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幼儿园超前教育的危害,等到孩子上了二年级就会全面爆发!这是真的吗?你怎么看?

焜焜妈妈


我们这边有所小学是公认的好学校,为什么公认的“好”呢?就是这个学校上学的孩子走的路线就是将来的清北,能去上的孩子全部都是通过考试面试的,入学后就开始住校,多数最后都能考上本地特别好的初中,最终就是一路好学校到重点大学。

但是上这个学校的孩子家长也是要付出特别多的,而且得一直坚持,不能懈怠。认识的朋友就是孩子妈一路坚持,在全家人都反对孩子住校,补课太多辛苦的情况下,她每个假期也是每天骑自行车一个人带着孩子风里来雨里去。最后孩子考上了全国前十的大学。

而且这个孩子性格还蛮活泼,也一样喜欢打球游泳等各种运动,整体就是一个温暖开朗的大男孩。周围的朋友还是蛮羡慕的。

所以,要不要超前教育,取决于你的目标和决心,如果你就是想要孩子上清华北大,那么奔着这个目标你可能从他一出生就开始规划路线了,甚至于为了上一个好学校必须得早早准备,而且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

但如果你没有这么远的规划,也不会因为周围的环境而各种焦虑,那么就不用非得提前教很多知识啊。用你觉得适合孩子的方式让孩子快乐的过童年就好了。

另外那些说提前教育到几年级就会体现出弊端的,我想说如果你一直不松这根弦,观察孩子跟老师积极沟通,有问题了也会家校合作把问题解决,孩子正常来说不太会掉队。

至于思想层面,那就要看平时如何跟孩子交流了,并不是爱学习,学的多的孩子就一定是辛苦的压力大的不开心的啊,其实孩子小时候本身就是玩中学学中玩的,像有些孩子就喜欢做逻辑题,他觉得是在游戏,并不像很多人觉得孩子这么小让他学习多累啊。

我比较奉行顺其自然,就是孩子发展到哪个阶段,她有能力去完成什么就适当的引导教育什么。原则是大人孩子都舒服都喜欢的方式。

再有,我会做觉得自己该做的事儿,先把自己做好,再来引导孩子,而不是自己什么都不懂,就把孩子扔给各种机构。

总之,现在的大环境来看,还是各种竞争压力的,我们做家长的首先应该先提高自己,不焦虑,不随波逐流,按照自己孩子的发展去引导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毕竟我们多数人的终极目标也不是孩子一定要如何如何,只是都想要养出一个幸福的孩子啊哈。



我是一个混迹育儿圈10年终于得以自己施展拳脚的双胞胎宝妈,是朋友圈中的辅食达人,育儿小百科,爱生活爱分享,正能量爆棚的我期待与您一起同行,在育儿育己的路上共同学习成长哈。记得帮我点赞关注哦哈,谢谢!


帅帅育儿


不用二年级,一年级下半年就会爆发。

孩子的学习需要一定的新奇感。就是要跳一跳吃桃子。如果抱在怀里一堆桃子,过时了,烂了,肯定很无趣。

幼儿园超前教育危害不小。

一.有的老师教的跟小学教的不一样。养成不良习惯很难改。我们这儿以前幼儿园老师让孩子写字,不是按照笔顺一笔一划的来教,而是让孩子自己写。我家的小孩儿比较乖,也比较聪明,字也写的不错。但是有一天我看她写字的时候就吓了一跳。字写的虽然很漂亮,但是有的字竟然是插起来的。根本没有笔顺这一概念。原来孩子写字,一直不是按笔顺写,而是在画字,插字。回想那一刻我既惭愧,又悲哀。



惭愧是自己是老师,自己的孩子却没有空来陪。

悲哀的是,这种超前教育又有什么用?只是增加了孩子的负担,养成了不良习惯,对孩子造成伤害。

我都不知道孩子上了小学之后是怎样改过来的。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难过。因为当时毕业班很忙,也没有盯上自己的孩子。

