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谷歌“求和”晚了,餘承東再曝新料,華為穩了

導言

其實客觀的來說,谷歌與華為本該是最為親密的合作伙伴,雖然安卓系統一直由谷歌來提供各種更新,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華為提供了很多幫助,即使谷歌也正在研發的,類似於華為鴻蒙的系統Fuchsia OS,華為不僅獻計獻策,而且還提供機型進行測試,為何谷歌沒有選擇三星或者其他手機品牌來測試呢?顯然是華為在Fuchsia OS的研發過程中,提供了很多核心的幫助。

谷歌“求和”晚了,餘承東再曝新料,華為穩了

那麼為何在美國政府要求谷歌斷供華為GMS服務後,谷歌卻沒有積極的爭取重新授權呢?畢竟像微軟,已經可以繼續與華為合作了,還有英特爾也是如此,在筆者看來,關鍵就是沒有觸動谷歌的根本利益,微軟、英特爾斷供了華為,他們就無法出售產品了,這是有實際的經濟損失的,但谷歌不會擔心。

谷歌“求和”晚了,餘承東再曝新料,華為穩了

華為沒有谷歌GMS服務,在歐洲上市手機受阻,失去的市場份額,其他安卓手機可以填補,谷歌照樣可以賺錢,簡單來說,就是谷歌的盈利模式,不依賴單一手機品牌,想必很多人可能在這方面還不是很瞭解,下文中筆者會給出詳細的解釋,但是現在情況不同了,谷歌的“奶酪”這次被動了。

谷歌的“奶酪”

就在幾天前,華為先後發佈了多條關於自建HMS服務的重磅新聞,其中包括HMS開始正式進入歐洲,如同樣被谷歌斷供的土耳其,開始採用HMS替代谷歌GMS,並承諾銷售100萬臺手機。之後華為又發佈了登陸歐洲市場的榮耀V30 Pro和榮耀9X Pro,兩者全部集成HMS服務,標誌著華為HMS正式商用。

谷歌“求和”晚了,餘承東再曝新料,華為穩了

這兩條信息發佈後,谷歌迅速採取了措施,主動向美國政府申請重新向華為授權GMS,但是在筆者看來,這種主動“求和”的姿態也好,態度也罷,其實已經晚了,華為HMS發展到現在,且不說數以億計的投入,其聯合的全球各大軟件集團,數量眾多的開發者,華為投入的人力物力精力,怎麼可能因為外部的意志而發生轉移呢?

谷歌“求和”晚了,餘承東再曝新料,華為穩了

好,那麼筆者就給大家分析一下,谷歌的“奶酪”為何這次真的給動了。首先要從谷歌的盈利模式說起,谷歌的營收主要是靠數字廣告,這是前提,那麼下面就要說到核心的GMS服務了,我們知道安卓系統是開源而免費的,即使谷歌斷供華為,也無法斷供安卓系統,華為依然可以繼續使用,但關鍵就在於,無法使用的GMS服務,除了裡面包含了谷歌的大量APP,還包括第三方APP所需要使用到的服務、API等基礎支持,也就是GMS Core。

谷歌“求和”晚了,餘承東再曝新料,華為穩了

這就是谷歌的套路所在,因為一般開發者開發軟件,需要用到的API等服務,應該由操作系統來提供,例如微軟的系統就是如此,我們可以通過不同編程語言的函數來調取這些功能,所以我們常說C盤文件不要隨意刪除,就是因為如此,但谷歌卻將很多API等服務,加入到GMS當中,這樣如果沒有GMS,第三方開發者開發的軟件就無法運行。

因此在海外上市的安卓手機,就必須要安裝這些API等服務,然而這需要花錢購買,想免費用就得預裝谷歌“全家桶”,因此谷歌通過免費的安卓讓手機廠商使用,通過GMS的API等服務,讓開發者使用,將兩者結合起來,就促使谷歌的軟件得以在安卓手機出廠就被預裝好了。

谷歌“求和”晚了,餘承東再曝新料,華為穩了

上面我們提到了谷歌的盈利模式,是靠數字廣告,預裝的這些谷歌軟件,就是谷歌獲得數字廣告的載體,而谷歌之所以一直不害怕,就是因為在GMS當中的API等服務部分,第三方軟件要依賴它,然而現在這個依賴,也被華為打破了。

近日餘承東接受外媒GadgetMatch採訪的時候就表示,一些常用的社交媒體應用,比如說Facebook、Twitter等,應該很快就會出現在華為的AppGallery(華為在海外的應用商店)上,此外像Instagram也會很快加入,這些軟件都是國外用戶經常使用的,很顯然在為第三方軟件廠商提供基礎API方面,華為也做到了,而不只是簡單的替代谷歌應用。

谷歌“求和”晚了,餘承東再曝新料,華為穩了

不僅如此,谷歌提供的軟件服務中,營收比例最高的谷歌搜索,華為也正在海外進行測試,這又是谷歌的另一個奶酪,筆者認為華為會聯合國外的搜索服務提供商來提供搜索服務,甚至每個國家使用的提供商都會不同,畢竟歐洲可以提供搜索服務的企業不少,這些企業被谷歌這麼多年打壓的厲害。

寫在最後

通過以上筆者的分析,想必大家應該已經看出一些端倪,就是谷歌依然有著美國式的自負,下意識就認為華為不可能做出可以替代谷歌軟件的APP,不可能提供可以替代GMS API的功能,甚至不相信華為具備實現自建生態的能力,儘管任正非去年就表示,華為只需要一到兩年就可以,很顯然任正非對未來的預測依然準確。事情發展到現在,谷歌的“求和”之路還是晚走一步,因為大家覺得,華為還會停下自己的腳步,轉而繼續去走谷歌那條充滿未知的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