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木香臨床應用淺議


木香臨床應用淺議


木香這個藥是外來的藥,最早的木香是漢代從西亞、南亞輸入中國的,從南亞進口要經過廣州,所以又叫廣木香,到了20世紀50年代,開始引種到雲南,所以又叫雲木香,其實在四川和西藏也有種植,所以也叫川木香,至於川木香功效如何,大家可以從產地上就可以推測了。神農本草所注木香是青木香,為馬兜鈴科,與廣木香是兩種功效不同之藥。

木香這個藥,我們首先想到的是行氣,至於怎麼行氣,行的氣,我們可以從性味上去推測,木香性味辛、苦、溫。

首先,木香很香,味辛香入脾,這是《內徑》告訴我們的,所以我們知道它首先入脾經,有芳香醒脾的功效,類似於所有芳香的藥物的功效,味苦入心,能引火下降去燥溼,木香又性溫,所以木香的第二個功效是苦溫燥溼。

第一種情況:脾氣虛,溼氣初步形成,肝隨脾升,此時脾氣不能升清,肝氣自然不能升,也就是不能向上,向外疏散,氣機瘀滯,此時的脾溼是寒溼,這個時候的寒溼也很輕,肝氣瘀滯是早期尚未化熱,只是以中焦腹漲為主,肝瘀尚未形成熱,所以無煩躁現象,此時是應用木香的最好時機,請注意是脾虛溼滯為主,肝氣鬱結為次,鬱結之氣尚未化熱,輕注意,以上三種病機都很清,所以此時木香用量極少,目的是調和肝脾的關係,行氣加之溫化寒溼,氣行則溼化,脾胃恢復運化與升清作用,肝氣自然能疏洩。

第二種:寒溼產生的越來越多,肝氣鬱結進一步加重,溼性趨下,寒主收引,主痛,內徑講氣傷痛,形傷腫,所以這時候出現痛為主,這時候的痛以中下焦為主,中焦是脾胃大腸等,下焦是肝經巡行的部位,如少腹部位,也就是(本草備要)中講的九種心痛,請注意,這裡的九種心痛,此處的“心”指的是心下、胃脘部位,或者換句話就是心或心以下部位,而不是心臟,此處“九”是一個虛數,指的是多的意思,不管怎樣,萬變不離其宗,病的本質還是寒,還是寒溼,當然有人肯定會說,肝膽溼熱的時候不是還有人加減配伍治療嗎?效果不是也很好嘛?請注意,此時的肝膽溼熱,是脾虛寒溼久不化,寒溼反而化為熱,溼熱隨肝經疏散而達外出現的黃疸,而不是陰虛的基礎上形成的溼熱,至於陰虛的基礎上形成的溼熱以後的文章會分析。

第四種情況:內經上講,清氣在下則生飧洩,脾氣不能升,寒溼濁氣與脾的清氣交爭與胃,鬱而熱,請注意本質上是寒溼,只是夾雜一部分的熱,溼性趨下,溼帶著無形的寒、熱下注,病邪到大腸,出現腹瀉,所以香連丸變出現了,請注意是香連丸,不是香連湯,丸者緩也,緩去其邪:黃連清已經產生的少量熱,木香苦澡剩下的寒溼,通過辛香之氣把脾氣往上提,通過肺把溼氣散掉。

第四種情況:清氣在下的情況剛才講了,那濁氣在上則生嗔脹,這些脾虛產生的溼氣,不但會隨氣機下降,也會上犯,上犯到肺部,肺的氣機不能宣發,自然不能肅降,津液自然不能正常宣發、肅降,所以不但出現嗔脹,還會出現咳嗽、痰多、清稀甚至喘促,請注意這時肺中的痰溼一定為寒溼而且是脾虛肝氣鬱結才可能用,木香辛香,辛入肺,恢復肺的宣發功效,所以在臨床上出現氣機鬱滯,寒溼或者寒痰在肺的喘促,也會使用木香。

請注意,木香是個辛溫的藥物,辛入肺能行能散,肺主津液,所以入肺以後辛散的是多餘的津液,若肺陰虧虛,則散的是火,加重症狀,所以木香的禁忌症是肺陰或者一切陰虛證,所以在溫病學派幾乎見不到木香使用的影子。

以上只是個人一點體會,不對的地方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