大人的无知会给孩子造成多大的不良影响,不是我们可以想象的。



不过这件事情以后也没有跟孩子讨论过。到现在也不知道孩子对这件事是什么感觉。只是作为成年人,我不希望其他孩子再受到这样的"磨难"。

希望我们大人不管给予孩子什么,都不要因为自己的懒和不负责任,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二.越是聪明的小孩儿,越不需要超前教育。反复地重复一项孩子早已经烂熟于心的活动,会磨灭孩子的积极性和耐心,会毁灭孩子的兴趣。

几年前因为偶然的机遇,我教了两年小学一年级。刚开始学拼音和汉字,有的同学很得意,因为说他们在幼儿园老师教过。有的学生家长很着急,因为自己孩子的幼儿园没有教过。孩子在幼儿园大多学的是唱歌和游戏,手工,对于小学的内容教的少,说很后悔为孩子选择了这样的幼儿园。我当时也有同感。



但是一段时间之后,这种差距就明显缩短了。因为有的小孩他的接受能力就是强。而小学的教学又总是反复的重复简单的字词和拼音。在小学一年级,班级平均分有时候会96分以上。班里满分的同学有时候能达到三十六七个。想想孩子们是怎样才能达到这么高的满分率的?无他,反复地重复。做到一个熟字。

但是有时候熟并不能生巧。反而生厌。因为过度的重复使很多同学产生了厌倦而不是喜欢。这对孩子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是会造成伤害的,甚至会养成不良习惯。

至今记得有一个小女孩和一个小男孩儿,忽闪忽闪的大眼睛,都是特别聪明的孩子。刚开始字写得非常工整漂亮。但是后来,尤其是男生,下学期写字反而不如上学期。 当时就曾经为他们感到痛心痛惜。

也就是说,到一年级下学期,学前教育所造成的优势几乎就丧失殆尽了。而对于一些聪明的同学,他们对于还要写早已烂熟于心的生字,就开始产生厌倦,写得不是那么工整和漂亮了。

甚至以前写对的,后来却写错了。因为孩子的作业写多了之后就不再走心了。



这种情况当时在教学的时候就有所发现。是真的。

超前教育反而伤害了孩子。

当然对于接受能力差的同学,可以早教育,这就是俗语所说的笨鸟先飞。

但是要按照正确的方式方法去教育。不要闭门造车,外行人做外行事,是不行的。

学生的教育最好还是专业老师。隔行如隔山。如果家长要提前做一定要乐于请教专业者 。

三.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

1.就是让孩子在什么年龄就做什么事。该玩就玩,该天真就天真。

2.因材施教,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

长期培养目标,养成读书习惯,读有质量的书,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年龄特点,不断增加孩子的阅读量,扩展阅读视野,增进阅读深度。

比如小学一到三年级的孩子可以读杨红樱系列,但是是五六年级到初中,就不要再读杨红樱,本人认为杨红樱的书,浅薄而无文采,文学修养差,生命感和心灵感淡泊,缺少文学的深度和美感。而要变成曹文轩,毕淑敏,三毛,朱自清,甚至鲁迅,《论语》,霍金,《三国演义》诗词,等。




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没有什么超前不超前,早做早得。

英语,读写听说都要从小做起。也没有什么超前不超前。

因为语文和英语都是语言,是工具,也是文化。广无垠,深无边,还能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交际能力,增进思想深度,开阔人文情怀,越早越好终生受益。当然也要适当,不能把孩子见禁锢在里面。

四.总之,孩子的情况不同,家长就要采取不同的策略。不要盲目跟风。在为孩子选择学校和课外辅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佳思佑玩爆语文


