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在《採桑子》中是否看到了超越《紅樓夢》之處

《紅樓夢》是古代章回體小說的巔峰,位居四大名著之首。小說鮮活的人物、曲折的情節以及強大的悲劇意味,自面世以來就深深打動著萬千讀者,甚至有了紅學會這樣的民間組織,足見這部著作的影響力。

最近讀了葉廣芩女士的長篇小說《採桑子》,這部小說描寫了滿清貴胄金家眾多子女在時代大潮中的命運變遷。這部小說家族讀來也是悲喜參半,人物形象鮮活生動,小說內容豐富令人印象深刻。

在《採桑子》中是否看到了超越《紅樓夢》之處

從《採桑子》 中似乎讀出了一種民國紅樓夢的感覺,《採桑子》對紅樓夢有傳承嗎?

一 對《紅樓夢》的傳承與借鑑

《紅樓夢》在中國文學史上地位極高,文化人不讀紅樓者不多。雖然不知道葉廣芩女士是否從《紅樓夢》中獲得營養,但兩部書還是有著千似萬縷的聯繫。

  • 背景相似

兩部小說都是從豪門入手通過一個家族的變遷反映時代,以小見大,以點概面。這樣的寫作,以小搏大,如萬花筒一般,通過窺視一個家族的日常和人物的經歷,反映當下社會環境對人物命運的影響。

《紅樓夢》中的賈府太爺當年跟隨皇上打天下,後來被封為國公爺。與《採桑子》中的金家何其相似。金家先祖在清兵入關前就同皇家拜了把子,建國後自然也是開國重臣。賈家赫赫揚揚近百載,金家的歷史和大清一樣長。

在《採桑子》中是否看到了超越《紅樓夢》之處

兩個都是大貴之族,一樣的高貴身份、一樣的生活考究,一樣的繁文縟節。賈府老太太是史家侯門之女,金家老太太是蒙古公主。後來賈家的繼承者賈赦雖說當官,卻不好好做官,只在家和小老婆吃酒。金家到了民國,金家老爺留學歸來,沒見多少在工作上的敘述,多的是帶著一眾兒女在家吃喝玩樂,把培養了一眾藝術修養極高卻不務俗事的子弟。

既然都是大家,自然人多、關係複雜。

一般初讀紅樓夢都得從複雜的人物關係起步,甚至需要藉助圖表。裡面老爺、太太、姨奶奶,正出、庶出、通房丫頭、侍妾、陪房、管家等等,還有文字輩是哪些,玉字輩有哪些,誰在寧府,誰在榮府,這一系列概念和內涵,不讀三遍是弄不明白的。

在《採桑子》中是否看到了超越《紅樓夢》之處

我第二遍讀《採桑子》時,也畫了一個表。金家老祖母不在以後,還有一個姨奶奶。老爺有三個太太,共有十四個孩子。哪些正出,哪些孩子庶出,哪些孩子是個母親,我也費了好大一番心思才弄明白。

  • 人物個性一脈相承

金家大格格是個典型的戲痴,除了戲萬事不問,連自己的婚事都不當回事,孩子跟著她飢一頓飽一頓,最後病餓而死。這一點像不像狠心攆走丫頭,把萬事全拋、不入紅塵的賈惜春。

老七拉琴吹簫、書畫一絕,可是戀愛不幸蹉跎半生,縱有妻女也難忘海峽對岸的初戀。這與一生痴念黛玉,詩畫俱絕的寶玉別無二樣。

在《採桑子》中是否看到了超越《紅樓夢》之處

老姐夫大學畢業不出門工作,一味在家參禪悟道和城外的道士混得火熱,似乎是進士出身賈敬的化身。

二格格下家商人,不為父母所認。但是她一直嚴格教育子女講究禮數、敦厚謙讓,並且不得從商,後來子女均成才做文化工作,不沾一絲銅臭。這份嚴謹像不像一心教育幼子不問他事的寡嫂李紈。

二 超越

如果《採桑子》僅僅借鑑一下《紅樓夢》就沒有這麼大魅力了,它對紅樓夢也有其超越之處。

  • 紅樓夢打碎了一個故園 採桑子重建一個世界

在打碎之前,《紅樓夢》先給了我們一個繁花似錦絢麗多姿的世界。

《紅樓夢》自第六回書歸正傳起,描寫重點就是鋪陳一個貴族家族的奢華。如何宴請、如何享樂、如何冬日聯詩、如何端午打醮等等,詳細向我們展現了一個貴族階層的日常。《紅樓夢》為我們呈現了一個濃墨重彩的世界,一個詩禮簪纓之族,一個溫柔富貴之鄉。

