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7 大唐攻滅薛延陀、開疆葉尼塞河,李世民拓展中原帝國的統治極限

你好,我是減水書生,與您一同品味勢力、感悟思辨。

1693年,“幻想號者”號海盜船組織了一次民主選舉,選出了他們的新船長。這個新船長就是後來的著名海盜亨利•埃弗裡。

1724年,一艘商船的船長竟用藤條抽死了兩名船員。但是,這個船長並沒有受到懲罰。而且,船長打死船員的事情,在商船上屢見不鮮。


大唐攻滅薛延陀、開疆葉尼塞河,李世民拓展中原帝國的統治極限

野蠻世界的海盜居然施行民主制,文明世界的商船居然施行獨裁製。

商船與海盜是如此,中原和草原也是如此。在草原是部落聯盟,在中原則是君主專制。君主專制下,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部落聯盟下,大小可汗之間卻是一種軍事民主制。

海盜都有槍而船員領工資,所以海盜要比船員更有實力,不是海盜船長不想獨裁海盜船,而是實力不允許。同樣,草原也是這個邏輯,不是大可汗不想專制整個草原,而是實力不允許。草原不可以,但是中原卻可以,因為中原皇帝就是商船船長,在實力上碾壓類比船員的大臣。

海盜船和商船是兩種不同管理邏輯,中原和草原也是兩種不同統治邏輯。中原帝國要統治草原,就需要懂得草原邏輯、按照草原的方式,才能放大自己統治的可擴展性。

歷代中原王朝,只有大唐實現了中原向草原的統治擴展。

靠著自己博大包容的想象力,靠著對兩種統治邏輯的理解和運用,大唐把統治極限拓展到遼闊草原和瀚海大漠。

01.東突厥的自取滅亡

公元626年,李世民遭遇渭水之恥。大唐的對手東突厥,是強悍空前的草原帝國。

控弦且百萬,戎狄熾強,古未有也。

但是,三年之後,十萬唐軍、六道出擊,平滅東突厥、生擒頡利大可汗。東突厥這個草原最強帝國,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大唐攻滅薛延陀、開疆葉尼塞河,李世民拓展中原帝國的統治極限

問題出在了哪裡?

因為大唐太強,因為李世民雄主。但是,大漢也強、漢武帝也雄主,而漢匈之戰打了上百年。

隋文帝徵高句麗,無功;隋煬帝徵高句麗,隋亡;李世民徵高句麗,身死。徵高句麗徵了七十年,高句麗總算滅國,但最終導致高句麗亡敗的,是唐高宗的雄才大略嗎?

高句麗莫離支泉蓋蘇文亡故,於是高句麗內亂,然後高句麗滅亡。

堡壘被轟得殘破,但堡壘依舊不到,因為人可以去修,國家這個堡壘是個活系統。但是,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還是因為國家這個堡壘是個活系統。

東突厥也一樣。大唐雄兵十萬,轟垮的只是一個搖搖欲墜的草原帝國。

東突厥遭遇了統治危機。

德言專其威福,多變更舊俗,政令煩苛,國人始不悅。

在傳統的中央王朝,實行現代民主制,可以嗎?不可以,因為現代民主制無法嫁接到傳統國家的生態系統。同理,在部落聯盟的草原帝國,推行傳統中原王朝的統治方式,也不可以。

東突厥頡利大可汗,“才其人(趙德言),委信之,稍專國”。實際上,頡利可汗和趙德言,這兩個人,在搞變法,要在草原推行中原統治的邏輯。


大唐攻滅薛延陀、開疆葉尼塞河,李世民拓展中原帝國的統治極限

會大雪,深數尺,雜畜多死,連年饑饉,民皆凍餒。頡利用度不給,重斂諸部,由是內外離怨,諸部多叛,兵浸弱。

關鍵是“重斂諸部”這四個字,頡利大可汗要向草原部落徵稅,但徵稅是中原王朝的專利,草原帝國用不起這個手段。於是,其結果就只能是“諸部多叛”。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發動漠北之戰,衛青和霍去病十萬精騎,打得匈奴單于狼狽逃竄,衛青兵至趙信城、霍去病封狼居胥。儘管如此,匈奴並未滅國,單于未被生擒。