作为四年级男孩的妈妈,我想我对于幼儿园的超前教育的这种现象有一点发言权,毕竟我们都是亲身经历过来的。

我儿子当时上大班的时候,幼儿园老师就开始教孩子认识数字了,当然这不是老师突发奇想,而是幼儿园的教材上有这个内容。

至于汉语拼音是没有教的,而是我自己在家里给儿子先一个一个教会的,我的目的是让他认识每一个字母,会写会读会拼就可以。

这是孩子上一年级之前的基础,就是说父母要让孩子认识汉语拼音字母,认识1-10的数字,并且会1-10的加减法。

这个部分的内容不是超前教育,而是基础内容,因为如果你连这个内容都不教会孩子的话,孩子基本上很难适应一年级的学习生活。

接下来我说一下超前教育到底教什么内容,以及超前教育的危害。

首先是超前教育的内容是指什么?

我刚才说的内容是基础内容,因为现在的一年级老师,会默认所有的孩子在上一年级时,至少是认识数字的,还有认识汉语拼音的。

虽然一年级的书上有这部分内容,但是老师上课的进度很快,如果孩子之前不学习的话,就难以跟得上学习进度。

然后比这个内容更深的知识点就是超前教育的内容了,比如让孩子提前写很多的常用汉字,还有逼孩子学20以上的加减法内容。

孩子学得很费劲,但是大部分孩子还是会学得会,这就导致孩子上一年级以后,很得意自己都学会了,上课就不能认真听讲了。

所以父母只需要给孩子一个基础的内容学习就可以,没有必要超前学习,这对于孩子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没有好处。

第二就是超前教育会影响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

孩子都是单纯的,他们的世界很简单,我这个知识学会了就不需要再听老师讲了,这是他们普遍的想法。

所有凡是接受超前教育的孩子,上课都是不肯认真听讲的,作业是做得又快又好,还经常得到100分,他会认为学习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但是当他上了二年级,大部分孩子吃老本就有点儿费劲了,但是有父母的高压政策,大部分孩子还是能保持高分的。

真正出现问题的基本是在三年级,一个是知识内容增多加深了,二个是增加需要逻辑思考的内容,不是死记硬背就能考高分了。

那些吃老本的孩子就开始跟不上进度了,一个是因为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二个是他们没有养成认真思考的能力。

这个时候,这部分孩子的成绩下降是必然的,而且是非常快速地成绩下降,父母再想帮孩子提高成绩都很难的。

总结一句话,父母只需要在孩子上一年级之前,给孩子基础的知识就可以,重点是让孩子上小学以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帮助孩子真正提高成绩。


王子育儿观


实际超前教育真没那么可怕。

我同事的女儿,5岁就上一年级了,但她上的是私立幼儿园,所以她上一年级时,孩子基本什么都会了,所以成绩也很好。

后来成绩一直保持的都很好,初中高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7岁就上大学了,还是一所211大学。

超前教育的危害在她身上一点体现也没有。

所以说超前教育并不是所有孩子都不适合。

目前的教育,孩子超前教育也不是什么坏处。

第一:幼儿园基本啥也不教。

现在的幼儿园基本什么都不教。但一年级语文两个月就要学完全部拼音,数学两个月十以内加减法要全部学完,还要会做各种变式题,短短两个月,谈何容易?

如果孩子再不超前学点,一年级是真费劲呀,大人孩子都累。

多少学点,真没什么坏处。

第二:一年级识字量达不到,孩子真跟不上。

到了一年级,孩子每天都有新内容,如果孩子识字量达不到,很多题压根不懂什么意思,怎么去做题?

不管是语文还是数学,每天都牵涉到读题审题,有时老师在校也不念题,孩子怎么做?

我的建议是,孩子上一年级之前,家长可对孩子进行以下方面的教育:

1、大量的阅读。

2、尽量多认点字,可以不写。

3、十以内加减法多少学点。

4、拼音可以学完声母。

总之,孩子一个字不识,啥也不会上一年级真心跟不上,或者会很累很累,到时家长孩子都很累!

