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千年一嘆,撥開歷史迷霧,揭開秦王子嬰的真實身份


千年一嘆,撥開歷史迷霧,揭開秦王子嬰的真實身份

在《史記•秦本紀》記載中,末代秦王子嬰繼位46天,秦滅亡。

關於他的身世,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說是"二世之兄子公子嬰";而同書中《李斯列傳》卻又有"始皇弟"一說;另外,後世學者還有"叔父"、"兒子"、"侄子"等等說法。

概括起來,子嬰與嬴政的關係,不外乎四種輩分,即叔父、兄弟、子侄、孫子。

筆者更傾向於叔父關係的說法。

由於缺乏直接史料證據,本文嘗試用排除法予以論證,以求去偽,最大程度接近歷史真相。

本文約2900字,閱讀時間10分鐘。


年齡推斷,排除孫子輩分

在《史記•秦本紀》中,子嬰刺殺趙高時, 曾與兩個兒子謀劃,最後"與宦者韓談及其子謀殺高"。由此可見,子嬰的兩個兒子均非幼年。

子嬰如為嬴政的孫子,即使是長孫,年齡上也有很大偏差。

嬴政死時50歲,3年後子嬰謀殺趙高。以最激進之假設,嬴政祖孫均為15歲生子。當時是,嬴政長子最多38歲,長孫23歲,曾孫只有8歲。

子嬰怎會和兩個小屁孩謀劃此等國家大事?

何況子嬰不可能是始皇帝的長子長孫。趙高設計害死真正的太子扶蘇,又怎能放過他兒子?

若不是長孫,子嬰的年齡則更小,他兒子估計還在玩尿泥呢,怎有能力參與刺殺事件?

千年一嘆,撥開歷史迷霧,揭開秦王子嬰的真實身份

子嬰


稱號推斷,排除侄子輩分

西晉杜預在《春秋左傳集解•隱公八年》注云,"諸侯之子稱公子,公子之孫稱公孫"。子嬰有"公子"之稱,稱"公子嬰",必定是國君之子。

嬴政的侄子不是國君之子,他是國君之孫。

如果子嬰是嬴政的侄子,他的正確稱號應該是公孫嬰。


那麼,從嬴政開始往前追溯,有始皇帝、莊襄王、孝文王三代君主。也就是說,只有這三位君主的兒子才有稱呼"公子"的資格。

他們分別是嬴政的兒子、兄弟及叔父。

我們接著在這個範圍內進行篩選排除。

千年一嘆,撥開歷史迷霧,揭開秦王子嬰的真實身份

嬴政


情理推斷,排除兒子輩分

胡亥陰謀篡位後,為消除潛在帝位威脅,在趙高建議下,大肆誅殺諸公子。

《史記》中明確記載的屠殺事件有,"六公子僇死於杜",公子將閭兄弟三人被迫自殺,公子高被迫殉葬,"公子十二僇死咸陽市,十公主矺死於杜……相連坐者不可勝數"等等。

再加上扶蘇,嬴政的兒子被殺了23個,剩餘亦有連坐而死的可能。

史載"始皇帝有二十餘子",李斯也曾說胡亥"日夷其兄弟而自立也"。

男的死後暴屍,女的肢解,以趙高、胡亥之陰狠毒辣,嬴政有其他兒子苟活的機率極為渺茫。

因此,子嬰是嬴政兒子這一推論,也基本可以排除。


千年一嘆,撥開歷史迷霧,揭開秦王子嬰的真實身份

胡亥


兄弟與叔父存在可能性的推斷

經過上述之排除,子嬰與嬴政的關係,只剩下兄弟和叔父兩種。但相關人物,史書沒有詳細載明,我們只能以常理推斷。

1、嬴政是否有成年兄弟?

嬴政的成年兄弟,《史記》只記載了一個,公子成嶠。後謀反,叛逃趙國,成秦國罪人。

他還有沒有其他成年兄弟呢?司馬遷存疑,沒有記載。

但趙姬生嬴政於趙國,莊襄王子楚逃趙入秦後,另娶他人,又生成嶠。

子楚回秦正當盛年,依照常理,嬴政應該還有其他成年兄弟,且年齡不會比嬴政大。

也就是說,子嬰如果是嬴政的兄弟,前206年秦滅亡時,他年齡不會超過53歲。


千年一嘆,撥開歷史迷霧,揭開秦王子嬰的真實身份

呂不韋

2、嬴政是否有年齡相當的叔父?

很有趣,答案同樣也是極有可能。

在《呂不韋列傳》中,呂不韋初見子楚,曾言"……今子兄弟二十餘人,子又居中……"。

嬴政的爺爺秦孝文王有20多個兒子,且嬴政之父居中。

此時嬴政未生,但已知他出生於前259年。

那麼孕期前推一年,大約是前260年,子楚與趙姬結識並歡好。其時呂不韋"已破家為子楚"。

為將子楚立為嫡王子,呂不韋變賣身家,趕赴咸陽找華陽夫人運作,往返秦趙加上運作時間,大約也得一年時間。

據此可以判斷,呂不韋覲見子楚,大約是前261年的事。

此時孝文王40歲,已有20多個兒子,完全有幼子存世或幼子誕生的可能。

假設此幼子已降生,年齡範圍1-5歲,應該比始皇帝大2-7歲。

那麼秦亡時,他年齡應該在55-60歲之間。

如在前261年後降生,他年齡則與嬴政幾乎相當,不超過54歲。


千年一嘆,撥開歷史迷霧,揭開秦王子嬰的真實身份

子楚


兄弟與叔父,那種關係可能性更大

經過上述排除及推論,嬴政的叔父與其他兄弟,史書均未明確記載、均有存世可能、稱號均吻合、年齡相差不大、都有成年兒子參與謀殺趙高的可能,可謂機會均等。

那麼,何種身份更加符合子嬰在史書中的言行呢?

