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湖北省的一个镇,为何会升格成人口150多万的“省直管市”?

仙桃地名的由来具有传奇色彩,最早为沔阳县,历史悠久,己经有1500多年的建制历史。在夏商周时期, 沔阳隶属于荆州,春秋和战国时期属楚,秦隶南郡,汉、晋为云杜、竟领地。公元503年, 沔阳郡设沔阳县,因郡治在沔水么北而得名。

湖北省的一个镇,为何会升格成人口150多万的“省直管市”?

唐、五代、宋为复州,元改为沔阳府,明为沔阳州,民国为沔阳县。新中国立初期设沔阳专署。1951年, 沔阳专署撤销, 沔阳县属荆州专署管辖。1986年,撤销沔阳县,成立仙桃市,1994年列为省直管市。截止2016年,仙桃市户籍人口156.35万人

近代以来,仙桃市伴随着时代的动荡发生重大变化,市治多次迁移,对地方社会和百姓生活产生了复杂多变的影响。

湖北省的一个镇,为何会升格成人口150多万的“省直管市”?

一、从沔城迁至彭场(1912年4月一1949年6月)

沔城作为沔阳的治所已有1500多年历史,期间虽经历过不少损害,但是一直都比较稳定。民国建立后,沔城遭受了轮番的破坏,1938年被日军飞机炸毁,随后又实行焦土抗战,以至于基本丧失了作为地区行政中心的职能。

而此时的彭场镇在当地的群众基础较好,是共产党在沔阳的一块良好的根据地。1949年6月,县治迁移彭场,从中也可以看出当地政府既希望能换个新环境迎接新中国的到来,也依托在自己熟知的根据地上建立新政权。

湖北省的一个镇,为何会升格成人口150多万的“省直管市”?

二、从彭场迁至沔城(1949年6月一1949年10月)

这段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沔阳的政权草创时期,各项组织架构慢慢建立,生活逐步平稳。

然而沔阳县治于1949年6月从沔城迁到彭场,后又急着于同年10月从彭场重新迁回沔城,笔者翻阅各种有关于这段时期沔阳境内事件的史料均无法找到搬迁缘由,且《沔阳县志》上也没有明确记载。根据个人推测,原因可能是:

彭场因地处沔阳县中,地势平坦无任何防御设施,且远离荆州区域——西南官话文化圈,向心力也不够。另外彭场的经济水平远不足以引领一个县城的发展。同时大多数沔阳县民俱念故土,个人情感、思想观念、生活习惯还心向沔城,一时难以改变。

同时,抗战胜利后,沔城已陆续开展重建工作,乡民捐资重建了文庙、祠堂、县衙等,沔城作为县治的功能与物质基础尚存,物质生产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湖北省的一个镇,为何会升格成人口150多万的“省直管市”?

三、从沔城迁至仙桃(1949年10月一1952年4月)

1949年10月沔阳县治从彭场迁到沔城,而1952年又从沔城迁到仙桃镇,并长期定格下来。

1951年时沔阳隶属荆州地区,分沔阳南部置洪湖县,沔阳一分为二,沔城作为一县县治的地理优势已不复存在,同时沔城已然残破不太适应新政府的规划发展,急需寻找沔阳县以外的行政中心长期统筹地方发展。

仙桃镇区域优势明显。仙桃镇也是中国共产党长期耕耘的一块根据地,群众基础较好。还有就是仙桃镇的地理位置较好,在沔阳县的地理区域中居中靠北、地势较高,既远离了洪涝的重灾区,也可辐射整个沔阳县境。

湖北省的一个镇,为何会升格成人口150多万的“省直管市”?

沔城、彭场由于历年战乱已破坏严重,而仙桃镇则受破坏较少,生产条件相对优越。同时仙桃镇坐拥汉江,拥有丰富的水利交通资源和港口,便于发展经济和带动全县的社会生产。

湖北省的一个镇,为何会升格成人口150多万的“省直管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