超前教育也不是什么洪水猛兽,私立幼儿园出来的孩子成才的很多很多,真的不能一概而论!


人生如梦LLH


超前教育还是要分老师和孩子的!有些人认为超前教育不好,大概是说孩子幼儿园学了小学的内容,到小学的时候上课就不会特别认真听讲,一二年级听课习惯养成以后三年级开始就要跟不上了,因为三年级的内容幼儿园学不到,后面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我觉得这个分孩子,不是所有孩子都这样,有些孩子多动些,有可能是这样的,不能说全部孩子都这样。还有就是老师,不知道其他地方,我们这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老师大部分超前教育,到了上小学老师一带而过,这就给孩子和家长造成一定的困扰!我有两个亲戚,他们的孩子同龄,幼儿园一个公立一个私立,上一年级时,私立幼儿园的相对轻松,最起码的他认识题目,认识字!公立幼儿园的因为写作业每天哭到不行,因为题目都不认识,听不懂。然后每周语文数学全部补!其实跟两个人上什么幼儿园关系不是很大,关系大的是老师,老师不细讲,一年级学习1-5,而幼儿园中班已经把10学完了,老师认为大家应该都会,不需要多做练习,多讲,导致公立幼儿园的这一个学习成问题!现在上4年级,私立的那个通过各种补课成绩也上来了,私立那个一如既往的学习好,也不存在什么学习习惯不好。我孩子上私立幼儿园,不是不想进公立,进不去!幼儿园教的东西我也分,比如唐诗我一定要求背会,但是写的东西就不要求了,写字还早,大了自然会写。所以在我看来,超前教育也好,不超前教育也好,最主要的是孩子的习惯,好习惯从小培养,比如喜欢看书,不论玩什么要能坐的住,小孩儿能坐的住才行!如果你碰到超前教育,别老师要求学什么就逼迫孩子,孩子什么年龄学什么东西是有规律的,不然为什么会有教育分几年级,孩子背背唐诗是可以的,以后在语文这方面压力可以小一点!


数拖把的女子


我一直不赞同超前教育,什么样的年龄就做什么样的事!

分享一下我两个孩子的经历,我闺女今年五岁,前两年都是在公办幼儿园上学,公办幼儿园什么都不教,天天教孩子如何玩耍,教孩子生活习惯,整理自己的玩具等等。当时就有很多家长想给孩子转园,觉得教了学费什么都不教,以后上小学肯定跟不上。

因为买房子和即将上小学的原因,我家孩子今年只好转园,转到这个私立幼儿园上学。去报名的第一天园长就说我家孩子没有学过,担心孩子跟不上之类的话。我当时一脸惊恐,孩子上幼儿园不就是玩耍吗?学那么多知识干嘛!我给园长说:孩子玩开心就是,学不学无所谓。(我们是被逼无奈让孩子转学的,如果可以我宁愿让孩子继续在公立幼儿园上学)

我闺女刚开始不适应,因为什么都没有学过,我告诉孩子没事,你想学就学,不想学就算了,玩开心就行。孩子的作业也是想完成就完成,我很少看到我家孩子做作业,放学回家就玩自己想玩的事。

这两天孩子考试,我孩子竟然拼音和数学都100分,班上只有3个孩子双百分。我问孩子你怎么都会呀!她回答我上课听老师讲过就记住了呀!

