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人们怎么看待医生这个行业,为什么有的人不去做医生了?你们觉得呢?

沨木


中国的医患关系恶劣已经不是一两天了,其实根源上的矛盾还是在“钱”上面,我国人口基数大,但医疗资源非常有限,尤其是顶级的医疗资源几乎都集中在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使得人一旦得了大病就要往大城市跑。


医患矛盾看似是医疗资源的矛盾,其实是“钱”的矛盾

然而,当一些五线城市以下的地区人们往城市跑看病的时候,就遇到了一个巨大的问题,他们往往没有医保,举家到大城市看病本身花销又比较大,到了医院检查花销就更大了,各种检查化验就可能要了很多贫困家庭的命。更别说如果真的检查出问题,无论是内科还是外科住院后高昂的治疗费用。


而现在的医院,都是自负盈亏的,并没有国家补助。所以对于没钱治病的患者,医院只能选择停药,医护也不愿如此,但一旦出现欠费和逃费,这个损失只能科室医护自己承担,医院本身不会承担,国家更不会承担。


这就是底层人民的命运,辛苦一辈子,收入低,一旦得病看不起,面临的只能是噩运,很多人说国家为什么不救治,因为国家也救不起,救一个就要救所有,国家根本没这个能力。


所以久而久之,这种“钱”的矛盾全部都转嫁到了医生身上,因为患者在就医的过程中只能接触到医生和护士,接触不到院方的高层,更接触不到那些官老爷,所以把所有的情绪和矛盾都发些给了医生和护士,而医生则是完全无能为力的那一群人,因为他们也是按政策做事。


做医生辛苦,责任重,费力不讨好

北京遇上西雅图电影里有这么一句台词,曾经在阜外心血管工作的医生对美国的产科医生说“我曾经一天看的病人比你一周看的都多”,这句话恐怕并不夸张。在我国的各大公立医院,每天挂出去的号随随便便就是几十上百个,特需门诊更是供不应求,而在欧美的发达国家,看个感冒你可能都要排上一个月的队。


来北京看看三甲医院每天的人流量你就能知道有多么可怕,医生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职业,门诊多,病人多,手术多,问题多,而且一不小心就被投诉或者吃官司,一旦真的出现差错被吊销了行医执照,那么这辈子就毁了,因为一个学医的人除了当大夫真的不会干别的。所以说医生是个高危职业,不仅仅指的是可能感染疾病,更多的指的是可能被打和被控诉。


高危还赚钱少,这种职业当然越来越没人爱做

很多人可能认为我胡扯,医生赚钱少?是的,医生赚钱少,并且说的不是跟国外比。

我们的医生,都是从医科大学五年临床出来,然后读研究生和博士,出来再规培,等到自己能够赚钱的时候已经三十多岁了。

肯定有人要问,为什么非要读到博士,因为现在全国最大的三甲医院已经是非博士不要了,对于一个医学生来说,本科临床的大夫恐怕只能混混乡镇医院,想要进大医院至少是研究生起跳,想要进三甲医院甚至是核心科室,你如果不是博士想都不要想。

然后呢?为了评职称,做手术,做实验,写文章,同时你还要出门诊,还要应付各种问题。那么做了这么多事,写了这么多文章他们的收入如何呢?


全国主治医师的平均收入不足1万元,副主任医师的平均收入不足1.5万元,主任医师的平均收入2.5万元。当然如果但拎出来三甲医院的水平确实要高一些,但也十分有限。


可全国知名医科大学的录取分数线都在一本线以上,几个最大的医科大学更是都已经合并985顶级院校招生了,北大医学院(北京大学)、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华西医学院(四川大学)、同济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湘雅医学院(中南大学)、上海医学院(复旦大学)等等。这些大学的医学院录取分数只会比提档线更高。