我們從以下四個方面進一步展開分析。


千年一嘆,撥開歷史迷霧,揭開秦王子嬰的真實身份

趙高

1、對胡亥帝位的威脅力度

始皇駕崩,秦之皇位繼承的先後順序,應該是始皇帝諸子、莊襄王諸子(嬴政兄弟)及孝文王諸子(嬴政叔父)。因此,對胡亥帝位威脅最大的是

始皇帝諸子,莊襄王諸子次之,孝文王諸子排在最後

弟弟繼承哥哥的王位,秦國並不少見。《史記•秦本紀》記載,成公卒,"子七人,莫立,立其弟繆公","躁公卒,立其弟懷公",昭襄王也是繼承哥哥武王的王位。

胡亥除掉自己所有的兄弟,嬴政的兄弟自然而然成為最大威脅。

《史記•李斯列傳》中,胡亥"滅大臣而遠骨肉",曾大力打擊宗親勢力。

從此角度而言,在皇室宗族的大清洗中,嬴政叔父顯然要比其兄弟存活機率高的多。


千年一嘆,撥開歷史迷霧,揭開秦王子嬰的真實身份

秦孝文王

2、勸諫胡亥的言辭

《蒙恬列傳》中,胡亥誅殺蒙恬、蒙毅時,朝堂上下,無人敢於勸諫。

只有子嬰挺身而出,仗義執言。他說,"臣聞故趙王遷殺其良臣李牧而用顏聚,燕王喜陰用荊軻之謀而倍秦之約,齊王建殺其故世忠臣而用後勝之議,此三君者,皆各以變古者失其國而殃及其身。……誅殺忠臣而立無節行之人……"。

他把胡亥比作趙王遷、燕王喜、齊王建等亡國之君,指斥趙高是"無節之人"。言辭不可謂不激烈。

結果呢,胡亥雖未聽勸誡,但也沒把子嬰如何。可見他在秦宗室的地位之高,以至於連皇帝胡亥、權臣趙髙都投鼠忌器,不敢動他分毫。

子嬰如是皇叔,地位自然高。

但如是宗室內碩果僅存的爺子輩,作為秦宗室中舉足輕重的首腦人物,子嬰上述舉動,則更合情;上述之言,也更合理。


千年一嘆,撥開歷史迷霧,揭開秦王子嬰的真實身份

子楚與趙姬

3、在秦國的威望

趙高謀殺胡亥之後,怕秦人群起而滅之,於是謀立子嬰為王。他說"子嬰仁儉,百姓皆載其言",其真正目的,無非是想以擁立之功,借子嬰威望,自己得以苟活於世

子嬰和兩個兒子謀誅趙高,爺兒三說得更直白,"丞相高殺二世望夷宮,恐群臣誅之, 乃詳(佯)以義立我"。子嬰很清楚,自己得立秦王,威望是首要因素;是否有繼位資格,倒在其次。

也正是子嬰德高望重,一呼百應,深受秦人愛戴與信任。劉邦也想用"子嬰為相",利於自己經營秦地。

如果子嬰是嬴政兄弟,此時當為王位直接繼承人,且聲望極高,又得民心,以之為相,豈非養虎為患?本人覺得以漢祖劉邦之政治頭腦,不會看不透這一層。

假設子嬰是嬴政的叔父,則屬疏遠的宗室成員,他遠離秦國皇位之爭多年,相對要好控制。如此以來,胡亥的毫不猜忌,劉邦的用之不疑,也就更加順理成章了。


千年一嘆,撥開歷史迷霧,揭開秦王子嬰的真實身份

劉邦


4、關於名字的猜想

嬴政的父親叫子楚,《史記》記載,子楚還有位長兄名叫子傒。子嬰的名字是否與之有某種內在的關聯?

加上他是孝文王的最幼子,故名子嬰。

因學識淺薄,本條純屬臆測。


綜上,在子嬰與嬴政四種輩分關係的分析中,孫子輩因年齡被排除,因稱呼而排除侄子輩,兒子輩則因情理推斷遭排除;

在剩餘兩種關係的比較中,叔父關係的可能性較大。

故筆者認為,末代秦王子嬰是嬴政叔父。


參考文獻:

《史記•秦本紀》

《史記•秦始皇本紀》

《史記•呂不韋列傳》

《史記•李斯列傳》

《史記•蒙恬列傳》

《春秋左傳集解•隱公八年》

千年一嘆,撥開歷史迷霧,揭開秦王子嬰的真實身份

我是不惑齋,希望在留言區裡看到您精彩的評論。


千年一嘆,撥開歷史迷霧,揭開秦王子嬰的真實身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