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 宅在家裡陪娃,很多家長感慨,是體力活更是腦力活

過去很多家長抱怨,平時工作忙得很,真沒有時間陪娃。現在有時間陪娃了,又不知道怎麼陪的家長大有人在。這就是我們說的距離產生美,距離近了,美沒了。

很多父母感慨陪娃不僅僅是個體力活,更是腦力勞動。

說是體力活吧,原因有三點:

1、 遊戲你要會,陪孩子玩,遊戲是必備的。所以各種花式遊戲是家長陪玩的技能之一,會不會陪孩子玩,會遊戲是硬性標準。

2、孩子喜歡折騰。尤其是在固定的密閉的空間裡,孩子更會感到煩躁不安,經常整些家長受不了的事出來。這時候很多家長就開始以暴制暴,很多媽媽的吼功更紮實了。

3、孩子起床晚得管,孩子吃飯得管,早餐吃啥得做,剛做好早餐就得想著中餐和晚餐。讓很多家長勞心勞肺,因為在家裡沒有別的事,就只有吃喝睡是大事,你想想光吃喝和睡不就是體力活嗎?

說是腦力勞動吧,原因也是有三點:

1、孩子的作業你得管吧,寒假作業得做,老師的網課作業得補,各種補習班的網課得上。家長們這幾天可謂是各種技能切換,各種直播得上,孩子不會的得教,老師沒教到位的得教,作業不會的還得想法設法得告訴孩子。可謂家長等於孩子的半個老師,應付各種各樣的孩子學習“難題”。

2、 各種打卡,英語單詞不會,家長一看一懵,自己也不會,怎麼辦?立刻百度,而且還不能讓孩子知道自己不會,可謂處心積慮而又不能失去風度。

3、 面對各種各樣的作業,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如何分配時間對於家長來說是另外一個考驗。每天學啥,要精確到沒事每分每秒,因為很多課程是重疊的,如何合理運用設備和時間讓孩子盡數學完,對於家長來說也是需要考慮的。

宅在家裡陪娃,很多家長感慨,是體力活更是腦力活


在知識的海洋上遨遊咋那麼心累呢?很多家長過去上學也沒發現那麼累過?在家宅的日子煩躁焦慮咋那麼容易上頭呢?……

問題很多,緩解·育兒焦慮的方式也各有不同,在這裡給各位家長支支招,給幾點建議。


一、 家長要認識到親子關係是平等的

育兒的前提是瞭解孩子,瞭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所以,家長要知道親子關係是平等的關係至關重要。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不是吆五喝六,不是高高在上,不是指手畫腳。和孩子當成朋友來處,很多育兒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二、 家長要通過學習育兒知識來做到科學育兒

現在很多書籍都在分享各種育兒知識,建議家長可以利用這個假期好好的補充一下科學育兒知識,瞭解孩子各種年齡階段的心理特點,身體發育特點,對於孩子的教育很重要。在這裡推薦幾本書給大家。

1、《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

育兒類書籍排行榜第一名,該書由美國兒科學會的75名兒科專家共同創作,提供給讀者的是從孩子的孕育到健康身心成長的全面可靠的科學育兒建議。

2、《兒科醫生說:當我的孩子生病時》

本書是作者陳英醫生結合自己在公立醫院及港式醫療機構的十餘年豐富兒科臨床經驗,以及對國際兒科醫療先進知識技能的不斷學習,寫就的集大成之作。書中囊括了0-6歲兒童會遇到的每種疾病精選經典案例來貫通講解,便於家長了解疾病真相,學會正確的護理。

3、《為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

該書是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威林厄姆的重要著作,是一本深受歡迎的教育心理學著作。作者認為孩子是否喜歡學校,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校能否持續地讓孩子體驗到解決問題的愉悅感,當然在這其中,父母也必須起到榜樣性的作用。

4、《父母效能訓練手冊》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托馬斯·戈登的著作,是一本備受推崇的家教經典,是美國第一個全國性的父母訓練教程,書中向父母傳授與孩子有效溝通的技巧,並循序漸進地提出建議,以解決家庭衝突,讓每個人在衝突中都贏。該書是世界上第一套經過深入實踐與研究、廣受讚譽,並經受驗證的父母培訓教程,已經過幾十年的使用。

5、《遊戲力》

本書的重點,是解決孩子們常見的行為問題,激發孩子內在的自信力,並重建父母與孩子間親密溝通的橋樑。作者在書中以幾十個案例告訴我們,孩子的任何行為都在表達著一份合理的內心需求,只不過表達方式有時是無理取鬧,例如:事事對抗,每天在幼兒園門口粘著媽媽,遇到小挫折就大哭大鬧等等。作者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大小几百種處理問題的方法。