所以这些医学生,哪个不是全国人才的佼佼者,如果不读医科,读到研究生甚至博士哪个出去不是妥妥的年薪50万以上,学计算机,学金融,学AI这些最赚钱的专业,哪个不是几年后年薪百万呢?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大部分人不愿意学医的原因,辛苦、高风险、赚钱少,如果不是热爱和信仰,未来学医的只会越来越少。


未泯双瞳


现在的医院好黑,朋友的女儿进去当护士还要交五到十万,我的儿子出生一个月时出黄疸,去医院看要求照一个星期的蓝光,收费要三千多元,后来决定先带去妇幼看看再说,遇一老医生,他说退休前就是那个医院的,如果他没退休的话也要收那么多钱,这是医院规定的,现在己经退休,没事来拿点补差,给我儿子开了二角钱的药要我回去兑到牛奶里喂下去就没事了,去药房拿药收费员都很惊讶,再三询问老医生,回家药一喂第二天就好了,医院的行为实在让人气愤,不谈收多少钱,孩子这么小要遭这个罪太不应该,真是太黑良心了!


浪迹天崖243


我就是这样一个医生,本科毕业去了私营医院,顺利的一次考下医师,主治医师,工作科室轻松,学习压力不大,但有很多时候你只是个提线魔偶,你是一个被操纵者,上面有什么想法,你就得遵照,否则别想活了。有事有些小事还好理解,患者与你好的不行,把你夸上天,可是遇到问题了,屁大点事都说是你的责任,被监听,被录音,被偷拍,被引诱,种种我都经历过了,吃了不少亏,大部分时间医生还是不错了,稳定,收入不低,但是遇到纠纷,遇到事故,遇到医闹,遇到想要钱的,赔偿的,那就是和警匪片一样,历历在目!


饭粒632


其实熟悉医生这个行业的人都知道,就一个字累!当年我儿高考那年,我想让儿子去当医生,本身我熟悉医生这个行业,周围很多朋友是医生,向他们请教,他们大多都这样回答,想当医生好,但是你的孩子必须要喜欢读书爱读书,因为你只有进入医生行业,等待你的就是无休止的读书无休止的考试,一级一级考上去,无休止的加班,遇到紧急事态还要在休假期间突然被叫回出诊,这一行是一个学无止进的行业!所以现实告诉我们这行难混!


感恩的心


我常年从事医疗行业信息化项目销售工作,与医疗单位经常接触,并且身边有两个高中同学,一个是副主任医师,一个是县级医院的副院长。通过我的感受,来聊聊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做医生了。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谈下医生未来的职业道路。目前医生的职业生涯有两种,一种是走纯技术路线,就是助理医师、执业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一步一步升上去。一种是走行政管理路线,科员、科室主任、副院长、院长一步一步走下去。

首先说走技术路线。大家都知道医学本科需要5年毕业,研究生需要3年。比其他专业学制要长。但这仅仅是开始,医生几乎一生都在应对各种各样的考试,平时工作又特别繁重,几乎没有时间照顾家庭。有人会认为医生待遇好,其实不然,医院确实日进斗金,但那是医院赚钱,作为医生,我同学每个月目前4500左右,在我们四线城市属于不上不下,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尴尬境地。走技术路线,没有时间照顾家庭,需要经常忙于考试,需要值夜班,工资待遇并不高,走技术路线的医生可以说很苦逼。

其次是走行政路线。我同学因为家里有卫生局的关系,才能升为副院长,并且为了这个位置花了10多万。现实就是这样,位置少,但竞争的人多。没有关系,有钱也升不上去。有人说手里有了权就会有钱,以前可以,现在医疗行业反腐很严格,去年我所在的省有100多位医院一把手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被撤职。走行政路线,首先要看下自己的家族是否在当地卫生系统有人脉关系,否则永远只能是个听吆喝的碎催。

综合上述原因,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做医生的原因。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家庭医生将会有具大的市场需求。学医的朋友可以着重往家庭医生方面靠拢,将会是个很有前景的职业道路。


