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反覆糾結艾滋病恐懼症心理 不如好好相信防艾醫生彼此建立關係

張老師每週一都會在恐艾干預中心四群進行在線答疑,有時候就會連續兩三個月發現,每次開放禁言群進行在線答疑的時候,有部分恐友總是在問同樣的問題,甚至標點符號都沒有變過。就算每次都是認真看了內容,並且做了詳細的回答,給予了具體的建議,當時或許會答應的好好的,說醫生聽了您的話感覺好多了,但是等到下一週繼續答疑的時候,同樣的問題又複製粘貼發出來了。相信在網絡上自主性比較強,隨便問一個問題也比較方便,他們同樣也可以去問其他更多的醫生老師,或是論壇上活躍的志願者。當然,還是一樣的問題,得到的回答也基本大同小異。

很多醫生老師,或者說是論壇貼吧及群的志願者,都會覺得已經反覆回覆了這個問題很多次,理應應該可以理解並且脫恐了,為什麼還是那麼恐懼,一直在原地踏步。甚至是恐艾症恐友自己都會覺得,只要我問的次數足夠多,問的人次足夠多,由大數據支撐,那麼我也應該就能脫恐吧。事實上,結果卻讓醫生老師和恐艾症恐友都會失望,一段時間後,恐友又會就同樣的問題再次反覆詢問和驗證。


反覆糾結艾滋病恐懼症心理 不如好好相信防艾醫生彼此建立關係

脫恐需要矯正認知誤區


根據成都市恐艾干預中心在過去幾年對干預經驗的整理就發現,在回答了恐友的問題那一瞬間,恐艾症患者的焦慮是有明顯的一個回落,但是這樣的回落在固定思維習慣並沒有改善的情況下,假設的恐慌性體驗又再次被觸及,恐友又再次回到焦慮的狀態下。這時候,也許恐友自己也很痛苦和難受,也明白自己不應該再反覆問同一個問題。但是控制不住的又開始詢問同樣一個問題,因為實在找不到其他更有效的方式去完全消除焦慮和難過,也只能靠安慰式的答案給自己暫時可以緩解輕鬆那麼一下。就這樣來來回回,反反覆覆,過了一月又一月,不僅讓恐艾症患者自身的自信心逐步減弱,也讓花了時間和精力為該名恐艾症患者提供幫助的醫生老師及志願者感到挫敗。

到底是什麼原因,會讓這樣反覆的問詢沒有辦法產生具體的能效呢?

第一,就是反覆問詢相同問題,自身都產生了刺激免疫能力。如同一個艾滋病恐懼症患者,去疾控中心或者醫院實地接受了艾滋病檢測以後,拿到陰單那一瞬間的痛苦抽離,形成了非常強大的安全參考。那種猶如回到過去的感覺讓人神清氣爽,但是很多恐友自己卻發現,後來如果再去反覆檢測,那種激情愉悅就越來越差了,甚至到最後,處於一種錯誤的檢測慣性依賴,還會去檢測,但是自己也會明白自己拿到的還是陰單,拿到結果也激不起最初那份興奮了。這就是免疫形成,即相同的刺激已經無法讓本人獲得同等程度的安全感。

同理,剛開始是抱有求助動機問的,也能得到一定的安全參考。但是問久了,自身也產生了一種免疫。這時候恐友就會想,他們也肯定會說“沒事”,特別是沒有其他任何解釋性干預的回答,更讓恐友們對這個“沒事”變成了一種習慣認定。反正他們都會說沒事,那我該到處問還是到處問唄,那麼“沒事”二字在恐友心目中就成了安慰的代名詞。出於習慣,還是會去到處問,但是在問的過程中,有沒有去理解為什麼“沒事”的原因。如果沒有去理解,只是問了問這種習慣而去問,那麼幾周幾個月一直原地踏步,就成為了一種常態。

反覆糾結艾滋病恐懼症心理 不如好好相信防艾醫生彼此建立關係

建立緊密關係更易得到安全信號


第二,不要把問問題當成隨便,而是與對方是一個真誠的交流。交流需要彼此瞭解熟悉和建立一定的關係,如果沒有任何情感的交流,其產生的能效是非常低的。在恐艾干預中心的研究裡面,就會發現,如果老師和恐艾諮詢者相互熟悉瞭解程度越高,交流的價值就越能體現在脫恐方面。如果老師和恐艾諮詢者交流的時間越長,那麼有效性也就越大。艾滋病恐懼症諮詢者處於一種習慣性,到處去問問題。回答的志願者也處於一種習慣性的應答模式,以“沒事”兩字作為條件性反射的回饋。諮詢者又會覺得這個志願者到底有沒有認真看我的問題,到底有沒有重視我,關注我,也就更加強化了“沒事”二字的打醬油成分,以至於以後有人再說沒事也沒辦法完全消除內心的不安。

而這一切,都是需要建立在諮詢者和志願者本身有沒有情感交互,有沒有彼此重視和尊重對方,有沒有足夠的直接即時交流的機會和足夠多的時間去交流。如果當諮詢者本身覺得網絡這麼大,到處都是人,隨便什麼地方都可以問問題,沒有重視醫生老師和志願者的價值,那麼這個問題回答了,諮詢者本身的接納程度和信任程度不足夠。另外,這個時候醫生老師和志願者很快速地回答了,並且只回復了簡單的幾個字,沒有達到諮詢者的預期,容易強化諮詢者覺得通過網絡問詢無多少價值的意義。


反覆糾結艾滋病恐懼症心理 不如好好相信防艾醫生彼此建立關係

彼此真誠是促進脫恐的核心


這時候恐艾諮詢者又會思考,反正網絡上都是隨口隨意問問,而回答有沒有走心,就簡單地回覆了一兩句,甚至有時間就是一句“沒事”。那到底有沒有站在我自己的角度幫我分析,到底有沒有認真去看我提的問題,到底對我負責不負責呢。當一些衝突矛盾思想產生以後,恐艾諮詢者也就失去了將回答的答案作為一個絕對安全信號參考的標準,僅僅是當成了當下緩解一定的焦慮的權宜之計。殊不知這僅僅是治標不治本,或者說就是維持一小段時間的平靜。

我們非常理解恐艾症恐友的痛苦,也非常理解恐友們迫切想脫恐的心態,但越是這樣,我們就應該去尋求明確的安全信號,在安全信號的作用下將一些認知體系進行轉換,慢慢恐艾的感覺也就越來越小了。也許中間可能會有恐艾波動期影響我們的心理,但是隻要我們堅持方向的正確,和一位足夠信任的醫生老師保持深入的溝通,有足夠持續的正向影響性干預,那麼會逐步地發覺,艾滋病的恐懼將越來越遠,您也會進入一種全新的狀態,而不是每天糾結於軀體化症狀的影響,每天反覆在網絡上搜尋和問詢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