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京师故地之顺承郡王府:历经搬迁而风采依然

顺承郡王府原位于西城区,后整体搬迁至朝阳公园东侧,自西而东,其可怪也欤?

京师故地之顺承郡王府:历经搬迁而风采依然

原顺承郡王府,虽经启功先生题名,但是“郡王府”三个字,依然让人莫名其妙,不知所言何物、所言何故。

据《乾隆京城全图》绘制,该府原东起今太平桥大街,西至锦什坊街,南起今华嘉胡同、留题迹胡同稍北,北抵麻线胡同。

顺承郡王府为清代现存规模较为完好的一座郡王府,在有清一代,府邸基本未有变更,顺承郡王也没有遭到太大的风波,这和其他铁帽子王是不同的。

说起顺承郡王及其府邸的来源,倒颇有一番故事。从头来说,清初宗室,显贵无出于礼亲王代善,代善一脉,出过三家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礼亲王、克勤郡王、顺承郡王。

首代顺承郡王为勒克德浑,顺治五年,即1648年得爵。

京师故地之顺承郡王府:历经搬迁而风采依然

勒克德浑朝服

勒克德浑,是礼亲王代善第三子萨哈林第二子。

虎父无犬子。

京师故地之顺承郡王府:历经搬迁而风采依然

萨哈林,被追封为和硕颖亲王。

萨哈林功勋卓著,而又通晓多种外语,——除满文外,还精通汉语、蒙古语,这在群雄逐鹿的时刻,能成为满洲贵族打败蒙古贵族以及汉族统治者所必不可少的因素。可惜天不假年,萨哈林英年早逝,仅仅活了32岁。

他去世之时,史书记载:上(清太宗皇太极)震悼,入哭者四,自辰至午乃还。仍于庭中设幄坐,不御饮食,辍朝三日。祭时,上亲奠,痛哭。这个规格不可谓不高,皇帝亲临,痛哭流涕,而且几次三番,后来又追封为颖亲王。

这至少有这样两个解读:一,萨哈林确实才干过人;二,萨哈林与皇帝有着深厚的感情。

1643年太宗驾崩,清室开始了又一场权利斗争。这次斗争中,勒克德浑及其兄阿达礼由于公开支持睿亲王多尔衮,结果被各方一致谴责,被削了爵废了皇室身份,贬为庶民。

多尔衮掌权后,想起了因他而遭难的勒克德浑,于是他恢复了他的皇室身份,并且册封为多罗贝勒。

第二年,勒克德浑被命为平南大将军,接替了豫亲王多铎驻扎在江宁。在与残明的战斗中,勒克德浑尽显他的军事才华,胜仗连连,成为了满洲令人瞩目的英雄。

正当勒克德浑在江浙战场上频频得胜的时候,清军在中部的湖广战场上却频频告急。多尔衮急调勒克德浑移军西去救援湖广战场,于是勒克德浑亲率满蒙精锐,驰援湖广战场,又是连战皆捷。

清廷对他的功绩十分赞赏,下诏让他班师回南京,并赐以黄金百两、白银二千两,顺治五年九月(1648年9月),进封为顺承郡王。

他的主要功绩是——平定南明政权、招降李自成余部。

接下来,勒克德浑与济尔哈朗督兵继续出征湖广,又挥师南下,移师进入广西,顺治七年,勒克德浑班师还朝,又受到了清廷的赏赐,黄金五十两、白银五千两。顺治九年三月,勒克德浑去世,时年仅三十四岁。康熙十年,追谥为"恭惠"。

虎父有时也会有犬子。

京师故地之顺承郡王府:历经搬迁而风采依然

吴三桂布防图

康熙十九年(1680),德勒克浑之子勒尔锦讨伐吴三桂时以劳师糜饷坐失战机被削爵,其第三子勒尔贝承袭爵,后又被革爵,如此者数四,最终由勒尔锦的哥哥袭顺承郡王爵位,可谓咄咄怪事。

不过自此之后,克勤郡王一系倒也平安无事。所谓塞翁失马,原是如此。

京师故地之顺承郡王府:历经搬迁而风采依然

顺承郡王府平面图

顺承郡王府,建筑自然不凡王府占地面积约26600多平方米,分东、中、西三路。中路作为主要建筑,与其他王府规格相同,依次是府门、二门、翼楼、银安殿、寝殿、后罩楼等。不过,原后楼现已无存;东西两路为生活居住区。西路和东路,各分别由不同的大小院落组成。

值得一提的是,顺承郡王府院内,种植有四株高大的楸树,这可以说是该府的一大亮点。

这可能起源于这样一个典故:在汉代人们不仅大面积栽培楸树,且能从楸树经营中得到丰厚收入。所以,克勤郡王也许是栽楸树以作财产遗传子孙后代。

民国年间,顺承郡王府曾一度为张作霖的大帅府,无论是巧取还是豪夺,总归张作霖这个土匪出身的军阀住过王府。

虽然数易其主,但是顺承郡王府一直保存完好。

上个世纪末,全国政协礼堂修建新楼,将顺承郡王府异地搬迁,复建到了朝阳区朝阳公园东隅。

京师故地之顺承郡王府:历经搬迁而风采依然

现在的王府俯瞰图

如今郡王府外花坛紧簇,绿草成荫,花园式的布局被人们称为休闲、散步、娱乐的“世外桃源”。这也是北京的铁帽子王府第一次整体异地复建,效果良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