所以只要孩子想学习,是不用家长逼着学习的,孩子自己就学了。

再讲一下我朋友的孩子,朋友孩子今年9岁了,一直上的私立幼儿园,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就把拼音数学学完了。上一年级的时候,两课成绩都是一百分,二年级的时候,考试成绩两课成绩九十多,这最近考试的一次,两课成绩八十多。

刚开始在班上的成绩名列前茅,现在越来越差,孩子甚至厌学了,上课也不愿意听讲。朋友看到孩子成绩差,寒假都给孩子报补习班。

不要给孩子超前教学,真的有很多危害:

第一,超前教学,只会让该玩的年纪学习,等到了该学习的年纪孩子就想去玩了,只会适得其反。

第二,孩子的童年不快乐 。

我经常看到幼儿园做作业哭泣的视频,这么小的年纪,就要经历这么痛哭的事情。未来还有近二十年的学习时间,日子得多难受。

第三,比起学习,更应该教会孩子习惯。比如:行为习惯,生活习惯,整理玩具的习惯,分类习惯,还有就是阅读的习惯。这些都很重要,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和成长,比逼着孩子成长更重要。

第四,比起死背硬记,思维更重要。过早的让孩子接触知识,孩子根本不理解,她只会死背硬记。正直的学习技巧是理解后,再去思考再去记忆,3到6岁是锻炼孩子思维模式最好的时期,不要让这些死背硬记的知识填满他的小脑袋。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有丰富的育儿知识和实践经验,需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的宝妈可以关注我,期待与你,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一月爱八月


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

孩子现在三年级,以前上的是个私立幼儿园,在校期间,也是以三字经,弟子规以及小学一年级的文化知识为主,刚开始,我们都以上学就要学知识的心态让参加了这所幼儿园,可是等上了小学才发现,孩子发现小学学的知识他都会,出现了弃学的现象。当然这个问题也不能全怪幼儿园,孩子自律是很大的原因。当一年级时,他们不学考回来的成绩也很好,我根本不知道没学习,等二年级的时候,成绩就下滑的特别严重,我反应过来的时候,两个孩子在不同的班级都是倒数。现在,三年级了,天天敲打着成绩才算过得去。

总结出来的经验,幼儿园还是找培养生活习惯,生活礼仪以及兴趣爱好为主的幼儿园吧。早学是真不好,孩子在自律性最差的一年里,发现小学的知识他学过,会骄傲,会上课不认真的,养成了不好的习惯,真是后悔已经晚了。



sO参生


学前教育也谈不上危害,我觉得是不是参加学前教育是一种选择,和所有的选择一样,有好处就有坏处,只要好处大于坏处就好。

不过二年级学习成绩开始分层是真的,据说三年级会分的更清晰。

我是海淀区一个二年级学生的家长,说一下我家的情况吧。

我家上的是公立幼儿园,上的时候,正好上边下了文件,不提前学小学内容,不得开课外班兴趣班。所以,我们一直跟着幼儿园学习,直接上了小学,目前成绩很好,也很稳定。

小中大班一直只在幼儿园里学,没上过课外班,兴趣班。但幼儿园里教的也很多,每学期要开二次家长会,会和家长们说明本学期的主要任务和总结。大体内容是这样:

小班是学习适应社会性,社会上发生的事情幼儿园都会发生,好的不好的事都会发生,特别是一些不友好的事情,让孩子早见识早经历早积累早学习,家长要有心理准备。比如打架,骂人,孤立,这样的事,老师会教孩子一些应对的办法,家长尽可放心。老师特别提醒了体育和阅读的重要性,特别强调阅读的培养,要求每天家长给读半小时睡前故事。

中班主要是权威,纪律,自律和表达。权威是家长管理孩子的基础,这个工作和老师配合好,以后管理孩子会顺利很多。纪律和自律直接确定了管理的效果,特别是孩子上学以后,不在家长的视线之内,这二项直接确定了孩子的成绩,所以这三项要积极配合老师,努力完成,要不然上了学根本管不了。幼儿园老师还会给孩子们口头布置一些作业,让孩子传给家长,大都是些小手工,好多家长很反感这个,其实主要还是为了煅炼孩子的表达能力,家长理解一下。这个时候老师会教拍球和跳绳,有利于孩子的身高。老师还会提醒体育和阅读的重要性和持续性。

