搞定了蜀、唐,南方很容易就平定了;
  2. 赵匡胤以宋代周,不止一开始就有李筠、李重进的叛变,南方各国也大可借着“为周世宗报仇”的借口出兵,毕竟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臣服了后周,赵匡胤必须先解决他们才能安心处理北方事务;
  3. 北汉自从高平之败后已经无法对中原用兵,辽国此时也正处于人称“睡王”的耶律璟的统治下,对外扩张脚步放缓,此时正是赵匡胤收割柴荣所种粮食的最佳时期。对赵匡胤来说,他对南方的局势比对北方更加熟悉,败后蜀、南唐之战中都有他的身影,他对平定南方有着绝对的信心。

在赵匡胤的指挥下,宋军在南方战事可谓是势如破竹:先攻占了处于荆州要害的荆南和武平军,接着六十天灭亡后蜀,这个时间仅花费了三年不到的时间,比柴荣攻打后蜀四州和南唐江北之地的速度还要快。


至于柴荣、赵匡胤喉中鲠骨的北汉朝廷,赵匡胤也完全不用担心,因为当时的北汉朝廷是一个叫郭无为的武当山道士在执政,郭无为最开始的意愿就是投靠郭威为中原政权效力,只是郭威不喜欢他就把他赶走了。后来郭无为投靠了北汉,做到了宰相,辅佐北汉三帝,权势滔天,而郭无为对北宋的献媚,让赵匡胤动起了改变战略的想法。

公元968年,趁着北汉内乱,赵匡胤派大将李继勋、曹彬两路出兵北汉,两个月不到就兵临首都太原城下,可是此时北汉朝廷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司空郭无为被北汉末帝刘继元干掉了。这个本想开门投降的宰相大人,为了迎宋军入城,甚至发动政变,杀了北汉景帝刘继恩,可是后来又被他一手扶立的末帝刘继元杀死。

郭无为一死,刘继元立刻向“父亲”辽国请求援军,辽军和北汉军的坚守使得宋军无法再进军一步,而且内应已死,宋军面对坚固的太原城只有两种办法:强攻或是撤军。可是此时宋朝的后方也起了硝烟,灭蜀之后由于当地官员治理不当,引起了蜀地百姓的造反,一连两年把赵匡胤闹得焦头烂额,所以强攻是不可能的事,就只能撤军了。

之后赵匡胤还亲征过一次,虽然在辽军的帮助下,宋军无法拿下太原城而撤军,可是经过了数场大战后,北汉已是名存实亡,再也无力对北宋造成任何影响,就顺手牵羊把太原城周围州县一万多户的百姓迁入内地,进一步打击了北汉的经济、人口。

而且北汉虽弱,可他始终能起到一个缓冲地带的作用,而辽朝此时的睡王耶律璟也因作恶多端被清理了,刚继位的耶律贤也致力于处理睡王留下的各种祸患,不思南下,北宋的北方边疆趋于平安,赵匡胤于是就再把眼光瞄准了东南地区。

三、经过了北汉失利的现实后,赵匡胤只能继续执行“先南后北”的战略,这一点不能说是赵匡胤错了,而是当时的局势所决定的

早在赵匡胤建国初期,就在帝国金库中另外设立了“封桩库”,每年的财政节余全部封入“封桩库”,作为以后向辽朝用兵或是收回幽云十六州的资本:

  1. 为了尽快填补“封桩库”的金银,光靠国家每年的节余根本无法完成,所以赵匡胤必须从富庶的南方下手,特别是后蜀、南唐这两个最强大的势力,比如后蜀末主孟昶就“封库存以降”,保留了一大笔军费给赵匡胤;
  2. 对赵匡胤来说,辽国虽然手握了北宋防守命脉幽云十六州,可是辽国对北宋的方针一直都是秉承着游牧民族的风格,乘机割一下草谷,打一下秋风,辽国并没有彻底灭亡北宋的心思和能力;
  3. 可南唐这些割据势力就不一样了,只要给他们机会和时间,北上征宋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他们不止要钱,而且还要赵匡胤的命和权力,所以赵匡胤不能给他们时间和机会,必须尽快解决掉。