但公元629年大唐不到六個月的反擊戰,就平滅了東突厥。導致這樣的結果,不是因為大唐太強,而是因為東突厥的變法,它在自取滅亡。

02.戰爭和大唐共同塑造了薛延陀

薛延陀,由薛部和陀部合併而成,兩部皆屬匈奴別種鐵勒部。柔然稱雄,隸屬柔然;突厥稱雄,隸屬突厥。

這就是草原的邏輯,草原帝國就是一個草原諸部落的聯盟。

東突厥處羅大可汗(公元619年到620年在位),徵稅無度、統治暴虐,誅殺鐵勒酋長100多人。於是,鐵勒諸部集體反叛,推舉契苾部首領為易莫真莫賀可汗、薛延陀首領為易咥小可汗,投靠西突厥。

西突厥內亂,薛延陀部首領夷男率其部7萬戶,再投東突厥。卻又趕上東突厥頡利大可汗橫徵暴斂,薛延陀部只能再次反叛,首領夷男率兵擊敗東突厥大軍,揚威草原。


大唐攻滅薛延陀、開疆葉尼塞河,李世民拓展中原帝國的統治極限

於是,鐵勒諸部和歸附的突厥諸部,推舉夷男為可汗。就在此時,為了反擊東突厥、捭闔草原,李世民冊拜夷男為珍珠毗伽可汗,薛延陀汗國正式成立。

戰爭塑造國家。但是,還有一個因素也在塑造國家,那就是系統內部的自組織。戰爭只是刺激和加劇了系統內部的自組織。薛延陀汗國,是被戰爭塑造的,也是鐵勒諸部和草原部落系統內部自組織的結果。

馬上打天下但不能馬上治天下,這不是治理方式的問題,而是合法性來源的問題。馬上打天下,是一個合法性來源。但是,你可以馬上打別人的天下,別人也可以馬上打你的天下。所以,薛延陀汗國,就需要在戰爭之外開發另外一個合法性來源。而另一個來源,就大唐的冊封和認可。

貞觀三年八月,夷男派其弟統特勒入貢長安,李世民賜其寶劍、寶鞭,並對其說:

卿所部有大罪者用劍斬之,小罪者用鞭鞭之。

有了大唐冊封和李世民的訓令,薛延陀汗國才能正式稱雄草原。在東突厥滅國後,薛延陀成為當之無愧的草原帝國。


大唐攻滅薛延陀、開疆葉尼塞河,李世民拓展中原帝國的統治極限


03.大唐攻滅薛延陀

薛延陀與大唐的矛盾,源於三件事。

一起刺殺。

頡利可汗的侄子阿史那結社率,行刺李世民未遂。這件事讓李世民反思內遷東突厥諸部的政策。於是,將本已安置在黃河以南的東突厥諸部遣返漠南草原,名曰:復其故庭,繼其先緒。

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個是防止東突厥諸部在中原為亂;另一個是扶植東突厥舊部監視日益做大的薛延陀。


大唐攻滅薛延陀、開疆葉尼塞河,李世民拓展中原帝國的統治極限


此事直接引發大唐與薛延陀兵戎相見。公元641年,薛延陀夷男可汗派其子大度設率軍20萬進攻東突厥阿史那思摩部。阿史那思摩退至長城以內,李勣和薛萬徹率數千士兵擊退大度設,斬首三千、俘虜五萬。

一次探親。

公元642年,唐太宗派將軍契苾何力回涼州省親,卻遭遇契苾部要叛唐歸服薛延陀。契苾何力,不同意叛唐,於是被族人押往薛延陀部夷男可汗牙帳。但,契苾何力仍舊拒絕投降,並割去左耳以明志。