因為只有前期描繪的世界足夠美好了,當災難來臨後那忽啦啦大廈傾,才能足夠震撼和悲涼。可以這麼說,曹公為我們搭建了一個豪華無比的戲臺,然後再讓他的人物上臺表演。

在《採桑子》中是否看到了超越《紅樓夢》之處

紅樓夢給我們描繪了一幅美好無比的畫面之後,突然把它撕得粉碎,一點渣都沒給我們留。我們不能想像,書中那些如花的生命在以後的生活中是如何憔悴,如何枯萎。我們不忍心去想,也不願去想。

《採桑子》在敘述上不同於《紅樓夢》。故事開始時已到了民國,此時國家已開始了改朝換代。它基本摒棄了繁文縟節,迴避金碧輝煌。把重點放在人物前後變化上,起初什麼樣子,經過一番番淬火、洗禮發生了哪些改變。這樣長的時間跨度、這樣的角度,更清晰地瞭解了人物經歷的重重磨難,見證每個人或墮落或成長的過程。

在《採桑子》中是否看到了超越《紅樓夢》之處

《採桑子》給我們的是一幅拼圖,作者把一堆殘片一點點拼給我們看,從那些發暗的色彩、不規則的裂痕中去想像曾經的輝煌。

面對《紅樓夢》我們會痛哭,感傷那些最美好生命的逝去,而《採桑子》則是破碎後的重建,彷彿已經哭不動了,從廢墟中一點點揀拾斷壁殘垣去拼建一個曾經,搭建一個未來。

簡而言之,一個是打碎,一個重建。

  • 人物命運 從浪蕩走向新生

《紅樓夢》成書於康乾年間卻寫到末世,只因為家族慘遭變故讓人處於冰火兩重天的強烈對比之中,因此這份感受無異於身處由盛而衰的末世。在這樣的悲劇氛圍中主人公寶玉有強烈避世的想法,不要功名,不走仕途,最終走上出家為僧的路。因為看不到希望,所以才逃避,這是全書悲劇的基調。

自第一回出現的黛玉死去的弟弟、母親起,全書大概陸續死去了30多人,沒有一個新生兒誕生。即便沒有死去,活著的有多少色彩可言。寶玉出家、寶釵守活寡、探春遠嫁番國、惜春出家、史家被抄湘雲或守寡或成為船妓、賈璉、賈珍等有職者皆入獄,其餘人丁皆樹倒猢猻散,一個轟轟烈烈的大家族頃刻灰飛煙滅。

在《採桑子》中是否看到了超越《紅樓夢》之處

《採桑子》中金家老爺在外留學時,收到末代皇帝頒發的鎮國鐵將軍爵位任命書,可他並沒有回國只一心學習新知識,等著回來報效國家。這樣一個新舊時代的交替中,金家當家人顯然已經做好了迎接變革、改變人生的準備。

雖然在以後的日子裡,金家子弟在這場大變革中也飽嘗苦楚,但是大方向是積極的、樂觀的。金家十四個孩子,成人者十三。老大參加了國民黨隨軍到了臺灣;老二自殺;老三是文物鑑定專家、老七是書畫大師,四格格出國留學回國成為建築師,五格格後來成為國家幹部,六格格是醫院護士,七格格成為編劇。兒女們雖不再是多麼大富大貴之人,但是大部分走出了舊家族的桎梏,走向了新生。

三 獨到之處

紅樓夢是一部全面反映古代生活的百科全書,書中除了我們耳熟能詳的愛情故事,曹公為我們全面展現了封建社會中的全景圖。有詩詞、有管理經驗、有老莊哲學、有服飾、有紡織、有建築、有書畫、有中醫藥,因此魯訊先生才說到,“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

《採桑子》雖不及《紅樓夢》豐富,在內容上卻也有其獨到之處。金家是皇親,與皇家便有扯不掉的關係,八旗子弟雖不太上進,卻不得不說也是家學深厚。

  • 戲曲—大珠小珠落玉盤

金家人愛戲,不光看戲多還唱戲。《採桑子》中寫了很多出戲,從大格格唱的《鎖麟囊》入手,結尾由老七念出的一段戲詞結束。戲,彷彿深入金家人的骨髓。

在《採桑子》中是否看到了超越《紅樓夢》之處

前清時金家就養著戲班子,後來皇上都不養戲班子了,金家的戲班子也散了。不過下人當中有些人依然有唱戲的功底,所以金家看戲、唱戲的習慣就傳承下來。金家大大小小的孩子加上他們的阿瑪竟也組成了一個戲班子。大小節日裡,金家人便敲鑼打鼓唱起來。書中提到的摺子戲有《鎖麟囊》、《群英會》、《拾玉鐲》、《打漁殺家》、《釣金龜》、《赤桑鎮》、《蘇三起解》、《武家坡》、《紅梅嶺》等等。