赵匡胤此人雄才大略,并不是一昧固执己见的人,当看到北汉内乱的时候,他就及时改变了做法,从先南后改为了先北再南,这些都证明了他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先知灼见。虽然北汉还是没拿下,可宋军也没有遭到过大的损失,就连辽国接派两位国家第一战将:耶律休哥和耶律斜珍出马,都占不到宋军的便宜,而且辽军之所以出兵,多数是因为北汉以重金请求才出兵的,他们用意不在宋,更多的是在北汉的那点请求款和每年的“保护费”。

所以赵匡胤才能自信满满地说:

石晋割幽燕以贿契丹,使一方之人独限外境,朕甚悯之。欲以斯库所蓄满三五十万,即遣使与契丹约,苟能归我土地民庶,则当尽此金帛充其赎值。如曰不可,朕将散滞财,募勇士,俾图攻取耳。

反倒是南方仅剩的南汉、南唐倒是越来越耐不住性子了:在宋军攻打西南时,南汉后主刘鋹就多次派兵入侵桂阳等地,都被北宋潭州防御使潘美击败了,而南唐更是凶猛,在后周时期就连灭马楚、闽国,虽然被柴荣打败,势力被控制在长江以南地带,可难保他们不会越过长江北上威胁北宋,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就是这个道理,与其日夜担忧南唐北上,倒不如北宋直接南下把他灭掉更好。


总结:赵匡胤的先南后北战略既有其传承性,也有其局势性,这是赵匡胤作为柴荣部将,跟随其南征北战后而得出的结论。

虽然后世的我们在开了上帝视角后,认为赵匡胤在开国之初没有尽全力拿下幽云十六州,导致后面一直被辽、金、蒙古压着打,可要明白的是,这一切未必就是赵匡胤的锅。自汉高祖刘邦以来,哪一位开国帝王不是先安内再攘外的,像两汉之契丹、隋唐之突厥、明朝之蒙古,这些都是帝王在平定内部后才有空去理的事。

而柴荣、赵匡胤的先南后北政策也曾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柴荣时期辽国已经有打算归还幽云十六州,以避锋芒了,只是由于柴荣死得不明不白才作罢。在辽人眼中,中原王朝只不过是一个钱袋子,能掏钱就掏,掏不了就走,这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之间的惯例,以游牧为主的辽军,初期骨子里并没有想要宋朝土地,可是到后面宋太宗、宋真宗的军事弱智,才让辽人起了统治中原的想法。

赵匡胤的先南后北方针其实是符合当时局势的做法,南方在经过柴荣打击后实力接连对后周、北宋称臣,而北方的北汉和辽朝也多次被柴荣击败,北汉再也无法像后汉时期那样给中原造成困扰,可同时也又起到了隔断北宋和辽国的作用,所以赵匡胤不能过于直接了当地灭亡北汉,他并不希望和辽军正面交锋,以免南方出任何乱子,影响到自己本来就不稳的帝位。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一贰一橙


北宋是在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进而建立的宋朝。其统一天下的策略是“先南后北”,以当时的区域格局下,这个战略是非常正确的。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阐述:


一、以“收复”中原文化为战略先机

赵匡胤是在后周的政治军事基础之上所建立的北宋,其后周的势力范围正是在(山东、河南、河北、山西大部等)中原地区。

在后周以北,是以游牧文化为主的契丹人和“占据太行山之天险”以太原为中心的北汉;以南,则是从唐朝旧地的分裂出的诸多“军阀”王朝,在社会基础上,与后周同属汉唐文化。

所以在宋朝建国一开始,赵匡胤便推进了统一全国的进程。先后消灭南平、后蜀、南汉三国,紧接着又击败了势力较为强大的南唐。在此之后,位于南方的吴越与福建、漳泉等地的地方“军阀”势力也纷纷倒向宋朝,最后灭掉了北汉,实现基本统一全国。