大唐攻滅薛延陀、開疆葉尼塞河,李世民拓展中原帝國的統治極限

何力箕踞而坐,拔佩刀東向大呼曰:“豈有大唐烈士,受辱蕃庭,天地日月,願知我心!”又割左耳以明志不奪也。

一場和親。

當聽聞契苾何力的情況後,唐太宗李世民立即派遣兵部侍郎崔敦禮前往薛延陀,提出以和親換回契苾何力。

遽遣兵部侍郎崔敦禮持節入延陀,許降公主,求何力。由是還,拜右驍衛大將軍。

這三件事後,薛延陀與大唐徹底撕破了臉,然後就是隻能用戰爭手段解決政治問題。契苾何力歸唐後,不僅沒有和親嫁公主的事,而且大唐積極備戰,準備徹底解決薛延陀問題。

公元645年,夷男可汗亡故,二子相殺、汗國內亂。

公元646年,唐太宗李世民派李道宗、阿史那社爾、執失思力、契苾何力、薛萬徹、張儉諸將,從朔州、夏州、靈州、代州和營州出兵,五路大軍進攻薛延陀。


大唐攻滅薛延陀、開疆葉尼塞河,李世民拓展中原帝國的統治極限

唐軍從中原殺向草原,薛延陀又自相攻殺,回紇再又發兵助戰。此戰,薛延陀汗國宗族幾乎被屠殺殆盡。夷男可汗之侄咄摩支,僅率七萬餘眾,向唐求降,願遷居鬱督軍山(即今蒙古國境內杭愛山東支)

但是,鬱督軍山的鐵勒九姓曾經遭遇薛延陀的壓迫,所以拒絕薛延陀棲居此地。於是,唐將李勣率軍與鐵勒九姓夾擊薛延陀部,殲敵五千、俘眾三萬,生擒薛延陀部首領咄摩支。

04.帝國開疆葉尼塞河

在攻滅薛延陀部之後,大唐於公元647年在漠北鐵勒諸部區域內建立“六府七州”。

六府,即回紇部的瀚海府、僕骨部的金微府、多濫葛部的燕然府、拔野骨部的幽陵府、同羅部的龜林府、思結部的廬山府。

七州,即渾部為皋蘭州、斛薛部為高闕州、奚結部為雞鹿州、阿跌部為雞田州、契苾部為榆溪州、思結別部為蹛林州、白霫部為寘顏州。


大唐攻滅薛延陀、開疆葉尼塞河,李世民拓展中原帝國的統治極限


以上各州府均由諸胡部首領為都督、刺史,唐帝國對漠北地區實施羈縻統治。為了加強控制,李世民單獨設立燕然都護府(後稱瀚海都護府、安北都護府),任揚州大都督府司馬李素立為都護,總攬六府七州事。

夷人感其(李素立)惠,率馬牛以饋素立,素立唯受其酒一杯,餘悉還之。為建立廨舍,開置屯田。

封疆大吏,該當何為?

李素立儉行羈縻、德行漠北,其功績足以彪炳史冊。

正是因為李世民天可汗威儀、正是因為李素立的封疆以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附近的的鐵勒骨利部遣使歸唐,李世民在骨利部置闕州。

其後,從未與中國通使的結骨部,也派使者入唐、要求冊封,李世民在結骨部置堅昆都督府,治所在今天俄羅斯境內的葉尼塞河上游,任其首領失缽屈阿棧為右屯衛將軍、堅昆都督。


大唐攻滅薛延陀、開疆葉尼塞河,李世民拓展中原帝國的統治極限


05.總結:為什麼只有大唐可以

把中原王朝統治拓展到草原大漠,甚至穿越草原大漠,北至貝加爾湖、開疆葉尼塞河的,只有大唐。

之前與之後的中原王朝,都沒能做到,秦漢的長城就是北方統治的極限。

草原反制中原,草原帝國帶著遼闊疆土的嫁妝,以暴力和秩序反向輸入中原的元清,是另外一套邏輯。中原帝國,拓展自己的統治到草原的,只有大唐。


大唐攻滅薛延陀、開疆葉尼塞河,李世民拓展中原帝國的統治極限

為什麼只有大唐可以?

大唐的武力,只是一個次要因素。大唐,能夠向草原輸出秩序,才是關鍵。

而大唐之所以能夠向草原輸出秩序,是因為大唐懂得草原邏輯。或者說,面對草原問題,大唐改變了中原邏輯,直接用草原邏輯統治草原,向草原輸出了秩序。

唐太宗李世民,是第一個被草原諸部奉為天可汗的。其後,還有唐高宗、武則天、唐中宗、唐睿宗和唐玄宗,都是唐朝帝王。


大唐攻滅薛延陀、開疆葉尼塞河,李世民拓展中原帝國的統治極限


天可汗,不是武力的問題,而是故事的問題、而是草原邏輯的問題,更是想象力的問題。

身在草原的東突厥,橫徵暴斂,試圖以中原的稅賦邏輯來整合草原諸部,建立一個集權模式的傳統帝國。

東突厥的頡利大可汗,很有想象力。但是,想象力用錯了地方。

傳統政權可以在大唐、可以在高句麗,但是不能在草原。因為草原的貧瘠,支撐不起一個昂貴的傳統政權。

接續東突厥的是薛延陀汗國,它也有這個傾向。特別是夷男可汗為了迎娶新興公主,大肆搜刮草原諸部,以拼湊昂貴的嫁妝。但是,夷男可汗是在一艘海盜船上,海盜們都有槍,他們可以輕輕鬆鬆地換掉他這個海盜頭目。