唱詞小曲信手拈來。這些戲都由金家自家人來演,老爺和老大唱老生、老二唱老旦、老三唱花臉、老四和大格格唱青衣,老七負責拉琴。而他們的戲玩的就是講究規矩,有人受過名角點撥,有的在外扮上真唱過,還有的戲班班主說不能來金家唱,他們太懂戲了。

  • 煌煌古建築 巍巍北京城

金家的世交廖家自明朝起就一直幫皇室做勘測工作,比如修皇城,定皇陵等重大工程都少不了廖家。清兵入關後,廖家依然為皇室重用。金廖兩家祖上同朝為官,在宦海深浮中結下生死之交。

在書中,借廖先生之口,揭開了皇家工程的許多奧秘。書中詳細說明了廖家祖上怎麼樣為皇上勘測皇城,怎麼樣為歷代皇上選皇陵,中間又怎樣出了差子又怎樣化險為夷。怎麼樣在建國後修繕古建築,中間不少風水、皇城古建築建設等的精彩描繪,還有對北京舊城改造的痛心疾手,通過這些建築和歷史知識的普及,讓這部書倍感厚重。

在《採桑子》中是否看到了超越《紅樓夢》之處

借廖先生之口,讀者們能看到這個北京城是多麼來之不易,是多少代人精雕細琢的精品。中國古建築之輝煌,凝聚多少能工巧匠的心血,可是拆掉後再也沒有了。

  • 文物繁多

《採桑子》最大的獨到之處便是書裡文物多。書中記述的文物不勝煩舉,什麼誥命夫人冠上的鑲珠石雲蝠帽飾,什麼道光皇上的真跡,什麼老佛爺的避火珠,什麼圓明園勤政親賢殿前的大缸,那各大官窯的寶瓶、碗碟、出自大內的鳥籠、各類值錢的首飾更是林林總總散落在小說各處。這些物件看似隨意,提起可都大有來頭,並且在後面的章節中也成為考驗人性的道具。

  • 北京風情

《採桑子》雖然描寫貴族生活,但全書是地道京味兒,語言飽滿,充滿著煙火氣。和老舍小說還不一樣,作者彷彿就是一位老奶奶在用自己的語言講過去的故事。

書中不止有院牆高高的金家,還有許多有趣的東西。小格格常被父親帶著去橋兒衚衕就著大蒜吃炸醬麵,還到街上買吃的,她喜歡酸棗面兒、鐵蠶豆等小吃;小格格和三哥坐三輪出城買碗碟,在城門口還得騎驢才能到地方;去平常人家會喝一種叫“高末兒”的茶;窮苦人家會扯補襯、打袼褙,賺點錢過活;小孩子吃撐了不過灌點起子水便罷;小孩子病了,給一粒寶錠就完事。而舅太太給的薩其瑪出自桂英齋,是選用內蒙古運來的奶油和麵製成的;三太太喜歡的點心來自正明齋餑餑鋪。這些描述組成一個鮮活的北京城,一個看得見、聞得到、摸得到的北京。

在《採桑子》中是否看到了超越《紅樓夢》之處

《採桑子》中的生活,充滿著煙火氣。宅門貴族,一群孩子野得像大雜院的孩子一樣。《採桑子》的北京,既有貴族宅門的莊重肅穆,又有歡樂祥和的家庭氛圍。可謂一出活色成香的京城風俗畫。

結語

《採桑子》站在了《紅樓夢》這個千古巨人的肩頭,它汲取著《紅樓夢》的精華,以踏實的生活印跡和紮實的文字功底傳承傳統文化,用新時代的觀點重塑了一群經歷奢華和磨難的貴族後裔在新時代的重生經歷。

和《紅樓夢》比它體量小,非常精巧,它讓我們看到一群舊時王謝堂前燕怎樣飛入百姓尋常家,看到他們經歷過磨難和人性的考驗後,褪去華麗踏實走向自己的新生。

在這裡,似乎可以想像一下《紅樓夢》中賈府大廈傾倒後,那群公子小姐該怎樣繼續他們的故事。



關注小扇,和小扇一起讀讀書,聊聊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