由此可见,先向南推进的统一策略,在很大程度上,“文化的统一”成为了“收复”汉唐旧地的战略基础。


二、以“平原”肥沃土地为战略转机

赵匡胤所建立的宋朝之所以采用“先南后北”的统一策略,还有一层“平原”因素在里面,以后周为根基的南方大部分割据势力,土地肥沃,利于耕作,而这正符合以农耕经济为核心的社会发展。而对于后周北方的北汉和契丹部落,要么占据黄土高原和太行地势,要么是草原和荒漠,土地贫瘠,对于崇尚农耕文化的中原王朝来说,先征战北方,只会“劳民伤财”,而拿下南方的割据势力肥沃的土地,是显然“利大于弊”的。由此可见,土地经济会为赵匡胤“先南后北”的统一策略带来战略转机。


三、以“长城”燕山海河为战略缓冲

在后周晚期,契丹人时常南侵,使得旧唐遗留的北部“长城”地带天然防御工事已经失守,而在北宋建国之时,太行、燕山、海河等北部边疆的天然地形优势,依然可以为宋朝“先南后北”的统一策略,提供一段时间的战略缓冲。


所以,综上所述,从多方面来考虑,赵匡胤的“先南后北”的统一策略,都是明智的可行的战略。


草竹道人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讲一个小故事。

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重用了赵普,封赏文武百官,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收拾眼下的烂摊子,毕竟国家还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一日,赵匡胤对赵普说:我打算先收复北边的后汉和辽国,再横扫南方各部,你觉得这个计划能成功吗?赵普半天没有回答,赵匡胤静静等着,越到后来,脸上的笑意越浓。最后赵普说:我觉得这样并不妥当,北方辽国铁骑太过强大,又有燕云十六州作为屏障,以我们现在的实力,胜算不大,倒不如先易后难,平定南方作为保障,再征战北方。平定南方是胜券在握的,之后打北方即使不成功,我们也不至于腹背受敌。

赵匡胤听了十分高兴,告诉赵普说:我其实也是这样想的,但是怕你迫于我的威严,不敢说实话,所以故意反着说。如果你刚才顺从我的观点先北后难,我非撤了你不可。既然现在你这么说,说明我没有用错你。至此,赵匡胤格外倚重赵普。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北宋两个重量级的人物,在没有事先交换意见的情况下,不约而同地认为先南后北的政策是正确的。

赵匡胤自幼熟读兵书,又是节度使出身,称帝之前一生都在带兵打仗,并且战功赫赫,集理论和实践于一身,还有谁比他更清楚当时的局面?他会不知道先打南好还是先打北好?

后来实际证明,先南后北的策略是非常正确的,如果先打北方,历史或许从此改变了。





秦曰汉云


宋朝先南后北的战略是否正确,首先要从北宋统一战争说起。为什么要先南后北,北宋建立于公元960年,周边除当时有大唐变后梁,后唐,后晋,后汉,还先后存在着,前蜀,吴越, 楚,闽 ,南汉,荆南(南平),后蜀,南唐,北汉等国家和割据政权,还有907年建立北方大国,辽国等十一个国家和政权和宋朝共存。

北宋的北方正是北汉和强国辽。而南方的割据政权相对弱小。又因怕丧失北汉这一宋与辽朝的缓冲带会引起激烈冲突。宋太祖进行了综合考虑,决定一方面要避免与辽朝的全面冲突,一方面可以利用南方的财力,人力,为将来的统一战争作支撑,于是宋朝的统一战争基本以“先南后北”为主线展开。制定了防止北方北汉南进掠夺,防御辽国进攻的稳定北方方针。

在北宋统一南方各国,又灭北汉后,先后发动了两场对辽战争,意图恢复燕云十六州,但均告失败!宋朝损失巨大,从而改变了宋辽两国的战略格局。宋朝以大一统的全国之力北伐,都未成功。说明了当时辽国实力的强大。如果宋太祖当初选择先北后南,估计中国古代史很有可能就没有宋朝一说了。



水泊梁山上立大旗


宋朝历史从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后经过数年讨伐,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