雨暗苍江


医生这个职业,过去跟教师一样,是受人们尊敬的行业。也是知识分子理想的追求,俗话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悬壶济世,救人于水火“。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人心不己古,在这个人人以经济衡量人权地位的时代,医院的领导以及某些医生,开始追逐金钱,把医德抛在了脑后,加之不良某体的推波助澜,渐渐地把医患关系搞得极其紧张,读书人开始害怕学医了,觉得风险大,责任大,学习时间又长,奈不住寂寞的还真的学不成医生,再说,现在的年轻人普遍现实,觉得熬那么多年也熬不成医生,还不如开个西瓜视频唱几首歌当网红来得钱快,也不需要这证那证的,风光无限又赚钱快。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政策卡的紧,考试政策偏向于纸上谈兵的理论,不重视经验和实操,考试呢考一些无用的东西,形式的东西,现在行内流行一种怪现像,就是有真本事的没证,有证的没技术。个人觉得其实医院以下的门诊和诊所的医生不应该分科,应当像过去的基层医生一样,要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做,要放宽全科医生的准入门槛,实行行业终身定期培训制,而不是简单的用学历,证件,职称,把医务工作者拒之门外,只要在岗达到一定年限,由用人单位书面推荐,卫计委登记住册就可以在基层行医,事后监督管理并组织定期培训及更新技能。其实好多普通的病症在基层都可以解决,有的政策偏偏逼着患者跑到大医院去,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只要做到每个区域都有全科医生诊治,常见病都不出村和社区,这样既分流了病人,又减轻了大医院的压力。

医生这个职业,有其特殊性,复杂性,真正到达了一定技术的医生,其实都是那些经历过了无数临床经验,又善于学习总结经验的医生。所以要想解决目前的医疗环境,应,该把医生这样分,不管你是院校毕业还是跟师学医,或是自学学医,只要是有志于这个行业的人,在任何一家医疗机构跟师或实习满三年者称医士,工作满五年者称医生,工作满十年者称医师,工作满十五者称主治医师,依此类推,由当地卫计委考核发证。在行医中同样由当地卫计委组织学习和考核,实行学分制,让能者上升,但医院以上单位的医师执行原有政策不变,分科诊治。这样可以推动医生不断学习进取,培训费用由国家拨款一部分,医生自己交一小部分。建议培训时间一年不超过两次,


鑫哥之民间中医


我看你认证大学生,应该是医学生?这个问题我本来想写篇原创图文的!受邀了就简单说点吧!希望你有点启发~

1、没有都不去当医生,每年医学院都在招人,尽管医科类院校分数线一降再降!这些人毕业了大部分还是会从事医学!每年也有毕业生大部分也都流入各个大大小小的医院!说不去做医生的,基本上是家里有亲戚朋友在医院里,知道现在医疗行业是什么尿性!所以不想再重蹈覆辙。

2、本科生毕业要规培,规培之后还要专培,意味着5+3+2,19岁高中毕业,还要等到至少29岁你才能真正行医,而这之前,生活是很苦逼的!当然国家有补贴,以后可能会越来越好,但目前来看,这些补贴也就够维持基本的生活!


3、医生待遇,怎么说呢?十家三甲医院里有两家可能普遍待遇不错,其他都是一般般!当然你能做到某个领域和专业的大牛,自然在什么医院待遇都不会差!总之,发不了财,也饿不死!如果你家里条件不错,不用操心买房买车,又有理想去悬壶济世,不妨踏踏实实做个医生!如果不是,那么慎入!


4、毕业之后,还有无数次考试,职称评审之路之艰难,等你进了大医院,就知道了!

5、全年无休,说是节假日放假,但轮到你值班,365天晨查房,周末、凌晨三点有手术,你都得乖乖到!

