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7 摆平江南士族不用一兵一卒,晋元帝司马睿只靠一个人

公元307年9月,司马睿一行人正式抵达建邺(今南京),早在二个月前,他接到东海王司马越的任命,让他担任安东将军,督扬州江南诸军事。按理说,作为一个军区总司令新到任,少不了受到地方官员的热情招待,但很奇怪,别说一个官员,就连普通小吏也不见来一个。

“吴人不附,居月余,士庶莫有至者。”


摆平江南士族不用一兵一卒,晋元帝司马睿只靠一个人


江东士族的考虑


其实,江东士族们正在考虑。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三个选项:一、闹独立,不承认他们;二、出来迎接官方大员,承认他们的权威;三,等等看,观察这些北方官员会如何应对。


如果选择第一项,南方士族闹独立。“八王之乱”虽已被平定,但王弥、石勒相继起兵,匈奴紧逼,“中原萧条,白骨涂地”。北方豪族要么“修壁坞,树藩障”,“率其同族及庶族,保于禹山”;要么北投幽州刺史王浚、平州刺史崔毖或往河西走廊,去投靠凉州刺史张轨。绝大部分世家大族,纷纷南渡江南。


摆平江南士族不用一兵一卒,晋元帝司马睿只靠一个人


司马睿虽被赐予安东将军,管理扬州及江南诸军事,实际上只是一个光杆司令,司马睿的直系部队由郭逸,宋典统领。与其说部队,还不如说是由人数有限的士兵组成的卫队。


在310年二月,发生“钱璯之乱”,时东海王司马越,实际是洛阳城内真正的当家人。就指派将军郭逸,都尉宋典讨伐,结果这两人以“兵少未敢前”。(《晋书.周玘传》)


钱璯在广陵造反,所率的兵应是在家乡吴兴郡所募集的兵士,钱氏属于吴兴郡长城县(今浙江省长兴县)的豪族。但钱璯的军队跟号称“今江东之豪,莫强于周、沈”的阳羡(今江苏宜兴)周氏、武康沈氏相比,要逊色的多。


摆平江南士族不用一兵一卒,晋元帝司马睿只靠一个人


司马睿自己没带多少兵马,可能随行人员有大队人马做后援?


面对“吴人不附”,安东府司马王导很忧心,这时正值从兄王敦来朝。王导说“兄威风已振,宜有以匡济者”。

实际307年,王敦正在山东作青州刺史,等他真正到达建邺则是310年以后的事情,309年东海王司马越杀害晋怀帝亲信中书令缪播等十余人后,王敦才被授予扬州刺史。(《资治通鉴.晋纪八》)


王敦作为扬州刺史上任不满一年,310年初,中央政府授予王为尚书,作为中央官员,他自然要到首都洛阳赴任。(《晋书.惠帝纪》)


王敦最后没有去洛阳,而是留在安东将军司马睿府上当军咨祭酒,因他正好赶上“钱璯之乱”。如果王敦手上有兵,洛阳政府也不会征召“兵少”的郭逸、宋典等人前去讨伐钱璯大军!(《晋书.周玘传》)


摆平江南士族不用一兵一卒,晋元帝司马睿只靠一个人

面对兵力羸弱的北方士族,江东豪族做出的决定,意想不到。


王导的应对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际,王导献计说“等来年三月三上巳那天,大王坐肩舆,整个盛大的仪仗队,带上诸位大臣及从北方南下的士族大家一起骑马随从。”(《晋书.王导传》)


三月三上巳节,原是上古时期男女约会的节日,时间是三月上旬的巳日。发展到魏晋时期,已演变为水边沐浴及祈福祛灾,是当时极为重大庆典活动。王导的意思:无非是借助这次盛大节日,让南方士族开开眼。


三月三日也便是308年的三月三日,这中间有6个月的间隔。半年时间,足够做很多事情!


摆平江南士族不用一兵一卒,晋元帝司马睿只靠一个人

公元305年,广陵相陈敏,趁中原大乱之际,据兵历阳(今安徽和县),自称扬州刺史,进而“东略诸郡,遂据有吴越之地”,自称都督江东军事、大司马、楚公。(《晋书.陈敏传》)陈深知,要没有获得江东世家的支持,自己哪怕造反成功,也做不久。于是任命“江东首望”顾荣等四十余人为将军,郡守。但这些江东世家,瞧不起陈敏的出身,讽刺其

“七第顽冗,六品下才”


可见,江南豪族并不是和平友好,紧密团结。他们有高低之分,有寒庶之别。当时江东豪族中以吴郡顾氏为文化世家,武力豪宗以义兴周氏为代表。他们二族都是江东最强的地方势力。陈敏没有获得他们的支持,自然失败了。随后在310年,钱璯叛乱,兵少的司马睿还是靠阳羡的周玘大军才得以消灭钱璯。无论是谁,要想成事,少不了这些豪族的支持。


时江东文化士族对中原士族有一种敬佩和羡慕之情,在《抱朴子.外篇》三《诱惑篇》就谈到吴地士族的书法、语言甚至在哭声上,都以学“中国(中原)”为荣。


摆平江南士族不用一兵一卒,晋元帝司马睿只靠一个人


“勤苦学以中国之书,尚可不须也,况于乃有转易其声音,以效北语,既不能便,良似可耻可笑。所谓不得邯郸之步,而有匍匐之嗤者。此犹其小者耳,乃有遭丧者而学中国哭者。”


上巳节当天,由北方豪族组成的盛大游行队伍出现在江东士族面前,他们个个害怕得要命,纷纷跪倒在道路旁。“咸惊惧,乃相率拜于道左”(《晋书.王导传》)


江东豪族可能惊讶于中原文化,但若想获得他们支持,还得有人放低姿态,这时王导的作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他主动请顾荣、贺循出来做官。“帝乃使导躬造循、荣,二人皆应命而至”。


摆平江南士族不用一兵一卒,晋元帝司马睿只靠一个人

但无论是江东豪族、还是中原豪族,他们之间难免有成见,如三国时期北人关羽,就称吴人“狢子”(《三国志.关羽传》注引《典略》),江南豪族对这群外来士族虽有羡慕,但也有抱怨,称他们为“伧父”(粗鄙、鄙贱之人)。


为说服南北士族团结一致,王导的办法则是坚定支持东晋王室对北方胡族的进攻,是朝廷里头有名的“鹰派”代表。“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详见《世语新说.言语》)


光靠说还不行,还得用行动去感化。


在《世说新语.方正》就记载王导向陆玩求婚,在《排调》篇中,又看到王导学习江东人的方言,如此屈尊,为笼络江东豪族,王导想尽了办法折腾。


摆平江南士族不用一兵一卒,晋元帝司马睿只靠一个人

但这些举动,只感动了江南文化士族,对那些武力强宗或地方豪霸则收效甚微。如310年的钱璯之乱,便是一例。随后在314年,江南土著豪族阳羡周玘之子周勰叛乱。尽管以失败告终,但王导主张“不穷治,抚之如旧”。


北方来的流民越来越多,他们大多流入晋陵郡丹徙县“地广人稀”,当地强宗周氏所在的义兴郡,因与其接壤,难免不受影响。


摆平江南士族不用一兵一卒,晋元帝司马睿只靠一个人

东晋所以能成立,是建立在南北各阶层相互协调的基础上。而这个政策的倡导人王导,可说是劳苦功高。后来司马氏的江山,总少不了要和他及从兄王敦共同分享,史称

“王与马共天下”,所谓拿人家手短,吃人家嘴短。依赖他人,权力也得倚仗他人才能保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