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粥、米飯、粗糧——哪種主食升糖更快呢?


粥、米飯、粗糧——哪種主食升糖更快呢?


  • 大家好!我是糖人部落,一起聊糖尿病的經歷和感受!
  • 今天關鍵詞是“粥、米飯、粗糧”。其中粥對於中國人來說不僅是一種文化,而且融入到生活中根深蒂固的一種飲食習慣。
  • 記得小的時候,爺爺在農村,吃飯的時候總喜歡端著一大碗厚厚的玉米粥,中間放著菜,蹲在村頭樹蔭下和人聊天,喝粥總是單手託著碗底旋轉,嘴沿著碗邊“吸溜”,還必須發出聲音的那種,接著再換手“吸溜”另一邊,為什麼要轉圈呢?爺爺笑著說不轉燙嘴呀!簡單、樸實、樂觀從一碗粥就能感受到。祖輩的傳承、現代的演繹,粥不再是溫飽而是關愛。就像武漢的熱乾麵,不吃你會想,不喝你會念。
  •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一群人害怕喝粥,談粥色變,這就是糖尿病人。醫生的囑咐、糖友的勸說,無奈少喝或不喝。可是對於許多老年糖友來說,有點麻煩,本來胃口就不好,早晚就想喝口粥。
  • 主食烹調方法很多,做粥大家習慣叫熬粥,我們先從字面分析一下,一個是“熬”字,代表烹調的方式和烹調的時間,一個是“粥”字,代表食物的狀態和糊化的程度。
  • 細品一下,簡單的兩個字,反應出來的信息量卻很大。烹調的方式、烹調的時間、食物的狀態、糊化的程度。這四個方面正是影響GI和血糖變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 第一、烹調的方式
  • 由於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比較穩定,各種烹調方式對其含量影響不大,很多人會有誤解,食物對血糖的影響會一成不變。但實際上,烹調方式改變了食物的風味,也改變了食物對血糖的影響。比如:大米蒸煮的方式不同,GI值在46-83之間變化,說明烹調方式對血糖是有影響的。
  • 第二、烹調的時間
  • 有些糖友會有誤區,覺得胃口不好,食物做的越爛越好消化,恨不得一“吸溜”就完事了。這種做法不僅幫不到胃,反而影響血糖的控制。牙齒咀嚼是食物消化的第一步,通過咀嚼促進唾液分泌,唾液中澱粉酶和食物充分混合,將澱粉分解後進入胃。長期吃“軟飯”,會影響咀嚼功能、減少唾液澱粉酶的分泌,增加胃的負擔,反而不利於消化。
  • 很多朋友會問,雜糧粥怎麼熬不爛呢!怎麼不“開花”呀!高壓鍋上了才搞定。熟了就行唄!為什麼非要開花呢?稍微有點硬,可以細嚼慢嚥。
  • 粗糧大部分是保留完整穀粒的,和大米最大的區別是那層“穀皮”,像青稞屬於全穀物,它的穀皮實際是保護層很結實,如果要讓它“開花”,需要長時間的浸泡後再煮。糖友吃粗糧的目的不僅“抗餓”,重點是三慢、消化慢、吸收慢、血糖升高慢。如果長時間的熬煮,煮的稀巴爛,從控糖來說就沒意義了,費那個勁幹嘛,直接喝大米粥得了。
  • 糖友一定要注意,選擇對的時間,碰到對的食材,不僅胃舒服了,血糖也“舒適”了。
  • 第三、食物的狀態
  • 聽著複雜,簡單的說就是顆粒的大小。顆粒越小越容易升糖。現在比較流行的代餐穀物粉,很多糖友也在喝,很方便。對於健康人群是沒有問題的,食物的多樣化,多吃一些穀物,都有道理。可是對於血糖控制來說,就不太合適。有些代餐粉概念會強調適合糖友喝,原料是低GI的青稞、苦蕎等等。原料可能選對了,加工方式卻有問題,粗糧細作,顆粒變粉,低GI變成高GI,開水一衝又增加了澱粉的糊化程度。
  • 很多人都在炒穀物的概念,但很少人能夠真正的瞭解。你可能看到的只是一顆樹,背後卻是一座山。
  • 第四、澱粉糊化的程度
  • 簡單的說就像大米怎麼變成大米粥的過程。大米的澱粉分子結構緊密,水分子進不去,剛煮的大米都是沉在鍋底的,水和大米分離。當水熱到一定程度,澱粉分子破壞水分子進入,大米逐漸膨脹、黏稠,這就是糊化的過程。熬的時間越長,糊化的程度越高,血糖生成指數越高。
  • 從上面四點分析,說明血糖是動態的、根據條件不同而變化。按通常的做法,我們分析一下各種主食的升糖速度。粗糧類的GI值普遍低,可以說是主食類升糖速度比較慢的,但作為日常飲食,它不能獨立需要搭配,這就需要看搭配的比例。大米粥和大米飯從GI值比較,大米粥GI是69、大米飯GI是83,從數據上看大米粥比大米飯要低,但實際測血糖比較,大米粥在短時間升糖速度更快,主要原因是大米粥糊化的程度更高,影響血糖值更明顯。
  • 看了這麼多有點複雜,日常糖友應該怎麼做呢。個人的經歷,覺得搭配才是降低高GI的“法寶”。葷素搭配、粗細搭配、高低搭配。查了一下資料,供大家參考:比如米飯+魚是37、三鮮餃子是28、芹菜豬肉包子是39。如果大米粥加入全穀物蕎麥、青稞、紅豆、扁豆等也會有效降低GI值。
  • 感謝大家的閱讀,久病成醫、思聊感悟。真心希望更多的朋友關注糖人部落,相信知識的力量,瞭解更多,才能保護好自己。
  • 食有深意、不止輕重。2020讓自己和身邊的朋友更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