6、医闹,虽然现在国家六部委联合打击医闹,力度也越来越大,这两年也确实改善好多!但,都说医院是最能看透人性的地方!你永远无法预估人性的恶能恶到什么程度!这么多年的行医路,我看的太多,也亲身经历过!如果你没有强大的内心抗压能力,没有足够的情商去面对各种突如其来的人性,你会崩溃的!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祝你学业有成!未来成为一名人人敬仰的医学界大咖~


有趣的医魂斗罗


要当医生,起码是要“五好”青年。一要心态好,刚开始名利和你没关系你要慢慢熬资历,看别的行业的亲朋好友有车有房,孩子都打酱油了,你也不能急。二要家境好,现在学医学历起步本科五年,规培三年,以后可能还有专培两年,如果是研究生还得加两三年,在此期间你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收入的,这些都是需要家庭经济的支持。三要学习好,以上的那些考试是基本的,往后你还要考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考职称英语,考计算机,专业的定期考核,升职称还要写论文。如果是教学医院你还得备课讲课,评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如果哪一次你过不了,那得再往后拖。四要身体好,这么多的考试学习晋职称,上班时加班夜班拖班,身体不好怎么干革命。五要武功好,碰到医闹发酒疯的,武功不好怎么保护自己?万一自己要有个三长两短,爹妈老婆孩子将来靠谁?自己若干年的付出不是白瞎了?


把酒问天491


医生,跟教师一样,本该是个很崇高的职业。前者救死扶伤,后者教书育人。小时候我们被问及长大以后的理想,估计十有八九都会特傲娇的回答医生老师科学家之类的吧。

但是现实呢?这些让我们小时候无比崇拜的职业,却是各种各样的负面消息满天飞,层出不穷。今天这个医生收红包了,明天那个医院闹医患了,后天再来个什么论文剽窃之类的。

现实,给了我们一记又一记响亮的巴掌!

医院的暴利,相信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尤其是亲身在医院走过一遭的朋友,肯定更是深有体会。可是又能怎么办呢,病该看的还得看,钱该掏的还得掏。一个字,忍着!

正是由于这种从小到大的理想灌输与社会现实的巨大反差,让我们从心底里不断的对医生或者说与医生相关的东西,有了不小的抵触情绪,甚至会无限放大这个行业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

我表姐就是学医出身。前段时间我问她当时为什么会选这个职业,她很简单的回答道:这是我小时候的理想。我问她现在呢?做的是否开心。她的回答也很简单:我要养家糊口。

后来我才了解到以下相关信息。

高考以后填写大学志愿时,家人坚决不同意表姐报考医生相关专业,并苦口婆心的各种劝告,就差以断绝关系来恐吓了。可是表姐依然坚持,不为所动。

毕业后,表姐如愿加入了光荣的医生队伍。工作期间依然是各种学习充电,各种职称考核。

十多年过去了,表姐早已身心俱疲,可是依然没有轻言放弃。现在支撑着她的,一半是最初的理想,一半是柴米油盐。


晓侃视界


首先,你不得不承认,医生是个高尚的职业!悬壶济世,妙手回春,给人生命的健康和延续。2,和别的工作一样,不仅是个技术活,也是个体力活,做好的医生,其自身体质也必须好,否则,你应付不了几台手术的。3,医学院高考分数不仅高,学习周期还长,一般5+3,加规培2--3年,实习期工资最多2千,还有不计其数的书山等着攀登,等医学好,头发掉了不少?所以不是医二代,或家里有矿,或有特别喜欢医生这职业,干到底的决心,还是别上医生这趟车。4,现在社会上都自以为是圣人,都要求医生态度好,试想你自己每天都对着每个人微笑吗?一不高兴,就打医生,患者自然死亡,或抢救无效,不是医生的责任,也搞个一哭二闹三上吊,不讹到钱,誓不罢休!医闹猛于虎也!就是有悬壶济世之心,是谁也害怕把脑袋挂在脖子上行医吧。5,医生不仅岗位少,正式上岗后,就是一个没处方权的医生,你还得熬,老医生退休后,还要返聘,称为专家。你熬成婆得有耐心。所以医生是个好职业,但学的人不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