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重整楚长城3A:河南南阳市杏山“楚长城”边的连续寨,20161002


重整楚长城3A:河南南阳市杏山“楚长城”边的连续寨,20161002

“ 伟大的长城!

这工程,虽在地图上也还有它的小像,凡是世界上稍有知识的人们,大概都知道的罢。
  其实,从来不过徒然役死许多工人而已,胡人何尝挡得住。现在不过一种古迹了,但一时也不会灭尽,或者还要保存它。
  我总觉得周围有长城围绕。这长城的构成材料,是旧有的古砖和补添的新砖。两种东西联为一气造成了城壁,将人们包围。
  何时才不给长城添新砖呢?
  这伟大而可诅咒的长城! ”


  ——这是鲁迅先生一九二五年五月十一日写下的文字。鲁迅先生此时所言,注重的是精神层面。

相关现场视频请参阅:


重整楚长城3A:河南南阳市杏山“楚长城”边的连续寨,20161002


重整楚长城3A:河南南阳市杏山“楚长城”边的连续寨,20161002


在中国,恐怕也再没有比长城更让人心情复杂的人工建筑了,这个中国乃至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古代防御工程,孙中山先生言:“中国最有名之陆地工程者,万里长城也。……工程之大,古无其匹,为世界独一之奇观。……秦始皇虽以一世之雄,并吞六国,统一中原,……为一劳永逸计,莫善于设长城以御之。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之治水等。(《孙文学说·知难行易》)

长城是198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IV)(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的。中文名称:长城。英文名称::The Great Wall 。编号: 200-001 。

在权威的国家文物局的网站上,关于《长城》,当时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如下(http://www.sach.gov.cn/PublishCenter/wenbo/dtbf/zhuanti/shjych/yichml/2101.htm):“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公元1368~1644年),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公元前 七八世纪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 长度达50000多千米,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 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 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重整楚长城3A:河南南阳市杏山“楚长城”边的连续寨,20161002


重整楚长城3A:河南南阳市杏山“楚长城”边的连续寨,20161002


重整楚长城3A:河南南阳市杏山“楚长城”边的连续寨,20161002


长城修筑的历史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公元前9世纪的西周时期,周王朝为了 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俨狁的袭击。曾筑连续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御。到了公元前七八 世纪,春秋战国时期列国诸侯为了相互争霸,互相防守,根据各自的防守需要,在自己的 边境上修筑起长城,最早建筑的是公元前7世纪的楚长城,其后齐、韩、魏、赵、燕、秦、中 山等大小诸侯国家都相继修筑长城以自卫。这时长城的特点是东、南、西、北方向各不相 同,长度较短、从几百千米到l000~2000千米不等。为了与后来秦始皇所修万里长城区 别,史家称之为“先秦长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并灭了六国诸侯,统一了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纷争的局面, 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集权统一国家的大业。为了巩固统一帝国的安全和生产的安 定,防御北方强大匈奴游牧民族奴隶主的侵扰,便大修长城。除了利用原来燕、赵、秦部分 北方长城的基础之外,还增筑扩修了很多部分,“西起临洮,东止辽东,婉蜒一万余里”,从 此便有了万里长城的称号。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 城。计有汉、晋、北槐、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 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其中以汉、金、明三个朝代的长城规模最大,都达到了5000 千米或10000千米。它们都不在一个位置上。从修筑长城的统治民族看,除汉族之外,许多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朝代也修长城,而且比汉族统治的朝代为多。清朝康熙时期,虽然 停止了大规模的长城修筑,但后来也曾在个别地方修筑了长城。可以说自春秋战国时期 开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

重整楚长城3A:河南南阳市杏山“楚长城”边的连续寨,20161002


重整楚长城3A:河南南阳市杏山“楚长城”边的连续寨,20161002


重整楚长城3A:河南南阳市杏山“楚长城”边的连续寨,20161002


请特别注意其中的这样的段落:“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公元前9世纪的西周时期,周王朝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俨狁的袭击。曾筑连续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御。到了公元前七八世纪,春秋战国时期列国诸侯为了相互争霸,互相防守,根据各自的防守需要,在自己的 边境上修筑起长城,最早建筑的是公元前7世纪的楚长城,其后齐、韩、魏、赵、燕、秦、中山等大小诸侯国家都相继修筑长城以自卫。这时长城的特点是东、南、西、北方向各不相同,长度较短、从几百千米到l000~2000千米不等。为了与后来秦始皇所修万里长城区别,史家称之为“先秦长城”。

相关现场视频请参阅:


那么,一个问题产生了,这些“先秦长城”,究竟算不算“世界文化遗产”中的“长城”的一部分?这个“世界文化遗产”所指的“长城”,究竟是仅仅指在秦始皇的万里长城和其基础上延续的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的长城,还是包括“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的所有长城?如果都包括的话,那么,已经确定的和疑似的“楚长城”遗迹,早在1987年,就已经是属于“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的一部分了,还是相反?

仅从字面来看,一笔糊涂帐,并不十分明晰。

据报道,长城专家成大林指出,长城研究现状目前可用8个字来概括:

“家底不清,定义不明”。

重整楚长城3A:河南南阳市杏山“楚长城”边的连续寨,20161002


重整楚长城3A:河南南阳市杏山“楚长城”边的连续寨,20161002


重整楚长城3A:河南南阳市杏山“楚长城”边的连续寨,20161002


联合国把长城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当时联合国代表来看八达岭长城,一看就被长城雄伟的气势震住了,所以就没有再追究长城定义是什么。后来国家制定《长城保护条例》,前后历时4年,但最后条例上长城还是没有定义。长城定义之所以确定不下来,是因为在学术界对长城的形态和防御对象争议很大,给长城的保护和研究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相关文字请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