大班,主要是幼小衔接,要教孩子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十以内加减法,数手指头的那种,要求认识一部分的拼音,在班内有了问题不鼓励告状,要求尽量自己解决,表演性的活动明显增加,英语没教,语文有了看图说话的衔接,教室开始分区,培养孩子的特长和喜好。这一年家长开始分化,要不要参与学前教育成了最关心的话题,最后,85%以上的家长选择了去参加学前教育,我们选择了留在大班。

我们没有参加学前教育的好处是孩子玩的较多,思维开扩,学习成绩好,而且稳定,自信,现在二年级了,属于成绩越来越好的那一类。

没参与学前教育的坏处是,刚上学的时候忙乱,每次考试都会错一个题,在满分一片的同学里就显得有些少。到了二年级,有时还是错一道,有时会满分,但别的孩子满分少多了,所以显得咱家的孩子更好。还有就是英语我们是零基础入学,英语老师因为班内只有二个零基础,就没教26个字母的读音,也没通知家长,还是我们检查作业的时候发现孩子不会读问了孩子才知道的,那时离考试还有二周,着实忙了好几天教孩子。

参加过学前教育的好处是,很多课本内容都提前学习了,而且考试也经历过了,在一年级,取得好成绩非常容易,而且老师还会教一些技巧性的解题方法,孩子这个年龄的记忆力又超好,更加增加了考高分的概率。所以一年级表现会特别优秀。

参加学前教育的坏处是,1.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会受到影响,所有的知识和问题都是老师教的,然后还要进行大量的练习,没有时间思考总结。2.上课容易走神。因为已经学习过一次了,再听一次就容易走神,当到二年级需要听课的时候,走神己成习惯了。

总结,看家长的选择了,各有各的好处,确定一下,阅读真的很重要。

这是我家的想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陪娃写作业的爸爸


这个问题,我想我有点发言权

我家大宝现在二年级

读的公立幼儿园管理的民营园,也就是说了学费贵些,老师只有一个有编制外,其余教学设置和公立园一样。

我们在幼儿园不学文化知识,就是培养点行为习惯,玩些玩具,吃饭睡午觉

大班那一年其实我也有点纠结,本土论坛逛多了,说不焦虑是假的。寻思着等到暑假去上个幼小衔接班或者自己在家里教一教

哪里晓得小朋友刚刚放假,第二天我妈就脑出血,然后就是无休止地住院,康复理疗,最终瘫痪。不要说辅导孩子学习了,能给孩子们弄口饭吃就不错了。

就这样,开学了。

刚开学,确实辛苦,好在我家孩子9月份的,比其它孩子大,所以接收能力还是可以,要说一脸懵逼倒也不存在,但是确实有压力,首先体现在识字量不大,别的好多小朋友拼音都已经学完了,数学已经会100以内的加减法了。而我的宝贝,真正地从零学。第一次考试不理想。我鼓励她说,别的小朋友学过,你从来没学过,你一开学就能学会这么多东西已经好厉害了。上课要认真,这样的话我们每天学一些,跟着老师的进度,认真完成老师要求的作业。第二个月,第三个月,逐渐长进,到期末,已经拔尖了。现在二年级,做作业不需要我操心,有时候她会担心考不到满分,有时候也自信心爆棚地说她发现她自己也是隐藏的学霸。

我仔细翻了他们的教材,发现并不是网上传言的那么不堪,相反,我觉得课程设置蛮合理的,与生活也贴近。应该说是适合大多数孩子的吧。

如果超前教育真的对孩子们好,相关部门一定会想办法超前教育的,一纸令下就能解决。我们有教育部,有教育研究委员会,他们的责任之一就是制定教育大纲和进度。他们才是权威!

我以亲身经历和我的观察奉劝爸爸妈妈们,不要焦虑。

原生态的孩子创造力更强!


