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湖北省的一個鎮,為何會升格成人口150多萬的“省直管市”?

仙桃地名的由來具有傳奇色彩,最早為沔陽縣,歷史悠久,己經有1500多年的建制歷史。在夏商周時期, 沔陽隸屬於荊州,春秋和戰國時期屬楚,秦隸南郡,漢、晉為雲杜、竟領地。公元503年, 沔陽郡設沔陽縣,因郡治在沔水麼北而得名。

湖北省的一個鎮,為何會升格成人口150多萬的“省直管市”?

唐、五代、宋為復州,元改為沔陽府,明為沔陽州,民國為沔陽縣。新中國立初期設沔陽專署。1951年, 沔陽專署撤銷, 沔陽縣屬荊州專署管轄。1986年,撤銷沔陽縣,成立仙桃市,1994年列為省直管市。截止2016年,仙桃市戶籍人口156.35萬人

近代以來,仙桃市伴隨著時代的動盪發生重大變化,市治多次遷移,對地方社會和百姓生活產生了複雜多變的影響。

湖北省的一個鎮,為何會升格成人口150多萬的“省直管市”?

一、從沔城遷至彭場(1912年4月一1949年6月)

沔城作為沔陽的治所已有1500多年曆史,期間雖經歷過不少損害,但是一直都比較穩定。民國建立後,沔城遭受了輪番的破壞,1938年被日軍飛機炸燬,隨後又實行焦土抗戰,以至於基本喪失了作為地區行政中心的職能。

而此時的彭場鎮在當地的群眾基礎較好,是共產黨在沔陽的一塊良好的根據地。1949年6月,縣治遷移彭場,從中也可以看出當地政府既希望能換個新環境迎接新中國的到來,也依託在自己熟知的根據地上建立新政權。

湖北省的一個鎮,為何會升格成人口150多萬的“省直管市”?

二、從彭場遷至沔城(1949年6月一1949年10月)

這段時期,是中國共產黨在沔陽的政權草創時期,各項組織架構慢慢建立,生活逐步平穩。

然而沔陽縣治於1949年6月從沔城遷到彭場,後又急著於同年10月從彭場重新遷回沔城,筆者翻閱各種有關於這段時期沔陽境內事件的史料均無法找到搬遷緣由,且《沔陽縣誌》上也沒有明確記載。根據個人推測,原因可能是:

彭場因地處沔陽縣中,地勢平坦無任何防禦設施,且遠離荊州區域——西南官話文化圈,向心力也不夠。另外彭場的經濟水平遠不足以引領一個縣城的發展。同時大多數沔陽縣民俱念故土,個人情感、思想觀念、生活習慣還心向沔城,一時難以改變。

同時,抗戰勝利後,沔城已陸續開展重建工作,鄉民捐資重建了文廟、祠堂、縣衙等,沔城作為縣治的功能與物質基礎尚存,物質生產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復。

湖北省的一個鎮,為何會升格成人口150多萬的“省直管市”?

三、從沔城遷至仙桃(1949年10月一1952年4月)

1949年10月沔陽縣治從彭場遷到沔城,而1952年又從沔城遷到仙桃鎮,並長期定格下來。

1951年時沔陽隸屬荊州地區,分沔陽南部置洪湖縣,沔陽一分為二,沔城作為一縣縣治的地理優勢已不復存在,同時沔城已然殘破不太適應新政府的規劃發展,急需尋找沔陽縣以外的行政中心長期統籌地方發展。

仙桃鎮區域優勢明顯。仙桃鎮也是中國共產黨長期耕耘的一塊根據地,群眾基礎較好。還有就是仙桃鎮的地理位置較好,在沔陽縣的地理區域中居中靠北、地勢較高,既遠離了洪澇的重災區,也可輻射整個沔陽縣境。

湖北省的一個鎮,為何會升格成人口150多萬的“省直管市”?

沔城、彭場由於歷年戰亂已破壞嚴重,而仙桃鎮則受破壞較少,生產條件相對優越。同時仙桃鎮坐擁漢江,擁有豐富的水利交通資源和港口,便於發展經濟和帶動全縣的社會生產。

湖北省的一個鎮,為何會升格成人口150多萬的“省直管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