大唐的這兩個對手,身在草原卻不懂草原邏輯,到頭來只能是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而中原帝國的李世民呢?他不僅懂得草原邏輯,而且將草原邏輯運用到了微妙之處。

渭水之恥,李世民只六騎,便敢親赴突厥二十萬大軍陣前,揮鞭痛斥頡利可汗,引得無數突厥壯士競相跪拜。


大唐攻滅薛延陀、開疆葉尼塞河,李世民拓展中原帝國的統治極限

渭水橋邊,面對東突厥的二十萬大軍,李世民敢這麼做,因為突厥人崇拜敢這麼做的瀟灑英雄。

虎牢關下,面對竇建德的三十萬大軍,李世民就不能這麼做,因為中原軍隊才不管他是不是英雄,不僅不會競跪拜而會擒賊擒王。

大將契苾何力被薛延陀釋放歸唐後,李世民當即悔婚,不願下嫁新興公主。大唐群臣堅決反對,認為要麼不答應和親,要答應和親就不能反悔。大臣們看到的是道德,李世民看到的則是政治,而且是天可汗的草原政治。

今以女妻之,彼自恃大國之婿,雜姓誰敢不服!戎狄人面獸心,一旦微不得意,必反噬為害。今吾絕其昏,殺其禮,雜姓知我棄之,不日將瓜剖之矣,卿曹第志之。

薛延陀能夠稱雄草原諸部,一是因為自身的武力,二是因為大唐的冊封。戰爭和大唐,共同塑造了薛延陀汗國。

如果再嫁之以大唐公主,那麼,“彼(薛延陀)自恃大國之婿,雜姓誰敢不服”,自恃大唐女婿的薛延陀,橫行草原,草原諸部、誰敢不服。

如果不與薛延陀和親,那麼,“雜姓知我棄之(薛延陀),不日將瓜剖之矣”,草原諸部就會明白大唐放棄薛延陀,自會與之分道揚鑣。

唐滅薛延陀之戰到底殺傷多少,特別是諾真水之戰,一直被後世史學家所質疑。很多人都認為薛延陀是亡於氣候災難和諸部為叛,不是大唐的戰場武功。

但是,這本就不是一個戰場武功的問題,而是一個政治博弈的問題。戰爭只是博弈的手段,並非所有問題都要用快意恩仇的戰爭方式來解決。大唐滅國薛延陀,就是如此。


大唐攻滅薛延陀、開疆葉尼塞河,李世民拓展中原帝國的統治極限

時勢造英雄,但是大英雄也可以推動時勢。

魏晉以來的民族大融合,塑造了隋唐兩個大帝國。帝國治下的混一胡漢,塑造了隋唐帝王對中原世界和草原世界的博大包容。這種博大包容,正是李世民願意理解草原、能夠理解草原的大勢。

在中原,他懂得中原的邏輯;在草原,他懂得草原的邏輯。在中原,隋唐帝國實現了混一胡漢;在草原,李世民又將這種想象力放大到整個草原,拓展了中原王朝的統治極限。

這又是一種英雄對時勢的推動。

帝國統治的極限在哪裡?

物質統治的極限,就是中原農耕地區,所以黃河和長江是母親河。國家輸出秩序、收取稅賦,統治的成本遠遠低於稅賦的收益,收益大於成本。

武力統治的極限,在北方就是萬里長城,所以萬里長城勤修不止。秦修長城、漢修長城,入主中原的北魏也要修長城。往長城以北出兵不是不可以,但是輸出不了秩序、建立不了統治,戰爭是一種純輸出。

只有大唐的統治極限,遠遠超越了歷代中原王朝。大唐靠得是物質和武力嗎?與其說是物質和武力,不如說是一種想象力,是對兩種統治邏輯的認知、理解和運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