6、《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

幫助父母和孩子建立起一個能夠快樂交流的平臺,使孩子變得不同尋常地願意與父母配合。掌握了“如何說?怎麼聽?”的技巧,就能開啟孩子的心靈世界,與孩子達成美妙的交流溝通,讓孩子在父母的引導下身心健康發展。

7、《孩子:挑戰》

作者在書中倡導:既不建議家長縱容孩子,也不建議家長嚴懲孩子,家長要學習的是如何成為孩子的合作者,有方法瞭解他們,有能力引導他們,不要讓他們在家裡感到壓抑和窒息。

8、《從尿布到約會:家長指南之養育性健康的兒童》

家庭育兒必讀書單之一,全書共分五章,主要針對不同年齡段孩子(0-2歲、2-5歲、5-8歲、9歲以上)的性發育特徵和身處的不同環境特點,為父母們提供了具體的性教育指導。例如,如何向孩子傳達自己正確的性價值觀,如何解決孩子的性難題,當孩子問到性問題的時候該怎麼回答等等。

9、《孩子,把你的手給我》

。書中指出,父母可以幫助孩子成為一個品質高潔的人,有責任心的人,然而光有愛是不夠的,還需要合適的技巧。如何獲得並使用這些技巧就是這本書的主要內容。

10、《正面管教》

書中指出,作為21新世紀的父母,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然而如何運用正面管教方法並使孩子獲得這種能力呢?書中已做出詳細解讀。


宅在家裡陪娃,很多家長感慨,是體力活更是腦力活

三、滿足孩子的合理需求,做到高質量的親子陪伴

孩子的需求不是大人認為的需求,我認為這個很重要,很多家長在家裡,以為孩子喜歡玩自己小時候的遊戲,就開始大肆的宣揚遊戲多麼好玩,然後“逼”著孩子和自己一起玩,結果鬧的孩子不開心,自己也不開心。

家長要想讓孩子開心,還是要和孩子溝通下,孩子喜歡玩什麼。他有什麼想法和願望,比如,孩子想讓家長陪自己畫畫,家長就應該放下手機,和孩子一起來個親子繪畫;孩子希望你和他一起講故事,家長就應該和孩子一起來個故事互講,並且啟發孩子,如果你是作者,後面的故事應該怎麼寫,不妨和孩子來個編故事大賽;比如,孩子希望家長和自己一起做手工,家長就應該和孩子一起學習手工製作……。

高質量的親子陪伴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滿足孩子合理的需求,和孩子一起做孩子感興趣的事情。

四、和孩子一起挑戰網課

4年級男孩的父親:“我家的裝備除了筆記本、平板、手機外,還有衣架。四年級男生,各種問題。他爸我當年讀書的時候電腦都沒見過,這小子一個勁問我網課的知識!我咋知道?別人能上你為啥不能上?一頓胖揍!現在是衣架隨人走,人在哪,衣架擺在哪!”

這個小案例就是煩躁型家長的典型代表,如果你也和他一樣,就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了。

其實,上網課不僅僅是對孩子的挑戰,更是對家長的挑戰。我認為,家長應該成為孩子的半個網課老師,和孩子提前預習所學的知識,對孩子一知半解的知識要幫助孩子進行消化。由於孩子年齡小,注意力有限,家長就要幫助孩子儘快適應上網課的節奏,並控制孩子上網課的時間,保護孩子的視力。家長面對自己不會的問題,可以查資料,而且可以告訴孩子,知識的海洋是無窮的,你看爸爸也有不會的時候,那咱們一起來學習。如果孩子多了一個真心實意幫助自己學習的學伴,相信孩子的學習勁頭會更足。

五、做好孩子的心理按摩師

孩子在家急,我們就要幫助孩子,讓孩子慢慢從焦躁的情緒中走出來,和孩子做做遊戲,和孩子一起看看喜歡的電視,談論孩子感興趣的事情,這些都可以幫助孩子從焦慮中走出來。孩子的注意力是很好轉移的,這點家長要多花些心思,當孩子煩躁的時候,做好孩子的心理按摩師,最重要的是就是家長要不急要放鬆,當孩子感覺到家長的放鬆,孩子也就自然而然地會放鬆起來。


宅在家裡陪娃,很多家長感慨,是體力活更是腦力活


父母成長的一小步,就是孩子成長的一大步,這個特殊假期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成長。雖然陪伴孩子距離近了,但美依然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