北宋以来一直采取消极防守崇文抑武策略,对西夏、契丹国用兵均以败北收兵,此后很少再起干戈。

南宋于1126年-1127年在发生靖康之职后,虽有岳飞、韩世宗等民族英雄殊死抗敌,无奈朝廷腐败,更有佞臣从中勾搭敌国,造成徽、钦二帝被金人掳去,宋朝皇都被迫南迁,从此南宋纪元开始,于公元1276年,南宋亡国于都城临安(今杭州市)。

纵观南北宋朝历史变迁,其结论无非是历史自有定数,天数变迁,时代更迭,任何人难逃天地人寰。


孤独的行者001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

北宋初年,当时的局势对宋而言十分的不利。外部,各地群雄逐鹿互相争斗,北面的契丹更是迅速崛起,虎视眈眈 ,随时有南进的可能;内部,大宋中央缺乏权威,武将们骄横跋扈,如果没有皇帝的威望,武将们将不会效忠政权的,这在当时五代十国的统治阶层里已经是难以处理的问题。鉴于此,宋太祖赵匡胤给自己和后代继承者制定了著名的《先南后北》的治国方略。事实证明,这个方针是正确的,至少庇佑了宋朝百年基业。为什么这样说呢?且听我来细说。

首先,北宋立国之初,我们汉人基本上已失去了优质的战马源产地,其获得渠道非常有限。如果先从北方上打起,面对契丹的铁骑,由于战马补充有限,步兵打骑兵 ,形式就不容乐观。所以在没有聚集足够多的战马等物资时开战,代价太大,且又胜算不大。所以宋太祖赵匡胤正是看准了其中的厉害关系,决定先不打北方。

其次 ,北方战略要地燕云十六州已沦于敌手,太原重镇也在死敌北汉手里。一旦先打契丹,难保三面腹背受敌,所以压力太大,不确定因素太多。

再则 如果南方一直未统一, 北方一旦开战后勤很有可能就会出现问题。富裕的南方将是大宋一统天下的有力保障,没有粮草和兵械等战争物资的充分保障,统一天下就是一句空谈。

最后,大宋立国时间太短,基础不牢,一旦同北方开战,稍有闪失,内部问题就可能要崩盘。只有不断的胜利,人心才会聚集。相对于北方,南方更有把握打赢,正所谓未战虑败实乃老成谋国之道。宋太祖赵匡胤清醒的认识到了这些问题,给自己和继任者制定了这一套《 先南后北》的战略政策,还是十分正确的。虽然,后来证明大宋立国之初,契丹也非那么的强大,等统一了南方,再想平契丹,最好的机会已经错过了 谁也奈何不了谁,于是两方对峙了几十年,成为大宋沉重的负担和最大的威胁。这些问题赵匡胤的继承者赵光义等后人都没有能力解决好。


史客不轻松


宋太祖与赵普雪夜定策先南后北统一中国的策略是正确的。原因如下:

一是战略上是先易后难。北方契丹历史上就是华夏民族的心腹大患,五代十国之难使中华民族四分五裂、虚弱不堪,宋朝立国不久,国力虚弱。而北方的契丹却基本上处于实力鼎盛期,先打契丹无异于以卵击石,南方诸国相比宋国实力弱小得多,因此先南后北实际是先易后难。这在策略上无疑是明智的。

二是策略上先谋保障后啃骨头。南方几个诸侯国实力虽然不强,但都是富庶之地,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取之可为以后的战争提供强力的保障。

三是心理上先统一内部再征服外部。南方几国虽然各自独立,但对同文同种的宋朝人来说,不过是同室分家而已,把全家团结了,就好一你起对外使力。

综上所述,宋朝先南后北统一中国的策略是对的。



品鉴不凡


大家好,我是【洹水之上2020】

针对宋朝先南后北统一中国的策略,我本人认为是:非常正确的!

首先,宋朝不是没有北伐,而是因为辽国的干涉暂停了!

宋朝建立后,太祖赵匡胤一帮人也是壮怀激烈,想把北方的小割据政权――北汉(主要在山西境内)一举平定,然后在收拾南方那些割据政权!