早睡早起才乖


事实上,你不学,别人会学,直接导致你的孩子刚入学就与其他孩子“格格不入”。

01

事实上,我们国家在政策规划上对于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这一块做得并不成熟,甚至有些脱节。

幼儿教育注重在玩中学,孩子不用坐下来写作业,但是到小学后一切都变了。

我女儿的幼儿园是公立幼儿园,这几年一直奉行“严禁幼儿教育小学化”。所以,女儿上了两年半幼儿园,上学从来没有背过书包,没有握过笔,没有写过一个汉字,还有半年就上小学,到现在连名字都不会写。

而我表姐的儿子,明天也要上一年级,人家已经在去年已经把名字写得非常工整,识字量达到2000,现在已经能进行阅读与简单的写话。

同样准备幼升小,差距就这么大!

02

作为老师,我开始为女儿的“零起点幼升小”而恐慌。

我办公室里有四位一年级老师,每天都时不时非常抱怨,有的孩子识字量太小,有的孩子半学期连基本的学习习惯都没有养成。

说者无意,听者有意。听得多了,我自然就有了想法,因为别的孩子都会准备,如果让孩子“两手空空”去上一年级,就会落后于其他孩子,这样会使孩子有挫败感。

有家长会说,担心以后因为学过这些知识,孩子以后会失去兴趣,慢慢疲软,其实基本没有,孩子失去学习兴趣与他之前学过什么关系不大。

任何时候学习都是有度的,只要你在幼小衔接阶段给孩子适当引导,不要大张旗鼓,更不要让孩子学得太深太多。

03

孩子有了基本的学习习惯与能力,在上了小学以后才会很快适应。

我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第一 一定让孩子知道学习是怎么回事。

众所周知,幼儿园的学习主要以玩为主,注重组织合作交流。但是上小学后更注重孩子独立学习,所以上小学前一定要让孩子能够坐下来,知道学习时必须要安静坐在座位上。

有的孩子上小学快一个月了,仍然没有基本的学习习惯,比如上课的时候会突然去扔垃圾,比如上课都半节课了,不知道把课本拿出来,更不知道写作业,还有的孩子在考试的时候看不懂题目而胡乱作答。

我们办公室宋老师,她班里有这样两个孩子,上课的时候,一个一直就是画画,一个以折纸为主,无论老师怎么要求,就是不写作业不听课。老师头疼,家长更最头疼的。

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日能够养成的,所以家长一定要三思,尽早开始,没有错。

第二 一定让孩子能识简单的汉字

上小学前,掌握简单的汉字我认为没有坏处,最少应该拿到100字以上吧。孩子在上小学以后,要独立完成题目,孩子都不认识字,你让他怎么来处理问题呢?

我极力建议各位家长,一定要让孩子认识一些简单的汉字。

认识汉字多,孩子在学习上也有极大的主动权,也能有效带动孩子主动去学习。

第三 一定要让孩子认识拼音

拼音看起来特别简单,23个声母,24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听起来并不多,但是认识起来却是非常麻烦。

认识拼音是孩子的快速开始独立阅读的一个前提。只有认识拼音了,那么无论是识字还是阅读方面很占优势。

第四 一定要孩子会写数字

数字一定要会写。孩子能够准确,工整的写出一手漂亮的汉字数字来,在孩子在进入小学以后,他入手也能快一点。

我不建议家长让孩子进行大量运算,有的家长也让孩子经常为了100以内的预算,涉及到了两位数加减法。其实两位数加减法,因为这些两位数加减法是二年级才学的,没必要那么早学。

我建议家长注重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善于在生活中给孩子学习指导,比如让孩子学会认钟表,认识钱,懂得简单的分类等等,通过画画练习找规律。

END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有一个过程,任何一个孩子,他们的接受能力也不相同。如果你想让孩子进入小学后能够快速上手,及早适应,那么上小学前给孩子适当的引导与帮助,很有必要。

那样才会宝宝舒心,家长安心。

木子老师一边育人一边成长,期待你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