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保持“去標籤”的意識,遇事多一份冷靜與果斷


保持“去標籤”的意識,遇事多一份冷靜與果斷

1.

專科時,我憑感覺去看書籍。那時候,看書是一件很純粹的事。

我沒有想過如何專業化地去分析一本書,更在乎的,是閱讀過程中帶給我的感受。

記得有一次,在圖書館看書著迷,心思隨著書中情節的展開跌宕起伏,完全忘記身處何地。

圖書館掃地的老爺爺拍了拍我肩膀,因為太過投入,我一下子大聲叫了起來,剛好那時看到書中一個比較恐怖的情節,還以為身邊真的出現了什麼恐怖的事。

那段時間,閱讀對我而言,是一件特別隨意,特別快樂的事。

上本科之後,就讀漢語言文學專業。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文學理論等等課程旨在教授學生了解文學經典以及分析文學作品。

一開始,覺得自己好像掌握了一把武器,可以用十八般招式去深入分析一部部作品,而不僅僅是出於感官上的純粹享受。

那兩年,我痴迷於理論,嘗試用理論去分析各種各樣的大家作品,並且會因為一部文學作品,去翻看批評家從不同角度分析作品的文章。

也是在那時,我知道原來不同時期的作品,它們有特定的指代歸屬。比如光80年代的作品,就可以分為新寫實文學、尋根文學、反思文學、先鋒派文學、傷痕文學、改革文學。

這些發現,大大加深了我對每個時期作品的認識,但似乎冥冥中感覺少了些什麼。

2.

後來,備考研究生階段,又深入閱讀各種理論書籍,看各種批評文章。一直到目前研究生階段的專業學習,我又認識到,原來對一部作品的分析還可以更專業更多樣化。

艾姆拉姆斯在《鏡與燈》中提出文學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讀者。對於任何一部作品的分析,都可以從這四要素中的任一要素入手。而在文學理論上,每一個要素的分析切入點又有不同的研究方法。

比如對於“作家”這一要素的分析,有文藝社會學研究方法、傳記研究法、象徵研究法、精神分析研究法、原型研究法。對於“作品”這一要素的分析,有符號學研究法、俄國形式主義研究法、新批評研究法、結構與解構研究法。

在文學專業這條道路上,我越學越專,與此同時,對於書籍的感受,也在悄然間發生著些變化。

閱讀的心境好像失去了之前純粹的快樂,對於作品的認識,也沾染上了一種貼標籤的習性。

文學史甚至平時教學中,大都倡導經典作品的閱讀,而所謂的經典,永遠是那麼幾部、那麼些作家。

作為一名文學專業的學生,在長期的薰陶中,我開始無意識地為各種書籍貼上標籤:經典書籍、暢銷書籍、勵志類的書籍、心靈雞湯類的書籍。

正是由於這種思想,導致自己很長一段時期,一點都不關注市面上出現的各種書籍,總以偏概全地認為,那些註定是一些終將被淘汰的書籍。

而當初那種純粹的閱讀享受,那種文字間微妙的情愫,我很少很少能夠靜下心來去感受到。

慢慢地,我的閱讀視野越來越狹窄,一直到甚至有段時間失去閱讀的耐心。

後來,我漸漸想明白,是長期的專業化教育讓我沾染上了一種類似“精英化”的秉性,而我不知道,所謂被貼上“經典”標籤的作品,是各種要素、各種歷史因素綜合成就了它們。

對於個體而言,閱讀不需要太多的標籤,更重要的,在於自我的感受與體悟。

3.

這種覺醒不僅讓我在閱讀上受益匪淺,在日常生活中,也讓我對人對事多了一些個人化的理解。

曾經,我費盡心思想要成為導師的學生,並不是因為他是大家口中的學術大佬,而是因為他的學術文章,我發自內心的崇拜。

我一開始認識導師,是通過閱讀他的學術作品。我在知網下載了十幾篇導師的核心論文,一篇一篇的研讀。

因為這份投入,讓我在未與導師見面時,就詳細瞭解了他學術上的創新點以及突出成就,也更加堅定自己想要成為他學生的這份決心。

當我正式成為他的學生之後,我做得最多的事,依舊是研讀導師的作品並希望能夠當面得到本人更多的指導。

上學期,導師送了我一本他寫的學術專著。我讓導師簽了名並寫下幾句贈語,那本書到目前為止我讀了三遍,並且讀得很仔細。

有一次,我翻開書中的一段話,請教導師,他是如何將這句理論與所要分析的論點如此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的。

導師對我說,這個就是學術功底的積累,自己平時可以這樣多想想。

從一開始到現在,我並沒有因為導師的名氣而去盲目地想要成為他的學生,而是從真材實料的文章中,我感受到的那種學術功底深深吸引了我。

就像我一直告訴自己的,要拋卻所謂的標籤去實實在在地瞭解一個人的某些方面,而不是被一大堆的噱頭遮蔽了視野。

有一陣子,我們學校的公告欄上貼出了表彰優秀學生的照片、名字以及取得的成就。

一大堆同學站在那裡,看一面面滿是榮譽的照片牆,言語中滿是羨慕。

而作為學妹的我,下意識的行為竟是一個個研讀文字表述中的個人取得的成就,並試圖透過表彰的語言去做出是非判斷,哪些人是真正的優秀,哪些人是言不符實,哪些人是噱頭太多。

現實生活中,我很少感性地驚歎某個人好厲害,而是去分析別人口中某個人的厲害是否言符其實,又真的有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去學習。甚至會去思考,如果是自己,需要付出什麼樣的努力、花費多長時間才能達到他的高度。

4.

時刻以“去標籤”的意識去看待身邊的人與事,讓我遇事多了一份冷靜與果斷,多了一份從容的分析與判斷。

如今自媒體時代,催生出各種各樣的個人品牌,類似“資深”、“專家”、“大咖”等等詞彙成為品牌打造的標籤。

越是在這樣的時代,越需要我們懷有一種“去標籤”的意識。沉下心來,冷靜客觀地去分析某個人、某件事,而不是在群體潮流的裹挾之中,矇昧了雙眼。

更重要的是,以這樣一種心態去助力自己的成長。

踏踏實實地走好每一步,清晰地認識到別人的認可對於自己而言,是一種肯定,是成長的助推劑,但成長所能達到的高度絕不是憑藉某個標籤就能夠去定義的。

知道每一個時期的自己有多少真正的實力,知道自己欠缺的是什麼,需要提高的又是什麼,又希望達到什麼樣的高度,走到什麼樣的終點,這才是生命不斷精進的根本與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