可惜,北方有个庞然大物――辽国,北汉是它的小弟,你打它就等于打辽国,辽国当然不干了,直接就和宋朝掐了起来,一共打了两次,双方各有胜负,一时北方成了僵局!

这个时候,宋朝君臣开始考虑对策了!

是继续和北汉、辽国在这里干耗,还是另辟蹊径呢?显然他们找到了好办法: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统一了南方,再回头给你俩干,等着我!

宋朝刚开始的形式

于是宋军一路南下,开启了“打怪”模式,一路如砍瓜切菜一般,不几年平定南方!这里有多个好处:

其一:平定了南方,壮大了自己,现在的宋朝个头发育的也不错了,积累经验,财富,战略纵深等等好处;

宋朝统一南方

其二,不用担心两面作战或者多面作战了!德国一战,二战都是吃了两线作战,疲于应付的大亏,赵匡胤没有,这也是他的宋朝可以延续下去的一个原因吧!

南方统一了,继续跟北汉、大辽接着干!

宋太宗赵光义

统一南方后不久,太祖赵匡胤就驾崩了,他弟弟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

宋太宗信心满满,亲自带领大军出击北汉,因为速度太快了,辽国还没有出兵了,北汉已经亡国了,本来结局很好了,大家立了战功,也人困马乏了,该停下来来个表彰大会,和顿大酒庆祝一番了!

可惜啊,可惜,好大喜功的太宗皇帝一心要收复被辽国侵占的燕云十六州,打到幽州去!全军将士一时目瞪口呆,一时军心不稳!皇帝就带着这群疲惫不堪,满腹怨言的队伍出发了,结果可想而知,大败,随即拉开了宋辽开战的序幕!

所以说宋朝先南后北的策略没有错,错的是后面的太宗皇帝刚愎自用,不懂打仗,却偏偏要亲征,还给手下将军画阵图,遇到这种奇葩老大,下面也只能自认倒霉了!

你认为呢?


洹水之上2020


我个人观点是宋当时制定的「先南后北先难后易」的战略方针有问题。宋在北伐北汉时遇到了一些挫折之后就制定了这个方略,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计划也因此耽搁,而当时北方的情况是北汉危在旦夕,全依仗契丹的支持才苟延残喘,契丹的内部当时也是矛盾重重,国力也是每况日下,这个时期是北伐的最好时期,只要宋军再接再厉相信未必收复不了燕云十六州。\r而当时南方各国都已经是腐朽不堪,在宋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统一南方之后,回过头来再北伐时,虽然北汉依然孱弱,但契丹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契丹了,因为契丹出现了一位圣主——辽圣宗耶律隆绪,契丹已经今非昔比。北宋再北伐,实力上已经处于劣势,虽然灭了北汉,但始终无法与契丹抗衡,宋太祖赵匡胤死后,宋太宗的几次北伐也都以失败告终。由于错失了北伐的最好时机,导致北宋在军事上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直至后来的檀渊之盟,北宋的统一大业也始终没有完成。所以我觉这个策略是有问题的。



希尔大大


宋朝采取先南后北的统一方略是正确的,因为相对于南方,北方的契丹人实力太强,太难对付!

契丹人在归附于唐朝(包括武周)时代,就曾经时降时叛,反复不定。而在唐朝衰亡中原分裂动荡后,更是给了契丹人乘中原内乱而崛起的最佳时机!

更何况由于契丹人接受中原文化的程度较为深厚,因此在文化上和制度上大力学习并仿照中原制度,得以建立起盘踞于北方的封建王朝。由于契丹建国早于北宋,因此早己完成了内部整合。对石敬瑭送给契丹的,幽云十六州的统治也已经比较稳定了!

而此时的中原却尚未完全统一,还无法形成针对契丹人的合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北宋不釆取先南后北的统一策略,而是先向强悍的契丹发起挑战,必将会因后劲儿不足而被击垮!如若出现了这种后果,中原其他势力必将趁火打劫!那么北宋政权注定因为陷入南北两面夹击,力量对比过于悬殊而垮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