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寶貝快出來吧,你贏了媽媽輸了”,不料兒子卻永遠離開

“捉迷藏”這個遊戲,想必每個人小時候都玩過,是一個十分有趣的多人互動型遊戲。尤其是親子之間,如果想要增強親子間的感情,增加親子之間的互動,捉迷藏是一個比較不錯的選擇。但是,在和孩子玩捉迷藏的時候,這其中需要注意的事項還是非常多的。

“寶貝快出來吧,你贏了媽媽輸”,不料兒子卻永遠離開

就在前段時間,黃女士在和4歲兒子玩捉迷藏的過程當中,就發生了一起悲劇。孩子興致沖沖地,想要媽媽陪自己玩遊戲,黃女士平時工作比較忙,現在週末好不容易得閒,自然是要滿足孩子的要求。

“寶貝快出來吧,你贏了媽媽輸了”,不料兒子卻永遠離開

於是直接帶著孩子去了室外,選擇了一個靠近馬路的場地,和孩子玩起了躲貓貓的遊戲。這一次輪到孩子躲起來了,可是這次黃女士在找的時候,卻怎麼找都找不到孩子的身影。眼看著十幾分鍾過去了,黃女士急得團團轉,一遍一遍地大聲呼喊“寶貝快出來吧,你贏了媽媽輸了”主動認輸,大叫孩子出來,可是始終也沒有孩子的回應。

直到這時候,黃女士才意識到事情的不對勁,還是一個路人率先驚叫:“啊,這裡怎麼躺了一個孩子?”才讓黃女士找到自家兒子。崩潰的黃女士趕緊叫了救護車,雖然經過醫護人員奮力搶救,孩子最後還是離開了。

“寶貝快出來吧,你贏了媽媽輸了”,不料兒子卻永遠離開

淚流滿面的黃女士,一遍一遍地重複著:“寶貝,快出來吧快出來吧!你贏了,是媽媽輸了,不要再躲了好不好?”原來那天在和媽媽玩捉迷藏的時候,孩子為了藏得更好,竟然躲在了馬路邊停靠的貨車軲轆底下,如此一來,貨車司機處於盲區,啟動後便造成了悲劇的發生。

無獨有偶,小區一位鄰居也講過類似的案例:一位媽媽和孩子在玩遊戲的過程中鬥氣,索性誰也不理誰,媽媽頭也不回邁著大步朝家走,快到家時才發現孩子居然沒跟在身後。最後在鄰居的幫助下,幾個小時後才找到差點走丟的孩子。

“寶貝快出來吧,你贏了媽媽輸了”,不料兒子卻永遠離開

家長在和孩子玩耍的同時,也希望這些事情能夠給我們一個警惕,玩親子游戲,固然是一個比較有趣的互動。但是在玩耍的過程當中,為了保障遊戲者和孩子們的安全,家長們還是需要注意一些事項,尤其是以下幾點:

1、注意時間問題

孩子玩捉迷藏的過程當中,儘量把控好時間,一單3到5分鐘找不到孩子,這時候就不要在苦苦堅持。主動放棄大聲呼叫,讓隱藏者出來,一旦發生危險,也留有足夠的第一搶救時間,減少危險和意外的發生。

2、避免室外躲藏

除此之外,儘量的避免在室外玩捉迷藏的遊戲。固然在室外玩耍更刺激,而且活動的空間也更大,但是在室外玩耍,受到的危險幾率也更多,而且室外各種不可控的因素也很多,容易造成“不可預知”的危險,讓人防不勝防。

“寶貝快出來吧,你贏了媽媽輸了”,不料兒子卻永遠離開

在孩子隱藏的過程當中,非常容易受到各種威脅,不僅僅像上述案例中所言,甚至還有被“人販子”盯上的可能,因此家長們領著孩子出門在外一定要提高警惕。尤其是比較小的孩子,最好帶上安全繩和防丟繩以防萬一。

3、室內躲藏也要注意

除了不能在室外玩耍,即便是在室內玩耍,需要注意的東西也有很多。尤其是以下幾點,希望每個家長們都能夠謹記在心。

•儘量不要躲在密閉空間

比如冰箱或者是櫥櫃裡,長時間躲避,很容易導致孩子缺氧發生危險。

•儘量不要躲在門的後面

一旦孩子躲在門的後面,開門的時候容易受到撞擊,儘量不要躲在這裡。

•儘量遠離電插頭等危險物品

遠離電插頭等一系列危險物品,捉迷藏的過程當中,防止觸電的危險。

•儘量遠離尖銳和有稜角的物品後

同樣,也要遠離一些尖銳有稜角的物品,避愷桌角凳子和其他尖銳物品。

•儘量避免高處,或者是其他易發生危險地段

避開高處或者是其他危險地段,一旦被找到,興奮充斥躲藏之餘,很有可能會遇到危險

遊戲再好玩,也要時時刻刻保障安全,希望每個家長都能夠警惕起來,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識,時刻保障孩子的安全。最後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夠安全健康成長,優秀快樂成才。

你會經常和孩子玩捉迷藏的遊戲嗎?你認為還有哪些遊戲需要家長們注意防範安全呢?歡迎留言評論說出你的觀點和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