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俗語“窮不求孃家,富不住東南”,啥意思?古人的處世經驗

俗語“窮不求孃家,富不住東南”,啥意思?古人的處世經驗

從地球發展的歷史角度來看,人類出現的時代,算是很晚的晚輩。很多現存生物的存在年代,要比人類早上上億年,但這些生物都不曾為地球創造過任何文明,唯獨人類做到了。而人類能熬過漫長的矇昧時代,創造當下令人稱奇的人文文明和科技文明,其中,對經驗的重視態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國人自古以來重視經驗的作用,在民間,很多生活方面的經驗被歸納成了俗語。比如這句話:人窮不求孃家忙,富貴不住東南房。

俗語“窮不求孃家,富不住東南”,啥意思?古人的處世經驗

生活這兩個字說起來輕巧,但是,真正安家立業以後才會發現,生活實在太過沉重。有時候,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因為人生經驗的欠缺而無所適從甚至出現決策失誤。本文所說的這句俗語,其實就是古人在總結前人在生活決策方面的謬誤後,歸納而來的俗語。

俗語“窮不求孃家,富不住東南”,啥意思?古人的處世經驗

先說“窮不求孃家”。貧富差距幾乎是人類歷史上恆定的一種現象。而古代窮人的貧窮程度超乎我們想象——在古代,很多窮人家裡的存糧可能不到二天——所謂吃了這頓愁下頓,是這種情況的真實寫照。因此,當古代窮人面臨揭不開鍋的時候,會考慮賒借。但是,賒借有講究。那就是賒借的時候,可以考慮找任何人幫忙,但就是不能找孃家幫忙。畢竟,幾千年來,人類社會的人情冷暖始終沒變過,在古代,古人認為女兒嫁人後就是別人家的人,和自己家只是親戚而已。如果自家過得好,在孃家自然會受到待見,而自家過得不好去找孃家幫忙,最終的結果就是,孃家非但不會幫,還會冷嘲熱諷奚落自己一番。因此,古人得出這樣的經驗:那就是窮的時候,即便告借無門,也莫要找孃家幫忙。

俗語“窮不求孃家,富不住東南”,啥意思?古人的處世經驗

再說“富不住東南”。在古代建築的院落格局裡面,房屋分為正房和廂房兩種。其中正房坐北朝南,一般是家主居住的地方。而其餘朝向的房屋屬於廂房。而廂房中,以東廂房和南廂房的居住環境最差。因為東廂房和南廂房,因為地球公轉的原因,導致東廂房和南廂房會長期處於採光不足、陰暗潮溼的局面。因此,居住在東廂房和南廂房的人,大多是地位相對低下的下人。而即便是打算獨門獨院的人家,在選擇房屋朝向的時候,也會請專門的建房師傅來建造房屋。具備充足建房造屋經驗的建築師傅也會規避房屋出現東南朝向的局面。因此,古人得出這樣的結論:那就是條件好、不差錢的人家,是不會住東廂房和南廂房的。

俗語“窮不求孃家,富不住東南”,啥意思?古人的處世經驗

在當下,隨著建築科學的發達。取暖問題對於當代中國人已經基本上不再是一個問題。但是,人情冷暖依舊和古代一樣:很多人在落魄、在急於用錢的時候才發現:平日裡似乎朋友很多,跟親戚借錢更是難以啟齒。因此人生在世,為了避免因為借錢帶來的尷尬,最好的辦法就是強大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